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农村中学的教师,我的学生年龄多在12~15岁之间。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教育模式里,该如何学会感恩呢?这无疑是个大课题。从教育教学中,我感受到感恩教育的薄弱性与必要性。下面的四则随笔出自九年级学生的手:
(第十二周)
小姨从深圳回来,知道我段考得一等奖的消息,她很高兴带我去超市。我挑了几根棒棒糖,就没再要什么,她最后还是给了我一百块钱。
大人们都很高兴,爸在我出门的时候会给我一个拥抱;外婆拿这事说给左邻右舍听;妈为了这次我得奖,在上海给我买了衣服。现在想想,真是花费!大家这样,我的心里反倒越来越虚。
(第十三周)
其实,妈妈回来,心底还是有些期待与兴奋的,但我不会在意太多,越在乎,就越舍不得。来了又能待多久呢,我最多和她待上一个星期。
天气冷了。
也好,把自己冻得刀枪不入的,何尝不是一种好呢?
(第十四周)
妈妈要走了,星期二的车。
今天,我想骑自行车拉着妈妈在街上转一圈,彼此心里有种“最后”的心情吧。我提出后她欣然答应,我知道,她一直都想跟我近些,再近些。我装作不晓,落入她的小“陷阱”中。这时,我很爱她。
(第十六周)
我跟好朋友说,真想快点长大,快点离开这个家,走得越远越好。说这话时奇怪我居然没感觉,哪怕装出来一些也好,可……我这是怎么了?
今晚,好久没这么痛快地享受在网吧——坐几个钟头的感受了。我以为,以前那些日子不会再回来了呢。可谁知道,我又能在网吧一连坐几个钟头呢?
对于一切,我已经麻木了吧。
十四岁的女生,她无疑具有代表性。她的随笔中,真实的记录了自己对生活琐事的坦然感受。正是这些不加修饰的文字,让作为语文任课老师的我心紧。或许我们并不难体会到,这是个聪颖、寂寞而又敏感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农村中学到底有多少?这种自称“麻木”的孩子,怎样才能学会用宽容、恬淡、善良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呢。没有试题可练习的感恩教育,无疑比知识的传授更艰难。因为它是无形的,它更注重切身的感受,更需要家庭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参与。
要搞好农村中学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首先要思考分析它的难度,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找到方法,才会有成效。
一、孤独——留守孩子心中永远的烙印
“年初外出年尾归”是农村大部分在外务工者的生活写照。父母亲与留守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沦为“留守”孩子的多达60%,甚至在某些偏远地区更多。超出70%。这个严峻的数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多变,同时,个性、价值观也日趋形成。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监督的。而“留守”的命运将他们推向孤立的境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假期的社会接触,因监督力度的不够,让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往往会模仿不恰当的行为。于是,当老师与家长意识到时,我们的孩子的行为已经十分突出了,比如:抽烟、上网成瘾、沉迷游戏、打架斗殴、偷窃……除开可见的,更有无形的问题:叛逆、冷漠、过分追求个性与张扬、接触社会青年……
家长于是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在外的辛苦,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不知道体谅父母。更不用说报答养育之恩。但在事情的根源上,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恰恰是因为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家庭教育空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出现,改正过来就需要太多的努力。一个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你要求他爱别人、宽容地对待别人、养成美德,似乎是奢求。我们的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孤独着。他们艰难地徒步在成长的道路上,偶尔贪玩,误人小路,难道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吗?他们的性格特征中暂时出现的不良,应该也是对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警钟吧!而我们的感恩教育,在一个孤独的孩子面前实施,又是何其难啊。
二、压抑——农村中学校园生活局限性的后遗症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缓慢转型,需要经历很长的磨合期。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拥有大课间与兴趣小组的同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头顶飞舞的试卷。考试仍旧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来源,“实验班”“实验高中”仍然是父母给他们的紧箍咒,学生的内心深处,都背负着“分数”的包袱。农村中学的校园生活无疑是有待改善的,条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生活无法满足活泼、好奇的他们。于是,成绩平平的孩子找不到自信了,他们抓着成绩单,父母的、甚至部分教师的否定促使了他们自卑的心理滋长。而我们知道,自卑心理一旦得不到恰当的调整,是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他们只有试着封闭自己,把脆弱的自尊圈守。或许,只有我们的农村校园的图书室再丰满些,我们的风雨活动室尽早落成,我们的家长老师不再拿着成绩单编座位,我们的孩子才会多一些的欢笑与自信、少一些偏执与压抑。
社会是向前迈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农村校园不久会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生活。在条件不成熟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只有尽力完善评价制度,让学生拥怀他们的自信心向前走。这个目标很难,但是刻不容缓。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压抑的孩子会有成功的人生,会回报父母,贡献社会。
三、迷茫——社会瞬息万变的通感
学生不只是属于校园,他们最终属于社会。他们正面临着多元化的社会状态,它多彩、个性、张扬甚至于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却没有“安全栅栏”的社会活动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在某个同学的生日会上点燃了第一根烟;或者在好友的拉扯下第一次进入了网吧……这些不经意行为出现的后果,或许就是一个青少年迷茫的开始。缺少适当监督的社会活动的参与,让他们在校园的压抑得到了释放的空间,于是,他们沉迷了。更严重的是,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仍不知道自己如何摆脱,他们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不能够长时间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有网瘾学生可以坚持一周内不上网,却极有可能在一个月后出现“反弹”。过于放松的社会环境,加上父母监督的空缺、学校假期监控的盲点,让我们的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颇受不良行为的侵蚀。这样的后果让他们失却方向感,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无形影响下摇摆自己的行为,最后疲惫不堪。
社会环境的客观存在,我们无法过多地约束,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家庭和学校的力量紧紧相连,在我们稚嫩的孩子周围,形成一条无形的“安全线”,让他们在“安全线”内,慢慢长大到能分清黑白,能保护自己,能承担责任。
感恩是一种和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整体和谐。或许,我们成年人该反思 自己,我们怎么做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让他们的身心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呢?
1 爱——开启心灵之门
每个人的心有如一间屋子,不开启,阳光怎么能透进去呢。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关爱,尘封已久的心,更需要弥久的爱来温暖。爱分大小,小到提供食物和衣服、零花钱。小爱是不能少的,但大爱更不能忽视。大爱是心灵的沟通,是挫折到来时的精神支柱。成年人往往小爱施以泛滥而大爱贫乏。为人父母或师长,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多用赏识的目光评判孩子,选择适当的角度理解孩子,这样的话,青少年一定会感受到温暖。爱,不是一味给予。明智的爱是适当的给予加适当的要求。我们关爱孩子的成长,要严厉要求他们的学习,适当监管他们的社会交往。希望在外奔劳的父母,都能以自己的方式适当地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次电话、一封信比过多的零花钱重要。而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留守”学生的身份没有改变以前,我们惟有多爱他们一点,多和他们谈心,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多理解并鼓励他们。总之,多填补爱的空白。就多成就一颗感恩的心。
2 身教——是美德的最佳传授方式
“言传身教”是教育界公认的模式,在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身教”更别具意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生活中无形受到熏陶,这种行为的渗透方式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也会长久影响学生的未来。一对孝敬老人的家长,不可能教出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作为“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必要时刻严肃自己的行为。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教学成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少一些空谈教条,用以恰当的行为告诉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适合的;用社会的道德标准约束我们的行为,让那些美德在自己的身上演示出来,展示在青少年的眼球里,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都感受到道德力量的伟大、公德的严肃。成年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还用担心感恩教育的成败么?
社会是在不停向前迈进的。我们不能忘却生命中最本真的感动,也无法淡漠对生命的热爱。感恩教育,说到底就是爱的教育。它不只是一节课,也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整体教育模式中去,包括0岁教育,值得终身学习。
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我们都需要好好慎重自己的行为,让感恩演绎成社会的自然行为,渗透到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
(责任编辑:薛剑刚)
(第十二周)
小姨从深圳回来,知道我段考得一等奖的消息,她很高兴带我去超市。我挑了几根棒棒糖,就没再要什么,她最后还是给了我一百块钱。
大人们都很高兴,爸在我出门的时候会给我一个拥抱;外婆拿这事说给左邻右舍听;妈为了这次我得奖,在上海给我买了衣服。现在想想,真是花费!大家这样,我的心里反倒越来越虚。
(第十三周)
其实,妈妈回来,心底还是有些期待与兴奋的,但我不会在意太多,越在乎,就越舍不得。来了又能待多久呢,我最多和她待上一个星期。
天气冷了。
也好,把自己冻得刀枪不入的,何尝不是一种好呢?
(第十四周)
妈妈要走了,星期二的车。
今天,我想骑自行车拉着妈妈在街上转一圈,彼此心里有种“最后”的心情吧。我提出后她欣然答应,我知道,她一直都想跟我近些,再近些。我装作不晓,落入她的小“陷阱”中。这时,我很爱她。
(第十六周)
我跟好朋友说,真想快点长大,快点离开这个家,走得越远越好。说这话时奇怪我居然没感觉,哪怕装出来一些也好,可……我这是怎么了?
今晚,好久没这么痛快地享受在网吧——坐几个钟头的感受了。我以为,以前那些日子不会再回来了呢。可谁知道,我又能在网吧一连坐几个钟头呢?
对于一切,我已经麻木了吧。
十四岁的女生,她无疑具有代表性。她的随笔中,真实的记录了自己对生活琐事的坦然感受。正是这些不加修饰的文字,让作为语文任课老师的我心紧。或许我们并不难体会到,这是个聪颖、寂寞而又敏感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农村中学到底有多少?这种自称“麻木”的孩子,怎样才能学会用宽容、恬淡、善良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呢。没有试题可练习的感恩教育,无疑比知识的传授更艰难。因为它是无形的,它更注重切身的感受,更需要家庭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参与。
要搞好农村中学学生的感恩教育,我们首先要思考分析它的难度,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找到方法,才会有成效。
一、孤独——留守孩子心中永远的烙印
“年初外出年尾归”是农村大部分在外务工者的生活写照。父母亲与留守孩子共同相处的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沦为“留守”孩子的多达60%,甚至在某些偏远地区更多。超出70%。这个严峻的数字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多变,同时,个性、价值观也日趋形成。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监督的。而“留守”的命运将他们推向孤立的境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得不到解决,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康心态的培养。同时,假期的社会接触,因监督力度的不够,让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往往会模仿不恰当的行为。于是,当老师与家长意识到时,我们的孩子的行为已经十分突出了,比如:抽烟、上网成瘾、沉迷游戏、打架斗殴、偷窃……除开可见的,更有无形的问题:叛逆、冷漠、过分追求个性与张扬、接触社会青年……
家长于是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在外的辛苦,不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不知道体谅父母。更不用说报答养育之恩。但在事情的根源上,青少年之所以会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恰恰是因为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家庭教育空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出现,改正过来就需要太多的努力。一个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你要求他爱别人、宽容地对待别人、养成美德,似乎是奢求。我们的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孤独着。他们艰难地徒步在成长的道路上,偶尔贪玩,误人小路,难道只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吗?他们的性格特征中暂时出现的不良,应该也是对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个警钟吧!而我们的感恩教育,在一个孤独的孩子面前实施,又是何其难啊。
二、压抑——农村中学校园生活局限性的后遗症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缓慢转型,需要经历很长的磨合期。农村中学的学生在拥有大课间与兴趣小组的同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头顶飞舞的试卷。考试仍旧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来源,“实验班”“实验高中”仍然是父母给他们的紧箍咒,学生的内心深处,都背负着“分数”的包袱。农村中学的校园生活无疑是有待改善的,条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生活无法满足活泼、好奇的他们。于是,成绩平平的孩子找不到自信了,他们抓着成绩单,父母的、甚至部分教师的否定促使了他们自卑的心理滋长。而我们知道,自卑心理一旦得不到恰当的调整,是会影响到心理健康的。他们只有试着封闭自己,把脆弱的自尊圈守。或许,只有我们的农村校园的图书室再丰满些,我们的风雨活动室尽早落成,我们的家长老师不再拿着成绩单编座位,我们的孩子才会多一些的欢笑与自信、少一些偏执与压抑。
社会是向前迈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农村校园不久会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生活。在条件不成熟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只有尽力完善评价制度,让学生拥怀他们的自信心向前走。这个目标很难,但是刻不容缓。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压抑的孩子会有成功的人生,会回报父母,贡献社会。
三、迷茫——社会瞬息万变的通感
学生不只是属于校园,他们最终属于社会。他们正面临着多元化的社会状态,它多彩、个性、张扬甚至于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却没有“安全栅栏”的社会活动进入了他们的生活。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在某个同学的生日会上点燃了第一根烟;或者在好友的拉扯下第一次进入了网吧……这些不经意行为出现的后果,或许就是一个青少年迷茫的开始。缺少适当监督的社会活动的参与,让他们在校园的压抑得到了释放的空间,于是,他们沉迷了。更严重的是,他们在老师的教导下,仍不知道自己如何摆脱,他们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往往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不能够长时间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有网瘾学生可以坚持一周内不上网,却极有可能在一个月后出现“反弹”。过于放松的社会环境,加上父母监督的空缺、学校假期监控的盲点,让我们的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颇受不良行为的侵蚀。这样的后果让他们失却方向感,他们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的无形影响下摇摆自己的行为,最后疲惫不堪。
社会环境的客观存在,我们无法过多地约束,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家庭和学校的力量紧紧相连,在我们稚嫩的孩子周围,形成一条无形的“安全线”,让他们在“安全线”内,慢慢长大到能分清黑白,能保护自己,能承担责任。
感恩是一种和谐,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整体和谐。或许,我们成年人该反思 自己,我们怎么做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让他们的身心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呢?
1 爱——开启心灵之门
每个人的心有如一间屋子,不开启,阳光怎么能透进去呢。没有哪个孩子会拒绝关爱,尘封已久的心,更需要弥久的爱来温暖。爱分大小,小到提供食物和衣服、零花钱。小爱是不能少的,但大爱更不能忽视。大爱是心灵的沟通,是挫折到来时的精神支柱。成年人往往小爱施以泛滥而大爱贫乏。为人父母或师长,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多用赏识的目光评判孩子,选择适当的角度理解孩子,这样的话,青少年一定会感受到温暖。爱,不是一味给予。明智的爱是适当的给予加适当的要求。我们关爱孩子的成长,要严厉要求他们的学习,适当监管他们的社会交往。希望在外奔劳的父母,都能以自己的方式适当地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次电话、一封信比过多的零花钱重要。而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留守”学生的身份没有改变以前,我们惟有多爱他们一点,多和他们谈心,多关心他们的心理变化,多理解并鼓励他们。总之,多填补爱的空白。就多成就一颗感恩的心。
2 身教——是美德的最佳传授方式
“言传身教”是教育界公认的模式,在感恩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身教”更别具意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生活中无形受到熏陶,这种行为的渗透方式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也会长久影响学生的未来。一对孝敬老人的家长,不可能教出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作为“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必要时刻严肃自己的行为。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他的教学成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少一些空谈教条,用以恰当的行为告诉学生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适合的;用社会的道德标准约束我们的行为,让那些美德在自己的身上演示出来,展示在青少年的眼球里,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家庭都感受到道德力量的伟大、公德的严肃。成年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还用担心感恩教育的成败么?
社会是在不停向前迈进的。我们不能忘却生命中最本真的感动,也无法淡漠对生命的热爱。感恩教育,说到底就是爱的教育。它不只是一节课,也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我们必须把它渗透到整体教育模式中去,包括0岁教育,值得终身学习。
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我们都需要好好慎重自己的行为,让感恩演绎成社会的自然行为,渗透到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