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针对数学教育教学严重脱离实际而提出的,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收集学生生活世界中的素材。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重要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几年来,我通过教学,对数学教学生活化有了点滴体会。
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将数学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为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之前,我将“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作为“试一试”让学生练习。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是得心应手。
二、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其次,教师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教师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想统计……这里,教师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三、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2 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教“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我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0cm,问“我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8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0cm进行比较。
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
2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练习拓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的教室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比较陈旧,需要重新粉刷,泥工师傅要按平方米收取工资,总务处老师想要大家帮他算一算:我们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接着,我让同学们讨论:要算出这个教室的粉刷面,需要找到那些数据,同学们准备怎么办?然后,让大家课后完成。通过老师的点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
一、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将数学教材中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为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之前,我将“小明买4本笔记本用去了16元,照这样计算,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作为“试一试”让学生练习。要知道“买6本笔记本需要多少钱,就必须先知道笔记本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时,更是得心应手。
二、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制成统计表,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的分析,给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做老师的好参谋。其次,教师又引导学生设想个人实践目标:假如我是校长助理,想统计学校某一方面的信息,协助校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最后,教师又激励学生自由组合,制订小组实践计划:假如我们是××,想统计……这里,教师要求各小组设计好统计表,利用课余时间去展开调查统计。在这一堂课中,“老师参谋”,“校长助理”,“社会公民”这三个生活问题紧紧地吸引着学生去畅想,去讨论,去实践。由此,他们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作出决策”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实际问题,去构想社会现实,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三、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很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2 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教“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做的:先给出我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40cm,问“我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8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0cm进行比较。
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
2 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练习拓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我们的教室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比较陈旧,需要重新粉刷,泥工师傅要按平方米收取工资,总务处老师想要大家帮他算一算:我们教室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接着,我让同学们讨论:要算出这个教室的粉刷面,需要找到那些数据,同学们准备怎么办?然后,让大家课后完成。通过老师的点拨,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