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的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正像斐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如:为什么有的学生这几天神色恍惚?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等等。这些重要的信息,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才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教育工作。可见,经常性有针对性的观察,这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来到珍珠湖小学教书的第一年,我们班上就转来了一个韩国学生,一个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非常讨人喜欢的韩国小男孩。开学几天,他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教室一角落,上课时他就画画,看韩国书。下课也不和同学说话,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走廊里望着天空,中午只吃几口米饭,菜根本不吃。
如何让他尽快的融入到我们学校生活中,融入到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如何让他在中国渡过快乐的童年生活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付出师爱。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才能激起他对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特别的关注他,包括饮食起居。在学校他不吃中国菜,身体肯定吃不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我们食堂吃桌菜的,我就特意安排了班级最文明、最乐于助人的孩子和他一起吃,把他喜欢吃的菜让给他吃,一边吃还帮他介绍我们中国菜的名称、特点等。这样他对中国菜慢慢了解了,也开始吃了,渐渐的饭量也增大了,人也胖点了。
我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带动周围的老师一起来关心他,爱护他,让他慢慢的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即是益友。.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全涌贤在中国学习生活,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障碍。他现在还是个孩子,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时机,如果他和大家沟通多了,语言自然就不会成为他生活的障碍了。
1.我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周文豪换成他的同桌,以此来感染他,带动他。
周文豪是班里的副班长,人又热情,而且他们还住在同一个小区,可以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家里也可以一起玩耍。校外我还让周文豪的小伙伴也和全涌贤一起玩耍,大大扩大他的生活圈子,这样他与中国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就大大增多了。
2.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
我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全涌贤小朋友有了更多的学习中文的机会。
三、家校联系,共同努力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
非常高兴的是全涌贤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以前就在苏州大学学习中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他们交流比较方便。我经常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的父母,并且告诉他父母在家如何做才能让他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比如在家多和他说中文,多让他看中文书,多让他和中国的小朋友交往等等。
四、抓住闪光点,激发兴趣
俗话说:“只要你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如果全涌贤小朋友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他就会对学习更有自信,面对其他学科,也可以利用语文的理解能力来开启学习之门。
全涌贤小朋友在学习语言上有一点天赋,他的发音比较准确,我就抓住他这一闪光点,在语文课堂上,让他多读词语,多读课文,一有进步就表扬。渐渐的,他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由一开始只能听懂一点点老师上课的内容到后来大部分都能听懂了。
全涌贤小朋友的画画的特别好,我就抓住他的这一个闪光点,让他参加学校的各种书画比赛,他的美术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全班同学都为他骄傲。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上也有他的小小画展,这大大的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教师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将它拨亮,这样就会使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教育需要爱,需要发自内心的体会、感悟,精心的引导,真诚的鼓励和信任。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其尽早发亮,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涌贤小朋友已经能完全适应中国的生活,吃得惯中国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语文成绩达到良好水平。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谈得上热爱教育。教师必须有爱心,善于扫除学生心灵的障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
来到珍珠湖小学教书的第一年,我们班上就转来了一个韩国学生,一个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非常讨人喜欢的韩国小男孩。开学几天,他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教室一角落,上课时他就画画,看韩国书。下课也不和同学说话,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站在走廊里望着天空,中午只吃几口米饭,菜根本不吃。
如何让他尽快的融入到我们学校生活中,融入到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如何让他在中国渡过快乐的童年生活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付出师爱。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才能激起他对学习的兴趣,更好的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特别的关注他,包括饮食起居。在学校他不吃中国菜,身体肯定吃不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我们食堂吃桌菜的,我就特意安排了班级最文明、最乐于助人的孩子和他一起吃,把他喜欢吃的菜让给他吃,一边吃还帮他介绍我们中国菜的名称、特点等。这样他对中国菜慢慢了解了,也开始吃了,渐渐的饭量也增大了,人也胖点了。
我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带动周围的老师一起来关心他,爱护他,让他慢慢的适应在中国的生活。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即是益友。.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全涌贤在中国学习生活,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障碍。他现在还是个孩子,是学习语言最好的时机,如果他和大家沟通多了,语言自然就不会成为他生活的障碍了。
1.我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周文豪换成他的同桌,以此来感染他,带动他。
周文豪是班里的副班长,人又热情,而且他们还住在同一个小区,可以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家里也可以一起玩耍。校外我还让周文豪的小伙伴也和全涌贤一起玩耍,大大扩大他的生活圈子,这样他与中国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就大大增多了。
2.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
我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也让全涌贤小朋友有了更多的学习中文的机会。
三、家校联系,共同努力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
非常高兴的是全涌贤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以前就在苏州大学学习中文,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他们交流比较方便。我经常把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他的父母,并且告诉他父母在家如何做才能让他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比如在家多和他说中文,多让他看中文书,多让他和中国的小朋友交往等等。
四、抓住闪光点,激发兴趣
俗话说:“只要你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如果全涌贤小朋友的语文成绩提高了,他就会对学习更有自信,面对其他学科,也可以利用语文的理解能力来开启学习之门。
全涌贤小朋友在学习语言上有一点天赋,他的发音比较准确,我就抓住他这一闪光点,在语文课堂上,让他多读词语,多读课文,一有进步就表扬。渐渐的,他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由一开始只能听懂一点点老师上课的内容到后来大部分都能听懂了。
全涌贤小朋友的画画的特别好,我就抓住他的这一个闪光点,让他参加学校的各种书画比赛,他的美术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全班同学都为他骄傲。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上也有他的小小画展,这大大的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教师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将它拨亮,这样就会使孩子看到光明和希望,教育需要爱,需要发自内心的体会、感悟,精心的引导,真诚的鼓励和信任。我们要善于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其尽早发亮,发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涌贤小朋友已经能完全适应中国的生活,吃得惯中国菜,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语文成绩达到良好水平。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谈得上热爱教育。教师必须有爱心,善于扫除学生心灵的障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