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专业学生是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中,特立独行是学生特别明显的个性,也是他们性格最为显露的一面,他们更多的个性是不为外界所知的。如何在这一群体中开展好德育工作,是我们在专业之外尤其关注的问题。仅掬一例,期望能够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带给我们更深刻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教育他们,为我们的艺术教育事业造就更多的人才。
一、家庭不健全的“待优生”
梁某,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从外表看,清纯可爱、眉清目秀,神情略带黯淡,听她的初中同学说,上初中时人人都叫她白天鹅,但后来其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关系不睦,其父经常吃喝玩乐,对家庭不管不顾但有时又觉得她缺少父母的爱,只要她有物质方面的要求都一概满足,因而造成她比较任性、倔强的性格,加上她所住地方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耳闻目染,使她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有一段时间因她在校表现非常恶劣,甚至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女同学,父母也都放弃了对她的教育。
二、教育过程
当时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尽量关心她,积极从正面做思想工作,加以引导。通过这样半年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我分析:
(1)开始与其家人经常取得联系,但后来因其反感,故联系不够紧密,使其钻空子。
(2)在教育方式上只是做思想工作,对她采取原谅态度,降低要求。对她犯的一些错误,有时存有私心。
(3)在发现她越来越不重视学校、班级的纪律后,在对她的教育上,过于严厉,有时没有顾及她敏感的自尊心。
吸取这半年的教训后,我转变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梁某的一系列行为系其不健全的家庭所致,要想从根源上转化该生就应该从源头上想办法。经过与家长的几番谈话其父母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并决心和学校一起将其孩子教育好。
(2)代表班级和梁某、梁某的父母签订了协议,协议中就梁某的到校、离校时间;在校期间的要求;家长密切关注、监督并规范其双休日、假期的行为表现等做了相应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梁某和其父母也欣然接受。
三、教育效果
经过长期的教育,梁某在纪律方面有所进步,同时我发现她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很突出,于是我主动联系了其专业课老师,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做好配合,针对她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经过一阶段的强化训练,她进步特别大,专业课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列。在发现其对学习逐步感兴趣的同时我不断的向其介绍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家庭特别是她自己的努力下,她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老师、家长、同学的关系也相处的十分和睦融洽,更为可喜的是她凭借突出的专业课成绩和逐渐进步的文化课成绩,最终被重点高校所录取。同学们心目中的白天鹅终于翩翩起舞了……
四、教育反思
对这些家庭残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使他们有进步,在这一孩子身上我从反面看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与他们相处距离要适当。教育界一直说要给“双差生”深深的爱、偏爱,但我从这一个例中发现,如果一味地这样做,很可能在这些学生犯错时手软,使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越来越淡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这样的学生犯错误,对其处理也要讲原则。
2、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坚持防重于治。作为年轻老师以往是发现不了问题,现在是能发现问题,但是苦于自己经验不足,有些问题自己没办法及时解决,使其成为出大事的隐患。德育工作要“居安思危”,要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
3、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形式要多样化。我主张教育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挖苦讽刺甚至打骂学生,但是如果仅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我认为是不够的,因为学生从小就听家人或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也懂道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如老师再说这些,他根本就听不进去。老师这时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让他当小干部或给他一个职务,这样他认识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在言行上就会有所收敛。对那些多次犯错误并且不改的学生,我认为可以给予一定的处分,让他警醒。
4、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甚至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和家长沟通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有时需要老师做一定指导,告诉家长初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使其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或和老师配合。
5、晓之以理,晓之以利,和学生谈心切忌流于形式,一定要有针对性,争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语言一定要冲击学生的思想。古语云:“读书事小,明理事大。”教师要明白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道理。既教学生做学问,更要让学生修身明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会心甘情愿地按照道德行事。
结语
从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德育要改造的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成长中的人。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去尝试新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而不能轻言放弃,放任自流。唯有如此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做好。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艺术学校)
一、家庭不健全的“待优生”
梁某,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从外表看,清纯可爱、眉清目秀,神情略带黯淡,听她的初中同学说,上初中时人人都叫她白天鹅,但后来其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关系不睦,其父经常吃喝玩乐,对家庭不管不顾但有时又觉得她缺少父母的爱,只要她有物质方面的要求都一概满足,因而造成她比较任性、倔强的性格,加上她所住地方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耳闻目染,使她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有一段时间因她在校表现非常恶劣,甚至敲诈勒索低年级的女同学,父母也都放弃了对她的教育。
二、教育过程
当时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尽量关心她,积极从正面做思想工作,加以引导。通过这样半年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我分析:
(1)开始与其家人经常取得联系,但后来因其反感,故联系不够紧密,使其钻空子。
(2)在教育方式上只是做思想工作,对她采取原谅态度,降低要求。对她犯的一些错误,有时存有私心。
(3)在发现她越来越不重视学校、班级的纪律后,在对她的教育上,过于严厉,有时没有顾及她敏感的自尊心。
吸取这半年的教训后,我转变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梁某的一系列行为系其不健全的家庭所致,要想从根源上转化该生就应该从源头上想办法。经过与家长的几番谈话其父母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并决心和学校一起将其孩子教育好。
(2)代表班级和梁某、梁某的父母签订了协议,协议中就梁某的到校、离校时间;在校期间的要求;家长密切关注、监督并规范其双休日、假期的行为表现等做了相应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梁某和其父母也欣然接受。
三、教育效果
经过长期的教育,梁某在纪律方面有所进步,同时我发现她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很突出,于是我主动联系了其专业课老师,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做好配合,针对她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经过一阶段的强化训练,她进步特别大,专业课成绩一跃进入年级前列。在发现其对学习逐步感兴趣的同时我不断的向其介绍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家庭特别是她自己的努力下,她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老师、家长、同学的关系也相处的十分和睦融洽,更为可喜的是她凭借突出的专业课成绩和逐渐进步的文化课成绩,最终被重点高校所录取。同学们心目中的白天鹅终于翩翩起舞了……
四、教育反思
对这些家庭残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使他们有进步,在这一孩子身上我从反面看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对这样的学生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与他们相处距离要适当。教育界一直说要给“双差生”深深的爱、偏爱,但我从这一个例中发现,如果一味地这样做,很可能在这些学生犯错时手软,使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越来越淡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这样的学生犯错误,对其处理也要讲原则。
2、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坚持防重于治。作为年轻老师以往是发现不了问题,现在是能发现问题,但是苦于自己经验不足,有些问题自己没办法及时解决,使其成为出大事的隐患。德育工作要“居安思危”,要见微知著,明察秋毫,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防患于未然。
3、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形式要多样化。我主张教育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挖苦讽刺甚至打骂学生,但是如果仅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我认为是不够的,因为学生从小就听家人或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也懂道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如老师再说这些,他根本就听不进去。老师这时可采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让他当小干部或给他一个职务,这样他认识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在言行上就会有所收敛。对那些多次犯错误并且不改的学生,我认为可以给予一定的处分,让他警醒。
4、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甚至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老师和家长沟通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有时需要老师做一定指导,告诉家长初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使其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或和老师配合。
5、晓之以理,晓之以利,和学生谈心切忌流于形式,一定要有针对性,争取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语言一定要冲击学生的思想。古语云:“读书事小,明理事大。”教师要明白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道理。既教学生做学问,更要让学生修身明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会心甘情愿地按照道德行事。
结语
从一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德育要改造的是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成长中的人。相信“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在工作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得与失,去尝试新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而不能轻言放弃,放任自流。唯有如此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做好。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