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
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评价上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标准单一。其次,人们多只重视闭卷考试,忽视开卷考试,忽视非试卷考试,评价手段单一。再次,评价内容狭窄:对学生的评价要么局限于书本知识,要么只是围绕升学考试规定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种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情况,经常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兴趣、普遍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的新理念。基于这些理念,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紧扣立足点,夯实评价基础
了解学生是评价的基础和起点,缺乏这个基础的评价是空洞的、虚无的。为了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夯实评价基础,我有意识地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与学生密切接触。除了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仔细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外,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朋友,一起交流、谈心、活动,努力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等,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初步作出评价。二是做好学生资料记录。学生资料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我比较注意运用观察、谈话、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年级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作适当的记录,再将每位学生的
基本情况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梳理,给每位学生建立更为详细的个人档案,为科学、准确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扭住侧重点,注重评价过程
人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片面强调结果,必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此,我始终坚持一个学生评价理念: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注重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两种功能。一是诊断功能。教学时,我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作出及时、必要的诊断和反馈,努力使每一次诊断都能成为自己因材施教、改进教法的依据,努力使每一次反馈都能成为学生改进错误、发展自己的良好开端。二是促进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我强调把重点放在学生本人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同时淡化不同学生间的横向比较,不以分数作简单的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进步的喜悦,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动力。
三、突出多样化,讲究评价方式
学生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按不同依据可分为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我们常用的具体方式就有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我十分注重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目的是通过评价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情况,既要体现出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又要体现出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和意志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等的评价。但在运用种种学生评价方式时,我坚持一个原则: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辅之以分阶段结果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辅之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这里,我只列举三种我较常用的评价方式:
1、学生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适当的评价、鼓励和引导,似平常而又不平常。它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潜能,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努力发挥教学机智,针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具体化、确切化的课堂学习评价。课堂评价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也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为了便于操作,我将学生课堂评价表设计为每周一评,分“提问”、“倾听”、“操作”、“合作”、“总评”五项,前四项学生自评,“总评”则在课后几分钟内由学习小组学生互评。
2、学生成长记录袋。这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还对于学生自制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成长记录袋的收录内容。我引导学生学会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自己设计一份作业及成长记录簿等等。学生们把自己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清晰、全面地记录学生个体成长中的足迹,为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背景资料。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既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与老师共同确定。⑵成长记录袋的整理。我指导学生分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进行整理,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我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⑶成长记录袋的规范。在建立、整理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规范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按老师要求选择作品,有针对性地收录。这时实质上要求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看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写出录入作品的理由,有展示性地收录。这一层次学生开始对作品进行鉴赏。三是建立目标档案袋,有目的性地收录。我只提目标,学生根据目标自定标准、自选形式、自组内容。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3、二次评价。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我的做法是:推迟作出判断。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我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我就根据学生的第二次答卷
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我认为,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可能达到三种功能效应:通过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评价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改实践。我们将在不断完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方面继续探索。
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学生评价上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首先,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标准单一。其次,人们多只重视闭卷考试,忽视开卷考试,忽视非试卷考试,评价手段单一。再次,评价内容狭窄:对学生的评价要么局限于书本知识,要么只是围绕升学考试规定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这种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情况,经常挫伤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对学校教育失去兴趣、普遍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的新理念。基于这些理念,我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紧扣立足点,夯实评价基础
了解学生是评价的基础和起点,缺乏这个基础的评价是空洞的、虚无的。为了尽可能地了解学生、夯实评价基础,我有意识地通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与学生密切接触。除了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仔细观察学生的种种表现外,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朋友,一起交流、谈心、活动,努力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等,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初步作出评价。二是做好学生资料记录。学生资料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我比较注意运用观察、谈话、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年级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作适当的记录,再将每位学生的
基本情况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梳理,给每位学生建立更为详细的个人档案,为科学、准确的评价提供依据。
二、扭住侧重点,注重评价过程
人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如果片面强调结果,必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因此,我始终坚持一个学生评价理念: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注重发挥学生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两种功能。一是诊断功能。教学时,我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克服困难的精神,作出及时、必要的诊断和反馈,努力使每一次诊断都能成为自己因材施教、改进教法的依据,努力使每一次反馈都能成为学生改进错误、发展自己的良好开端。二是促进功能。在评价的过程中我强调把重点放在学生本人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同时淡化不同学生间的横向比较,不以分数作简单的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进步的喜悦,增强学生的信心与动力。
三、突出多样化,讲究评价方式
学生评价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按不同依据可分为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我们常用的具体方式就有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我十分注重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目的是通过评价全面、综合、真实地反映出学生情况,既要体现出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又要体现出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和意志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等的评价。但在运用种种学生评价方式时,我坚持一个原则:以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辅之以分阶段结果性评价,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辅之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这里,我只列举三种我较常用的评价方式:
1、学生课堂评价。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适当的评价、鼓励和引导,似平常而又不平常。它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潜能,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堂上我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努力发挥教学机智,针对一个个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具体化、确切化的课堂学习评价。课堂评价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也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为了便于操作,我将学生课堂评价表设计为每周一评,分“提问”、“倾听”、“操作”、“合作”、“总评”五项,前四项学生自评,“总评”则在课后几分钟内由学习小组学生互评。
2、学生成长记录袋。这是一种典型的发展性评价。它除了帮助学生与教师了解学习与进步的状况外,还对于学生自制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克服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强调学业成绩的做法。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⑴成长记录袋的收录内容。我引导学生学会在成长记录袋中收录反映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反思、单元知识总结、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自己设计一份作业及成长记录簿等等。学生们把自己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清晰、全面地记录学生个体成长中的足迹,为学生个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背景资料。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既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与老师共同确定。⑵成长记录袋的整理。我指导学生分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进行整理,定期加以更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我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因材施教提供重要依据。⑶成长记录袋的规范。在建立、整理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我向学生提出规范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按老师要求选择作品,有针对性地收录。这时实质上要求学生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看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写出录入作品的理由,有展示性地收录。这一层次学生开始对作品进行鉴赏。三是建立目标档案袋,有目的性地收录。我只提目标,学生根据目标自定标准、自选形式、自组内容。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和独立性。
3、二次评价。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我的做法是:推迟作出判断。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结果觉得不满意,我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我就根据学生的第二次答卷
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我认为,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可能达到三种功能效应:通过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评价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改实践。我们将在不断完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体系方面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