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广义上的课程改革,若按照谢翌等学者建构的课程改革判断标志——文本层面,有无颁布“新的”大纲(标准);实践层面,新的课程有无进入实践并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文化产生影响。据此认为只有以1953年、1963年、1978年、1992年、2001年为起点的五次改革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汪东、谢飞等学者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總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上世纪五十年代“重双基”,六七十年代“培养智力和能力”,八十年代“强调非智力因素”,九十年代至今则“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除了文革浩劫,每一次课改都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影响。1978年的课改,恢复了中小学正常课程设置;1986年和1992年的两次课程改革,使得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取得四个方面的进展:课程目标上,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上,初步打破单一学科性课程的局面;在课程管理模式和教材多样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是我国建国后酝酿时间最长、投入资源最多、专家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进入决策主体、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就是为了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趋势相一致,争取用滚动发展的模式,在课改的过程中清理我国课程教材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不足。
同时,也不能忽视,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人汗颜。再譬如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最近的第八次课改,号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引发教育领域很不正常的混乱,出现了亘古少见的教育怪状:同一教师(群体、个人),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又要进行“应试教育”;因高考、中考现实存在,必须进行“应试教育”,又要打倒“应试教育”。还有出现了许多“开始轰轰烈烈,后来不了了之”的课改现象,诸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发展性评价、三维目标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新名词、新概念如同信息时代特征性爆发,“师生开始激动,接着一阵冲动,慢慢变成一动不动”。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善意向好,失去评价意义,说得严重些,就是学校组织作假。
究其缘由,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
审思新中国八次课改的问题及其缘由,对新一轮课改有如下的启示:
需要谋定而后动。尽管第八次课改有着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过程,但课程标准的研制、教科书的编写再到实验区的实验铺开等一系列过程,还是略显仓促,缺乏课改实验的充分准备。更何况从时间频率上看,建国后的十七年可以说是课程改革最为频繁的阶段,既有改造,也有移植,还有自创,平均每3~5年就要改革一次。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加之教育改革试验的特殊性,谁也不愿意学生成为小白鼠,不敢或者不愿意正视每一次课改产生的负面后果,以至于教育的很多问题发展到现在,积重难返。但现代社会的民主化、信息化公开透明程度越来越高,新一轮课改,绝对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惯性思维水平。
需要对一些关键思想、关键理念进行澄清与辩明。最近几年时间内,我国课程学界出现了很多的理念争鸣。通过争鸣深化人们的认识,这本身是好事,但需要大家耐下心来,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深入实地调研、研读一手材料,真正去理解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现象。如围绕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场争论,直接导向了对“建构主义思潮”的一阵无情乱棒是不理性的。对第八次课改“钟王之争”以及查有梁等“‘十年课改’基本失败”论的观念需要冷静分析和梳理,任何改革都有其经验与教训,从这方面而言,持“超越成败”论的学者会不会更显胸怀、对下一轮课改更具责任感?又如,最近黄家骅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文质疑:核心素养的“核心”指向圆心“全面发展的人”从表述逻辑和教育之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上存在问题,应表述为“人的充分发展”。我认为这样的批判是理性且具有建设性的。
需要充分建构相互兼容的外部环境。就当前的课程改革推进现状而言,亟待关注和改变的一大核心影响要素就是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值得高兴的是,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整的相关文件透露出的最强烈信息是: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课标最大变化除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外,特别增加“命题建议”,对考试命题的原则和程序在课标里固定了下来,意味着今后课标与考纲的高度吻合,不会再出现过去课标、考纲“两张皮”的现象了。这将破解下一轮课改的瓶颈性难题。
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与反馈的制度。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价与反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深入地了解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扩大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渠道,是保障课程政策有力地推进,减少盲目性、不规范性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每一次课改都与当时的社会变化发展、政府的教育政策变化高度相关,而且每一次课改都是一个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汪东、谢飞等学者认为,尽管“八次课改”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但是總体上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侧重:上世纪五十年代“重双基”,六七十年代“培养智力和能力”,八十年代“强调非智力因素”,九十年代至今则“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否认,除了文革浩劫,每一次课改都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影响。1978年的课改,恢复了中小学正常课程设置;1986年和1992年的两次课程改革,使得我国中小学课程体系取得四个方面的进展:课程目标上,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上,初步打破单一学科性课程的局面;在课程管理模式和教材多样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是我国建国后酝酿时间最长、投入资源最多、专家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进入决策主体、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就是为了与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趋势相一致,争取用滚动发展的模式,在课改的过程中清理我国课程教材体系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不足。
同时,也不能忽视,课改了那么多次,为什么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譬如“减负”,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课改都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按理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绝对不应该再重了,但残酷的现实让人汗颜。再譬如倡导素质教育已经20多年了,但这项浩大的社会工程至今如同挂在天边的月亮:观之不远,求之不得,以致每次都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每次又都沦为难题。最近的第八次课改,号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引发教育领域很不正常的混乱,出现了亘古少见的教育怪状:同一教师(群体、个人),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又要进行“应试教育”;因高考、中考现实存在,必须进行“应试教育”,又要打倒“应试教育”。还有出现了许多“开始轰轰烈烈,后来不了了之”的课改现象,诸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成长记录、发展性评价、三维目标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等,新名词、新概念如同信息时代特征性爆发,“师生开始激动,接着一阵冲动,慢慢变成一动不动”。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于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善意向好,失去评价意义,说得严重些,就是学校组织作假。
究其缘由,制度化教育的选拔性和排斥性使新课程实施仍陷入应试的怪圈;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和举措的随波逐流和隐形游离,使新课程实施变为“新瓶装旧酒”;课改结果(特别是高考制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很多教师、家长成为课改的抵制者和阻碍者;制度层、管理层和技术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一致性,使课程实施活动存在断裂;对中国现代教育规律缺乏深入探讨,使课程改革缺乏厚实的理论支撑。
审思新中国八次课改的问题及其缘由,对新一轮课改有如下的启示:
需要谋定而后动。尽管第八次课改有着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过程,但课程标准的研制、教科书的编写再到实验区的实验铺开等一系列过程,还是略显仓促,缺乏课改实验的充分准备。更何况从时间频率上看,建国后的十七年可以说是课程改革最为频繁的阶段,既有改造,也有移植,还有自创,平均每3~5年就要改革一次。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加之教育改革试验的特殊性,谁也不愿意学生成为小白鼠,不敢或者不愿意正视每一次课改产生的负面后果,以至于教育的很多问题发展到现在,积重难返。但现代社会的民主化、信息化公开透明程度越来越高,新一轮课改,绝对不能停留在以往的惯性思维水平。
需要对一些关键思想、关键理念进行澄清与辩明。最近几年时间内,我国课程学界出现了很多的理念争鸣。通过争鸣深化人们的认识,这本身是好事,但需要大家耐下心来,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地深入实地调研、研读一手材料,真正去理解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现象。如围绕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场争论,直接导向了对“建构主义思潮”的一阵无情乱棒是不理性的。对第八次课改“钟王之争”以及查有梁等“‘十年课改’基本失败”论的观念需要冷静分析和梳理,任何改革都有其经验与教训,从这方面而言,持“超越成败”论的学者会不会更显胸怀、对下一轮课改更具责任感?又如,最近黄家骅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文质疑:核心素养的“核心”指向圆心“全面发展的人”从表述逻辑和教育之于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上存在问题,应表述为“人的充分发展”。我认为这样的批判是理性且具有建设性的。
需要充分建构相互兼容的外部环境。就当前的课程改革推进现状而言,亟待关注和改变的一大核心影响要素就是考试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值得高兴的是,2016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调整的相关文件透露出的最强烈信息是: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课标最大变化除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外,特别增加“命题建议”,对考试命题的原则和程序在课标里固定了下来,意味着今后课标与考纲的高度吻合,不会再出现过去课标、考纲“两张皮”的现象了。这将破解下一轮课改的瓶颈性难题。
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评估与反馈的制度。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价与反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深入地了解课改中的问题与困难,扩大信息交流与反馈的渠道,是保障课程政策有力地推进,减少盲目性、不规范性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