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当代艺术种类可谓多种多样,尤其是在信息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的绘画方式和角度发生着转变,对于当今的绘画发展是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年轻从事绘画的人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如果只是盲目的追求形式的变化,不注重写生,就抓不住绘画的精髓,那样所画的画面就不会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终究会被历史长河所吞失掉,……
【关键词】写生;生命力;自然规律
任何画种都离不开写生,写生在任何美术作品创作中的都极为重要,中国有句话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完全体现了写生的作用,其实写生一词对于学画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也都会知道它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写生的机会比以前的老画家少了许多,不是说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是主观的惰性,现在信息业的发达,照相设备的先进,使现在很多从事画画的人很是依赖照片,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已成为一种习惯,从事艺术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它是需要体力和脑力同时付出,而这种付出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形容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艺术就是痛苦并快乐的一件事。写生虽然都已很熟悉,可能正是因为很熟悉,大家可能不太重视这一过程了。
当我们背着画架子,走在大自然当中,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能激发出绘画的欲望,而在大自然中完成为那个的作品,往往都那么具有感染力,而且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也总会让每一个观众在的画面上找到那么一处让他们敏感的地方,其实,我总在思考,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那么,我们怎样作才能让绘画扮演好它应有的角色,每个画家想的并不一样,但是作为当代从事绘画的年轻人来说,我认为,绘画除了繪画自然的场景以外,一定还要追求画面的生命感,也一定让观众看到能触发他内心的作品,从而能达到心灵震撼的作用,能让内心毛躁的人安静下来,静静的想一些事情,也就是我个人目前想让绘画扮演的一种角色,不仅具有美感,还要追求它的社会责任,要想达到这一切,是离不开写生的,只有写生才能画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照片是如实的记录现实景物,在"咔嚓"的一瞬间,完全照搬的映在底片上,没有筛选。而绘画不一样,它是有选择的,把你感觉美的东西画下来,画面其他一切东西都在围绕它,通过对比强调它,就如同演一部电影,有主角有配角,画面也一样,想让画面的主题明确,那么就要突出主角,其他的一切就要减弱,这也是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大自然是包括万事万物的,但是在有限的画面上画完无限的事物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在有限的画面表现大自然万事万物,就需要选择,取舍,取什么,舍什么,是在写生过程中决定的。
还有,写生也是创作的过程,不能为了写生而写生,要带着创作的思想进行写生,写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训练,是观察、认识、理解和反映事物的一种方式。写生承担的是解决认识色彩的任务,进而能掌握色彩规律,当然有些从事绘画的人认为写生就是提高基本功的途径和方法,除了画色彩还可以画很多速写,可以积累很多绘画素材,但这一切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那我们把创作思维容到写生里且不是更好么,在写生之前,考虑好画面的最终效果,你要表达的内容,都应在绘画之前就想好,要有创作意图,创作深度,不是素材,不是基本训练,在小的画面中看到大的内容,真正的好画不在尺寸的大小,而在于画面所含有的内容有多少。
再有写生的过程一定要注意观察自然规律,体味四季变化,而在画面中一定体现这一切,要想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其实就是要有生活感,而这种生活感就是大自然万事万物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和生存状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师造化"即以大自然为师的意思,这是学习山水画的最重要的的途径,也是学习画画的重要的途径。历史上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都非常重视"师造化"。他们在大自然中研究、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从而酝酿创作构思,进而找寻创作题材,如五代的荆浩,他曾画了数万本。从历代著名山水画家的艺术成就来看,凡是师法自然的,在艺术上有创造性的、有造诣的,如石涛、龚贤,沈周、董源、马远等人,都是对大自然理解的非常透彻,进而表达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这些都归功于写生,没有写生,你对山石独特的理解是不可能产生的。石涛说的"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也",也是主张要写山水神情的。古人也同时主张"行万里路",就是强调到实际生活中体察、实践,师法自然,如西方绘画体系中的印象画派,之所以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力极强,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写生作品都是描绘大自然中万事万物四时变化,他们把光看做是"绘画主人",认为树干不一定是褐色的,树叶也不都是绿色的,不同的光照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他们重视光,对瞬间的观察很注意。莫奈在后期曾和一位老朋友说:"光变了颜色也要随着变。颜色,一种颜色,它持续一秒钟,有时至多也不超过三四分钟。"总之,光的强弱,光的变化在印象派画家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如莫奈的作品《印象o日出》,这是一幅描绘阿弗尔港口的晨景作品,在这幅名画中,莫奈使用稀释过的颜料极细腻笔法,将印象中的阿弗尔港口的早晨记录下来,透过简洁大胆的笔触,他将阳光反射出的橘红与各种灰色做了调和与配置,薄雾中的船及烟囱虽然模糊不清,但这些直线条和斜线条却建构出一幅画的架构,赋予画面结构与生机。
在今天虽然获取图像手段异常方便,但我们作为年轻从事绘画的人来说,应不能满足这种间接图像资料,应该走进大自然,走入生活,对景表现,对景创作,挖掘万事万物的生命和情感,积极调动对美的那种激情,借黄宾虹老先生的一句话"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1】所以我们一定强调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我们的真实情感,努力画让自己感动也能感动别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志钧.《黄宾虹论画录》[M] . 浙江: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于景宇(1979.6--),男,长春师范学院,文学学士,助教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写生;生命力;自然规律
任何画种都离不开写生,写生在任何美术作品创作中的都极为重要,中国有句话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完全体现了写生的作用,其实写生一词对于学画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也都会知道它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写生的机会比以前的老画家少了许多,不是说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是主观的惰性,现在信息业的发达,照相设备的先进,使现在很多从事画画的人很是依赖照片,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已成为一种习惯,从事艺术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它是需要体力和脑力同时付出,而这种付出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形容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味这一过程的酸甜苦辣,艺术就是痛苦并快乐的一件事。写生虽然都已很熟悉,可能正是因为很熟悉,大家可能不太重视这一过程了。
当我们背着画架子,走在大自然当中,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能激发出绘画的欲望,而在大自然中完成为那个的作品,往往都那么具有感染力,而且也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同时也总会让每一个观众在的画面上找到那么一处让他们敏感的地方,其实,我总在思考,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那么,我们怎样作才能让绘画扮演好它应有的角色,每个画家想的并不一样,但是作为当代从事绘画的年轻人来说,我认为,绘画除了繪画自然的场景以外,一定还要追求画面的生命感,也一定让观众看到能触发他内心的作品,从而能达到心灵震撼的作用,能让内心毛躁的人安静下来,静静的想一些事情,也就是我个人目前想让绘画扮演的一种角色,不仅具有美感,还要追求它的社会责任,要想达到这一切,是离不开写生的,只有写生才能画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照片是如实的记录现实景物,在"咔嚓"的一瞬间,完全照搬的映在底片上,没有筛选。而绘画不一样,它是有选择的,把你感觉美的东西画下来,画面其他一切东西都在围绕它,通过对比强调它,就如同演一部电影,有主角有配角,画面也一样,想让画面的主题明确,那么就要突出主角,其他的一切就要减弱,这也是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大自然是包括万事万物的,但是在有限的画面上画完无限的事物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在有限的画面表现大自然万事万物,就需要选择,取舍,取什么,舍什么,是在写生过程中决定的。
还有,写生也是创作的过程,不能为了写生而写生,要带着创作的思想进行写生,写生是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训练,是观察、认识、理解和反映事物的一种方式。写生承担的是解决认识色彩的任务,进而能掌握色彩规律,当然有些从事绘画的人认为写生就是提高基本功的途径和方法,除了画色彩还可以画很多速写,可以积累很多绘画素材,但这一切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那我们把创作思维容到写生里且不是更好么,在写生之前,考虑好画面的最终效果,你要表达的内容,都应在绘画之前就想好,要有创作意图,创作深度,不是素材,不是基本训练,在小的画面中看到大的内容,真正的好画不在尺寸的大小,而在于画面所含有的内容有多少。
再有写生的过程一定要注意观察自然规律,体味四季变化,而在画面中一定体现这一切,要想使画面具有生命力,其实就是要有生活感,而这种生活感就是大自然万事万物在四季中的生长规律和生存状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师造化"即以大自然为师的意思,这是学习山水画的最重要的的途径,也是学习画画的重要的途径。历史上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都非常重视"师造化"。他们在大自然中研究、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从而酝酿创作构思,进而找寻创作题材,如五代的荆浩,他曾画了数万本。从历代著名山水画家的艺术成就来看,凡是师法自然的,在艺术上有创造性的、有造诣的,如石涛、龚贤,沈周、董源、马远等人,都是对大自然理解的非常透彻,进而表达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这些都归功于写生,没有写生,你对山石独特的理解是不可能产生的。石涛说的"山川与余神遇而迹化也",也是主张要写山水神情的。古人也同时主张"行万里路",就是强调到实际生活中体察、实践,师法自然,如西方绘画体系中的印象画派,之所以会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力极强,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写生作品都是描绘大自然中万事万物四时变化,他们把光看做是"绘画主人",认为树干不一定是褐色的,树叶也不都是绿色的,不同的光照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他们重视光,对瞬间的观察很注意。莫奈在后期曾和一位老朋友说:"光变了颜色也要随着变。颜色,一种颜色,它持续一秒钟,有时至多也不超过三四分钟。"总之,光的强弱,光的变化在印象派画家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如莫奈的作品《印象o日出》,这是一幅描绘阿弗尔港口的晨景作品,在这幅名画中,莫奈使用稀释过的颜料极细腻笔法,将印象中的阿弗尔港口的早晨记录下来,透过简洁大胆的笔触,他将阳光反射出的橘红与各种灰色做了调和与配置,薄雾中的船及烟囱虽然模糊不清,但这些直线条和斜线条却建构出一幅画的架构,赋予画面结构与生机。
在今天虽然获取图像手段异常方便,但我们作为年轻从事绘画的人来说,应不能满足这种间接图像资料,应该走进大自然,走入生活,对景表现,对景创作,挖掘万事万物的生命和情感,积极调动对美的那种激情,借黄宾虹老先生的一句话"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1】所以我们一定强调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我们的真实情感,努力画让自己感动也能感动别人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赵志钧.《黄宾虹论画录》[M] . 浙江: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于景宇(1979.6--),男,长春师范学院,文学学士,助教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