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职业礼仪教育是一个“大教育”的系统教育。高职礼仪教育应破除传统礼仪教育的束缚,根据高职教育和礼仪教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抓住核心内容来进行:转变育人目标,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观念中,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育思想;科学安排差异性的高职礼仪教育计划;教育方法体现技能训练的特点;组建专业礼仪教师团队;与校园文化相适应。
关键词:高职;职业礼仪;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
一、高职职业礼仪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一些高职学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关注较少。高职学生作为“准社会人”,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要求,但是却对如何走入社会存在较多困惑。通过学习、掌握、运用职业礼仪,高职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较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能够尽快适应将来的职业环境,使高职学生成为技能专长、特色突出、礼仪形象良好的品牌;真正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二)礼仪教育可以弥补德育的不足。各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德育课程,但较多存在“内化”阶段。也就是学生掌握了德育知识,明确了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外化”。而礼仪教育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德成于中,礼形于外。”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内在良好的道德修养有一个可以外化的载体,不至于与他人交往时手足无措,甚至出现胆怯、害羞、自卑等负面心理。有文章指出,根据德育、法律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关系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德育与礼仪教育各有优点、密不可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渗透。如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礼仪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比例安排上应各有所侧重。
二、树立高职职业礼仪教育的“大教育”系统思想
高职职业礼仪教育被边缘化,处于零散的状态,不够系统。礼仪教育不单纯是教学,而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解决。在高职学院中,礼仪教育不能单纯作为必修课,还应渗透在其它各门课程中。当前,高职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礼仪的理解限于德育层面,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职业礼仪教育则是把教育者模糊认识到的礼仪教育清晰化、系统化,使教育者有意识地把职业礼仪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因此,需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从校园文化、学校制度、课程设置等等各方面,体现礼仪教育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使礼仪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也就是说,礼仪教育的成果是学院各方合力的结果,不是礼仪教师能够单独完成的事情。
三、转变育人目标,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较多被单方面理解为提高学生的技能,即“做事”能力。“做事”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单方面注重提升学生的“做事”技能,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单向度的人。于是,出现一些高职毕业生虽然掌握较高的技能,但是职业领域中的缺乏沟通或者不能正确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意,虽有诚恳之心,却心有余而“礼”不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学生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或者在工作岗位中很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在高职教育目标中应突现做事与做人并重的思想方针,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整体育人水平。
四、在教育观念中,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礼仪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尊重,是交往双方主体的尊重,是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相结合。因此,在礼仪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展示礼仪的这一核心思想。从教师做起,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是教师礼仪的一种展现。同时,又能凸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到被尊重的美好感受,就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优势,把这种美好的感受传递给所可能接触的他人。
五、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育思想
(一)当前礼仪教育中美育的误区
1、破除学生对“美”的认识误区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中,高职学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身对“美”的独特理解。他们把“另类”、“个性”等挂在嘴上,在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处处呈现出与现实规则不相协调的一面。这些行为反映了学生追求新奇、追求时尚的潜质,但是也暴露出学生对当前多元社会缺乏审美判断的正确尺度。他们往往抓住某个明星、偶像或社会现象的碎片,随意添加在自己的言行中。于是就出现各种让教育者无法理解的行为。
高职学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立美”意识,使学生分清美与丑的界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旦学生分清了美丑,就能唤起内在的耻辱心,就有了判断美的正确的尺度。掌握了美的规律,就能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为礼仪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加强自身“美育”修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美育”很多时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很多教师自身对“美”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即使在礼仪教师中也往往是模仿一些行为,对“美”的本质理解知之甚少。在实践教学中,一些“美”的行为很难影响、感染学生。
高职学院可通过多种途径,如校园文化、讲座或培训等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审美观,唤起教师对“美”的正确认知和重视。对礼仪教师而言,更应深入研究发掘礼仪教育中的“美育”因素,善于利用“美育”来提升礼仪教育效果。
六、科学安排差异性的高职礼仪教育计划
由于高职学制短,礼仪规范较多,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弱势,学生良好行为养成需要较长时间。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自新生入校时,就从日常礼仪教育入手,使学生较早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通过3年的规范化管理,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有差别的礼仪教学,设置不同的礼仪教学内容,使高职礼仪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在不同阶段(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就业指导)职业礼仪内容的差异性,体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在内容、课时和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差异。如连锁经营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的礼仪课应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范畴;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礼仪课程应作为公共基础课和就业培训的内容组成部分。
七、教育方法体现技能训练的特点
从广泛意义上讲,学会与他人相处,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也是高职学生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也是一门技能,侧重于实践操作,侧重于“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像其它技能训练一样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形体实训室、各类专业设计的实训室如商务谈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实景参与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今后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采用生动的情景与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求职礼仪、社交礼仪,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理解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组织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体验礼仪知识所带来的不同工作效果。也可模拟专业所设计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较快理解掌握职业礼仪。实践环节不仅仅包括实训、训练。由于礼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性。礼仪实践还包括校园内的一切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这就需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实训考核、实践考核三个部分。融考核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提升养成教育的效果。这是礼仪教育他律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八、组建专业礼仪教师团队
当前,高职礼仪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由其他专业转型。在授课中,往往带有原有专业色彩,对礼仪教育把握不够全面、深入。因此,组建专业礼仪教师团队是提升高职礼仪教育的关键之处。教师团队可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校内礼仪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时与社会现实向接轨。“走出去”主要指培训学习、商业授课,“请进来”主要指开设讲座、指导教学。
九、与校园文化相适应
学院营造有利于职业礼仪推广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渗透职业礼仪的内容,为学生学习职业礼仪提供较好的氛围。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得到的信息与职业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提升职业礼仪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倪瑞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J].苏州工职院,2009,(02).
[2]涂红梅,邓永果.试论高职公关礼仪课的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11).
[3]郝琦.创建高职特色礼仪教育[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张涵.美学大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08).
关键词:高职;职业礼仪;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02
一、高职职业礼仪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一些高职学院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关注较少。高职学生作为“准社会人”,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要求,但是却对如何走入社会存在较多困惑。通过学习、掌握、运用职业礼仪,高职学生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较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能够尽快适应将来的职业环境,使高职学生成为技能专长、特色突出、礼仪形象良好的品牌;真正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二)礼仪教育可以弥补德育的不足。各高职院校均开设有德育课程,但较多存在“内化”阶段。也就是学生掌握了德育知识,明确了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外化”。而礼仪教育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德成于中,礼形于外。”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学生内在良好的道德修养有一个可以外化的载体,不至于与他人交往时手足无措,甚至出现胆怯、害羞、自卑等负面心理。有文章指出,根据德育、法律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关系提出“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德育与礼仪教育各有优点、密不可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渗透。如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礼仪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相关内容。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比例安排上应各有所侧重。
二、树立高职职业礼仪教育的“大教育”系统思想
高职职业礼仪教育被边缘化,处于零散的状态,不够系统。礼仪教育不单纯是教学,而是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解决。在高职学院中,礼仪教育不能单纯作为必修课,还应渗透在其它各门课程中。当前,高职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礼仪的理解限于德育层面,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职业礼仪教育则是把教育者模糊认识到的礼仪教育清晰化、系统化,使教育者有意识地把职业礼仪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因此,需要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从校园文化、学校制度、课程设置等等各方面,体现礼仪教育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使礼仪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也就是说,礼仪教育的成果是学院各方合力的结果,不是礼仪教师能够单独完成的事情。
三、转变育人目标,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较多被单方面理解为提高学生的技能,即“做事”能力。“做事”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事中有人,人中有事。单方面注重提升学生的“做事”技能,培养的学生也只能是单向度的人。于是,出现一些高职毕业生虽然掌握较高的技能,但是职业领域中的缺乏沟通或者不能正确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意,虽有诚恳之心,却心有余而“礼”不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学生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或者在工作岗位中很难有新的突破。因此,在高职教育目标中应突现做事与做人并重的思想方针,使学生不仅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整体育人水平。
四、在教育观念中,体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礼仪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礼仪的核心内容是尊重,是交往双方主体的尊重,是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相结合。因此,在礼仪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展示礼仪的这一核心思想。从教师做起,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也是教师礼仪的一种展现。同时,又能凸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到被尊重的美好感受,就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优势,把这种美好的感受传递给所可能接触的他人。
五、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美育思想
(一)当前礼仪教育中美育的误区
1、破除学生对“美”的认识误区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中,高职学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展现自身对“美”的独特理解。他们把“另类”、“个性”等挂在嘴上,在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处处呈现出与现实规则不相协调的一面。这些行为反映了学生追求新奇、追求时尚的潜质,但是也暴露出学生对当前多元社会缺乏审美判断的正确尺度。他们往往抓住某个明星、偶像或社会现象的碎片,随意添加在自己的言行中。于是就出现各种让教育者无法理解的行为。
高职学院在礼仪教育过程中,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立美”意识,使学生分清美与丑的界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旦学生分清了美丑,就能唤起内在的耻辱心,就有了判断美的正确的尺度。掌握了美的规律,就能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发现美、创造美。这样,为礼仪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师加强自身“美育”修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传授,“美育”很多时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很多教师自身对“美”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即使在礼仪教师中也往往是模仿一些行为,对“美”的本质理解知之甚少。在实践教学中,一些“美”的行为很难影响、感染学生。
高职学院可通过多种途径,如校园文化、讲座或培训等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整体审美观,唤起教师对“美”的正确认知和重视。对礼仪教师而言,更应深入研究发掘礼仪教育中的“美育”因素,善于利用“美育”来提升礼仪教育效果。
六、科学安排差异性的高职礼仪教育计划
由于高职学制短,礼仪规范较多,高职学生行为习惯的弱势,学生良好行为养成需要较长时间。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自新生入校时,就从日常礼仪教育入手,使学生较早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通过3年的规范化管理,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有差别的礼仪教学,设置不同的礼仪教学内容,使高职礼仪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在不同阶段(从入学教育到专业教育再到就业指导)职业礼仪内容的差异性,体现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在内容、课时和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差异。如连锁经营管理、国际商务专业的礼仪课应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范畴;而对于理工科专业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礼仪课程应作为公共基础课和就业培训的内容组成部分。
七、教育方法体现技能训练的特点
从广泛意义上讲,学会与他人相处,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也是高职学生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也是一门技能,侧重于实践操作,侧重于“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像其它技能训练一样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建立形体实训室、各类专业设计的实训室如商务谈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实景参与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今后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采用生动的情景与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如求职礼仪、社交礼仪,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理解学习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加强与企业的互动,组织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体验礼仪知识所带来的不同工作效果。也可模拟专业所设计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较快理解掌握职业礼仪。实践环节不仅仅包括实训、训练。由于礼仪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性。礼仪实践还包括校园内的一切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这就需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核、实训考核、实践考核三个部分。融考核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提升养成教育的效果。这是礼仪教育他律的一个方面的表现。
八、组建专业礼仪教师团队
当前,高职礼仪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由其他专业转型。在授课中,往往带有原有专业色彩,对礼仪教育把握不够全面、深入。因此,组建专业礼仪教师团队是提升高职礼仪教育的关键之处。教师团队可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校内礼仪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时与社会现实向接轨。“走出去”主要指培训学习、商业授课,“请进来”主要指开设讲座、指导教学。
九、与校园文化相适应
学院营造有利于职业礼仪推广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渗透职业礼仪的内容,为学生学习职业礼仪提供较好的氛围。学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得到的信息与职业礼仪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而大大提升职业礼仪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倪瑞红.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礼仪教育[J].苏州工职院,2009,(02).
[2]涂红梅,邓永果.试论高职公关礼仪课的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11).
[3]郝琦.创建高职特色礼仪教育[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张涵.美学大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