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初中语文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立足于本班实际教学情况,分别从“联系实际生活,更换教学形式”、“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热情”、“进行教学实践,深化思维能力”这三个方面入手,谈“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学科,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协调作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既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加师生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观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学课堂,学生学习及知识运用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主体作用。
一、联系实际生活,更换教学形式
在生活化的视角下进行语文知识教学,从其實质上来说,就是学校要通过展开一种生活化的语文知识教学,让学校语文教学回到日常生活当中,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活动联系到一起。通过生活化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熟悉的教学场景和案例,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文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具体任务,在课文整体知识感知上对整篇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局部的纵向深入分析探究或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最后再将其归结到课文整体上来,深化对整篇文章的认识。从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出发,生动活泼地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更多学生从自身的教学经历或者亲身体验出发再去认真学习语文,当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许多旧的教学观念,更注重于传授课堂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初中学生思维潜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地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驿路梨花》的时候,教师通过生动讲解这篇课文,联系教学生活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梨花的动态图片,师:“本文作者赞美木屋的主人,可在这篇文章中处处突出‘梨花’,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然后阅读全文并进行思考。师:“这一篇文章赞美了什么精神?”生:“这一篇文章充分赞美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师:“那我们联系一下生活实际,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和事,请大家说一说,并亲身体会这种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联系到生活并能够进行思考,从而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
二、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热情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讨论,由此一来,学生的兴奋点就会被充分激活,在学生阐述课文过程中也就融入了许多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言意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文学情感,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一篇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美的课外阅读知识体系是提高学生潜力的重要关键,学生能否涉猎广泛的课外阅读知识专业领域,需要学校教师的不断正确引导。语文学科注重的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和文本再现,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一些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比如学文言文的背诵以及默写都是比较机械化的,而且缺少灵活性,由于初中学生理解性思维并没有形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从基础的地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指示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和译文梳理文章的基本意思,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就已经预习的课文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如果没有疑问,那么教师可以发问:“同学们齐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文言文有什么不同?”生:“这篇文章是押韵的,而且大部分句子都是对偶的。”师:“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住的地方不简陋?”生:“这篇文章所述的房间简陋客观上是真的,是作者主观上觉得自身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三、进行教学实践,深化思维能力
实践成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这个教学理念中主要强调的是“做”,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这一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在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实践理论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但是在目前的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实践主要依托于语文课后练习,这样的实践也比较系统化。构建一个实践课堂,能够有效让学生在实践案例中主动进行学习,从而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语文基础学科就是语言的综合学习和实际应用,而语文课堂就是多种教学因素的有机结合,教师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真正集中语文教学内容目标,突出语文教学内容重点,贴合广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潜力,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学习实效。
例如,在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历史背景相关资料,可以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者上网进行查阅,并对其加以收集整理后,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这篇课文,课文中一些文言文字词不好理解,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解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查找一下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篇演讲,这样可以做到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言行的巨大魅力。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更好的专业人才,也为了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自己。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责任就是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从而真正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何钢.谈“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1):37-38.
[2]郑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6):11.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基础性教育学科,其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协调作用。“教学做合一”理论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既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加师生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观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学课堂,学生学习及知识运用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主体作用。
一、联系实际生活,更换教学形式
在生活化的视角下进行语文知识教学,从其實质上来说,就是学校要通过展开一种生活化的语文知识教学,让学校语文教学回到日常生活当中,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活动联系到一起。通过生活化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熟悉的教学场景和案例,便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文教学总体目标和教学具体任务,在课文整体知识感知上对整篇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局部的纵向深入分析探究或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最后再将其归结到课文整体上来,深化对整篇文章的认识。从语文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出发,生动活泼地组织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更多学生从自身的教学经历或者亲身体验出发再去认真学习语文,当前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许多旧的教学观念,更注重于传授课堂基础知识,而忽视了初中学生思维潜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地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驿路梨花》的时候,教师通过生动讲解这篇课文,联系教学生活实际,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梨花的动态图片,师:“本文作者赞美木屋的主人,可在这篇文章中处处突出‘梨花’,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然后阅读全文并进行思考。师:“这一篇文章赞美了什么精神?”生:“这一篇文章充分赞美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师:“那我们联系一下生活实际,我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和事,请大家说一说,并亲身体会这种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联系到生活并能够进行思考,从而可以增加学习的动力。
二、引导自主学习,提升学习热情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文讨论,由此一来,学生的兴奋点就会被充分激活,在学生阐述课文过程中也就融入了许多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和语言意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文学情感,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一篇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美的课外阅读知识体系是提高学生潜力的重要关键,学生能否涉猎广泛的课外阅读知识专业领域,需要学校教师的不断正确引导。语文学科注重的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和文本再现,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一些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比如学文言文的背诵以及默写都是比较机械化的,而且缺少灵活性,由于初中学生理解性思维并没有形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从基础的地方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指示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和译文梳理文章的基本意思,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就已经预习的课文进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如果没有疑问,那么教师可以发问:“同学们齐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文言文有什么不同?”生:“这篇文章是押韵的,而且大部分句子都是对偶的。”师:“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住的地方不简陋?”生:“这篇文章所述的房间简陋客观上是真的,是作者主观上觉得自身高尚的品德可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三、进行教学实践,深化思维能力
实践成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做合一”这个教学理念中主要强调的是“做”,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实现“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这一相辅相成的学习过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在学校语文学科教学中,实践理论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但是在目前的我国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当中,教学实践主要依托于语文课后练习,这样的实践也比较系统化。构建一个实践课堂,能够有效让学生在实践案例中主动进行学习,从而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语文基础学科就是语言的综合学习和实际应用,而语文课堂就是多种教学因素的有机结合,教师每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真正集中语文教学内容目标,突出语文教学内容重点,贴合广大学生的学习发展潜力,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学习实效。
例如,在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关于闻一多先生的历史背景相关资料,可以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者上网进行查阅,并对其加以收集整理后,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这篇课文,课文中一些文言文字词不好理解,可以直接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解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查找一下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篇演讲,这样可以做到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闻一多先生言行的巨大魅力。
综上所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更好的专业人才,也为了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自己。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责任就是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能够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从而真正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何钢.谈“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01):37-38.
[2]郑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