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是课内阅读必要的补充和有机的延伸。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巧设体验阅读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促就阅读 传授方法 指导阅读 培养习惯 巧设平台
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a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必要的充分和有机的延伸,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落实好“广泛阅读”这一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促进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深信:现在初中生缺少的就是那种没有占据自己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读书,这样他们才会多去读书,才会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的语文知识。
教师可结合课内学习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就向学生推荐《中国百科全书》,学习了《蚊子和狮子》后就让学生读《伊索语言》等。或给学生介绍一些童话寓言故事书,还可以组织“向你介绢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再进步就让学生看一些古今中外名著a并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的阅读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充分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精思熟读”也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精思”就是强调独立思考,要反复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的巧妙之处,做到“嘴念心诵,融会贯通”。“熟读”就是对重要的文章经过几遍几十遍地读,达到滚瓜烂熟、倒流如水的程度,“使其言皆若出与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2、选读法。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哪类作品可略读、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在阅读读物时,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只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4、积累法。积累包括“脑记”,和“笔记”两种方式。一般对经典文章或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贮存脑中。这样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名言名篇,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平时说话和作文时就会根据需要自然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毕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习惯,坚持阅读
从课内到课外,广泛阅读,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不断增长,认识不断提高,文化底蕴也一定能愈加深厚。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比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如举办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断增强其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同时,在班级内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四、巧设平台,体验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能像课内教学那样死板,要为学生创设好多种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阅读的效果和督促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展开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同阅读成果,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其次,教师也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评价。教师只有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检查,才能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并起到督促作用。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和同学交流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知识,做到资源共享。
再次,要给学生多创造练笔的机会。在班内设立“奇思妙想大舞台”、个性感受展示栏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反应,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有所知,更要使学生有所感。同时,倡导仿写。仿写的的过程是读与写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仿写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长久训练,语句会变得新颖,表达会变得生动,段落会更有条理。让学生从仿写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结构、仿写写作方法等。使学生从仿写的过程中领会阅读文本的内容、写作方法,进而化为自己的修养和写作能力。
变化的语词、丰富的语言是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载体。而阅读是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写起文章来才能文思泉涌。好的文本要熟读、精思,让它们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千方百计找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感到你在倾听他的感受,在接受他的观点与他一起体验着阅读带来的喜悦,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如果经过科学的训练,人的阅读潜能就可以得到若干倍的发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的敏捷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易于形成。当然,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
【关键词】促就阅读 传授方法 指导阅读 培养习惯 巧设平台
大量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a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必要的充分和有机的延伸,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落实好“广泛阅读”这一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初中生课外阅读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促进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深信:现在初中生缺少的就是那种没有占据自己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读书,这样他们才会多去读书,才会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的学习的语文知识。
教师可结合课内学习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就向学生推荐《中国百科全书》,学习了《蚊子和狮子》后就让学生读《伊索语言》等。或给学生介绍一些童话寓言故事书,还可以组织“向你介绢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再进步就让学生看一些古今中外名著a并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的阅读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充分体验到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二、传授方法,指导阅读
要读得更好、更有成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精思熟读”也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精思”就是强调独立思考,要反复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的巧妙之处,做到“嘴念心诵,融会贯通”。“熟读”就是对重要的文章经过几遍几十遍地读,达到滚瓜烂熟、倒流如水的程度,“使其言皆若出与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2、选读法。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书报的有关篇章或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哪类作品可略读、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在阅读读物时,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只是快速地观其概貌,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4、积累法。积累包括“脑记”,和“笔记”两种方式。一般对经典文章或精彩片段,我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贮存脑中。这样促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名言名篇,而且在背诵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在平时说话和作文时就会根据需要自然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提高学毕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习惯,坚持阅读
从课内到课外,广泛阅读,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感经验和语言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见识不断增长,认识不断提高,文化底蕴也一定能愈加深厚。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教师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很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教师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比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如举办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断增强其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同时,在班级内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得到提高。
四、巧设平台,体验阅读
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能像课内教学那样死板,要为学生创设好多种平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检验了阅读的效果和督促了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经常围绕课外阅读展开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同阅读成果,使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动力。
其次,教师也要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和评价。教师只有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检查,才能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并起到督促作用。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和同学交流通过阅读获得的信息、知识,做到资源共享。
再次,要给学生多创造练笔的机会。在班内设立“奇思妙想大舞台”、个性感受展示栏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个性反应,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仅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有所知,更要使学生有所感。同时,倡导仿写。仿写的的过程是读与写相结合的过程,通过仿写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长久训练,语句会变得新颖,表达会变得生动,段落会更有条理。让学生从仿写句式、仿写段落、仿写结构、仿写写作方法等。使学生从仿写的过程中领会阅读文本的内容、写作方法,进而化为自己的修养和写作能力。
变化的语词、丰富的语言是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载体。而阅读是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写起文章来才能文思泉涌。好的文本要熟读、精思,让它们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千方百计找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便每位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感到你在倾听他的感受,在接受他的观点与他一起体验着阅读带来的喜悦,分享阅读带来的收获。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如果经过科学的训练,人的阅读潜能就可以得到若干倍的发挥。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的敏捷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易于形成。当然,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