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作品的数字化程度增加。本文将以中外案例对比分析为视角,探讨中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新挑战及制度完善方向。
  关键词:网络环境;著作权;合理使用;规则主义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211-01
  作者简介:王雨笛(1994-),女,山东烟台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本科生。
  一、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技术与作品的数字化
  作品的数字化是指,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内容的作品表达方式。数字技术在便利了公众生活、提高了作品利用率的同时,也使得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容易实施、更难以控制。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作品的使用者常为数众多,且其身份难以一一考证,使传统方法难以有效抵御侵权行为。
  (二)规则主义
  我国对合理使用采用规则主义,有稳定性和规范性,但也存在立法上的相对滞后性。当因科技的驱动而要求法律变迁时,法律规定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差距,可能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故在面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挑战时,我国的合理使用制度显露出一些不完善之处。
  二、中外案例对比分析
  (一)中国案例
  原告陈某作为某歌曲的演唱者,发现被告某国家级音乐版权保护协会未经其许可,在其开办的网站向公众提供该歌曲的在线试听,故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支出。双方争议焦点:被告在网站上提供的片段在线试听这一行为,是否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行为(因出于介绍、评论的目的)。
  法院认为,被告行为并非出于介绍、评论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构成侵权。但被告是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集体管理组织,事先已尽到相应的审慎义务,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仅是未经演唱者本人的许可而使用,行为显著轻微,未造成实际经济损失,故未支持原告所主张的经济损失,只支持了原告因维权而支出的合理支出。
  (二)美国案例
  美国某联邦地方法院判决过一个合理使用的典型案例。原告某报社出版纸质版和网络版的报纸,由此获得收益。被告是一家网络经营公司,拥有公告板网页和众多注册会员。会员常将整篇文章(来源包含原告的网页)张贴在公告板上,并加以评论。双方争议焦点:被告会员的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出于批评或评论目的)。法院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
  1.使用行为的目的与特点。商业性使用的核心在于使用者使用版权作品并获得利益,却没有支付习惯性的相应对价。被告一直向访问者募捐且开展了广告业务。这表明,被告的行为有商业性。
  2.被使用作品的特性。作品的类型不同,其适用合理使用的程度也不同。新闻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事实的搜集和报告,但即使是对于事实的报道,也会含有某些表达的因素。这有利于被告的主张。
  3.使用被使用作品的程度。数量上的少数依然可能触犯版权作品,而质的层面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被告几乎原封复制了大量原告的文章并张贴在自己的网页上,已超出了批评或评论的需要。
  4.使用行为对被使用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这既涉及已有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访问者因从被告处获得了相关文章,而不必购买原告的报纸或访问原告的收费网页。被告的行为已极大地影响了原告作品的潜在市场及价值。
  法院最终得出结论,合理使用的四要素中有三个不利于原告,一个有利于被告。即使是就有利于被告的因素来分析,被告也复制了受版权保护的表达。因此,被告侵犯了原告的版权。
  (三)对比分析
  现代观点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直接侵权者提供了便利条件,应当承担帮助、替代或教唆侵权的责任,而其为了摆脱侵权指控,常会以用户合理使用为抗辩理由。
  我国著作权法未对“介绍、评论某一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具体含义做出阐述,也未详细确定“适当引用”的范围,这使得法官在判案时难以把握。且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采取封闭的列举式规定,使得法官只能认定被告对歌曲的使用行为不属于法定合理使用。法院在判决时考虑了经济因素,认为被告的行为显著轻微,并未对陈某造成经济损失,故只判决其承担原告为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而在美国案例中,法官通过对四要素的判断,认定被告侵权。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和美国在类似案件上的考量因素是相似的,即作品属性、行为特点、是否适当引用及经济影响。但区别在于,我国对合理使用的情形缺乏原则性规定,法官在实务中的判断因缺乏法律条文的明文规定支持,无法认定一些实质上可能为合理使用的行为。
  笔者认为,在立法模式上,单纯的规则主义已不适用于我国当前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我国可借鉴混合主义的立法模式,在判断一种情形是否属于合理使用时,先判断是否属于具体列举的合理使用情形,如不属于,则依据合理使用的判断因素进行再判断。
  [ 参 考 文 献 ]
  [1]约翰·冈茨,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罪?[M].周晓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3.
  [2]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434-437.
  [3]谢尔登·W·哈尔影,克雷格·艾伦·纳德,肯尼思·L·波特.美国知识产权法原理[M].宋慧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34-135.
  [4]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62.
  [5]刘晓敏.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D].山东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分析外军参与国际救援行动的经验教训,能够为我军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以印度洋海啸和马航失联客机两个典型案例为参考,总结了外军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法律保障的优点和缺失,提出了我军参与国际救援行动的法律保障完善建议。  关键词:印度洋海啸;马航失联;国际救援行动;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E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6-0205-02  作者简介:汪芳洲(1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大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且积极的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的体现了大学生高素质、高品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要:《物权法》的颁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解释》的出台都对建筑物区分所有专有和共有权部分作了相关规定,也为现实中开发商售房和业主买房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南。但在生活中,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业主对楼顶的使用率很小,且对于权利的主张也很模糊。在学术界,学者们大多赞同楼顶属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部分。但在实践中,近几年的房子开发商为了顺利或高价出售顶层房屋,以附赠或出售方式约定楼顶归顶层业主专有;
期刊
摘要:《联邦党人文集》是在为制定美国宪法的奔走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其中的一系列文章都在论证制定宪法的合理性,这种论证必然会有理论上的支撑。本文重点关注在这一书中存在的理论基础,以求掌握美国宪法的精神。通读全书会发现,文章大致可以归纳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建立联邦政府的论证和对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权力分配的论证。对应观之,不难发现这两部分论证中涉及的正是社会契约理论和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  关键词:美国
期刊
摘要: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云南呈贡因为大学城的建设,大片土地被征收,各种矛盾问题随之而来,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农民失去土地与农民权益的保障。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要切实贯彻好现有的有关征地补偿政策,而且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了切实了解现况,笔者对呈贡管辖的多个乡镇级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182份,回收
期刊
摘要:在对待国家豁免的态度上,中国一直坚持无差别的绝对豁免原则。然而随着《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签署,中国似乎已经在该问题上出现了立场的松动。本文将以国际投资活动的特性为切入点,专注分析国际投资法中的国际豁免制度的两大理论学派,并试图厘清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及矛盾,尝试为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豁免理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国家豁免制度;国际投资法;绝对豁免;相对豁免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伴随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凸显,农村基层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以及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通过对贵州省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现状的分析,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农村建设基层治理的举措。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基层治理;贵州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摘 要:“05”方案实施十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面向普通高校学生几乎唯一的法律普及课程,其在法律意识培养和知识满足方面的效果,不容乐观。对国内163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法治状况满意度相对较低,对法律的现实作用不太信任;大学生虽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学习法律知识的态度却普遍消极;对学校在法律普及方面的作用评价较低,对思修法基课的普法作用更缺乏明确的认同。大学法律基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将“受过行政处罚”作为入罪条件或降低入罪条件的规定越来越多。但对于“受过行政处罚”在后行为中应如何评价,实践中争议较大。通过分析一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受过行政处罚”入罪或降低入罪标准的刑法规定,并厘清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的含义。  关键词:受过行政处罚;入罪条件;降低入罪条件;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实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律对网络版权的侵权行为的规制愈加严格,其侵权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侵权的规制手段已不能完全被适用,如何在这些新的侵权形式下界定侵权行为,确定侵权主体的侵权责任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了用户上传这一新的侵权形式,并对其中的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用户上传;侵权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