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开 向内心观望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继开
  1975年生于成都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硕士学位,中国重庆,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在中国武汉主要从事架上绘画艺术创作,是湖北当今新生代中代表画家之一。代表作有《飞行员》、《清空日》、《木马与蜗牛》等作品。
  采访李继开的时候,他刚忙完韩国的个展飞回北京。当得知自己本次被推荐为“湖北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二十大人物”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感觉就像一个人蜗居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不爱张扬不问世事。电话中的他,声音单纯朴实,照片中的他,短发,鼻梁上架着副眼镜,一如他绘画中那幅有点天然呆的老实孩子的形象。整个采访,让人看到了老实孩子背后的那个孩子。
  绘画:
  画中的童年情愫
  提起李继开,总会与他画作中的“老男孩”联系在一起。画中的那个孩子,总是有着大大的脑袋,老男人式的面庞,或紧紧闭上双眼,或目光呆滞、姿态僵硬,在各种臆想式的环境中,做着各式各样怪异的动作,仿佛是梦中光怪陆离的世界。似乎那个老男孩,便是李继开的影子,或者是他的童年幻境,里面有着这个老实孩子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关于这些猜想,他给出答案:这些人物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都不是写实的,而是有着浓厚的象征意味,里面也有着自己童年的情愫。
  和众多70年代生的孩子一样,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跃进式地成长,也是被父母催生的一代。他们接收着不同于父辈们的价值观,带着一种反叛精神,同时,又不得不安分于父母的加工流水线下。李继开也是如此,父亲是画家,母亲是医生,童年的他,除了读书上学之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在课本里乱画,一个人画着玩儿,在课本上画,在墙上画,一如那个画作中孤独寂寞的小男孩,给自己营造一个自己可以相信的世界。
  李继开一直把自己的绘画比喻为玩儿,除了童年的那种玩儿,也是他现在一直以来对于自己创作的一种态度。他很少刻意给自己的画去设定一个主题,让绘画忠于自己的内心想法即可。李继开平时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特别是诗歌,但是很杂,没有固定类别,也没有特定的作者。他认为文学与绘画有着共通之处,特别是诗歌,没有固定的指向,只是一种情绪的综合体。“其实绘画和文学创作有着相似的地方,你可以写一本小说,可以写一些随笔,也可以写一些诗歌类的小品,你不能说大部头就是好而小品就不好,要看表达得到位不到位。”
  创作:
  不以金钱论价值
  有关李继开的画有一个传闻,2005年,李继开两幅作品参展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举办的“限制与自由”,在这次带有公益性质的展览中,参展的艺术家,无论名气、不分地位,所有的作品都一律以5000元出售。在开展当天,大小艺术家们的作品都备受藏家们的青睐,几尽卖光,惟独李继开的作品被孤零零地剩下,几天后才被上海赶来的买家收入囊中。而如今,相隔不过数年,李继开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了80多万元的高价,身价上涨100多倍。
  但李继开并不太喜欢用拍卖的价钱来衡量自己的画,总觉得太功利,觉得现在人们对绘画投资的态度,反而会影响人们对画最本质的欣赏。他在公开场合斩钉截铁地说过,炒画其实是件特不靠谱的事,艺术品能变现赚钱那是个意外!甚至他觉得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只用了“一般”二字,“没有什么最满意的作品,因为你永远在一个行动的过程中,以后也许会有更好的,虽然每一幅都尽力,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从2004年来到武汉,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到现在已经有八年时间,这八年也使他逐渐融为湖北画坛的一部分,成为新生代的中坚力量。面对武汉这座城市,他表示近两年来武汉的软硬件环境都有着很大的提高,在全国来说都算是不错。“我不会把武汉的生活特意地表现在画中,但是武汉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我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无论是在北京、武汉还是在重庆,对艺术来讲都有一些很相似的地方。对我来说,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的。”
  TA/李继开Q&A
  TA:有人评价你的画中透着一股孤独和抑郁,请问是怎样的绘画经历让你有了这种感受?
  李继开:其实经历倒没有什么,主要是由于自己的美学追求在里面,自己稍稍倾向于比较悲剧式的表达,有很多东西都是杂糅进来的,应该同你的阅读、你的实践、你喜欢的或者是偏好的有关系。
  TA:在大多数艺评人眼里,你的画关键词是“玩世不恭”,你有没有一个关键词来定义你的画呢?
  李继开:我觉得还好吧,就是一种向内的探寻吧,一种对自我的追问,没有觉得特别的玩世不恭。用一个词来定义的话,就是“向自己内心观望”。既有社会的观望,也有每个人面对的共同命运,像对生老病死进行的一些探讨,或者人生的一些烦恼。
  TA:70后的画家好像现在都普遍定义为新生代的新锐画家,你怎么看待这些说法,你认为70后画家的精神内核是什么?
  李继开:我觉得也谈不上太新吧,因为这个时间段说新老还都太早,它都是相对而行的。相对于50后、60后这些画家,他们都会关注自我以外的世界一点,特别是50后,60后还有一点对内的探寻,而70后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和资讯接收,都表现得更加独立,或者明显的社会责任感会少一点。
  TA:以前好像画坛对70后的画家持着一种否定和怀疑的态度,现在这些态度有所改变了吗?整个社会开始容纳这些新生代画家了吗?
  李继开:现在70后画家无论在绘画界还是在学术界已经成为了一个版块,一个独立的版块。这个也是正常的现象,70后现在三四十岁了,那些50后、60后的画家出名也非常早,这些接纳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国文化本身就是推陈出新的。只是现在社会的关注还是不够,同与那些老画家相比,实力有差距有关系。
其他文献
钟孺乾  1950年生于湖北,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0年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南民族大学美术院院长、教授  代表作:《柔术村》、《高空杂耍》、《阳光下的舞蹈》、《马戏97》  2004年出版《绘画迹象论》  钟孺乾的名字是启蒙老师邦先生所起,“儒”是派,批孔时改为“孺”,“乾”是套路,弟弟顺叫“坤”。这名字常常给人造成错觉,以为是位学究,或是诗礼传家的书生。  国画家、书法
期刊
南山央校校长李庆明倡导“田园教育”, 精心打造着这片校园的教育净土,贯彻他心中的理想国,却突然收到解聘通知。被解聘后的李庆明表示“让我在央校做个园丁也愿意”;但数周过去,声势渐消,他黯然表示自己很难继续留在这为之呕心沥血9年的地方。  人物介绍:李庆明生于1959年,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因着对教育的热爱一直投身此行。在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后,他从2003年9月在中央教科
期刊
王尊  油画家,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当代油画教研室主任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早已超脱了传统的架上绘画的范畴。各种行为、装置、新媒体艺术的多样体裁发展变更,在倡导现代精神和语言的背景下,艺术家们竭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当代性”,而不再局限于单纯绘画的表现手法。油画家王尊2000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05年继续在美院完成硕士学位的深造,学院科班出身的他具有新锐画家独特的气质:“我不喜欢‘艺术
期刊
李三汉  1954年生于湖北黄陂,1978年毕业于湖北省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业,现为湖北省美术院雕塑研究创作室主任  作品《忙》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  2010年创作大型雕塑作品《中华三百六十行》  2011年创作大型雕塑作品《首义烽火》,纪念辛亥一百周年  亨利·摩尔说:“一件雕塑作品可比真人高大好几倍,但是感觉上却是小的,而几英寸高的小雕刻却可以给人以很大的纪念碑那样宏伟的印象,因
期刊
TA:您怎样看待您这9年在央校的付出?  李庆明:9年的时间,我觉得自己在央校就像做了一个梦。在这块能供我“试验”的田地上,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我的教育梦想。我所作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民众的认可。9年来我在央校做的主要工作是均衡一个“加减法”。所谓“减法”就是减负——减轻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加法”就是一种发展的观点,发展孩子们应该有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改革是必须的。  TA:能否谈谈您的特色教
期刊
董继宁  毕业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  代表作有:  《秋水无际》被北京中南海勤政殿收藏  《月光下的茅屋》入选“百年中国画展”  其作品获澳大利亚“93悉尼”亚太地区水墨画大赛金奖、1990年北京国际艺苑首届中国画5年成就美术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今年8月,董继宁入选为“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的百
期刊
袁晓舫  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1979一199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4522部队服役。198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代表作:“飞行计划”系列、“玻璃花开”系列。  见到袁晓舫是在湖北美术馆的“再历史”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的开幕式上。他的新作:三屏黑白录像《早读》正在湖北美术馆的2号展厅陈列播放。关于历史图像的展览一直是当代艺术的表征之一,袁晓舫参展的装置作品更以独特的
期刊
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刻印等,凡在金铜玉石等材料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鼎盛于秦汉,光大于明清。印章,又有“玺”、“宝”、“记”、“章”、“关防”、“符”、“契”、“押”等各种称呼,是作为印于文件上表鉴定或签署的一种文具。在古老的华夏历史中,印章一直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魏晋以
期刊
“得佳趣”,为乾隆皇帝鉴赏玺印,意为从鉴赏文物中感受美好的视觉经验与乐趣。古时帝王除坐稳江山,操持政务外,文玩雅好亦品味不俗。清高宗乾隆皇帝(1711-1799)在位六十年(1736-1795),退位之后仍然执掌政权三年,是长寿且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因此有“十八世纪皇帝”的称号。在位时,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  因御制诗旨在传达乾隆皇帝对陶瓷的历史知识、鉴赏观,以及寓意
期刊
2012年8月,80后青年艺术家李贤术《自然》系列综合材料作品25件在位于武昌昙华林2号的半亩园艺术中心展出;9月8日晚7点,“他者——马少林个展”也在这里揭开序幕。  作为武汉本土的“80后”青年艺术家,他们近年来专注而执着于当代艺术的探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李贤术27岁,马少林比他小一岁。这次展览是他们的首次个展,也是半亩园艺术中心为推广新生代艺术家的蓬勃创造力所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