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情境,精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向学生提供各种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于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有效的探究呢?
一、激发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的话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究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提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
二、引导层——提供充分时空,引导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学会层——不断创设机会,学会合作探究
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比较浅显的问题可以在自主探究中解决,而对于一些不易理解或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进行解决,这一步首先要给学生提供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看法,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地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一到两个重点的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一般有生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探究三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
四、巩固层——灵通应用练习,体验探究成果
这一环节既是对探究成果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体验,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当然在这“巩固应用体验探究成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的习题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保证其正确率。二是在订正和交流中,要注意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注意发现有创造性的思维,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知。三是“提高、拓展性练习”作为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在处理“提高、拓展性练习”时既要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其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又要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感受自己有学习的必要。
五、提高层——恰当运用评价,提升探究能力
激励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杨 博
一、激发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的话最好,如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探究学习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因为学生自己提出的问提要贴近学生自己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的欲望。
二、引导层——提供充分时空,引导自主探究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他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问题”的必要条件。有了时间保障,我们还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探究“问题”的空间。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学会层——不断创设机会,学会合作探究
平时的教学中,一般比较浅显的问题可以在自主探究中解决,而对于一些不易理解或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可采用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进行解决,这一步首先要给学生提供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看法,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地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一到两个重点的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一般有生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探究三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
四、巩固层——灵通应用练习,体验探究成果
这一环节既是对探究成果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体验,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学和讨论探究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当然在这“巩固应用体验探究成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的习题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保证其正确率。二是在订正和交流中,要注意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注意发现有创造性的思维,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知。三是“提高、拓展性练习”作为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在处理“提高、拓展性练习”时既要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其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又要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感受自己有学习的必要。
五、提高层——恰当运用评价,提升探究能力
激励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和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励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 杨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