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拓展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那么,语文教学就不应该仅局限于课本,要运用各种方式去延伸。所以,本课题组在课题实施方案商议完成后,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目的在于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寻找有效途径和策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历史文化和课后拓展中延伸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拼音、品词、组句、读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学语文就脱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如学习《七律·长征》一课,借助课件和视频资料,学生在追寻红军长征路线的同时,被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嚼树皮的大无畏精神感染,课后踊跃在网络上收集素材,饱含深情追忆真情故事;同时,由对红军的敬意而引发对中国革命史的兴趣,大家纷纷查找资料,并在班级微信群中交流,了解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这也为教学《灯光》《金色的鱼钩》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精髓,部编版教材加大了古诗词编排力度,小学生记忆力强,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学习了词之后,有学生质疑:词是否和诗一样也有不同的格式?带着疑问,我让学生对比《清平乐·村居》和《忆江南》,体会到词的不同风格。在一次春游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心声,激情洋溢的小诗《我找到了最美的春天》获得同学们的好评,还有的学生让自己化身快活的小鸟,分别和大地、高山、流水对话,大家都为自己能找到一种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的好工具而兴奋不已。当我们在班级群中分享精彩诗作时,家长们反应热烈并及时鼓励孩子。当我们精心制作的美篇,在全校和辖区内频频被转发时,大家都为小诗人们的文采点赞。
二、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积累与运用中延伸
语文阅读教材第十册最后一单元整组内容安排了趣味对联,通过读和背,学生感受到对联对得有趣、巧妙。课后我让学生收集对联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到图书馆查阅摘抄的,有在网络上搜集整理的,有主动请教别人的,有到开业商店去记录的……当大家把自己的成果相互交流后,我又提出:难道要让这些对联永远“躺”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吗?有同学灵机一动说:“爷爷过生日我就送他一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要送对联给老师以表心意的,有用对联感谢父母的,有以对联祝愿朋友的,还有自己试着对下联的。在春节期间,微信祝福、短信拜年,逐步成为大家追求的时尚,孩子们纷纷自拟内容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真诚祝愿,还有的挥毫泼墨自己书写自编的对联。学习收获的成就感、自豪感让大家感受到了学与用的快乐。
三、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延伸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我组织学生进行“选编自己的作文选”“办小报”等实践活动。学生在写出好习作的同时,自己制订计划,制作插图、封面、封底、写序、汇编、装订成册;“办小报”需要团队合作,大家都切切实实地当了一回“小编辑”,其电脑编辑、绘画、剪裁、装订、独立思考问题和分工协作能力大大提高;在“人与环境”问题调查中,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借助网络信息收集素材的能力,还反馈了很多事实充分的调查报告,并且出现了一批积极踊跃的“环境保护宣传员”。在课题组老师们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调查报告、PPT、小视频、抖音宣传等更多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使大家从语文的小天地走向了生活的大课堂。
四、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课后作业中延伸
“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形象描述了语言由“积累”到“运用”这样一种境界。目标明确的作业也是对知识的运用,还能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如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时,我们先借助网络平台,大量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资料——节日来历、节日习俗、相关诗文作品、文化名人等,让学生自主多途径收集资料的同时,对祖國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留意在端午佳节这一天当中的实践活动,和老师、同学或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仿写课文一小段(体验性作业);如讲解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攀援类葡萄科植物的资料(视频介绍、图片、文章等),课后实地观察做好日记——可以在PPT中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呈现(观察性作业);教学《蝙蝠与雷达》时,让大家通过信息平台,了解更多仿生学的内容,感受科技进步与生物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操作性作业)。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只有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的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与时俱进,与社会常识相结合,与生活实践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杨志炫.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J]. 好家长, 2018(73).
[2]林清梅.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J]. 新课程(上), 2018(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拓展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那么,语文教学就不应该仅局限于课本,要运用各种方式去延伸。所以,本课题组在课题实施方案商议完成后,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目的在于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寻找有效途径和策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历史文化和课后拓展中延伸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拼音、品词、组句、读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学语文就脱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如学习《七律·长征》一课,借助课件和视频资料,学生在追寻红军长征路线的同时,被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嚼树皮的大无畏精神感染,课后踊跃在网络上收集素材,饱含深情追忆真情故事;同时,由对红军的敬意而引发对中国革命史的兴趣,大家纷纷查找资料,并在班级微信群中交流,了解中国革命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这也为教学《灯光》《金色的鱼钩》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诗歌是祖国文化的精髓,部编版教材加大了古诗词编排力度,小学生记忆力强,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学习了词之后,有学生质疑:词是否和诗一样也有不同的格式?带着疑问,我让学生对比《清平乐·村居》和《忆江南》,体会到词的不同风格。在一次春游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抒发心声,激情洋溢的小诗《我找到了最美的春天》获得同学们的好评,还有的学生让自己化身快活的小鸟,分别和大地、高山、流水对话,大家都为自己能找到一种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的好工具而兴奋不已。当我们在班级群中分享精彩诗作时,家长们反应热烈并及时鼓励孩子。当我们精心制作的美篇,在全校和辖区内频频被转发时,大家都为小诗人们的文采点赞。
二、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积累与运用中延伸
语文阅读教材第十册最后一单元整组内容安排了趣味对联,通过读和背,学生感受到对联对得有趣、巧妙。课后我让学生收集对联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到图书馆查阅摘抄的,有在网络上搜集整理的,有主动请教别人的,有到开业商店去记录的……当大家把自己的成果相互交流后,我又提出:难道要让这些对联永远“躺”在我们的笔记本上吗?有同学灵机一动说:“爷爷过生日我就送他一副‘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要送对联给老师以表心意的,有用对联感谢父母的,有以对联祝愿朋友的,还有自己试着对下联的。在春节期间,微信祝福、短信拜年,逐步成为大家追求的时尚,孩子们纷纷自拟内容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真诚祝愿,还有的挥毫泼墨自己书写自编的对联。学习收获的成就感、自豪感让大家感受到了学与用的快乐。
三、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延伸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实践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我组织学生进行“选编自己的作文选”“办小报”等实践活动。学生在写出好习作的同时,自己制订计划,制作插图、封面、封底、写序、汇编、装订成册;“办小报”需要团队合作,大家都切切实实地当了一回“小编辑”,其电脑编辑、绘画、剪裁、装订、独立思考问题和分工协作能力大大提高;在“人与环境”问题调查中,同学们不仅增强了借助网络信息收集素材的能力,还反馈了很多事实充分的调查报告,并且出现了一批积极踊跃的“环境保护宣传员”。在课题组老师们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调查报告、PPT、小视频、抖音宣传等更多喜闻乐见的新颖形式,使大家从语文的小天地走向了生活的大课堂。
四、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在课后作业中延伸
“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形象描述了语言由“积累”到“运用”这样一种境界。目标明确的作业也是对知识的运用,还能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如学习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文时,我们先借助网络平台,大量搜集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资料——节日来历、节日习俗、相关诗文作品、文化名人等,让学生自主多途径收集资料的同时,对祖國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留意在端午佳节这一天当中的实践活动,和老师、同学或家人一起动手包粽子,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仿写课文一小段(体验性作业);如讲解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安排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攀援类葡萄科植物的资料(视频介绍、图片、文章等),课后实地观察做好日记——可以在PPT中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地呈现(观察性作业);教学《蝙蝠与雷达》时,让大家通过信息平台,了解更多仿生学的内容,感受科技进步与生物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操作性作业)。
综上所述,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广义的,只有把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的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与时俱进,与社会常识相结合,与生活实践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杨志炫. 浅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J]. 好家长, 2018(73).
[2]林清梅.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J]. 新课程(上), 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