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及“两基”到倡导素质教育,再到启动课程改革,自2001年始的“十年课改”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策依据,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被视为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举措。这当中既有成绩,也存在问题。
成绩
专家引领,为课改导航。与历次课改不同,“十年课改”不是简单的课程改革方案的被动执行,而是专家之间、专家与教师群体之间对课改进行多方位审视、质疑、反思或批评,并发表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的过程,是不同思想汇聚、交锋的过程。
专家学者从1993年秋开始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大规模调研,并于1997年底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本着“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原则,开展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到2000年底基本形成了课改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推广新课程的政策方略,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个层面对课改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作出了系统的规定、指导和说明;在以“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为主题的培训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教师队伍成长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主体,由课程理念的确立到课程实践的探索,最终只能由广大教师来承担。
教师培训是“十年课改”的重头戏。很多地方也相应制定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为广大教师提供广阔的培训与学习空间。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示范讲解、问题探究、参与分享、案例分析、自主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以及“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的校本研训模式,形成了空前的在职教师专业学习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现代教育理念;教师队伍中产生了许多“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
必须承认,“十年课改”虽然是对一线教师、基层学校的严峻挑战,但也为广大教师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新课改在课程组成上包含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形态,在课程选择上包含必修和选修。中小学教材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情况。尽管不同版本教材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但许多新教材比以往教材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以新教材为载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學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的取向不同,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为缩小差异,发展性评价受到了高度重视,这对调控课程实施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考改革,艰难求索。课改艰难,难中之难的是高考改革。“十年课改”,高考改革在艰难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越来越注重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殊性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标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考的公平、公正逐步得以落实。
与课改相比,高考改革是一个关系历史传统和多元利益主体,具有博弈性和伦理性的复杂过程。改革落后的考试理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使其与课改衔接和贯通,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主自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仍然是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的迫切任务。
问题
改革目标期望过高。课程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就不能将之列为课程改革目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决定其承担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所提供的条件必然有所不同。但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国统一的,这就造成了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目标定位期望过高等问题,由此派生了许多矛盾,对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危害。
教学理论脱离教学实际。近年来,我国学者引入了西方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在对开阔教师理论视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促进教改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乏,教育术语明显洋化,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缺乏充分理解就大规模生硬地“运用”到实践中等。
课程内容的量、质堪忧。“解放儿童,减少课程门类,对课程内容做减法”,这是世界性课程改革的趋势。“十年课改”的初衷也是旨在减少课程门类,削减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事实是,课程容量不但没减下来,反而增量不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门类最多,课程内容最臃肿的课改。
在教材编写方面,实行“一标多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值得期待。但在实践中却低估了教材编写的难度,不能保证教材编写人员素质、能力、专业水准等,造成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教材的选用上,出现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利益的驱动多于对质量的考察,行政干预取代自由选择,一些质量明显不如以往的统编教材轻易得以行销,一些有特色、质量高的教材难以被广大师生选用。这都呼吁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选用机制的健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副主任)
成绩
专家引领,为课改导航。与历次课改不同,“十年课改”不是简单的课程改革方案的被动执行,而是专家之间、专家与教师群体之间对课改进行多方位审视、质疑、反思或批评,并发表了不少建设性意见的过程,是不同思想汇聚、交锋的过程。
专家学者从1993年秋开始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大规模调研,并于1997年底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本着“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原则,开展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到2000年底基本形成了课改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推广新课程的政策方略,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个层面对课改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作出了系统的规定、指导和说明;在以“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为主题的培训中担当重要角色,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教师队伍成长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主体,由课程理念的确立到课程实践的探索,最终只能由广大教师来承担。
教师培训是“十年课改”的重头戏。很多地方也相应制定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为广大教师提供广阔的培训与学习空间。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示范讲解、问题探究、参与分享、案例分析、自主学习等多种培训方式以及“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的校本研训模式,形成了空前的在职教师专业学习热潮,在很大程度上普及了现代教育理念;教师队伍中产生了许多“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
必须承认,“十年课改”虽然是对一线教师、基层学校的严峻挑战,但也为广大教师和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基。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新课改在课程组成上包含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形态,在课程选择上包含必修和选修。中小学教材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情况。尽管不同版本教材在质量上参差不齐,但许多新教材比以往教材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以新教材为载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學会合作、学会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的取向不同,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为缩小差异,发展性评价受到了高度重视,这对调控课程实施质量、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考改革,艰难求索。课改艰难,难中之难的是高考改革。“十年课改”,高考改革在艰难中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越来越注重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特殊性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录取标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考的公平、公正逐步得以落实。
与课改相比,高考改革是一个关系历史传统和多元利益主体,具有博弈性和伦理性的复杂过程。改革落后的考试理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使其与课改衔接和贯通,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主自律、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仍然是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的迫切任务。
问题
改革目标期望过高。课程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就不能将之列为课程改革目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决定其承担课程改革的能力和所提供的条件必然有所不同。但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国统一的,这就造成了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目标定位期望过高等问题,由此派生了许多矛盾,对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危害。
教学理论脱离教学实际。近年来,我国学者引入了西方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在对开阔教师理论视野、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促进教改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缺乏,教育术语明显洋化,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不够,缺乏充分理解就大规模生硬地“运用”到实践中等。
课程内容的量、质堪忧。“解放儿童,减少课程门类,对课程内容做减法”,这是世界性课程改革的趋势。“十年课改”的初衷也是旨在减少课程门类,削减课程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事实是,课程容量不但没减下来,反而增量不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课程门类最多,课程内容最臃肿的课改。
在教材编写方面,实行“一标多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值得期待。但在实践中却低估了教材编写的难度,不能保证教材编写人员素质、能力、专业水准等,造成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教材的选用上,出现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利益的驱动多于对质量的考察,行政干预取代自由选择,一些质量明显不如以往的统编教材轻易得以行销,一些有特色、质量高的教材难以被广大师生选用。这都呼吁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审查、选用机制的健全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作者系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