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施教,教师需要先理清核心素养基本概念内涵。包括健康意识、运动能力、体育文化、体育品德等,都属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教辅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分层教学,利用多种训练方式提升学生运动素养,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027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需要调整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整改场地和设施,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而且还必须及时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小学田径是最基础的教学学科之一,要求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科学的田径教学方法,以使田径教学的内容更具实质性,并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内容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专业度不够
首先,体育课程由于不像语数英一样需要考试,很看重分数,所以它是一门不太受重视的副科,再者又因为部分学校由于资源缺失等因素导致没有引进专业的体育老师,对于体育锻炼的前期准备或者是运动项目的正确锻炼方式都没有专业并且系统的学习和教导,这导致学生普遍在接受体育相关方面的训练时显得比较简单生硬,效果不是很好。比如田径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如何拉伸肌肉,调整呼吸等等,这些都没有专业的知识供学生学习。
(二)学生自身问题
如今小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缺乏跑步的积极性,多项身体指标均不达标,具体表现为爆发力差、耐力差等,并且自主学习意识低下,没有一个良好的训练方法。除此之外,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身边出现了很多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又会轻而易举地吸引到思维意识正处于初步发展的小学生,使其放松身心,麻痹自我,从而导致厌恶恐惧跑步,抵触体育运动,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田径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长短跑、跳高、跳远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认知范围也不够广泛,所以对于一些动作可能带来的伤害不清楚,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也没有让学生去开展这些活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就导致课堂的田径项目很少,除了跑步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新颖的项目。
二、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
(一)增加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广泛,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具体的教学行动,体现崭新教学理念。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热情,教师不妨增加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场地、运动器材、游戏、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实践的契机。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有统筹考虑,体现运动设计的系统性,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如支撑跳跃训练时,教师先为学生引入“踏石过河”的游戏,让学生自觉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课堂训练气氛逐渐建立,然后教师顺势引入支撑跳跃运动项目,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为田径教学带来一定动力支持,成功调动学生训练兴趣,其训练效率也会自然呈现出来。
(二)合理规划课堂内容与时间分配
首先,学校需要结合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安排合适的田径项目供大家学习,一些简单的器材也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的环节等都需要教师提前进行规划。其次,要想办法让大家重视体育锻炼,在如今全民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多运动,学校方面也要增设体育课程,增加学生室外锻炼的机会。
(三)融入互联网信息教学,推动田径训练的有效性
互联网发展与小学体育的融合,使教师体育教学更具现代性,为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有效的基础,并在田径训练中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不仅改革了教学方法,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回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以崭新的学习态度和视角学习体育文化。就拿跳高这一田径训练而言,教师可以使用微教学通过微讲座视频向学生讲授运动要领,并充分理解和掌握起跑时腿和脚的力量等核心要素。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时,我们会与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讨论和交流。我们都知道对于跳高而言,弹跳力是重要的因素所在,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微课自学动作要领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弹跳力的专项训练,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具有效率性。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全面素质与综合拓展教育,并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状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将课程选择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充分的纳入考量范围,全面打造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芮菊萍.浅析小学田径特色教学模式[J].田径,2018(12):23.
[2]承珠凤.少儿趣味田径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刘世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138-139.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027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体育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不仅需要调整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整改场地和设施,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而且还必须及时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从而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小学田径是最基础的教学学科之一,要求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科学的田径教学方法,以使田径教学的内容更具实质性,并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一、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内容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专业度不够
首先,体育课程由于不像语数英一样需要考试,很看重分数,所以它是一门不太受重视的副科,再者又因为部分学校由于资源缺失等因素导致没有引进专业的体育老师,对于体育锻炼的前期准备或者是运动项目的正确锻炼方式都没有专业并且系统的学习和教导,这导致学生普遍在接受体育相关方面的训练时显得比较简单生硬,效果不是很好。比如田径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如何拉伸肌肉,调整呼吸等等,这些都没有专业的知识供学生学习。
(二)学生自身问题
如今小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缺乏跑步的积极性,多项身体指标均不达标,具体表现为爆发力差、耐力差等,并且自主学习意识低下,没有一个良好的训练方法。除此之外,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身边出现了很多电子产品,这些产品又会轻而易举地吸引到思维意识正处于初步发展的小学生,使其放松身心,麻痹自我,从而导致厌恶恐惧跑步,抵触体育运动,对其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内容单一
田径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长短跑、跳高、跳远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认知范围也不够广泛,所以对于一些动作可能带来的伤害不清楚,老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也没有让学生去开展这些活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就导致课堂的田径项目很少,除了跑步以外没有什么其他新颖的项目。
二、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开展措施
(一)增加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广泛,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具体的教学行动,体现崭新教学理念。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热情,教师不妨增加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场地、运动器材、游戏、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实践的契机。小学体育田径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有统筹考虑,体现运动设计的系统性,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如支撑跳跃训练时,教师先为学生引入“踏石过河”的游戏,让学生自觉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课堂训练气氛逐渐建立,然后教师顺势引入支撑跳跃运动项目,学生参与热情很高。为田径教学带来一定动力支持,成功调动学生训练兴趣,其训练效率也会自然呈现出来。
(二)合理规划课堂内容与时间分配
首先,学校需要结合各个学校的不同特点安排合适的田径项目供大家学习,一些简单的器材也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的环节等都需要教师提前进行规划。其次,要想办法让大家重视体育锻炼,在如今全民运动的社会背景下,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多运动,学校方面也要增设体育课程,增加学生室外锻炼的机会。
(三)融入互联网信息教学,推动田径训练的有效性
互联网发展与小学体育的融合,使教师体育教学更具现代性,为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有效的基础,并在田径训练中采用了信息化的教学。不仅改革了教学方法,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回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以崭新的学习态度和视角学习体育文化。就拿跳高这一田径训练而言,教师可以使用微教学通过微讲座视频向学生讲授运动要领,并充分理解和掌握起跑时腿和脚的力量等核心要素。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时,我们会与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讨论和交流。我们都知道对于跳高而言,弹跳力是重要的因素所在,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学生微课自学动作要领的前提下对学生展开弹跳力的专项训练,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具有效率性。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全面素质与综合拓展教育,并结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状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将课程选择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充分的纳入考量范围,全面打造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思想,锻炼身体的同时收获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芮菊萍.浅析小学田径特色教学模式[J].田径,2018(12):23.
[2]承珠凤.少儿趣味田径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刘世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小学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