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1月16日,中共广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审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首次以全会专题部署的形式研究文化建设问题,从此,我省掀起了文化建设高潮。同月,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指出用5年时间,安排10亿元,设立“文化东莞工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建设。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东莞建设成全国公共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岭南文化精品名城(下称“四个名城”)。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0年我市GDP达42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66344元。在2010年12月“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中东莞排名第一,成全国最富地级市。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丰富,东莞正以全新的面貌,着力精神文明建设,揭起文化建设新浪潮。在物质基础相对健全的今天,《规划纲要》的及时出台昭示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空前决心。东莞从经济发展到文化硬件建设的现实条件都已经表明具备了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迈进的实力,东莞打造的“四个名城”的发展目标已经水到渠成,一切工作蓄势待发。
面对“四个名城”的宏伟目标,我市在高涨的文化热情过后,必须冷静下来思考、探索和研究,作为文化发展基础的群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群众如何受惠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东莞作为新兴富裕地区的代表,探讨其当下群众文化发展,对自身及其他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本人作为本土文化工作者的一员,且在基层文化单位工作多年,愿以一得之见为东莞群众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一、搭台唱戏两不误,职能调控保发展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城市腾飞的两翼,两翼的不平衡势必影响其飞翔之高远。现阶段东莞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但冷热“两重天”的现象仍时有可见,总体来说,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从整体上看,呈现“市镇火热,村居冷落”的尴尬状态;二是从局部来看,基层村级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使文化政策的实施难以一步到位。
东莞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直筒子市”,多年来采用“市管镇”的行政模式。如果我们简单地将东莞文化建设简单地分成“市、镇、村”三级,可以看到市级文化建设热火朝天,玉兰大剧院、东莞图书馆、东莞文学院、岭南画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东莞读书节、岭南美术节、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等文化品牌相继建立,取得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而镇级单位除硬件设施建设外,更是大打文化品牌活动牌,32个镇街中,超过22个镇街拥有自身的文化品牌活动,如莞城文化周末、东坑卖身节、望牛墩七夕风情节等等。村级文化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莞城东正社区与虎门大宁社区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但相对于全市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这个更为广阔的层面而言,仍然显得稀少与单薄。由此,相对滞后的村级文化现状难与跟上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进程。
村级文化建设除大大滞后于市镇外,还存在着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从村和社区这一拥有最多市民的基层看,普遍存在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有些村、社区虽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但并不对外开放只供评比、检查、参观,有些即使开放但无人使用,群众文化建设滞后许多。市、村两级群众文化建设的悬殊,村村之间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与我市基层村级干部施政理念有关,这也印证了“自发性”是我市基层群众文化的一大特性。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权者自身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东莞大步建设“四个名城”,基层群众文化如果跟进不积极,甚至远远落后,纵使政策再健全,但实施不到位,群众文化建设也只是纸上谈兵,难有大的改观。因此,作为文化建设宏观调控的执行者——文化行政职能的指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市级职能部门应以行政手段促使和协调群众文化的发展,把镇、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职能部门应在镇街设投诉中心,每件投诉必有回应。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落实政府制定的文化政策,让群众文化建设得到制度上的保证,这一系列工作尽管十分艰巨复杂,却又十分必要。群众文化是公益事业,政府以行政手段从机制上保障文化政策的切实施行,形成“市、镇、村”三位一体,逐层落实的良性动态,使各级管理者不断转变观念,身体力行,直接深入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逐步形成一级带动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格局,真正为群众搭好唱戏的台。
二、以人为本谋幸福,全民参与燃激情
《群众文化学》指出,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自发性”是群众文化的一大特性。文化除了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还具有浓厚的社会属性。再光辉灿烂的文化,群众不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就形同虚设,无法开展。我们在深入村、社区时发现,很多群众文化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一些基层文艺工作者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解就是逢年过节搞活动,吸引观众以达到预期数据,然后用来汇报以便交差,而没有深切理解百姓的实际感受,所有的工作都流于形式。其结果是,群众文化建设与群众实际需求出现了断层现象。因此,寻找契合点,点燃群众文化之火,激起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是群众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硬件建设得到保障完善、全民参与文化,群众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新老一辈,土著和新莞人对文化的理解差异颇大。此现状造成难以开展文艺工作。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较大年纪的群众所喜爱,年轻人则追求时尚的文化活动形式。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敏锐地感受时代走向,把握群众文化取向,改变过去就地取材和千篇一律的文化建设方式,从群众文化的实践中发现、提炼和推广新的文化形式是文化行政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些文化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群众认知度,开展情况比较理想。如果能够做到把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艺术载体的属性有机结合,既能进一步扩大艺术发展的空间,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扎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例如,粤剧在东莞极有群众基础,但现在观看和参与粤剧活动的群众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难以寻觅年轻人的踪影。曾经有一个社区,台上表演粤剧的不是老奶奶老爷爷而是小孙子小孙女,结果,出现了家人整整齐齐坐满观众席的情景。小孩台上表演,家人齐来捧场的现象并不鲜见。如果我们了解这种文化结构,大力推行粤剧进校园,从小孩抓起,带动其父母家人参与,这既为粤剧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又扩大了粤剧的观众范围。
东莞长安镇获得“中国摄影之乡”称号,东城街道及厚街镇获得“广东省摄影之乡”称号,这说明了摄影在东莞拥有广阔的民众基础。按既定思维,高雅的摄影展只能在正规高档的展览馆中欣赏到。为改变这种格局,突破求新,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效果非常喜人。在策划一个以西藏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摄影展时,我们在东莞图书馆举行了首场展览,之后又分别在东莞南城世纪公馆小区会所、东城世博商业广场、厚街盛和商业广场、清溪镇新都会商业广场巡回展出,参观的人数远远超过预期,而且受到群众普遍好评。很多群众终日忙于工作,对他们而言到展览馆看展览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让高雅艺术走进群众,充分营造雅俗共赏的氛围,则能有效解决这种矛盾。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只有贴近时代步伐,切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并且不断推出新的文化品种,才能激起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
三、“三个贴近”壮基础,“文化奇迹”开先河
坚持文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在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中,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普惠性文化资源开发,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才能使文化建设的工作取得成效,群众的幸福感才能取得质的跃升。
每一座城市都会拥有自身的城市气质,而解读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成为文化建设的前提。东莞是一座拥有超过千万人口,人口构成复杂,社会形态特殊的新兴城市,群众文化发展水平处起步阶段。本土居民以洗脚上田10多年的农民为主,新莞人(外来务工者)来自五湖四海,对文化的理解一时也难以达成共识。人口文化素养相对低下将直接影响到东莞文化发展的速度,夯实文化基础成为东莞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文化不只是建造巍峨的场馆、宏大的广场,其更应融入在群众的实际生活里,让群众感受到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能够同享城市经济繁荣之后的“文化财富”。
“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着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基于历史发展特点时期的现状,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只有把“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才能让文化的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阶段,我市除继续加强群众文艺队伍的建设、群众文化阵地设施的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工作外,还可以大力推行文化志愿者服务,让更多专业文化人士投身群众文化建设事业。针对群众文化团队普遍存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政府也可以仿效社工制度,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文化服务,直接受惠于市民。具体的操作办法是:政府直接聘用一定数量的专职社会文化工作者,分片区管理,建立社会文化工作站,每名社会文化工作者负责三至五个社区或大型企业的群众文化建设的协助和监督工作,社会上的群众文化团队也可以申请参与社会文化服务。由此,政府充当专业人才和文艺团体的纽带,引进专业人才带动群众文艺团体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群众的文化兴趣,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一来,专业人才既可以得到实践的机会,政府又可以直接解读群众文化的发展状况。群众文化有了组织及引导,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会在不断的提升中永葆青春,可谓“一石三鸟,多方得利”。
文化建设对于建立“幸福东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民生、文化权利具有普惠性,所以东莞“四个名城”建设最终会落到民生上来。群众文化的方式在改变,规模在扩大,水平在提高。人民群众需要更宽阔的舞台、更先进的设备、更好的艺术指导,把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发挥到极致,才能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专业文艺工作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辅导、培训,鼓励支持群众的文化原创精神,为群众提供更广阔的文化活动空间,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群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活动水平,就一定能够实现基层文化的全面发展。今天,带着无数奇迹光环的东莞,正以全新的面貌着力精神文明建设。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东莞的文化建设将亮点纷呈,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奇迹——“文化奇迹”。
参考文献:
[1]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8-31.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3.
(作者简介:钱锡平(1981.11-),男,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群众文化助理馆员,东莞市东城区文化服务中心科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东莞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2010年我市GDP达42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66344元。在2010年12月“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中东莞排名第一,成全国最富地级市。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丰富,东莞正以全新的面貌,着力精神文明建设,揭起文化建设新浪潮。在物质基础相对健全的今天,《规划纲要》的及时出台昭示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空前决心。东莞从经济发展到文化硬件建设的现实条件都已经表明具备了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迈进的实力,东莞打造的“四个名城”的发展目标已经水到渠成,一切工作蓄势待发。
面对“四个名城”的宏伟目标,我市在高涨的文化热情过后,必须冷静下来思考、探索和研究,作为文化发展基础的群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群众如何受惠等一系列重大课题。东莞作为新兴富裕地区的代表,探讨其当下群众文化发展,对自身及其他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本人作为本土文化工作者的一员,且在基层文化单位工作多年,愿以一得之见为东莞群众文化事业添砖加瓦。
一、搭台唱戏两不误,职能调控保发展
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城市腾飞的两翼,两翼的不平衡势必影响其飞翔之高远。现阶段东莞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取得了极其可观的成就,但冷热“两重天”的现象仍时有可见,总体来说,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从整体上看,呈现“市镇火热,村居冷落”的尴尬状态;二是从局部来看,基层村级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使文化政策的实施难以一步到位。
东莞为我国为数不多的“直筒子市”,多年来采用“市管镇”的行政模式。如果我们简单地将东莞文化建设简单地分成“市、镇、村”三级,可以看到市级文化建设热火朝天,玉兰大剧院、东莞图书馆、东莞文学院、岭南画院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东莞读书节、岭南美术节、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等文化品牌相继建立,取得令人振奋的丰硕成果。而镇级单位除硬件设施建设外,更是大打文化品牌活动牌,32个镇街中,超过22个镇街拥有自身的文化品牌活动,如莞城文化周末、东坑卖身节、望牛墩七夕风情节等等。村级文化建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莞城东正社区与虎门大宁社区获得“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但相对于全市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这个更为广阔的层面而言,仍然显得稀少与单薄。由此,相对滞后的村级文化现状难与跟上城市文化的高速发展进程。
村级文化建设除大大滞后于市镇外,还存在着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状。从村和社区这一拥有最多市民的基层看,普遍存在场地、设施、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有些村、社区虽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但并不对外开放只供评比、检查、参观,有些即使开放但无人使用,群众文化建设滞后许多。市、村两级群众文化建设的悬殊,村村之间差异明显,很大程度上与我市基层村级干部施政理念有关,这也印证了“自发性”是我市基层群众文化的一大特性。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权者自身对文化建设的理解。东莞大步建设“四个名城”,基层群众文化如果跟进不积极,甚至远远落后,纵使政策再健全,但实施不到位,群众文化建设也只是纸上谈兵,难有大的改观。因此,作为文化建设宏观调控的执行者——文化行政职能的指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市级职能部门应以行政手段促使和协调群众文化的发展,把镇、村、社区的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职能部门应在镇街设投诉中心,每件投诉必有回应。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落实政府制定的文化政策,让群众文化建设得到制度上的保证,这一系列工作尽管十分艰巨复杂,却又十分必要。群众文化是公益事业,政府以行政手段从机制上保障文化政策的切实施行,形成“市、镇、村”三位一体,逐层落实的良性动态,使各级管理者不断转变观念,身体力行,直接深入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逐步形成一级带动一级,一级负责一级的格局,真正为群众搭好唱戏的台。
二、以人为本谋幸福,全民参与燃激情
《群众文化学》指出,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自发性”是群众文化的一大特性。文化除了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还具有浓厚的社会属性。再光辉灿烂的文化,群众不参与,群众文化建设就形同虚设,无法开展。我们在深入村、社区时发现,很多群众文化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效果。一些基层文艺工作者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解就是逢年过节搞活动,吸引观众以达到预期数据,然后用来汇报以便交差,而没有深切理解百姓的实际感受,所有的工作都流于形式。其结果是,群众文化建设与群众实际需求出现了断层现象。因此,寻找契合点,点燃群众文化之火,激起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是群众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硬件建设得到保障完善、全民参与文化,群众文化才有生命力,文化软实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新老一辈,土著和新莞人对文化的理解差异颇大。此现状造成难以开展文艺工作。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为较大年纪的群众所喜爱,年轻人则追求时尚的文化活动形式。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新鲜事物不断出现,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敏锐地感受时代走向,把握群众文化取向,改变过去就地取材和千篇一律的文化建设方式,从群众文化的实践中发现、提炼和推广新的文化形式是文化行政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有些文化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较高的群众认知度,开展情况比较理想。如果能够做到把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艺术载体的属性有机结合,既能进一步扩大艺术发展的空间,又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扎实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例如,粤剧在东莞极有群众基础,但现在观看和参与粤剧活动的群众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难以寻觅年轻人的踪影。曾经有一个社区,台上表演粤剧的不是老奶奶老爷爷而是小孙子小孙女,结果,出现了家人整整齐齐坐满观众席的情景。小孩台上表演,家人齐来捧场的现象并不鲜见。如果我们了解这种文化结构,大力推行粤剧进校园,从小孩抓起,带动其父母家人参与,这既为粤剧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又扩大了粤剧的观众范围。
东莞长安镇获得“中国摄影之乡”称号,东城街道及厚街镇获得“广东省摄影之乡”称号,这说明了摄影在东莞拥有广阔的民众基础。按既定思维,高雅的摄影展只能在正规高档的展览馆中欣赏到。为改变这种格局,突破求新,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效果非常喜人。在策划一个以西藏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摄影展时,我们在东莞图书馆举行了首场展览,之后又分别在东莞南城世纪公馆小区会所、东城世博商业广场、厚街盛和商业广场、清溪镇新都会商业广场巡回展出,参观的人数远远超过预期,而且受到群众普遍好评。很多群众终日忙于工作,对他们而言到展览馆看展览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让高雅艺术走进群众,充分营造雅俗共赏的氛围,则能有效解决这种矛盾。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只有贴近时代步伐,切合群众的实际需要,并且不断推出新的文化品种,才能激起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
三、“三个贴近”壮基础,“文化奇迹”开先河
坚持文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是群众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只有在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中,不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普惠性文化资源开发,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才能使文化建设的工作取得成效,群众的幸福感才能取得质的跃升。
每一座城市都会拥有自身的城市气质,而解读这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成为文化建设的前提。东莞是一座拥有超过千万人口,人口构成复杂,社会形态特殊的新兴城市,群众文化发展水平处起步阶段。本土居民以洗脚上田10多年的农民为主,新莞人(外来务工者)来自五湖四海,对文化的理解一时也难以达成共识。人口文化素养相对低下将直接影响到东莞文化发展的速度,夯实文化基础成为东莞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文化不只是建造巍峨的场馆、宏大的广场,其更应融入在群众的实际生活里,让群众感受到自己就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能够同享城市经济繁荣之后的“文化财富”。
“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包含着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基于历史发展特点时期的现状,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只有把“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全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才能让文化的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阶段,我市除继续加强群众文艺队伍的建设、群众文化阵地设施的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宣传舆论的正确导向等工作外,还可以大力推行文化志愿者服务,让更多专业文化人士投身群众文化建设事业。针对群众文化团队普遍存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政府也可以仿效社工制度,实行政府购买社会文化服务,直接受惠于市民。具体的操作办法是:政府直接聘用一定数量的专职社会文化工作者,分片区管理,建立社会文化工作站,每名社会文化工作者负责三至五个社区或大型企业的群众文化建设的协助和监督工作,社会上的群众文化团队也可以申请参与社会文化服务。由此,政府充当专业人才和文艺团体的纽带,引进专业人才带动群众文艺团体开展文化活动,培养群众的文化兴趣,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样一来,专业人才既可以得到实践的机会,政府又可以直接解读群众文化的发展状况。群众文化有了组织及引导,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会在不断的提升中永葆青春,可谓“一石三鸟,多方得利”。
文化建设对于建立“幸福东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民生、文化权利具有普惠性,所以东莞“四个名城”建设最终会落到民生上来。群众文化的方式在改变,规模在扩大,水平在提高。人民群众需要更宽阔的舞台、更先进的设备、更好的艺术指导,把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发挥到极致,才能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专业文艺工作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辅导、培训,鼓励支持群众的文化原创精神,为群众提供更广阔的文化活动空间,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群众的审美素养和文化活动水平,就一定能够实现基层文化的全面发展。今天,带着无数奇迹光环的东莞,正以全新的面貌着力精神文明建设。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东莞的文化建设将亮点纷呈,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奇迹——“文化奇迹”。
参考文献:
[1]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8-31.
[2]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3.
(作者简介:钱锡平(1981.11-),男,广东东莞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群众文化助理馆员,东莞市东城区文化服务中心科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