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记忆快乐起航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根曾说:“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开始。”可见,拥有强大的记忆力就拥有了一个满满的智力库,它能唤醒人们身上巨大的潜能和力量,帮助人们取得非凡的成就。在璀璨的历史星河中,许多运筹帷幄的政治家、纵横四海的军事家、才思泉涌的文学家、技艺精湛的艺术家,都因其惊人的记忆力而获取巨大的成功。因此,记忆力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正在完成原始积累的高中生更为重要。那么,如何让身处繁重作业负担之下的他们不怕记忆,乐于记忆,让大量的知识在心里生根发芽,就是当前每一个教师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一、记忆之于语文教学
   记忆是学习的根基,千里之行,始于记忆。古往今来学识渊博的大家无一不是记忆的高手。从随口即吟的蔡文姬、曹植,到群书万卷诵的李白、杜甫,再到博览群书的巴金、钱钟书,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拿破仑、比尔·盖茨等,也在取得非凡成绩后深深感叹记忆的巨大作用。可见,记忆的巨大作用值得关注。
   对于语文教学,记忆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记忆的语文就不是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语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那么,要想获得积累就必须依靠记忆,只有记忆才能将这些基础知识存储,装满大脑的仓库。
   二、语文记忆教学之现状
   要想真正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者就要把包括记忆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摆正位置,不应该过分夸大和完全依靠记忆,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理解而忽视记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要记忆,而实际上高中语文课堂在记忆教学这条路上,却走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1.教师的尴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教学不需要像以前有那么多的背诵,或者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抓学生的背诵。他们担心让学生背诵尤其是大量的背诵会被别人讥讽为“死记硬背”,“呆板训练”,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有违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观念是导致记忆教学陷入困境的基础,也是学生基础知识得不到夯实的源头所在。当然,很多初高中教师还是注重记忆背诵的,但往往无力躬亲指导,这也使记忆教学很低效。
   2.学生的尴尬。记忆本是帮助理解、增加知识的好办法,然而,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面对浩如烟海的背诵内容,面对死记硬背的枯燥课堂,面对教师强制的背诵,面对时背时忘的无奈心酸,面对花大量时间却得不到教师肯定的背诵结局,他们开始厌倦、反感、抵触、不愿付出。甚至得过且过,忘记了复习巩固,结果,他们完全失去了记忆的乐趣,也失去了积累的过程,更失去了人文素养的原始积累。教师挥汗如雨的讲解,只能在时光中苟延残喘,奋笔疾书的背影只是枉然,剩下的是事倍功半的伤感,这就是语文记忆教学的真实现状。
   三、快乐记忆之尝试
   《语文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场所,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要强调学生自主、积极、多样、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这是一个朴素而有效的标准,也是开展记忆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实践中,找出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提高记忆教学效果的关键。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引路人”,教师应该努力探索,积极寻找新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快速记忆、永久记忆、快乐记忆的好方式。
其他文献
一提到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爱写作文,绝大多数老师也是怕教作文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面对这个“老大难”,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做过类似的训练:引导学生收集素材、对学生进行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写作技巧片段训练,目的就是让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将这些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并按需要配上声音,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过程。如今,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并以其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但是,多媒体教学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亟待改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新课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模式,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
期刊
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能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群体的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张扬,促进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   一、优化组合为原则   由于大班人数较多,如果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班就达到十六组以上之多,教师在辅导小组讨论时,难以做到到每个小组去倾听和指导。
期刊
当前的教育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语文的要求也有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比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高,随之,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着越来越高深的要求。不仅如此,中学教学中,作文作为一个侧重考察表达和书写能力的板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探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其他各方面的素质。   下面,我们就从中学作文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两方面来谈一下中学的作文教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能在阅读中领悟语言的美感,领悟作品的美好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语文教学中应及时准确总结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1.阅读教学中没有很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分析多,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成了“陪读生”,这严重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
期刊
议论文是高中生写作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而很多学生自以为占有了事实论据,议论文写作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学生议论文析例处于“趋中”状态,文章丝毫不能打动阅卷者。关于原因,很多教师会简单地归咎于学生不会紧扣中心论点处理论据。事实上,高分议论文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在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简单地钩连起关系,高分议论文是思想的产物,更是靠思想来打动阅卷者,使之动性,动情,动心。而这就涉及到议论文析例走出“趋中”状态,
期刊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倡生本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生本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在更深层次的推进过程中,要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前置准备问题的设计   两堂生本研讨课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前置准备问题的设计入口要低,再低些,简单,再简单些。问题的设计口径要宽些,选择余地大些,以梯度呈现则更合适些。   毕竟,生本
期刊
古人写诗主张“情真而语直”,白居易也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是否有真情实感历来就是品评作文的主要标准。记叙文尤其需要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学生写作时往往是想写出真情实感却又苦于“无源头活水”。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打开情感的闸门,没有调动情感的内存,没有触发情感的按钮。要问世间“情”为何物,答案是“情”首先是生命之“真”:“高山流水”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
期刊
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是一首豪放大气、催人奋进的激越之作,全词分上下两片,共计44个字,表达精警凝练,形象生动传神,意韵深邃悠长。学习此词,浅尝辄止,诵读一二,是断然不能领悟词作真意的。品读词作需要旁征博引,深挖细嚼,非如此则不能体悟毛泽东大气磅礴中的精微深义和浅易平实中的曲折微妙。   词作上片写景明理,由理及景。“人生易老天难老”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