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股市出现连续下跌之后,救市的呼声又嘹亮起来,呼唤市场平准基金救市,则成为其中的主要声音。不过,周二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只从媒体上听到‘平准基金’,内部没有任何消息。”这对于那些对平准基金入市救市充满希望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周三,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刺激美股前夜强劲反弹,加上媒体报道6月份CPI可能低于5月7.7%和4月的8.5%,显示出物价指数连续二个月回落,央行加息压力减缓等的刺激下,两市大盘再度出现强劲的上涨行情。沪指在早间即一路走高突破2900点整数关口后,当天最高摸至2920点。深成指也再次站上万点整数关口。
浏览当天机构的收评,后市不确定性、不宜过份追涨等谨慎的字眼充斥各大机构的报告,A股为何越走越软?
有专家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最大危机是信心危机。因为按照专家的测算,在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至少可以达到70%~80%。在这方面,近期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时隔十六年,新华社再度编发的《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联系到1994年类似的事件,投资机构和媒体都对此稿予以了高度关注。
不过,这条消息只起到了短暂的“强心针”作用。当天上午,上证综指出现反弹,整个市场呈现普涨态势,但下午金融等主力板块大肆做空,市场快速回落,收盘时上证综指仅上涨0.12点。但对股市的刺激作用显然有限。于是,诸多市场人士认为,言论文章对股市的稳定已不具有实质性作用,只有出台具体救市政策或采取相关措施才是拯救股市的最好选择。在众多救市政策中,有学者提出,适时推出平准基金是有效的,且具有长远意义。
但是平准基金能否在大陆市场成功挽救市场?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目前A股的问题上来看,平准基金并不是救市的良方。
所谓平准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
从国际市场上看,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在香港,政府通过平准基金曾经成功地挽救过处于崩溃边缘的市场。
1998年,索罗斯等一批国际炒家发动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和香港股市的“立体式”袭击。一方面索罗斯联同其它财力雄厚的“大鳄”指挥旗下基金大手沽售港元,三度冲击在港奉行多年的联系汇率,港元兑美元汇率从高位迅速下降。同时,至1998年8月14日,恒生指数已下挫至接近6500点,是当时近5年的新低,港府决定干预股市及期指市场,动用了118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购买香港股票,炒家不断抛空股票,港府则力接沽盘。经过14日的“火拼”,港府终成功击退炒家。
但平准基金并非是万能的,在日本平准基金的表现则差强人意。最近10年间,为了对抗国际投资基金的影响,日本政府经常在股市下跌时用邮政储蓄基金入市购买股票,以扭转股市的跌势。然而由于整个日本经济不景气,始终没有像1998年的香港类似基金那样起到作用。
对此,有专家事后研究认为,在香港这样小规模的市场,平准基金这种类似的制度有可能成功,但对于大市场而言,则很可能是负效果。政府的干预歪曲了市场,使得市场更难于趋进它的平衡点。
但在目前大陆的A股市场,香港推出的平准基金动对我国市场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首先是A股市场规模庞大,相应需要很多资金来源;其次是对于平准基金的出台,在我国《证券法》中仍然是空白,在现在的情况下,没有明令允许平准基金是严格禁止出台的;三是如何保证准确地对市场趋势作出判断和决策,管理者都必须具备专业操守,防控不当而出现内幕交易将会对市场产生无法想象的危害。
毫无疑问,用平准基金救市,短期的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平准基金作为一种政府性质的基金,其救市的政策信号是最明确不过的了。但是这也容易加剧股指的震荡。平准基金的入市与退出,都会成为大盘的风向标。平准基金入市,将会引发大量场外资金的跟风买进,从而引发股指的暴涨,而平准基金退出之时,也将会引发许多场内资金的出逃,进而引发股指的大跌。而这种暴涨暴跌,显然有违平准基金稳定市场的本意。
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目前困扰股市的问题,除了宏观因素的影响及周边市场的影响之外,就股市自身而言,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大小非的减持;其次是新股尤其是大盘股无节制的发行;上市公司的恶性再融资,也加剧了大盘的失血,让市场感到很大的压力。而平准基金的入市,显然并没有改变这些实质性的问题。相反,平准基金的入市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小非减持的良机。
因此,尽管目前市场对平准基金救市充满了期盼,但平准基金并非是当前的救市良方。
周三,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刺激美股前夜强劲反弹,加上媒体报道6月份CPI可能低于5月7.7%和4月的8.5%,显示出物价指数连续二个月回落,央行加息压力减缓等的刺激下,两市大盘再度出现强劲的上涨行情。沪指在早间即一路走高突破2900点整数关口后,当天最高摸至2920点。深成指也再次站上万点整数关口。
浏览当天机构的收评,后市不确定性、不宜过份追涨等谨慎的字眼充斥各大机构的报告,A股为何越走越软?
有专家认为,当前A股市场的最大危机是信心危机。因为按照专家的测算,在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至少可以达到70%~80%。在这方面,近期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时隔十六年,新华社再度编发的《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联系到1994年类似的事件,投资机构和媒体都对此稿予以了高度关注。
不过,这条消息只起到了短暂的“强心针”作用。当天上午,上证综指出现反弹,整个市场呈现普涨态势,但下午金融等主力板块大肆做空,市场快速回落,收盘时上证综指仅上涨0.12点。但对股市的刺激作用显然有限。于是,诸多市场人士认为,言论文章对股市的稳定已不具有实质性作用,只有出台具体救市政策或采取相关措施才是拯救股市的最好选择。在众多救市政策中,有学者提出,适时推出平准基金是有效的,且具有长远意义。
但是平准基金能否在大陆市场成功挽救市场?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目前A股的问题上来看,平准基金并不是救市的良方。
所谓平准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
从国际市场上看,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在香港,政府通过平准基金曾经成功地挽救过处于崩溃边缘的市场。
1998年,索罗斯等一批国际炒家发动冲击香港联系汇率和香港股市的“立体式”袭击。一方面索罗斯联同其它财力雄厚的“大鳄”指挥旗下基金大手沽售港元,三度冲击在港奉行多年的联系汇率,港元兑美元汇率从高位迅速下降。同时,至1998年8月14日,恒生指数已下挫至接近6500点,是当时近5年的新低,港府决定干预股市及期指市场,动用了1180亿港元的外汇基金购买香港股票,炒家不断抛空股票,港府则力接沽盘。经过14日的“火拼”,港府终成功击退炒家。
但平准基金并非是万能的,在日本平准基金的表现则差强人意。最近10年间,为了对抗国际投资基金的影响,日本政府经常在股市下跌时用邮政储蓄基金入市购买股票,以扭转股市的跌势。然而由于整个日本经济不景气,始终没有像1998年的香港类似基金那样起到作用。
对此,有专家事后研究认为,在香港这样小规模的市场,平准基金这种类似的制度有可能成功,但对于大市场而言,则很可能是负效果。政府的干预歪曲了市场,使得市场更难于趋进它的平衡点。
但在目前大陆的A股市场,香港推出的平准基金动对我国市场并没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首先是A股市场规模庞大,相应需要很多资金来源;其次是对于平准基金的出台,在我国《证券法》中仍然是空白,在现在的情况下,没有明令允许平准基金是严格禁止出台的;三是如何保证准确地对市场趋势作出判断和决策,管理者都必须具备专业操守,防控不当而出现内幕交易将会对市场产生无法想象的危害。
毫无疑问,用平准基金救市,短期的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平准基金作为一种政府性质的基金,其救市的政策信号是最明确不过的了。但是这也容易加剧股指的震荡。平准基金的入市与退出,都会成为大盘的风向标。平准基金入市,将会引发大量场外资金的跟风买进,从而引发股指的暴涨,而平准基金退出之时,也将会引发许多场内资金的出逃,进而引发股指的大跌。而这种暴涨暴跌,显然有违平准基金稳定市场的本意。
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目前困扰股市的问题,除了宏观因素的影响及周边市场的影响之外,就股市自身而言,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大小非的减持;其次是新股尤其是大盘股无节制的发行;上市公司的恶性再融资,也加剧了大盘的失血,让市场感到很大的压力。而平准基金的入市,显然并没有改变这些实质性的问题。相反,平准基金的入市甚至有可能成为大小非减持的良机。
因此,尽管目前市场对平准基金救市充满了期盼,但平准基金并非是当前的救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