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读者》中大量的文章契合了同一个叙述公式:不幸-欲望+精神=幸福。可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公式:幸福本来人人都有的,只要割断欲望之绳及培养精神的自足性。《读者》因为避免根本矛盾,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选文缺少丰富性和复杂性,因而属于快速精神消费品的休闲类杂志。
关键词:《读者》 叙述模式 幸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属综合类文摘杂志,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4年发行量806万册,其发行量排名世界综合期刊第四,位于美国《读者文摘》、《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后。迄今为止,累计发行八亿多册。主编彭长城说,现在每印刷13本杂志,就有一本是《读者》。
《读者》中的文章往往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知识型散文,如知识、看世界、生活、社会等栏目;二为抒情型散文,如文苑、人生、点滴等栏目。对于知识型的散文我们不做探讨,重点探讨后一类型。因前一类型的主要功能是对阅读者的知识面进行拓宽,不明显含有《读者》叙事意识形态与思想性方面的偏向,而后类含有叙事方面的严重意识形态与思想性偏向,对阅读者的人生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所以进行重点论述。
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的前言中,比较了四个俄国民间故事的常见情节:
甲:国王给了英雄一只鹰,这只鹰把英雄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乙:老人给了舒申科一匹马,这匹马把舒申科带到了另一个国家。
丙:巫师给了伊凡一只小船,小船载着伊凡到了另一个国度。
丁: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现的青年把伊凡带到了另一个国度,等等。
普洛普认为“以上例子中,变化的是登场人物的名字,但行动和功能都没有变”。他紧接着指出:“与大量的人物相比,功能的数量少得惊人。这一事实说明了民间故事的双重特征:它既是多样态的、丰富多彩的,又是统一样态的、重复发生的。”
笔者至少在50个抽样文本的范围内,选取较有代表性的10个范本对《读者》叙述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这50个文本中,虽然叙事形态艺术方法各异,虽然主人公社会身份经历各异,但一些基本情节却惊人相似。撷取人生中某些相同的片断在刊物上反复放映正是《读者》十几年的作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读者》的风格。《读者》中大量的文章契合了同一个叙述公式:不幸-欲望+精神=幸福。也就是说,《读者》认为幸福本来就人人都有的,只要你的欲望少点,多点精神追求。正如《用幸福衡量财富》(2003年7月)一文中所议论的:
“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绝对财富的鸿沟无法填平,而幸福感却可能被每个人所拥有。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财富化,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一 《读者》叙述中的初始情景:主人公处于不幸中
读者中大量的散文都以主人公生活的不幸开始,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往往无法凸显读者所要宣传的理念。它要让人们相信,不管你处于多么不幸的境地,都可获取幸福。
1、贫穷
据统计,《读者》中所揭示的不幸一半以上,属于主人公生活在贫困中。比如《袋里有米,炉边有柴,还要什么》一文中(1998年第4期)写某一诗人:现在自已的袋里仅有乞讨来的三升米,炉边尚有一束柴薪。再比如《老妪的世外桃源》(2001年第17期)中写一对姐妹她们的父亲被木头砸死,两个哥哥先后死在战场上,17岁时母亲去世。她们在童年四五岁大时,就要做一大堆的事,17岁便要接手锯木坊开始独立生活。她们的境况是“在新千年的今天,在发达的德国有一对姐妹,生活中没有冰箱、电视和电话,喝的是溪流中的水,烧木炭熨衣服,用水力锯木头,用搓衣板洗衣”。又如《金色小提琴》(2003年第9期)一文中的海利,在“窘迫不堪”时打算卖掉家里最值钱甚至可以换到一座房子的——父亲的小提琴。
2、生病或失去亲人
《读者》所揭示的不幸中的百分之三十是来自这个原因。比如《格林夫人》(2003年第13期)患了癌症;比如《上帝住在一个老妇人的篮子里》(1997年11月)一文中的老妇人死了丈夫没有孩子,在悲痛中失语;又如《上帝的谈话》(2003年第8期)一文中的一对老人,兼备以上所有灾难,贫穷靠糊纸盒为生,因飞机失事失去唯一的儿子,两人两眼全瞎。
3、来自外界偶然因素。
比如《难忘的陌生妇人》(1998年8月)一文中的“我”,在逃荒中与父亲离散。
二 《读者》叙述中对不幸的拯救方式
1、割断欲望之绳
《读者》认为,人类似乎没有穷尽的物质欲望,正是人们痛苦与不幸的根源。它认为欲望是非本原的需要,是可以被塑造出来的,而且是常常被塑造的。因此只需要从这种被塑造的境况里摆脱出来,来自物质世界的压迫也就不存在了。正像《割断欲望之绳》(2001年第17期)一文中所说:“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
如果舍弃了这些欲望,你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比如《老妪的世外桃源》一文中那对贫困的姐妹,本可以卖掉磨坊里一座出自14世纪,价值100万马克的木雕,可是克拉拉说:“可我们要这钱干什么?”她们热爱锯木头的工作,只要锯子在养活她们,她们就满足了。她们在劳动中一个骨折,一个中风了。她们的老眼中放射出幸福的光彩,她们说:“生活给了我们许多,快乐、满足和幸福。”这就是《读者》的回答。然而“世外桃源”的题名正泄露了它的弱点:这仅仅是世外桃源嘛!尘世中的人又如何做得到。这名字无疑成了一个讽刺,连《读者》自已都不肯相信.
那么怎样做到克制欲望的产生?《读者》的方法是相当简单的,那就是常想自已所拥有的,就是知足,比如《常想一二》(2003年第9期)一文中,有人问霍金: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答道:“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再比如《好日子》(2003年7月)一文中写道:“好日子永远是相对的,一个脑瘫患儿的母亲,不会忘记孩子打点滴康复出院的日子;一个称职的演员接到一部好戏;一个女孩得到心满面意足的初吻;一个浪子的回乡……总之,人的欲望可以很小,很具体,也可以无限膨胀。”
相似的片断屡屡复制,让人惊叹《读者》所宣扬的精神至高境界的同时,让我们反问:是不是我们本应都很幸福,只是我们要求的太多?
2、培养精神的自足性,和谐、爱心、奉献、宽恕
如何在贫穷中、苦难中体会人生幸福?除了要割断欲望之绳,还要培养精神的自足性。
第一,学会体会贫穷生活中的幸福,甚至学会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屑末。比如《金色小提琴》一文中的海利,在酒店里看到最后一次拉小提琴的父亲时,“泪水几乎在一瞬间汹涌而出”,他大声对大家说:“这是我的父亲。这么多年来,他安慰我说他在公司里提升了,其实他一直都在这里用这把小提琴为我提供学费,而我毫不知情。我不是富家子弟,但我的父亲却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富有。”
又如在艰辛的生活中挖掘幸福的感受。看看《平凡的婚礼》(1998年2月)一文中,两个贫穷的年轻人结婚时所说的话:“我带着外出找工作未得的一身疲惫与沮丧回来时,她会端出仅剩的一块面包;当我没钱给她买衣服时,她会穿着破旧的衣服安之若素。我们没有汽车代步,但我们一起背着背包郊游,却让感觉快乐如在天堂;没有高档礼服,我们不能参加豪华的宴会和沙龙,但我们一起在陋室里和着舒缓的钢琴曲跳舞,却让我觉得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公主与王子……记得去年情人节时,他将一枝红玫瑰递给我时的那副又得意又调皮的表情,可谁又知道,就为了买到花店里这最后一枝处理的玫瑰,他捏着仅有的50美分在店外的寒风中整整站了两个小时。”
关键词:《读者》 叙述模式 幸福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属综合类文摘杂志,从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04年发行量806万册,其发行量排名世界综合期刊第四,位于美国《读者文摘》、《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后。迄今为止,累计发行八亿多册。主编彭长城说,现在每印刷13本杂志,就有一本是《读者》。
《读者》中的文章往往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知识型散文,如知识、看世界、生活、社会等栏目;二为抒情型散文,如文苑、人生、点滴等栏目。对于知识型的散文我们不做探讨,重点探讨后一类型。因前一类型的主要功能是对阅读者的知识面进行拓宽,不明显含有《读者》叙事意识形态与思想性方面的偏向,而后类含有叙事方面的严重意识形态与思想性偏向,对阅读者的人生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所以进行重点论述。
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的前言中,比较了四个俄国民间故事的常见情节:
甲:国王给了英雄一只鹰,这只鹰把英雄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乙:老人给了舒申科一匹马,这匹马把舒申科带到了另一个国家。
丙:巫师给了伊凡一只小船,小船载着伊凡到了另一个国度。
丁:公主给了伊凡一个指环,从指环中出现的青年把伊凡带到了另一个国度,等等。
普洛普认为“以上例子中,变化的是登场人物的名字,但行动和功能都没有变”。他紧接着指出:“与大量的人物相比,功能的数量少得惊人。这一事实说明了民间故事的双重特征:它既是多样态的、丰富多彩的,又是统一样态的、重复发生的。”
笔者至少在50个抽样文本的范围内,选取较有代表性的10个范本对《读者》叙述进行探讨。我们发现这50个文本中,虽然叙事形态艺术方法各异,虽然主人公社会身份经历各异,但一些基本情节却惊人相似。撷取人生中某些相同的片断在刊物上反复放映正是《读者》十几年的作法,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读者》的风格。《读者》中大量的文章契合了同一个叙述公式:不幸-欲望+精神=幸福。也就是说,《读者》认为幸福本来就人人都有的,只要你的欲望少点,多点精神追求。正如《用幸福衡量财富》(2003年7月)一文中所议论的:
“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绝对财富的鸿沟无法填平,而幸福感却可能被每个人所拥有。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财富化,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一 《读者》叙述中的初始情景:主人公处于不幸中
读者中大量的散文都以主人公生活的不幸开始,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景,往往无法凸显读者所要宣传的理念。它要让人们相信,不管你处于多么不幸的境地,都可获取幸福。
1、贫穷
据统计,《读者》中所揭示的不幸一半以上,属于主人公生活在贫困中。比如《袋里有米,炉边有柴,还要什么》一文中(1998年第4期)写某一诗人:现在自已的袋里仅有乞讨来的三升米,炉边尚有一束柴薪。再比如《老妪的世外桃源》(2001年第17期)中写一对姐妹她们的父亲被木头砸死,两个哥哥先后死在战场上,17岁时母亲去世。她们在童年四五岁大时,就要做一大堆的事,17岁便要接手锯木坊开始独立生活。她们的境况是“在新千年的今天,在发达的德国有一对姐妹,生活中没有冰箱、电视和电话,喝的是溪流中的水,烧木炭熨衣服,用水力锯木头,用搓衣板洗衣”。又如《金色小提琴》(2003年第9期)一文中的海利,在“窘迫不堪”时打算卖掉家里最值钱甚至可以换到一座房子的——父亲的小提琴。
2、生病或失去亲人
《读者》所揭示的不幸中的百分之三十是来自这个原因。比如《格林夫人》(2003年第13期)患了癌症;比如《上帝住在一个老妇人的篮子里》(1997年11月)一文中的老妇人死了丈夫没有孩子,在悲痛中失语;又如《上帝的谈话》(2003年第8期)一文中的一对老人,兼备以上所有灾难,贫穷靠糊纸盒为生,因飞机失事失去唯一的儿子,两人两眼全瞎。
3、来自外界偶然因素。
比如《难忘的陌生妇人》(1998年8月)一文中的“我”,在逃荒中与父亲离散。
二 《读者》叙述中对不幸的拯救方式
1、割断欲望之绳
《读者》认为,人类似乎没有穷尽的物质欲望,正是人们痛苦与不幸的根源。它认为欲望是非本原的需要,是可以被塑造出来的,而且是常常被塑造的。因此只需要从这种被塑造的境况里摆脱出来,来自物质世界的压迫也就不存在了。正像《割断欲望之绳》(2001年第17期)一文中所说:“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
如果舍弃了这些欲望,你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呢?比如《老妪的世外桃源》一文中那对贫困的姐妹,本可以卖掉磨坊里一座出自14世纪,价值100万马克的木雕,可是克拉拉说:“可我们要这钱干什么?”她们热爱锯木头的工作,只要锯子在养活她们,她们就满足了。她们在劳动中一个骨折,一个中风了。她们的老眼中放射出幸福的光彩,她们说:“生活给了我们许多,快乐、满足和幸福。”这就是《读者》的回答。然而“世外桃源”的题名正泄露了它的弱点:这仅仅是世外桃源嘛!尘世中的人又如何做得到。这名字无疑成了一个讽刺,连《读者》自已都不肯相信.
那么怎样做到克制欲望的产生?《读者》的方法是相当简单的,那就是常想自已所拥有的,就是知足,比如《常想一二》(2003年第9期)一文中,有人问霍金: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霍金答道:“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再比如《好日子》(2003年7月)一文中写道:“好日子永远是相对的,一个脑瘫患儿的母亲,不会忘记孩子打点滴康复出院的日子;一个称职的演员接到一部好戏;一个女孩得到心满面意足的初吻;一个浪子的回乡……总之,人的欲望可以很小,很具体,也可以无限膨胀。”
相似的片断屡屡复制,让人惊叹《读者》所宣扬的精神至高境界的同时,让我们反问:是不是我们本应都很幸福,只是我们要求的太多?
2、培养精神的自足性,和谐、爱心、奉献、宽恕
如何在贫穷中、苦难中体会人生幸福?除了要割断欲望之绳,还要培养精神的自足性。
第一,学会体会贫穷生活中的幸福,甚至学会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屑末。比如《金色小提琴》一文中的海利,在酒店里看到最后一次拉小提琴的父亲时,“泪水几乎在一瞬间汹涌而出”,他大声对大家说:“这是我的父亲。这么多年来,他安慰我说他在公司里提升了,其实他一直都在这里用这把小提琴为我提供学费,而我毫不知情。我不是富家子弟,但我的父亲却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富有。”
又如在艰辛的生活中挖掘幸福的感受。看看《平凡的婚礼》(1998年2月)一文中,两个贫穷的年轻人结婚时所说的话:“我带着外出找工作未得的一身疲惫与沮丧回来时,她会端出仅剩的一块面包;当我没钱给她买衣服时,她会穿着破旧的衣服安之若素。我们没有汽车代步,但我们一起背着背包郊游,却让感觉快乐如在天堂;没有高档礼服,我们不能参加豪华的宴会和沙龙,但我们一起在陋室里和着舒缓的钢琴曲跳舞,却让我觉得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公主与王子……记得去年情人节时,他将一枝红玫瑰递给我时的那副又得意又调皮的表情,可谁又知道,就为了买到花店里这最后一枝处理的玫瑰,他捏着仅有的50美分在店外的寒风中整整站了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