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维研究方法下的景迈山芒景古村聚落特征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助五维研究方法,分别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文化维度对芒景古村聚落特征展开研究,分析了布朗人在生活和生产中所构建的空间布局特征,时间进程中的村落演变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景观特征。
  【关键词】:芒景古村落;聚落形态;五维研究方法;空间;时间;文化
  1 基本概况
  景迈山芒景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城的南部,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哈尼族乡下辖的一个村委会。其东与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镇毗邻,南面和西面与糯福乡相邻,北接景迈村,面积94.6平方公里。全村共辖6 个村民小组,分别为芒洪、上寨、下寨、瓮基、瓮哇、那耐,村内布朗族人口占到了92%,是典型的布朗族村[1]。當地布朗族世代以茶叶为食,以茶叶为生,依托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全村主要收入70%以上来自茶产业,现拥有古茶面积1200亩,生态茶面积9000多亩[2],其所处的“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
  2 古村聚落特征研究价值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 [3]从聚落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自古至今聚落的概念并非局限于一种建筑群体的物质空间形态,更是涵盖了作为人类生存的村落的人居环境的整体范畴。在传统村落中,人有意识的对自然环境进行持续的利用与改造,促进了聚落特征的形成与持续演进。其中聚落特征不仅包含了作为人们社会文化生活载体的实体村落建筑与整体环境特征,也涵盖了非实体的文化景观元素的特征。
  2.1 景迈山芒景传统村落聚落特征类型
  根据布朗族村民对环境的利用目的与方式,本文将景迈山芒景古村落的聚落文化特征划分为生产性文化特征与生活性文化特征,两类文化特征相互依赖共存于山地环境中,并受到村落内部布朗族文化意识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每一类按包含的物质形态与存在方式又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特征与非物质文化特征(图1)。
  2.2 研究价值
  世世代代生活在景迈茶山的布朗族居民一直以种茶为生,以茶为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聚落景观形态。由于受外界文化的干扰小,芒景古村聚落至今仍保留了传统的布朗族文化、民风民俗与典型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对芒景古村聚落特征的研究,探寻布朗族原初的自然观与生态观,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一活态的景观。其次,芒景古村聚落特征是人对自然长期作用所形成,存在于连续的时空中,是随时间持续演变的过程,通过动态的五维的研究方法(空间、时间、文化),从不同维度的视角分析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得聚落特征的形成要素和成因,对村落今后的发展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3 五维视角下的聚落特征分析
  五维是指三维的空间要素、四维的时间要素和五维的文化要素,其中,空间作为精神活动的寄托和物质活动的载体而存在,时间是特定空间存在的线索,文化则作为驱动力与约束力促成了可识别性的聚落形态与人化自然。
  3.1基于空间维度的分析
  空间是由水平尺度与垂直尺度所共同构成的三维概念,村落的水平空间包含了局部的建筑空间、整体的村落空间以及村落周边的环境。
  3.1.1水平空间特征
  水平空间上芒景古村落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方面建筑的布局是在对自然地形地貌适应下所形成的,村落往往依山就势而建,建筑多顺等高线布局,空间平面呈现出带状、支状、组团状的分布形态;另一方面村落布局是在共同的民族文化意识与乡规民约制约下形成,空间表现出一定的秩序性。如翁基古村落水平空间的形态表现为以寨心和佛寺为中心向外扩展(图2),沿等高线分布不同的建筑单元,建筑单元间又发展为不同的组团单元,组团间以道路分割和联系。村落与外围的古茶林和原始林间往往没有明晰的边界,而是通过沿古茶园周围建40米宽的原始林带作为缓冲区,以达到防风、防火、防霜冻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
  3.1.2 垂直空间特征
  从垂直空间上看,芒景古村落选址多处于半山腰或山坳口有水源处立寨,这样能利用山体走势从山林中获取水源。空间形态上,村落受山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筑往往以佛寺为至高点,再沿不同台地向下错落的布置居住建筑,形成了从原始自然——古茶林——佛寺——居住建筑——山林植被的垂直分布形态(见图3)。整个村落空间即维护了山体形态,又巧妙的利用地形来布置宗教活动空间(佛寺)与居住空间,功能上相对独立又便于联系。
  3.2 基于时间维度的分析
  3.2.1 持续演变下的聚落形态
  时间是空间的参数,时间和空间是一体的,自然现象也总表现为时空性的 [4]。村落从产生、延续到结构变化都离不开时间主线,与村落相关的聚落形态也同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时间持续演进的。从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发展看,往往是先设立寨心,再进行村寨建设,随着人口的增加村落范围不断向外扩大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见图4)。从村落的古茶林环境看也具有生态演化的特征,传说古茶树是1300年前由景迈哎冷山帕勐部落驯化栽培的[1],由起初的人工种植茶树到目前的古茶林,茶树实现了从人工林到与原始林混合相生的群落更替。
  3.2.2 特定时间下的景观形态
  景迈山芒景村的6个自然村以发展茶业和旅游业为主,村民大部分经济收入来源于茶叶的采摘和初加工,大面积的茶树种植形成了特定时间下的茶树景观和劳作景观。采茶季节一般分为三个,春茶、夏茶和秋茶(谷花茶)[1],到采茶季节能看到布朗人最繁忙和热闹的劳作场景,采摘春茶前需要选取特定日子在其中一棵茶魂树前进行祭拜仪式,劳作过程中人们会以对歌的方式联系情感。
  3.3 基于文化维度的分析
  3.3.1 传统习俗的影响   布朗族认为万物有灵,无论是古茶园的茶树还是景迈山都会被视作神树、神山来崇拜,对林地也不会进行随意的砍伐。也正是这样的思想促使当地居民对生存的环境进行着自发的保护,即保护了原始林也保护了古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支撑了村落社会的基本结构,也维系了乡规民约对村民行为制约的力量,至今,仍能看到布朗人对村里千年以上的古树还会祭拜,房屋选址也会避让开古树区域。
  3.3.2 农耕文化的影响
  布朗族人工栽培茶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茶从起源、种植到生产不断影响着芒景村村民的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1],并被布朗族保护、崇拜、传承下来,形成了布朗族特色的茶饮食文化、祭祀文化和制茶工艺。
  茶叶在布朗族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从被布朗族发现和利用之后,茶叶在布朗族的饮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先作为治病的药物,后发展成布朗族生活中的食物和饮品。在制作茶叶中,布朗族人也有自己传统而特殊的制茶工艺,包括有制茶饼、竹筒酸茶、凉拌嫩茶和苦米茶。
  与茶相关的祭祀文化包括了“茶祖节”和“种植茶魂树”。据布朗族文史资料记载:布朗族的祖先在一次争战中遭遇了流行病的侵袭,在全族人都感到绝望是,无意中采摘了茶叶食用而治好了病。从此茶树的叶子成为了布朗族先民神圣的药品。之后,布朗族首领帕哎冷又带族人寻找,采摘和人工移植栽培茶树,最终形成了今天芒景的千年古茶园[1]。为了纪念帕哎冷种茶的功绩,在每年傣历6月下旬,都会举行祭拜茶祖,呼唤茶魂的活动,活动中会放焰火,进行民族歌舞表演。对茶树的另一种崇拜方式则是“种植茶魂树”,即农户在每一块茶地里举行仪式后种下的第一棵茶树会成为茶魂树,茶魂树作为茶园的守护神,每年采摘茶叶前村民需要先为茶魂树献礼、磕头,由村里长者采摘下茶魂树上的第一把茶叶后,才能开始采摘其他茶树上的茶叶。
  3.3.3 宗教礼制的影响
  由于受到傣族文化的影响,芒景村布朗族也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每个村寨中布朗人都会建佛寺,佛寺由佛像厅、念经厅和宿舍厅构成,作为全村人的精神的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也引导着村落布局,构建了神、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同时,也发展了与小乘佛教相关的节庆活动,如傣历9月15日的关门节和傣历12月15日的开门节。
  4 小结
  景迈山芒景古村聚落特征是布朗族居民在群体共同的文化形态下,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利用和改造的过程,是布朗人适应自然、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聚落特征仍然在不断的演变和持续发挥着作用。其聚落形态是对布朗人传统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体现,是对布朗人的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诠释,是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布朗人种茶为生,以茶为食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苏国文.芒景布朗族与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2] 芒景村、景迈村辖区内的“千年万亩古茶园”.http://www.puercn.com/puerchanews/news
  [3]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Z1FuREotdRgNtSSgnm0cxAy8hzixshF3V7E1zTk8Z2rL9SYrsEHR687-a3aeWEvuFLq5VUtfdQ4KoyOM0WUyJ7udO8PqYTWDy85S_hGGOK
  [4] 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5]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惠民景迈旅游小镇规划,2009
  [6] 潘昭宇. 云南省澜沧县景迈古村寨景观形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西南大学,2013
  [7] 麦琪.罗撰文,韩锋、徐青编译.《欧洲风景公约》:关于文化景观的一场思想革命 [J]. 中國园林,2007(11):10-15
  作者简介:龙文韬: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内容十分丰富。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茶文化也跨越了国界,广传天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从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编码译码等理论对中国茶最近的“传播热”做出阐释,对其他传统文化的推广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茶;传播;使用与满足
期刊
【摘要】: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判断力是知性和理性的中间环节,是一种先天地立法的能力。在美的分析论中,康德研究了判断力的普遍必然性,对“主观的普遍有效性”的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康德美学中“主观的普遍有效性”的含义和来源,并探讨了它与反思判断力的先验原则的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康德美学以及美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的沟通作用。  【关键词】:康德;美者的分析论;主观的普遍有效性;先验原
期刊
【摘要】:《瑞龙吟》书写作者的“伤离意绪”;《浪淘沙》表达作者“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的感伤之情。两首词体现出周邦彦词“沉郁顿挫”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用典;沉郁顿挫;伤春离别  一、《瑞龙吟》  出自周邦彦词集《清真集》,《瑞龙吟》是开卷第一篇,这是周词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历来被视为是压卷之作。此词约写于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词人流徙州县十年之后,自溧水县还京为国子薄时所作。  词的
期刊
【摘要】:文化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应与时俱进的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服务效能,进而充分彰显文化馆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示范价值,这有利于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落实文化馆服务内容,促进文化馆符合群众文化要求的发展根本。本文在对文化馆服务和效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化馆;创新;服务;效能;措施  前言: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
期刊
【摘要】:目前,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民族地区的亲睐,各地区争相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但是,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一些民族地区并不能全面诠释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不仅造成当地民族文化的严重失真、衰落,同时也不能让游客全面了解当地文化。另外,一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本文结合平武县白马藏族乡的实际,探讨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关键词】:全域旅游;民族
期刊
河南省高考作文: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议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关系国家社会的进步。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从社会,高等教育,毕业生个人等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  1. 社会因素  1.1就业岗位减少,就业标准提高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而全球经济仍未回暖,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就相对较少。随着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机
期刊
【摘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收字 9353 个,通过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意义的重要文献,人们可以通过《说文》了解汉字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说文解字》雨部字(以下简称《说文》雨部字),《说文》雨部共收字51个,包含了上古先民对种种气象的认知成果,反映了上古时期朴素的气象自然观。  【关键词】:《说文解字》;雨部字;研究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来研究语义
期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在全球范围内再次掀起汉语热新高潮。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难点,近义词辨析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部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偏”与“偏偏”尤其容易混淆。本文针对目前留学生在“偏”与“偏偏”的使用现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调查问卷中出现的偏误现象,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分析。此外,笔者采用“句单位”
期刊
【摘要】:写意人物画自诞生以来,就以很强的生命力在中华大地上发展壮大。本文是基于对中国人物画变化过程中笔墨语言的探讨,及对笔墨语言发展的归纳总结,以此来研究写意人物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笔墨语言,并对其做出了归纳概括。写意人物画从传统到当代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笔墨语言,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从传统写意到近代的写实再回归到现代的表现性,推陈出新、创造和改进新的表现语言。  【关键词】:写意人物画,墨法,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