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科的深刻性、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等根本特性,决定了学习获取的进程必然充满动手操作、思维分析等探究实践活动。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能动的内在特性,教师应该予以充分发挥和有效运用。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实际,从学生主体学习情感培养、实践探究能力训练以及教师指点功效发挥等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开展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开展;浅析
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参与体和客观存在体,具有能动的内在特性。数学学科的深刻性、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等根本特性,决定了学习获取的进程必然充满动手操作、思维分析等探究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只有在充分的亲身感知、真切的实践活动下、深刻的思维辨析下,才能实现对学科新知识、解决方法论等的科学、全面、深刻掌握和运用。加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标准的深入推进,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是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更是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本人现简要谈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开展的认识和实施策略。
一、 坚持情感培养为先,创设能动探究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学生主体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学教相长的双赢目标。探究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自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进程。笔者发现,少部分小学生面对数学探究活动、面对数学解析任务,总是表现出不乐意、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探究的能动情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而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主体,其学习实践活动更容易受到其自身内在情感的制约和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好、推进好课堂教学活动,首要条件要调动好学生的内在能动情感。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找准提升他们探究情感的兴奋点和着力点。从小学生的认知积极情感规律出发,注重现实生活案例的设置以及生活直观事物的展示,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真正生活意义,从中感到数学生活的乐趣和活力,进而形成主动探究、配合教学的良好情感。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点探究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小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深刻性,从情感发面入手,将现实生活中“工人师傅搭建钢架”的工作场景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现在工人师傅需要用身邊已有的7,8,15三个钢管搭建一个三角形框架,你能幫他完成这个任务吗?此时小学生面对直观的场景和问题,从内心升腾其探知真相的欲望和情感,带着情感主动参与其中。
二、 坚持学生探究为主,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实施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和推动学生能动发展做文章。但有少部分教师实施探究教学活动,将探究内容、探究任务全部由教师自己来包办,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第三方,看教师的表演,不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这就导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知之不深、一知半解。而新课程改倡导,课堂教学应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活动,教者应提供学生主体充分探究、实践的时间和机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应该有意识的提供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小学生围绕探究任务和要求,根据探究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动手探究、归纳分析、合作讨论等活动,在有效探究、亲身实践中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究环节,教师组织开展探究教学时,要求小学生根据教材所提的探究任务,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小学生借助于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小学生认真进行观察分析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此时,教师结合学生探究指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数据分析活动,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教师引导学生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从而得到由字母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为S=ah。这一过程,小学生始终承担了探究分析的任务,处于探究教学的核心地位,其思维能力、探究技能等方面有效训练和进步。
三、 坚持教师指点为辅,强化指导点评的教学实践
小学生学习素养的薄弱性以及探究能力的欠缺,决定了小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科学指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探究动手进程中,不能过分放手不管,当甩手掌柜,而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探究过程做到跟踪指导和讲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动手探究和数据分析中的疑惑和困难,同时,在探究活动评讲环节,要运用评判教学手段,在肯定评讲前提下,对小学生存在的探究不足以及需要注意事项予以点名,提出努力方向,从而推动小学生高效深入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其教学时要抓住小学生主体特性和学习实际,科学施教、有序组织,推动小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焕有.浅议积极课堂环境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洛阳大学学报,2014(1).
[2]范春林,董奇.探究型课堂教学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5(8).
[3]王静.大班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探究讲解的交互性模式之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开展;浅析
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参与体和客观存在体,具有能动的内在特性。数学学科的深刻性、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等根本特性,决定了学习获取的进程必然充满动手操作、思维分析等探究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只有在充分的亲身感知、真切的实践活动下、深刻的思维辨析下,才能实现对学科新知识、解决方法论等的科学、全面、深刻掌握和运用。加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标准的深入推进,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是摆上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对学生探究实践活动更是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活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此,本人现简要谈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开展的认识和实施策略。
一、 坚持情感培养为先,创设能动探究的良好氛围
实践证明,学生主体全身心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学教相长的双赢目标。探究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自活动,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进程。笔者发现,少部分小学生面对数学探究活动、面对数学解析任务,总是表现出不乐意、不积极、不主动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探究的能动情感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而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主体,其学习实践活动更容易受到其自身内在情感的制约和影响。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好、推进好课堂教学活动,首要条件要调动好学生的内在能动情感。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找准提升他们探究情感的兴奋点和着力点。从小学生的认知积极情感规律出发,注重现实生活案例的设置以及生活直观事物的展示,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真正生活意义,从中感到数学生活的乐趣和活力,进而形成主动探究、配合教学的良好情感。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识点探究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小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深刻性,从情感发面入手,将现实生活中“工人师傅搭建钢架”的工作场景展示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现在工人师傅需要用身邊已有的7,8,15三个钢管搭建一个三角形框架,你能幫他完成这个任务吗?此时小学生面对直观的场景和问题,从内心升腾其探知真相的欲望和情感,带着情感主动参与其中。
二、 坚持学生探究为主,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实施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和推动学生能动发展做文章。但有少部分教师实施探究教学活动,将探究内容、探究任务全部由教师自己来包办,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第三方,看教师的表演,不能参与其中亲身感受,这就导致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知之不深、一知半解。而新课程改倡导,课堂教学应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活动,教者应提供学生主体充分探究、实践的时间和机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应该有意识的提供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小学生围绕探究任务和要求,根据探究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动手探究、归纳分析、合作讨论等活动,在有效探究、亲身实践中实现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如“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究环节,教师组织开展探究教学时,要求小学生根据教材所提的探究任务,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小学生借助于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和剪刀,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小学生认真进行观察分析活动,小组讨论交流,发现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相等。此时,教师结合学生探究指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这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点,进行数据分析活动,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教师引导学生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从而得到由字母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为S=ah。这一过程,小学生始终承担了探究分析的任务,处于探究教学的核心地位,其思维能力、探究技能等方面有效训练和进步。
三、 坚持教师指点为辅,强化指导点评的教学实践
小学生学习素养的薄弱性以及探究能力的欠缺,决定了小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科学指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探究动手进程中,不能过分放手不管,当甩手掌柜,而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小学生的探究过程做到跟踪指导和讲解,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动手探究和数据分析中的疑惑和困难,同时,在探究活动评讲环节,要运用评判教学手段,在肯定评讲前提下,对小学生存在的探究不足以及需要注意事项予以点名,提出努力方向,从而推动小学生高效深入开展探究实践活动。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是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其教学时要抓住小学生主体特性和学习实际,科学施教、有序组织,推动小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前进。
参考文献:
[1]李焕有.浅议积极课堂环境中教师的引导作用[J].洛阳大学学报,2014(1).
[2]范春林,董奇.探究型课堂教学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15(8).
[3]王静.大班课堂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探究讲解的交互性模式之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