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为低下。这种历史课堂缺乏人文气息,没有生命尊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过于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缺乏课程开发的自主性。
(2)教师忽视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缺乏对历史教学的感悟。
(3)教师忽视史实和史料,抹杀历史情感,缺乏历史教学的个性特质。
对此,教师可运用多元视角,展现特定历史时期中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展示能力。
二、教学描述
1 教材分析。
“秦帝国的兴亡”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历史的教学重点,它包括三个子目:“秦王扫六合”、“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这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秦王朝的兴、衰、亡,是有机联系的三个环节。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实际,拟定以下目标:
(1)了解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2)通过解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帝国的疆域,形成时空观念。
(3)知道秦朝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为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
“统一”不仅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而且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在第一个子目。这就淡化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自主展示能力的培养。对此,我搜集了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资料,反思如何利用第二子目“陈胜吴广起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展示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公元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年份,因为秦朝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然而,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千秋帝国仅仅存在了15年。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秦代刑具”图片,思考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
展示以下材料:
秦末农民战争的主力是农民群众、中小地主和六国旧贵族。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陈胜、吴广为主的农民军起义;第二阶段是以刘邦、项羽为主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并建立了融合多方面意志的汉王朝。这样,农民战争的性质就逐渐由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转变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即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势力与以刘邦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势力的斗争。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秦始皇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强迫农民服兵役、服徭役,使得农民“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大量劳动力被迫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当时的社会生产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2)政治方面。秦朝的统治阶级主张实施严刑峻法,农民稍有不满或反抗,便会受到镇压,往往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这使得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3)意识形态方面。秦王朝的统治阶级主要是由战国时期的地主阶级组成,他们具有一定的骄傲心理。这反映在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上就是以法家思想治国,刑罚严酷;反映在统治心理上就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爆发与当时“王侯将相本无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4)阶段斗争方面。在秦朝的专制统治下,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迅速激化。另外,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危机,矛盾不断加剧。而且当时的六国贵族对秦朝的统治也心存不满,企图伺机推翻秦王朝。
(5)人民生活方面。秦朝的专制统治超过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因此,为了反对暴政、争取生存,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通过起义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6)环境因素方面。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影响了秦末农民战争。众所周知,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因雨失期”,正是在这种“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的情况下,陈胜、吴广举起义旗。由此可见,历史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得出结论: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生产力、政治、社会意识、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课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一统天下却又灭亡的历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然而,它却随着统治者的腐朽而走向了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
四、教学意图
在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阐述事件发展的过程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整个历史事件中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的思想,设身处地地感知历史人物的情感,体验历史人物的经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梳理历史的脉络,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
五、教学反思
历史发展动力理论是利用由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来说明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发展轨迹。在某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材知识得到了延伸,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历史材料,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审视与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为低下。这种历史课堂缺乏人文气息,没有生命尊严,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过于重视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缺乏课程开发的自主性。
(2)教师忽视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缺乏对历史教学的感悟。
(3)教师忽视史实和史料,抹杀历史情感,缺乏历史教学的个性特质。
对此,教师可运用多元视角,展现特定历史时期中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展示能力。
二、教学描述
1 教材分析。
“秦帝国的兴亡”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历史的教学重点,它包括三个子目:“秦王扫六合”、“陈胜吴广起义”、“楚汉战争”。这三个子目分别讲述了秦王朝的兴、衰、亡,是有机联系的三个环节。
2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实际,拟定以下目标:
(1)了解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2)通过解读“秦朝疆域图”,了解秦帝国的疆域,形成时空观念。
(3)知道秦朝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秦始皇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为秦朝统一六国的原因。
“统一”不仅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而且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在第一个子目。这就淡化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自主展示能力的培养。对此,我搜集了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资料,反思如何利用第二子目“陈胜吴广起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展示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公元前221年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年份,因为秦朝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然而,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千秋帝国仅仅存在了15年。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陈胜吴广起义”。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秦代刑具”图片,思考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
展示以下材料:
秦末农民战争的主力是农民群众、中小地主和六国旧贵族。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陈胜、吴广为主的农民军起义;第二阶段是以刘邦、项羽为主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并建立了融合多方面意志的汉王朝。这样,农民战争的性质就逐渐由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转变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即以项羽为代表的六国势力与以刘邦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势力的斗争。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秦始皇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强迫农民服兵役、服徭役,使得农民“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大量劳动力被迫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加剧了土地的兼并。当时的社会生产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
(2)政治方面。秦朝的统治阶级主张实施严刑峻法,农民稍有不满或反抗,便会受到镇压,往往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这使得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3)意识形态方面。秦王朝的统治阶级主要是由战国时期的地主阶级组成,他们具有一定的骄傲心理。这反映在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上就是以法家思想治国,刑罚严酷;反映在统治心理上就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爆发与当时“王侯将相本无种”的思想有很大关系。
(4)阶段斗争方面。在秦朝的专制统治下,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迅速激化。另外,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危机,矛盾不断加剧。而且当时的六国贵族对秦朝的统治也心存不满,企图伺机推翻秦王朝。
(5)人民生活方面。秦朝的专制统治超过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因此,为了反对暴政、争取生存,农民不得不揭竿而起,通过起义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6)环境因素方面。当时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影响了秦末农民战争。众所周知,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因雨失期”,正是在这种“不造反是死,造反也是死”的情况下,陈胜、吴广举起义旗。由此可见,历史的发展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得出结论: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生产力、政治、社会意识、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课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一统天下却又灭亡的历史。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然而,它却随着统治者的腐朽而走向了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
四、教学意图
在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阐述事件发展的过程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整个历史事件中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的思想,设身处地地感知历史人物的情感,体验历史人物的经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梳理历史的脉络,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我展示的欲望。
五、教学反思
历史发展动力理论是利用由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来说明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因、发展轨迹。在某个完整的历史事件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从而推动历史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材知识得到了延伸,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另外,教师还可以引用历史材料,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审视与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历史教学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