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女大学生的生命美育的构建尚存在很大的欠缺,没有学者将民族、性别理论融合于生命美育实践中进行考察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由于民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认同,她们更容易从丰富的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中获得生命美育的养料。在教育实践中建议可从文本的审美特性、性别和民族属性分析和美育方法构建两方面来探索开发。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命美育;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女性生存危机,面对恋爱、婚姻、家庭和事业等诸多问题时,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常被社会潮流和传媒文化所左右和驱使,陷入迷茫。高校,作为知识女性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场域,必须承担起正确引导的职责。但由于高校生命教育、女性教育等的缺失,当女大学生脱离象牙塔走向社会面对一系列问题时,极易处于认知的困境中。如何弥补这些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民族身份的特性,她们往往处于边缘的边缘,面对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弥补教育缺失带来的遗憾?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下面的论述将呈现在以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为分析研究对象,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实施生命美育的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生命美育构建有所启发。
在针对云南本土女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更易帮助本土女大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事业观;更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脆弱与无助。究其原因主要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上世纪80年代大量涌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思辨性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特色,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切入材料,利于女大学生由感性体悟升华到理性思辨。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涌现浪潮,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类型不断丰富,创作影响不断在业界扩大,已涌现不少代表之作。比如景宜(白族)《谁有美丽的红指甲》获得“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董秀英(哈尼族)《最后的微笑》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白山(回族)《血线——滇缅公路纪实》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集奖”,黄玲《李乔评传》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等奖”,袁智中《最后一封情书》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人新作奖”。这些优秀的作品体现了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情感强烈、感受细腻、视听灵敏、思维具象,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
其次,由于民族身份认同和女性身份认同的影响,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更容易从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中自主吸取所需养料,通过独立思考,渐渐走向健全的审美的人。比如云南本土女大学生在阅读体验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作品《女人是蜜》时,会了解纳西独有文化“情死”,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情死”,思考女性生命的本质,思考女性在爱情中所付出的代价。
在体验感悟具体作品的过程中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会培养建立起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拥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炽热的理想追求。当她们在阅读黄雁(哈尼族)《胯门》时,会对哈尼族传统婚俗“钻胯门”有新的审视和切入,唤起她们对女性生命本质的思考,这是传统文化对哈尼族妇女生命的沉重压抑。女大学生们往往在阅读体悟之后,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可贵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保有自己的自由精神。
最后,关注和研究云南女性文学及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涵盖文学史的梳理,如黄玲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与发展》和专著《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也有针对个别创作者的研究,如李松的硕士论文《云南女性文学视野中的景宜作品研究》。研究中既有对其现代意识、民族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肯定,也有对其主题、表述和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如张直心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论略》。这些研究,可为高校展开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相关的生命审美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也可引导本土女大学生独立思考“生与死”这一生命本质问题,使她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那么,如何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有效运用于本土女大学生的生命美育中呢?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构建:
首先,在生命美育视野下对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可从以下三点切入:
1、分析其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在审美品悟中实施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七彩云南为生活在此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各民族彼此依存、彼此融会的同时展现着自己文化中蕴含的可供人们欣赏、借鉴的东西。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就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出多彩之美,“各美其美”。作品中会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风貌,而这些是深蕴于本土女大学生生命中的养料,她们对此的审美共鸣不需要施加任何外在的引导,这将实现审美教育的于自由中给予自由的境界。
2、分析其具有的性别属性,在性别身份的认同上树立“双性和谐”的性别观。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自我言说、自我表现时,其作品鲜明的体现了各民族妇女的生活、情感和心灵,是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这对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爱情、婚姻和事业的观念;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完善的性别观念,树立“双性和谐”的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分析其具有的民族属性,通过民族身份认同落实生命美育。在云南这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方,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大学的身上流动的民族血液使他们心灵深处对母族文化有着倾斜和回归的渴望。他们在母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边缘游走,努力寻找着心灵的平衡。当他们看到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作品时,会在无意识间调动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心灵深处与生俱来的东西会被唤醒。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感,更容易与文本传达的作家的生命体悟产生共鸣,更容易沉静下来反思民族叙事语言、民族历史和文化,实现对民族身份的超越。最终认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伟大与崇高,于生命中获得“生命”。
其次,构建利用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生命美育的有效途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可作为生命教育的融合课程,增加生命教育类通识课程的样式,实现跨学科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的设计或者多学科渗透的生命教育体系。这是对生命教育资源新的探索和挖掘。建议可从以下四种方法着手:1、“案例教学法”: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开列阅读书单下发给新生,并提供生命教育理论下的作品导读资料。2、“专题讲授法”: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课程以专题研究形式开设,重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3、“读书讨论法”:举办课外活动。如举办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的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女大学生从事文学创作,并在创作中凸显生命审美意识。4、“影视欣赏法”:在课堂、课外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影视作品,营造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自主思考、感知和体验生命。
综上,在生命审美教育理论支撑下,融汇民族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相关理论,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综合运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的培养中,实现了跨学科理论的融汇及理论交叉运用的有效实践。这样的实践应该也适用于的云南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性别教育、审美教育和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曾云莺、王东红:《后现代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1;
[2]汤丽芳:《近20年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3]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关键词:女大学生;生命美育;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女性生存危机,面对恋爱、婚姻、家庭和事业等诸多问题时,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女性常被社会潮流和传媒文化所左右和驱使,陷入迷茫。高校,作为知识女性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场域,必须承担起正确引导的职责。但由于高校生命教育、女性教育等的缺失,当女大学生脱离象牙塔走向社会面对一系列问题时,极易处于认知的困境中。如何弥补这些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民族身份的特性,她们往往处于边缘的边缘,面对更加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弥补教育缺失带来的遗憾?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下面的论述将呈现在以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为分析研究对象,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实施生命美育的思考。希望这些思考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生命美育构建有所启发。
在针对云南本土女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利用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更易帮助本土女大学生建立起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事业观;更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去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去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脆弱与无助。究其原因主要可总结为三点:
首先,上世纪80年代大量涌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思辨性以及广泛的社会生活特色,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切入材料,利于女大学生由感性体悟升华到理性思辨。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涌现浪潮,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类型不断丰富,创作影响不断在业界扩大,已涌现不少代表之作。比如景宜(白族)《谁有美丽的红指甲》获得“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董秀英(哈尼族)《最后的微笑》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白山(回族)《血线——滇缅公路纪实》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作品集奖”,黄玲《李乔评传》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一等奖”,袁智中《最后一封情书》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新人新作奖”。这些优秀的作品体现了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情感强烈、感受细腻、视听灵敏、思维具象,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
其次,由于民族身份认同和女性身份认同的影响,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更容易从云南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中自主吸取所需养料,通过独立思考,渐渐走向健全的审美的人。比如云南本土女大学生在阅读体验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的作品《女人是蜜》时,会了解纳西独有文化“情死”,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情死”,思考女性生命的本质,思考女性在爱情中所付出的代价。
在体验感悟具体作品的过程中云南本土女大学生会培养建立起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善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拥有自由的超越精神,炽热的理想追求。当她们在阅读黄雁(哈尼族)《胯门》时,会对哈尼族传统婚俗“钻胯门”有新的审视和切入,唤起她们对女性生命本质的思考,这是传统文化对哈尼族妇女生命的沉重压抑。女大学生们往往在阅读体悟之后,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可贵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展现自己的个性魅力,保有自己的自由精神。
最后,关注和研究云南女性文学及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研究成果涵盖文学史的梳理,如黄玲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创作与发展》和专著《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也有针对个别创作者的研究,如李松的硕士论文《云南女性文学视野中的景宜作品研究》。研究中既有对其现代意识、民族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肯定,也有对其主题、表述和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如张直心的学术论文《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论略》。这些研究,可为高校展开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相关的生命审美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也可引导本土女大学生独立思考“生与死”这一生命本质问题,使她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那么,如何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有效运用于本土女大学生的生命美育中呢?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进行构建:
首先,在生命美育视野下对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梳理研究。可从以下三点切入:
1、分析其所具有的审美特性,在审美品悟中实施潜移默化的美育影响。七彩云南为生活在此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各民族彼此依存、彼此融会的同时展现着自己文化中蕴含的可供人们欣赏、借鉴的东西。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就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出多彩之美,“各美其美”。作品中会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风貌,而这些是深蕴于本土女大学生生命中的养料,她们对此的审美共鸣不需要施加任何外在的引导,这将实现审美教育的于自由中给予自由的境界。
2、分析其具有的性别属性,在性别身份的认同上树立“双性和谐”的性别观。性别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自我言说、自我表现时,其作品鲜明的体现了各民族妇女的生活、情感和心灵,是女性的感性表现方式,是女性解放自身和建构自我的体现。这对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爱情、婚姻和事业的观念;帮助云南本土女大学生树立完善的性别观念,树立“双性和谐”的观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分析其具有的民族属性,通过民族身份认同落实生命美育。在云南这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地方,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大学的身上流动的民族血液使他们心灵深处对母族文化有着倾斜和回归的渴望。他们在母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边缘游走,努力寻找着心灵的平衡。当他们看到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作品时,会在无意识间调动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心灵深处与生俱来的东西会被唤醒。所以他们会更容易接受文本中的人物故事、情感,更容易与文本传达的作家的生命体悟产生共鸣,更容易沉静下来反思民族叙事语言、民族历史和文化,实现对民族身份的超越。最终认识生命的脆弱与无助、伟大与崇高,于生命中获得“生命”。
其次,构建利用当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进行生命美育的有效途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可作为生命教育的融合课程,增加生命教育类通识课程的样式,实现跨学科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的设计或者多学科渗透的生命教育体系。这是对生命教育资源新的探索和挖掘。建议可从以下四种方法着手:1、“案例教学法”:在入学教育中可以开列阅读书单下发给新生,并提供生命教育理论下的作品导读资料。2、“专题讲授法”:在全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课程以专题研究形式开设,重点在于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3、“读书讨论法”:举办课外活动。如举办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的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女大学生从事文学创作,并在创作中凸显生命审美意识。4、“影视欣赏法”:在课堂、课外结合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影视作品,营造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自主思考、感知和体验生命。
综上,在生命审美教育理论支撑下,融汇民族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相关理论,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综合运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大学生的培养中,实现了跨学科理论的融汇及理论交叉运用的有效实践。这样的实践应该也适用于的云南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性别教育、审美教育和生命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曾云莺、王东红:《后现代教育观视野下的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1;
[2]汤丽芳:《近20年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1;
[3]黄玲:《高原女性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