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与中国画的表现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篆刻与中国画在审美意识,用笔(刀)表现,构成表现上都有密切联系,都讲究线条,布局,结构,情韵,意境等等;在创作过程中,“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等创作原理也是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从艺术效果来说,三者都是追求一种“心象”的意境,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展示与呈现,心灵上对事物的阐述,表现出对于最高境界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关键词:书法;篆刻;中国画;审美意识;构成表现;表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35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书法、篆刻与中国画无疑就是其精髓中的精髓。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篆刻和中国画时能更好地理解,运用它们之间的某些共通或不同的联系,在创作中能够多方面地把它们进行分析、结合,从而提高书法、篆刻和中国画创作作品的外在表现及内在蕴涵的魅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探索與阐述,让更多学者在学习、创作中更合理地结合,运用其联系,提高作品质量,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书法、篆刻与中国画理念上的联系
  1.1 审美意识的相同性
  “形” 、“神” 、“意”等是书法、篆刻和中国画三者共同追求的境界,这和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和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儒家的阳刚之美与道家的阴柔之美在书法、篆刻和中国画的创作表现中都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也成了我们创作,欣赏作品的一种惯性依据。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历代人们和我们的审美观念。
  除了儒家经典对三者审美意识造成的影响之外,道教和佛教思想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书法、篆刻和中国画的创作审美意识观。所以,种种因素决定了书法、篆刻和中国画在审美意识上的共同,共通性。
  1.2 创作原理的相同性
  美学是研究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形成的一门科学。因此,无论从事学习书法、篆刻或是中国画,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美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样会更好地指导自己在书法、篆刻和中国画的学习与创作。三者中“形” 、“神” 、“意”的关系就是属于美学辨证的法则。
  既然说书法、篆刻和中国画三者共出于一源。那么,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从艺术表现上说,书法、篆刻和中国画三者就好似是三个孪生兄弟一样,虽然外貌特征不完全一致,但骨子里流的是同样的血液,总是会有相似,相连的地方。
  从艺术效果来说,三者都是追求一种“心象”的意境,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展示与呈现,心灵上对事物,世人的阐述,表现出对于最高境界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篆刻和中国画三者一直相互影响、渗透和借鉴,相辅相成。明朝人陈继儒曾经这样说:“画者,六书像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山水,写兰,写竹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正是禅家一合相也。”(《佩文斋书画谱》卷16)这又一次说明了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
  2. 书法、篆刻与中国画表现上的联系
  2.1 在用笔(刀)表现的密切联系
  人们常把篆刻刀说成“铁笔”。由此可见书法与篆刻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多深。书法对线条的要求很高:挺拔有力,富有弹性,和谐而不“玉润”等是众多书家和学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同样在篆刻中也是相应的。在篆刻中,当笔画刻得太过于工整的时候,那么它就会犯了在书法中被成为“玉润”的毛病,即没变化。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书法创作必须借鉴篆刻的用刀表现。同理,在篆刻创作过程中也必须借鉴书法的用笔,这一点在刻细朱文的作品时表现得十分突出:当太过于小心地在“磨”印的时候,就好像是用蘸水太多的毛笔在生宣纸上慢慢书写一样,可以想象,刻出来的印章会是怎样的一个效果。因此,在用笔(刀)的速度上,节奏的掌握是避免在书法、篆刻和中国画创作中犯错误的重要手段。
  用笔(刀)相通是书法、篆刻与中国画相通的基本层面。三者相互影响的例子很多。张绅的赵孟頫《竹石图》的题跋可谓是赵孟頫诗意的绝佳阐释:“魏公书真行篆蒥皆造古人地位。复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则又古人之所鲜能者。……此卷竹、石皆佳,书亦不苟,可谓文房清玩……”(《铁网珊瑚》卷12)柯九思自述:“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清代画家原济《大涤子题画诗跋》说:“悟后运神草稿,勾勒篆隶相似。”等等都是在强调书法、篆刻与中国画用笔(刀)时对力度的表现描述。
  再如书法创作中辍笔与篆刻中挫刀,中国画创作中画石头,枝干等时的用笔感觉也是十分相似的。也就是说,在书法创作中可用挫刀或者中国画中画石头,枝干等中的笔(刀)法的韵味来书写。同理,创作另外两者时也可以相互运用其用笔(刀)的感觉,提高创作作品的表现力。
  2.2 在构成表现上的密切联系
  纵观书法、篆刻和中国画的构成表现,黑白布局,疏密对比,点面构成,轻重对比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组成因素和原理。
  三者的章法布白互有启发。有一画诀云:“山水先理会大山,名为‘主峰’。‘主峰’意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刘熙载《书概》由给画中的“主峰”引申到书法、篆刻中的“主笔”:“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而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南宋夏圭,马远在章法上大胆取舍裁剪,描绘局部的山一角,水一隅,画面上留出很多的空白用来突出景观,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和浓郁的诗歌意境。这种章法也就是后来被成为一角半边之法。它改变了北宋以往全山全水的布局画法,画面留白更加大胆,这对书法与篆刻章法中结体,布白等起了很大的促动作用。
  书法、篆刻与中国画在审美意识,用笔(刀)表现和构成表现上都有着许许多多共通的地方。让我们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多方面进行考虑,在创作中更多地体现这些共通、共用、共有的原理、法则等。让作品具有更高的层次,更深的韵味。它凝聚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散发着每个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
  参考文献:
  [1] 吴颐人.篆刻法――增订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03(1)
  [2] 张荣,马云贤.古玺印精品选――多面印和套印[M].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1,01(1)
  [3]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9(1)
  [4]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7(1)
  [5] 何学森,书法文化教程[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6,01(1)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但对读什么、怎么读、如何写,以及教师如何促等问题缺少清晰定位,因而成效不明显。根据“阅读系数”确定阅读书目,多种“读”的方式交错使用,采取摘抄、批注、仿写、读感等形式落实“写”,然后辅之以讲述、展评、读书活动、编印文萃等方法手段“促”写,“以读促写”才能真正地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提升;提升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先学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启发和引领,也是深化课改的重要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先学,积极探索和挖掘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路径和方法,提高先学的有效性。先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通过精心设计先学内容,让先学促进学生启智、拓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63     学科核心素养包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这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等原因有关。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标改革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应积极营造开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引导与板书设计等教学流程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 更加科学且有价值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教学中,其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小学数学逻辑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致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上学生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被限制,更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問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探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我们英语教育的重要手段,为英语教学的进步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68  引言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呵护他们的纯真心灵,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心智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72     在整个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部分美术教师缺乏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美术教学方法,特别是未能把握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对中职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  关键词:传统教学;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74  引言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摘要: 无论是哪一学科,其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而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应深化在此方面的认知,并致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得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并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因此,广大教学人士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应积极做出改进和创新,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让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长远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76     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目前我國小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地进行创新并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结合实际活动体会学科知识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让学生在阅读语文课文和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技巧,并且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欲望和兴趣。要求学校能够鼓励教师积极创设阅读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进阅读教学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