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在社会中会不可避免的与别人产生交集,尤其是学校的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工作中,沟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沟通在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艺术院校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措施,最后阐述了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沟通;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
张佳(1988.04-),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本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衡思宇(1992-),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学历:大学本科,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
引言:
人处于社会中,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交流。艺术院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上因受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中西文化碰撞等方面的影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解决这些沟通难题。
一、沟通在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如今现代化、经济化、全球化的社会中,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手段,是人们生活与生存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不仅可以加深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彼此的误会,确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还对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班级氛围、工作氛围,增强班级的团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同时,良好的沟通还有利于协调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行动与计划安排,确保班级计划和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此外,沟通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防止学生因受不良文化的冲击而造成自身观念混乱,从而误入歧途。
二、艺术院校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措施
(一)提高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而有效沟通是双向的沟通,只有当辅导员与学生双方都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懂得彼此的观点,并对此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沟通才能够称之为有效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有意义。同时,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应结合学生所属的专业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且愉快地接受,并自主参与沟通。另外,在沟通前,辅导员应注意明确本次沟通的目的,正确表达沟通的真正意图;沟通时,应融入自身情感,并注意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不会产生反感之类的情绪,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二)了解并尊重沟通对象
在进行沟通前,辅导员应做好前期工作,对沟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避开过敏话题,防止学生在沟通时受到刺激。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往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的问题也常常表现在这些特点上。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才能对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进一步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沟通与处理。同时,尊重是信任与沟通的桥梁,沟通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受到别人应有的重视。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积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沟通的双向传递,学生也只有在感受到了被尊重后,才能更加信赖辅导员,更加具体阐述自己的问题或者所遭遇的困难,这对于加强对双方的了解,建立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三)建立沟通反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对于自身所展现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学生此时可以匿名提出辅导员存在的问题,帮助辅导员察觉并解决。这种交流信息的反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沟通的积极性,还能帮助辅导员提升自我,增强师生的有效沟通。
三、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主观化的思维方式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但它也存在着主体与客体。在日常沟通中,辅导员通常是作为主体存在,而学生也是作为客体。作为辅导员,其自身年龄与学生存在一些差距,并由于辅导员的身份,在进行沟通时,很容易将自身带入管理者的角色,对学生开启传统的说教模式,并根据自我的认知观念对学生进行要求与改变,抑制学生的个性化与自我发展[3]。同时,由于自身过于主观化与情绪化,辅导员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付出得不到肯定与鼓励,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
(二)沟通途径匮乏
传统的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单一,基本采取面对面会谈,如开会、办公室面谈等。这种沟通方式对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效率较为低下,且频率也不能过高。开会需要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解决积累很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些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开会所提及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解决掉问题。同时,辅导员与学生还必须因为开会而改变自己既定的行程,打乱自己原本的计划,造成诸多不便。而办公室面谈多数是一对一交流,這种交流沟通方式效果显著,但极大地增加了辅导员的负担。辅导员需对全部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会导致辅导员对交流的厌倦,当面对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时,辅导员可能不会过多询问与深入了解,从而导致不能真正了解该学生的情况,没有实现沟通的有效性[4]。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化技术,创建各种沟通途径,如微信、微博、手机、电子邮件等多种实时沟通联系途径。多种多样的沟通途径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还能够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赖,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与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我国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辅导员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误入歧途。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实现师生的高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汪小瑜. 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艺术——“80后”的辅导员遇上“95”后大学生的案例反思[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6):148.
[2]叶苗苗, 程慧.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机制的构建[J]. 文教资料, 2017(6):124-125.
[3]吴菲琼. 浅谈高校新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7(21):161-162.
关键词:沟通;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
作者简介:
张佳(1988.04-),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本科,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
衡思宇(1992-),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学历:大学本科,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工作管理
引言:
人处于社会中,在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交流。艺术院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沟通上因受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中西文化碰撞等方面的影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解决这些沟通难题。
一、沟通在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如今现代化、经济化、全球化的社会中,沟通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传递与反馈的主要手段,是人们生活与生存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不仅可以加深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消除彼此的误会,确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还对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班级氛围、工作氛围,增强班级的团结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同时,良好的沟通还有利于协调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行动与计划安排,确保班级计划和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此外,沟通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防止学生因受不良文化的冲击而造成自身观念混乱,从而误入歧途。
二、艺术院校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措施
(一)提高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前提。而有效沟通是双向的沟通,只有当辅导员与学生双方都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懂得彼此的观点,并对此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沟通才能够称之为有效沟通,这样的沟通才有意义。同时,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应结合学生所属的专业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且愉快地接受,并自主参与沟通。另外,在沟通前,辅导员应注意明确本次沟通的目的,正确表达沟通的真正意图;沟通时,应融入自身情感,并注意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不会产生反感之类的情绪,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二)了解并尊重沟通对象
在进行沟通前,辅导员应做好前期工作,对沟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避开过敏话题,防止学生在沟通时受到刺激。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往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的问题也常常表现在这些特点上。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才能对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进一步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沟通与处理。同时,尊重是信任与沟通的桥梁,沟通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受到别人应有的重视。辅导员在进行沟通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参与交流,积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实现沟通的双向传递,学生也只有在感受到了被尊重后,才能更加信赖辅导员,更加具体阐述自己的问题或者所遭遇的困难,这对于加强对双方的了解,建立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
(三)建立沟通反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对于自身所展现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学生此时可以匿名提出辅导员存在的问题,帮助辅导员察觉并解决。这种交流信息的反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沟通的积极性,还能帮助辅导员提升自我,增强师生的有效沟通。
三、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学生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主观化的思维方式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但它也存在着主体与客体。在日常沟通中,辅导员通常是作为主体存在,而学生也是作为客体。作为辅导员,其自身年龄与学生存在一些差距,并由于辅导员的身份,在进行沟通时,很容易将自身带入管理者的角色,对学生开启传统的说教模式,并根据自我的认知观念对学生进行要求与改变,抑制学生的个性化与自我发展[3]。同时,由于自身过于主观化与情绪化,辅导员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进步,学生的付出得不到肯定与鼓励,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
(二)沟通途径匮乏
传统的艺术院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单一,基本采取面对面会谈,如开会、办公室面谈等。这种沟通方式对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效率较为低下,且频率也不能过高。开会需要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解决积累很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些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开会所提及的解决方案并不能真正解决掉问题。同时,辅导员与学生还必须因为开会而改变自己既定的行程,打乱自己原本的计划,造成诸多不便。而办公室面谈多数是一对一交流,這种交流沟通方式效果显著,但极大地增加了辅导员的负担。辅导员需对全部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会导致辅导员对交流的厌倦,当面对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时,辅导员可能不会过多询问与深入了解,从而导致不能真正了解该学生的情况,没有实现沟通的有效性[4]。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化技术,创建各种沟通途径,如微信、微博、手机、电子邮件等多种实时沟通联系途径。多种多样的沟通途径不仅能够保证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得以顺利进行,还能够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与信赖,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与学习氛围。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化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不断交流碰撞,我国的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辅导员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其误入歧途。除此之外,辅导员还需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实现师生的高效沟通。
参考文献:
[1]汪小瑜. 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艺术——“80后”的辅导员遇上“95”后大学生的案例反思[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7(06):148.
[2]叶苗苗, 程慧.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沟通机制的构建[J]. 文教资料, 2017(6):124-125.
[3]吴菲琼. 浅谈高校新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几点思考[J]. 改革与开放, 2017(2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