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三月份我们带着数台HDV便携高清设备到四川去拍摄高清纪录片《油菜花开》。严格地说《油菜花开》是一部“高清纪录电影”,虽然是一部十分钟的短片但是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画面上非常注重构图,视角及透视追求镜头语言的电影化;另外为了强调影片风格全片除了十多条字幕外,没有任何解说词和台词。这些都对摄影师和拍摄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纪录特质和电影风格的结合,我们最后确定采用多机位拍摄的方法既保证了片中人物的动作流畅性又能够从多个角度拍摄获得需要的画面方便后期剪辑。在实际拍摄中,使用了一台Sony公司新出的HVR-V1c和两台Sony HVR-Z1C。
便携性是纪录片拍摄用机的关键
在拍摄的时候我使用的是这台Sony在去年年底刚刚推出的HVR-V1C。之所以由我来用V1C,一方面是考虑到这是一款新机器我的拍摄经验更丰富,另一方面我使用Z1c已经快两年了希望通过这次实际拍摄能够对这两款机器有一个直观的对比。
拍摄纪录片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经常要一连拍上好几小时有时候还会有大量的跟拍摄像机小而轻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率。比如说,在狭小的车厢里拍摄小机器如鱼得水大机器磕磕碰碰,比如跟拍过狭小的篱笆门,大机器就可能卡在那里,还比如一些特殊摄影,比如水下摄影和航拍都希望设备更小更灵活否则拍摄成本就会翻上十倍或者更多。
通过实际拍摄我感觉V1C是一款兼顾了HDV高端性能和便携操作性的优秀的纪录片拍摄用机。V1C的外形比Z1C了小20%不含电池和磁带的重量为1.5公斤,比Z1C(2.1公斤)约轻40%与PD190P(1.6公斤)相当。对于纪录片长时间的拍摄而言握持更舒服也省力气。
这两款机器标配12倍变焦镜头,再配合广角附加镜给我的感觉是“广角拉得开,特写够得着”特别适合纪录片拍摄。使用Z1C后一段时间后我发现Z1C的广角端非常开阔加上高清16:9的构图即使不使用广角附加镜就能够拍摄到透视强烈,视野开阔的广角画面。但是正是因为Z1C强调广角设计,并目标配的镜头为12倍变焦,拍有些特写的时候就感觉“够不着”了只有移动摄像机靠近拍摄对象才能拍到理想的特写画面。但是对于纪录片拍摄而言,很多时候不可能距离拍摄对象太近这不能说不是两年来使用Z1C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采用20倍变焦镜头的V1C标配的是口径为62mm的镜头换算为35mm摄影机的对应焦距为37.4-748mm(16:9模式),与Z1C的32.5-390mm相比,长焦端明显变长了,为远距离拍摄提供了方便。
《油菜花开》采用V1C和Z1C多机位拍摄不同焦段镜头的组合为本片拍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很多情况下拍摄并不能总是广角拍摄,这时候如果有一台机器在远处非常冷静的用长焦抓一些细节,会让整个片子有种真实的力量,而且长焦能选择躲避物和角度,避免穿帮。《油菜花开》中除了人物小火车也是片中一个关键拍摄对象,像我们要拍摄的小火车行驶过来的镜头,可是一天这样的拍摄机会也就两次。我们用了三台机器进行拍摄,一台在轨道边拍摄火车行驶的广角全景画面,一台放在两条铁轨中埋在沙土里拍摄火车从头顶上开过去的画面还有一台也就是这台V1C架设在远处的山上,用长焦端捕捉火车冒着浓烟在山谷里时隐时现的画面,在后期剪辑时,三个机位的画面接起来相得益彰,非常流畅。
在标清DV拍摄纪录片的年代,行业内有一个“秘而不宣”的技术标准:一部纪录片如果采用3CCD的机器拍摄不论是评奖还是在电视台播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3CCD结构的感光器件是优秀画面的保证。
进入高清时代Sony依然采用3CCD结构打造了第一款HDV专业高清便携摄像机Z1C,从两年来全球的使用情况看,Z1C不负众望。
V1C则另辟蹊径,采用的是3片CMOS的感光器件。早在2005下半年,Sony就曾推出了采用单片CMOS的非常小巧的HDV专业摄像机A1C也有不错的表现。CMOS是Sony在高清时代力推的一种崭新的感光器件技术,这次V1C的推出就是将CMOS器件与之前在专业领域大量采用的3片感光器件结构结合了起来。
此次我特意对比了用V1C与Z1C拍摄的相同场景素利在用监视器回放刚用肉眼不能明显分辨出两台机器在清晰度和色彩上的差别。令人惊喜的是,用V1C拍摄的画面在暗部的层次要比Z1C更加三富,看来在未来的高清纪录片创作中3CMOS电将和z前的3CCD一样,成为圈内大家“秘而不宣”的技术标准。
拍摄高清纪录片的便捷之选
在实际使用甲我还发现了V1C这款机器的几处改良设计。
光圈拨轮可以控制增益值。当光圈开到最大继续转动光圈拨轮就开直台调高增益,这一点既避免了“在光线充足时打开增益开关”的误操作,也提高了操作效率,比专业广播级摄像机还要方便。
改进了的对焦按钮。原来Sony的专业便携摄像机,关于列焦的按钮右好几个,这次V1C的对焦按钮精简为一个,按一下是自动对焦并自动对好再按一下夏手动对焦。用惯了手动,用自动检查一下焦点,只要按一下该按钮确定焦点后再把手动对焦按回来,很方便。
两年前在购买Z1C的时候被告知专业话筒不包括在标准配置中,需要单独购买。在这点上,VIC和PD150P、PD190P相同都把专业话筒列入标准配置中,去了为摄像机购买配套话筒进行选型的烦恼。
与V1C同期推出的还有一款型号为DR60的硬盘录像机据说配合V1C可以实现无磁带拍摄录制而之前推出的硬盘录像机都需要在带舱中放入磁带才能实现记录。这次虽然没有试用硬盘,不过对于纪录片拍摄而言直接纪录在硬盘上省去。
在我实际拍摄的时间里,V1C既能提供优秀的高清画质另外相同轻便的重量体积,超远的长焦使多机位拍摄纪录片时,有一台V1C配合拍摄,更是很好的选择。
便携性是纪录片拍摄用机的关键
在拍摄的时候我使用的是这台Sony在去年年底刚刚推出的HVR-V1C。之所以由我来用V1C,一方面是考虑到这是一款新机器我的拍摄经验更丰富,另一方面我使用Z1c已经快两年了希望通过这次实际拍摄能够对这两款机器有一个直观的对比。
拍摄纪录片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经常要一连拍上好几小时有时候还会有大量的跟拍摄像机小而轻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率。比如说,在狭小的车厢里拍摄小机器如鱼得水大机器磕磕碰碰,比如跟拍过狭小的篱笆门,大机器就可能卡在那里,还比如一些特殊摄影,比如水下摄影和航拍都希望设备更小更灵活否则拍摄成本就会翻上十倍或者更多。
通过实际拍摄我感觉V1C是一款兼顾了HDV高端性能和便携操作性的优秀的纪录片拍摄用机。V1C的外形比Z1C了小20%不含电池和磁带的重量为1.5公斤,比Z1C(2.1公斤)约轻40%与PD190P(1.6公斤)相当。对于纪录片长时间的拍摄而言握持更舒服也省力气。
这两款机器标配12倍变焦镜头,再配合广角附加镜给我的感觉是“广角拉得开,特写够得着”特别适合纪录片拍摄。使用Z1C后一段时间后我发现Z1C的广角端非常开阔加上高清16:9的构图即使不使用广角附加镜就能够拍摄到透视强烈,视野开阔的广角画面。但是正是因为Z1C强调广角设计,并目标配的镜头为12倍变焦,拍有些特写的时候就感觉“够不着”了只有移动摄像机靠近拍摄对象才能拍到理想的特写画面。但是对于纪录片拍摄而言,很多时候不可能距离拍摄对象太近这不能说不是两年来使用Z1C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采用20倍变焦镜头的V1C标配的是口径为62mm的镜头换算为35mm摄影机的对应焦距为37.4-748mm(16:9模式),与Z1C的32.5-390mm相比,长焦端明显变长了,为远距离拍摄提供了方便。
《油菜花开》采用V1C和Z1C多机位拍摄不同焦段镜头的组合为本片拍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很多情况下拍摄并不能总是广角拍摄,这时候如果有一台机器在远处非常冷静的用长焦抓一些细节,会让整个片子有种真实的力量,而且长焦能选择躲避物和角度,避免穿帮。《油菜花开》中除了人物小火车也是片中一个关键拍摄对象,像我们要拍摄的小火车行驶过来的镜头,可是一天这样的拍摄机会也就两次。我们用了三台机器进行拍摄,一台在轨道边拍摄火车行驶的广角全景画面,一台放在两条铁轨中埋在沙土里拍摄火车从头顶上开过去的画面还有一台也就是这台V1C架设在远处的山上,用长焦端捕捉火车冒着浓烟在山谷里时隐时现的画面,在后期剪辑时,三个机位的画面接起来相得益彰,非常流畅。
在标清DV拍摄纪录片的年代,行业内有一个“秘而不宣”的技术标准:一部纪录片如果采用3CCD的机器拍摄不论是评奖还是在电视台播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说3CCD结构的感光器件是优秀画面的保证。
进入高清时代Sony依然采用3CCD结构打造了第一款HDV专业高清便携摄像机Z1C,从两年来全球的使用情况看,Z1C不负众望。
V1C则另辟蹊径,采用的是3片CMOS的感光器件。早在2005下半年,Sony就曾推出了采用单片CMOS的非常小巧的HDV专业摄像机A1C也有不错的表现。CMOS是Sony在高清时代力推的一种崭新的感光器件技术,这次V1C的推出就是将CMOS器件与之前在专业领域大量采用的3片感光器件结构结合了起来。
此次我特意对比了用V1C与Z1C拍摄的相同场景素利在用监视器回放刚用肉眼不能明显分辨出两台机器在清晰度和色彩上的差别。令人惊喜的是,用V1C拍摄的画面在暗部的层次要比Z1C更加三富,看来在未来的高清纪录片创作中3CMOS电将和z前的3CCD一样,成为圈内大家“秘而不宣”的技术标准。
拍摄高清纪录片的便捷之选
在实际使用甲我还发现了V1C这款机器的几处改良设计。
光圈拨轮可以控制增益值。当光圈开到最大继续转动光圈拨轮就开直台调高增益,这一点既避免了“在光线充足时打开增益开关”的误操作,也提高了操作效率,比专业广播级摄像机还要方便。
改进了的对焦按钮。原来Sony的专业便携摄像机,关于列焦的按钮右好几个,这次V1C的对焦按钮精简为一个,按一下是自动对焦并自动对好再按一下夏手动对焦。用惯了手动,用自动检查一下焦点,只要按一下该按钮确定焦点后再把手动对焦按回来,很方便。
两年前在购买Z1C的时候被告知专业话筒不包括在标准配置中,需要单独购买。在这点上,VIC和PD150P、PD190P相同都把专业话筒列入标准配置中,去了为摄像机购买配套话筒进行选型的烦恼。
与V1C同期推出的还有一款型号为DR60的硬盘录像机据说配合V1C可以实现无磁带拍摄录制而之前推出的硬盘录像机都需要在带舱中放入磁带才能实现记录。这次虽然没有试用硬盘,不过对于纪录片拍摄而言直接纪录在硬盘上省去。
在我实际拍摄的时间里,V1C既能提供优秀的高清画质另外相同轻便的重量体积,超远的长焦使多机位拍摄纪录片时,有一台V1C配合拍摄,更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