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首先概括介绍图书馆服务的职能和功能,其次指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作用的一致性。强调图书馆服务中应关注弱势群体,注重阅读的人文环境;同时呼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使其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阅读;职业精神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图书馆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是我对于图书馆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 一些理解和希望。
1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探索
2004年12月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馆长论坛”主旨发言中,张勇馆长“倡议发起一个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已建立起一种全社会信息保障和信息公平的制度。’’随后几种专业刊物纷纷以专题、专栏的形式开始讨论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人文基础,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是伴随人文精神的高涨而出现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它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等价值理念,其实质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真、善、美的自觉体验与永恒追求,是用健美而又深遂的理性之光烛照人的终极价值。”[2]
图书馆服务所倡导的开放服务、平等服务、免费服务集中反映了图书馆界同行大力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近代以来人文精神的发展不是很充分,图书馆人文精神只是到近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从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欧美一些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图书馆的服务已超出借书的范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信息时代的人文关怀 [3] 。
在图书馆的功能实现中,阅读是最主要的方式。它使读者、图书、阅读内容之间实现互动,进行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同时它也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主要实践内容。
近几来,由于人文精神的复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在一步步步迈向人性化,开始注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心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读者的阅读目的;重视图书馆的公共阅读环境。公共图书馆精神主张“每一个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对一些特殊的阅读主体可以提供特别的服务,例如:儿童、残疾人士或监狱服刑人员等,因为他们由于特殊的年龄、身体、职业等原因而难以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常规服务,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更加重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能找到一个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学习知识,查找资料、休闲娱乐,从而使穷人可以用知识充实自己甚至可以改贫穷的命运。免费教育是和谐社会对弱势群体最有效的救助,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精神家园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4] 。 同时对不同经历的读者要具有针对性,如: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的读者在文献选择上往往侧重于寻求社会经验,而经验丰富的读者则更加注重人生历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综上我们可以说关注读者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阅读体验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中实现信息民主的具体体现。
公共阅读环境也是人文精神实践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阅读环境中的建筑、设施、文献检索以及规章制度中的人文取向等;创建具有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舒适方便的阅读设备是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和条件;实施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为前提,实现真正富于人性思维的图书。检索等则是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责任[5] 。同时,文献资源的摆放、排版方式、文献保存的质量和数量、珍惜版本的管理等是发展图书馆人文精神所必须重视的问题,改变呆板的单一阅读旧貌也是不可忽视的。
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实践着人文关怀的公平、自由、资源共享的梦想;保障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公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2、公共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讨论
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是中国近几年开始关注的话题和正在形成的观念,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我希望能就职业精神这一话题多作一些讨论,以此来调动更多的人尤其是有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从而使图书馆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图书馆职业的本质问题中,除了图书馆的专业性,还有职业的价值和图书馆员的素质或资质等问题。有关图书馆员的资质或者与核心资质有关的讨论,以美国专门图书馆协会为主的各国图书馆专业团体也都进行了广泛讨论 [6] 。正如美籍图书馆学家卢国邦先生最近发表的文章称“图书馆的使命之一是资源共享”
[7] 这一说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它已成为迄今为止图书利用最为合理,最为有效的资源共享途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其自身职责的理解与执行,使其服务水平也能够不断的提升。图书馆是一个文化供给与汲取的场所,在图书馆的职业活动中有两种对象,其一是书,其二是读者。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保存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图书馆作为一种文献收藏场所,是对社会群体利益的一种保障。明确图书馆工作所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是确立图书馆职业价值取向的基础。为了使图书馆和用户满意,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资质水平,包括提高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水平。图书馆员应负有终身学习的责任。一个在职人员,在拥有了职业责任意识以后,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和职业使命,图书馆员往往对图书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甚至会形成一种“以书为上”的价值取向,受这一价值观的影响,图书馆员为了避免图书遭到读者的损坏,把赔偿金额定的极高或对读者进行种种限制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珍惜图书”,避免图书被损坏,尤其是避免因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恶意损坏,但从管理员的职业角度来讲,图书馆是一个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的场所,作为工作人员应以读者为中心、遵循“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两者之间,总会存在一些矛盾,所以作为工作人员应努力掌握好图书馆职业活动的价值取向,使其建立在图书馆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之上。
职业精神的实践方式是爱岗敬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将其停留在喊口号上,而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去实施。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公私分明,在上班时间尽量做到不和同事聊东聊西,更不要利用上班时间去忙自己的一些私事,如:编织或进餐,“不以私利损害公共利益”是一把职业伦理尺度,它在人们心里形成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简单界限,符合职业伦理的行为,选择就被概括成了“爱岗敬业”的结论[8] 。
上述有关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论述是我对于图书馆工作的一些理解和希望作为信息文化交流的场所,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勇.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馆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图书馆,2004(6)
[2]曾晓珊,张立英.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理念及原则。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1)
[3]谢树芳,陈文,刘恋,沈占云.《一曲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交响》。图书馆(NO.1,2007)
[4]洪湛.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学刊,2005(4)
[5]王知津,宋正凯.基于人文精神的图书馆阅读关怀。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6(6)
[6][韩]李炳穆著,蒋永福译,向以成为真正的图书馆员.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6(6)
[7][美]卢国邦,如梦亦如电:美国近代图书馆如呈观.中国图书馆取.2004(5)
[8]李超平.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杂志2005(5)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阅读;职业精神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图书馆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是我对于图书馆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 一些理解和希望。
1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探索
2004年12月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馆长论坛”主旨发言中,张勇馆长“倡议发起一个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已建立起一种全社会信息保障和信息公平的制度。’’随后几种专业刊物纷纷以专题、专栏的形式开始讨论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人文基础,在全世界范围来看,图书馆是伴随人文精神的高涨而出现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它追求自由、平等、公平等价值理念,其实质是“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真、善、美的自觉体验与永恒追求,是用健美而又深遂的理性之光烛照人的终极价值。”[2]
图书馆服务所倡导的开放服务、平等服务、免费服务集中反映了图书馆界同行大力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近代以来人文精神的发展不是很充分,图书馆人文精神只是到近年来才得到迅速发展。从世界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欧美一些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将图书馆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图书馆的服务已超出借书的范围,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信息时代的人文关怀 [3] 。
在图书馆的功能实现中,阅读是最主要的方式。它使读者、图书、阅读内容之间实现互动,进行了社会资源的共享,同时它也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主要实践内容。
近几来,由于人文精神的复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在一步步步迈向人性化,开始注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心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及读者的阅读目的;重视图书馆的公共阅读环境。公共图书馆精神主张“每一个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对一些特殊的阅读主体可以提供特别的服务,例如:儿童、残疾人士或监狱服刑人员等,因为他们由于特殊的年龄、身体、职业等原因而难以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的常规服务,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特别的服务,更加重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使他们能找到一个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让他们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学习知识,查找资料、休闲娱乐,从而使穷人可以用知识充实自己甚至可以改贫穷的命运。免费教育是和谐社会对弱势群体最有效的救助,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精神家园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个责任[4] 。 同时对不同经历的读者要具有针对性,如: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的读者在文献选择上往往侧重于寻求社会经验,而经验丰富的读者则更加注重人生历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综上我们可以说关注读者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阅读体验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在和谐社会中实现信息民主的具体体现。
公共阅读环境也是人文精神实践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阅读环境中的建筑、设施、文献检索以及规章制度中的人文取向等;创建具有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舒适方便的阅读设备是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和条件;实施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为前提,实现真正富于人性思维的图书。检索等则是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责任[5] 。同时,文献资源的摆放、排版方式、文献保存的质量和数量、珍惜版本的管理等是发展图书馆人文精神所必须重视的问题,改变呆板的单一阅读旧貌也是不可忽视的。
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实践着人文关怀的公平、自由、资源共享的梦想;保障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息公平,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2、公共图书馆职业精神的讨论
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是中国近几年开始关注的话题和正在形成的观念,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我希望能就职业精神这一话题多作一些讨论,以此来调动更多的人尤其是有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从而使图书馆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在图书馆职业的本质问题中,除了图书馆的专业性,还有职业的价值和图书馆员的素质或资质等问题。有关图书馆员的资质或者与核心资质有关的讨论,以美国专门图书馆协会为主的各国图书馆专业团体也都进行了广泛讨论 [6] 。正如美籍图书馆学家卢国邦先生最近发表的文章称“图书馆的使命之一是资源共享”
[7] 这一说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它已成为迄今为止图书利用最为合理,最为有效的资源共享途径。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其自身职责的理解与执行,使其服务水平也能够不断的提升。图书馆是一个文化供给与汲取的场所,在图书馆的职业活动中有两种对象,其一是书,其二是读者。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保存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图书馆作为一种文献收藏场所,是对社会群体利益的一种保障。明确图书馆工作所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是确立图书馆职业价值取向的基础。为了使图书馆和用户满意,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资质水平,包括提高知识,技能、品德修养等水平。图书馆员应负有终身学习的责任。一个在职人员,在拥有了职业责任意识以后,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和职业使命,图书馆员往往对图书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甚至会形成一种“以书为上”的价值取向,受这一价值观的影响,图书馆员为了避免图书遭到读者的损坏,把赔偿金额定的极高或对读者进行种种限制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珍惜图书”,避免图书被损坏,尤其是避免因为某种利益而进行的恶意损坏,但从管理员的职业角度来讲,图书馆是一个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的场所,作为工作人员应以读者为中心、遵循“读者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两者之间,总会存在一些矛盾,所以作为工作人员应努力掌握好图书馆职业活动的价值取向,使其建立在图书馆职业使命和职业理想之上。
职业精神的实践方式是爱岗敬业,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将其停留在喊口号上,而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去实施。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公私分明,在上班时间尽量做到不和同事聊东聊西,更不要利用上班时间去忙自己的一些私事,如:编织或进餐,“不以私利损害公共利益”是一把职业伦理尺度,它在人们心里形成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简单界限,符合职业伦理的行为,选择就被概括成了“爱岗敬业”的结论[8] 。
上述有关人文精神和职业精神的论述是我对于图书馆工作的一些理解和希望作为信息文化交流的场所,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勇.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馆长论坛上的主旨发言。图书馆,2004(6)
[2]曾晓珊,张立英.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核心理念及原则。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1)
[3]谢树芳,陈文,刘恋,沈占云.《一曲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交响》。图书馆(NO.1,2007)
[4]洪湛.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图书馆学刊,2005(4)
[5]王知津,宋正凯.基于人文精神的图书馆阅读关怀。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6(6)
[6][韩]李炳穆著,蒋永福译,向以成为真正的图书馆员.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6(6)
[7][美]卢国邦,如梦亦如电:美国近代图书馆如呈观.中国图书馆取.2004(5)
[8]李超平.建立什么样的图书馆职业精神.图书馆杂志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