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大学生通过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们,并且积极的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充分的体现了大学生高素质、高品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6-0299-01
作者简介:石蕊(198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很多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进而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而这也已经成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当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及启发,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以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科学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对国家、社会有着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各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高校通过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而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奉献的内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养成有爱、奉献、互助的良好品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1]。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丰富阅历的有效平台
由于大学生在小学起就在学校接受教育,没有接触过社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进而也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2]。此外,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技能脱节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候会出现迷茫,进而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存在着迷茫、消极的情况。而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社会,进而丰富大学生的阅历,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改正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二、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分析
鉴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应该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且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以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下面针对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在构建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首先,高校领导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应成立领导小组,由学校的党委进行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并且由团委具体的实施。其次,建立自我监督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并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中的各项志愿服务。该机构主要由团委领导实施,并且由学生干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进而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行。
(二)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志愿服务安全有序的进行。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资金上的支持。由于志愿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出,例如,志愿者统一的服装等。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志愿服务机构拨一定的经费,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其次,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由于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高校还应该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高校要给予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做好政策保障工作,积极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大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发展。
(三)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在构建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过程中,还应该健全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首先,应对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项目化管理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配合,使其能够提高素质,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此外,在管理中应规范志愿服务的具体实施内容,形成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各高校志愿服务格局,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巩固传统志愿服务项目。进而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利己利他的伟大事业,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而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支持,并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使大学生能够更充分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曾三侠,李道琳.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12(06):221-222.
[2]刘根林.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中国市场,2014,14(25):115-116.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6-0299-01
作者简介:石蕊(198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
很多大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进而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而这也已经成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当中,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及启发,对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以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是科学价值观内化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储备人才,也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对国家、社会有着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各高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高校通过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使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而大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会了解到奉献的内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养成有爱、奉献、互助的良好品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1]。
(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丰富阅历的有效平台
由于大学生在小学起就在学校接受教育,没有接触过社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生阅历,进而也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2]。此外,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技能脱节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中遇到问题时候会出现迷茫,进而表现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存在着迷茫、消极的情况。而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更深入的接触社会,进而丰富大学生的阅历,使大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通过改正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二、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分析
鉴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应该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并且应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以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下面针对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完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在构建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首先,高校领导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应成立领导小组,由学校的党委进行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并且由团委具体的实施。其次,建立自我监督的志愿服务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进行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并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会中的各项志愿服务。该机构主要由团委领导实施,并且由学生干部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进而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良好运行。
(二)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高校通过建立志愿服务保障机制能够确保志愿服务安全有序的进行。具体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资金上的支持。由于志愿服务机构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支出,例如,志愿者统一的服装等。因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志愿服务机构拨一定的经费,使其能够更好的运行。其次,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由于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导致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因此,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高校还应该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再次,高校要给予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做好政策保障工作,积极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大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发展。
(三)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在构建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体系过程中,还应该健全志愿服务的管理体系。首先,应对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项目化管理方法,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配合,使其能够提高素质,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此外,在管理中应规范志愿服务的具体实施内容,形成系统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各高校志愿服务格局,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巩固传统志愿服务项目。进而通过健全志愿服务管理体系,能够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利己利他的伟大事业,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而学校也应该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进行支持,并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使大学生能够更充分的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良好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曾三侠,李道琳.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4,12(06):221-222.
[2]刘根林.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中国市场,2014,14(2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