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文的妙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课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自然而然将作文教学看成一项最重要的教学工作。然而事实上,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详细批改每一次每一篇学生习作。如何及时有效地完成作文批改任务,便成了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如何解決作文教学中出现的矛盾与困惑
  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条批改作文的妙招——学生互批作文。现将自己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第一步,批改前指导学生明确批阅作文的几个主要方面。
  1.分析作文主题是否突出。看文章是否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展开。如果是记叙文,就要看人物形象是否鲜明,事件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如果是议论文,就要看中心论点是否明确,分论点是否清楚等等。
  2.分析作文内容是否充实。看文章选取事例是否围绕中心,议论文论据是否典型充足等等。
  3.评价作文的结构及思路。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段落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过渡衔接是否自然等等。
  4.评析作文的语言。看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流畅,表达是否准确简洁,是否运用了一定修辞手法,是否具有一定的文采等等。
  5.标点符号是否规范。
  6.文章格式是否正确,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等。
  7.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例如,在错别字上打上方框,在病句下面划上横线,优美的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等等。
  第二步,鼓励学生大胆书写评语。让他们本着帮助同学的态度大胆书写评语,给出成绩。最后注明批改人的名字,以便责任到人。我在教室过道来回巡视,学生一旦遇到难以评判的问题,就及时予以指导。
  我提倡评语的形式多样化,注意运用眉批、行批、总批等等。可以分条罗列作文的优点,逐一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提倡用书信式的语言写出评语,开诚布公地与同学进行交流,直言不讳地指出作文的问题不足。
  例如,有位学生在作文评语中这样写道:“马龙同学,以前我对你一直有偏见,把你看成是一位不求上进,修养素质很差的同学。今天看了你的这篇作文,好像看到了你的变化与进步。不只是你的书写有很大改进;令人欣喜的是感受到你对生活的一片热心;文中那位善于助人为乐的男孩形象,不就是活生生的你自己的写照吗?……”从此以后,我注意观察赵龙同学的表现。结果发现他在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对班级事务格外热心。期末时被班上评为优秀团员,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这难道不是“学生互批作文“产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吗?
  第三步,鼓励学生在批改时发现并推荐优秀习作,并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求批阅者说明推荐的理由,或说明此篇作文的若干亮点。每次互批后把最优秀的习作张贴到学习园地,甚至推荐到校内或校外刊物上,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最后一步,抽查批改情况。对那些不认真批阅的学生给予严厉地批评教育。
  二、学生“互批”作文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缘由
  1.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特别在意自己在同学尤其是在异性同学中的自我形象。那些爱好写作,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争得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机会,他也会比平时写的更认真。就连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也担心自己写的太差而被其他同学笑话、甚至伤了自尊,也会尽心尽力对待写作。
  2.批改作文的好处,不仅仅是指出别人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别人在写作中取得进步;更重要的是批阅者获得了一次难得学习他人作品的机会。批改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同一个作文题目,别人是如何立意布局,选用了哪些新颖典型的材料,语言风格又如何……无形之中拓宽了批改者的思路,获取了若干种无法从课本中获取的写作知识和方法。
  例如有位同学批改作文所感中写道:“今天我批阅了马娟同学的作文,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也发现适当运用排比句式,可以让文章语言更有表现力。”
  实践证明,让学生“互批”作文,的确是批改作文的有效招数。不仅解决了语文教师的一大困惑,把语文教师从单调乏味繁重的作文批改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可以说“互批”作文这一妙招,在语文教学中收到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韩玲,甘肃临夏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相比于小学教育而言,初中阶段不仅在科目数量上有所增加,其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有了明显提升。而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不仅在中考分数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更承担了宣讲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帮助学生养成高尚品德的重要任务。用心研究初中阶段语文科目的教学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大量增加了与古诗词有关的篇幅,并在古诗词的选材上有着严格标准。这就为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许多素材,若教师能够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更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收录了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著名作品《致云雀》。能够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足以说明其教学价值,也因此,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在许多杂志及平台上随处可见,而即使是在非教学专业的杂志上,也能看到不少名家的观点,这使得对这篇课文的解读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状态。那么是不是说对这篇课文就没有了解读空间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思考出发,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领会课
【备课思考】   人教社最新版统编本教材与旧版人教社教材相比,有很多改变,其中,中学起始阶段汉语词类知识点拨也由过去的在七年级下册最后几页附录罗列知识点,变为现在的结合文本具体讲解,以小方框的知识补充形式呈现在七年级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有指导地进行随文教学。对于词语的语法知识点教学,即便是放在随文教学中进行,更多也只是停留在辨析层面,这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能不能打破分析与写作之间的壁垒?能不能从认
在语文语用教学中,文本“言意”中的“言”指的是语言和语用,是语文的工具性属性;“意”指的是文本的主旨与情感,代表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属性。语文老师要在教学活动前,全面了解与掌握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把对文本意象的深入探究作为“言意”理解的切入点,进行精导、善导,从而帮助学生梳理“言”“意”之间的关系,提升语用认知。   一、以导促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一)阅读指导——提升“言意”认知体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思维发展与提升”。但是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例,提出的问题多是循规蹈矩、老生常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什么以往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够新颖有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新颖有趣的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本文的创新点是设置了新颖有趣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以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本课例包括了以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谓“其文直,其事核”,即文笔端正客观,叙事确凿有据;所谓“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说不虚夸其美,不隐讳其恶,对人物做到善恶必书,公正而完整。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把“不虚美,不隐恶”界定为《史记》的史家传统,节选了《高祖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两篇文章。  我們对《史记》“不虚美,不隐恶”
一、问题的提出    以往研究语文教育史,大都分“古代”(自春秋战国起至清代鸦片战争爆发)和“现代”(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两大历史阶段。至于“近代”部分,或是作为“古代”的延伸,或是作为“现代”的上溯,大都一掠而过,即使有所论及,也大都语焉不详,远不能反映其丰富的内容;“现代”部分,包含了“当代”,而现今的所谓“当代”已超过半个世纪,时间跨度和空间广度都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来考察,才符
散文题材广泛、结构自由且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散文是最为广泛的文学体裁。散文形散神聚,虽然在结构上比较自由,但是主题明确,情感体验丰富,通过学习散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把握文中的线索,从表象的写人写物中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同一单元的文章具有相似性,以单元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阅读散文的方法
【设计理念】   1.古典诗论中的暗传理念   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历来崇尚诗文的暗传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根抵筹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司空图则在《与极浦书》中云:“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两位文学理论家分别从语言、技法角度强调诗歌的暗传之美。   2.西方人本主义教育观中的得法理念  
整本书阅读衍生出的一个问题是:阅读之后怎么办?2014年,上海余党绪老师有过相同的疑问,后来他认识到:既然老师精心挑选了,学生也用心读了,就应该想法设法让文章化为学生的资源,发挥它建构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功能。[1]为此,他们开展了“万字时文”综述写作活动。受此启发,从2016年起,笔者一直坚持开展整本书阅读综述写作,引导学生侧重对一学期整本书阅读内容,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概括等处理,最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