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推行以培养“具有较好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使命和新的挑战。本文从计算机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加强技能培养六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理论、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等教育目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 教育 技能 创新 培养
  一、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摇篮。
  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的界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教学沉闷的局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根据课程内容,可以灵活的制作PPT和FLASH甚至Web页。把现代新型技术引入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环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 "疑" 与 "思" 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欲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和激励学生动手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 “沙里淘金” ,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 “一言堂” 或唱 “独角戏” 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在教学中,结合实际需要,提出一些同学常见的、熟悉的问题让大家设计程序解决,编辑一些同学易出错的程序和函数,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并讨论多种实现的方法,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计算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能力的体现是知识获取的最终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使用讲授、案例分析、演示辅导、实验室实操训练、归纳总结和课后练习、讨论等方式,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形式。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课知识结构的特点,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必需、够用、有上升空间”为度,经常选择实用性、趣味性、有典型特色的教学实例,展开分析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技能实训,增强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 "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 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各种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计算机应用技术》Windows 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 “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源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面的扩展。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教育研究》1999/7
  2、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

其他文献
摘要:14节202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都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都是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主动践行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在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上,适合的任务将学生从被动参与听讲带到主动参与、积极表现和理性表达的教学情境中,真正落实了“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习;情境任务;学习过程;优质课  2020年江苏省高中语文
期刊
摘要:“一题一课”型复习课就是以某道题目(最好是中、高考试题)为背景,聚焦某个主题并细分为几个话题展开教学的复习课。基于题为“关于x的方程(x-1)(x+2)=ρ2”的复习课实践案例,阐述对初中数学“一题一课”型复习课的思考感悟:精选试题、分解话题是首要任务;精准主线、串联话题是关键环节;精当评价、延伸话题是价值追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题一课”;复习课;一元二次方程  在数学考试命题核心素
期刊
摘要:基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开展“微项目式学习”的探索,把项目学习的理念渗透于每节课中。复习课重点要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建构知识体系、感悟思想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设计结构建立类“微项目”,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设计模型提炼类“微项目”,引领学生发现解题规律;设计题目编拟类“微项目”,引领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设计拓展探索类“微项目”,引领学生提升迁移运用的能力。  关键
期刊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确切地描述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初中英语的阅读材料信息密度大,语言知识丰富,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培养写作能力的主要渠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中要求初中学生应达到1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
期刊
【摘 要】 语言艺术和语言习惯对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信息学科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语言 规范 习惯 导入 表述 过渡 总结  语言是教学思想也是思想交流的直接体现,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和教师进行教学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彼此信息交流,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来表述,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
期刊
摘要: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导入和过渡,创设时要充分考虑三个方面:统领大单元主题、推进学习活动以及指向核心素养评价。具体而言,可立足课标中的大概念,创设统领大单元主题的“大情境”;围绕直观性、导向性和探究性,创设推进学习活动的任务型情境;依据多维评价体系,创设指向核心素养评价的应用型情境。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情境;大概念;《生物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大单元教学是教师根据课程标
期刊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以学为乐,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化学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门学习起来感觉难度较大的课程,所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学习积极性 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化学课 课堂 成功 学习习惯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枯燥乏味没有一点生机,
期刊
摘要:依托多节展评课,从情境、任务、驱动策略三个环节对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了考量,概括出弹性预设、深度预学、双向生成、精当高效、差异切入、聚焦思考、文本意识、建构策略、语言运用、思维转换、加工创造、拓展延伸这十二个考量维度,以便构建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范式,引领广大教师在常态课中做到精当预设、高效生成。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习:考量维度;预设与生成  2020年12月10日—12日,我
期刊
【摘 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重在应用和体现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弊端,最终达成三维目标,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初中语文教学应该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思维品质,并结合新课标和教材编写特点,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及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如果我们针对不同课文类型、不同层次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面向全体、照顾差异选择提问策略,就会有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如
期刊
摘要:课程标准与统编教材都重视强调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而革命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需要有更巧妙和精细的教学策略支持。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在整理公开发表的31篇教学研究文献后,利用Nvivo12.0质性分析辅助软件,通过质性取向的内容分析法,提炼、确定该文本教学策略的主要维度以及结构。研究发现,革命文化融入高中诗歌教学,应当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精耕细作”的方式统整语言、审美与革命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