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物理试题的立意、情景设置新颖,结构独具风格。有的试题文字叙述较长,信息量较大;有的试题的背景材料、物理情景与当前的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和新科技动态紧密结合。因而考生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读懂题目,分析信息,提取有效信息。而考生往往被较长的题干所吓倒,得分率很低,这正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所造成的。因而,阅读能力的教学已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已成为学生学好物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根据要求,精读、粗读多种方法共举。对浅显易懂或一般性的知识,如匀速直线运动、噪声的控制、光的直线传播及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设置的“STS”、“科学世界”等内容,可以粗读,了解基本内容或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对学生遇到的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盘放好准备称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还是先加质量小的……”,当然这里“左盘放物体,右盘加砝码”是关键词,还要仔细推敲出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不这样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只在“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存在一种状态,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2.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能让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阅读的兴趣。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每章开头都有两三个问题,许多章节设置了“想想议议”,每节都有大量的导向性问题,如“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立体声?”、“为什么通过光缆可以观看有线电视?”、“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见了这些扣人心弦、关键而奇妙的问题,会信心百倍地阅读课本,从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文段阅读与插图相结合。新编物理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大量插图的增加。其中大多又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卡通漫画手法绘制,形式多样,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丰富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阅读时要勾、划、批、注。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阅读时要在教材上做好“勾”、“划”、“批”、“注”等标记。如对“热量”这一概念,阅读时可注解为:(1)它不是状态量;(2)热量是能量交换的表现,是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物体吸、放热这一过程中,一个物体谈不上热量。
二、诱导、强化训练,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1.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阅读的自觉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习惯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产生了读的欲望,才可能自愿去读。教师要不断的教育学生,让他们把阅读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他们感到阅读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成一种习惯,有空就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升阅读能力。
2.用好教材这一载体。新课教学中,以旧知识为基础,以旧启新。结合新知识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疑念,留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带着“不安全”感阅读教材,解决新问题;对重要的概念规律和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从教材中找出其内涵,准确地理解掌握;在章节复习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用简练的文字或直观的图表等就某一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要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赏析课外阅读材料,增加物理阅读深度,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物理阅读水平。课本仅仅是学生阅读内容的一部分,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给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宽厚的知识背景,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广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一是多读一些与物理课程联系紧密的书、报、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二是多读一些科普书籍,如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家的事迹、物理学在现代化建设及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通过广泛阅读,不仅使学生在无意识中积累了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培养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阅读能力,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为将来构建创新的平台打下基础。只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教材中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学会独立研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只要让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所改善,课堂上明显沉得下来,学习主动性增强,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准确率有所提高,解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更全面,学习中也就会发现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编辑/张俊英
一、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根据要求,精读、粗读多种方法共举。对浅显易懂或一般性的知识,如匀速直线运动、噪声的控制、光的直线传播及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设置的“STS”、“科学世界”等内容,可以粗读,了解基本内容或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对学生遇到的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盘放好准备称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还是先加质量小的……”,当然这里“左盘放物体,右盘加砝码”是关键词,还要仔细推敲出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不这样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只在“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存在一种状态,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2.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能让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阅读的兴趣。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每章开头都有两三个问题,许多章节设置了“想想议议”,每节都有大量的导向性问题,如“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立体声?”、“为什么通过光缆可以观看有线电视?”、“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见了这些扣人心弦、关键而奇妙的问题,会信心百倍地阅读课本,从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文段阅读与插图相结合。新编物理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大量插图的增加。其中大多又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卡通漫画手法绘制,形式多样,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丰富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阅读时要勾、划、批、注。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阅读时要在教材上做好“勾”、“划”、“批”、“注”等标记。如对“热量”这一概念,阅读时可注解为:(1)它不是状态量;(2)热量是能量交换的表现,是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物体吸、放热这一过程中,一个物体谈不上热量。
二、诱导、强化训练,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1.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阅读的自觉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习惯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产生了读的欲望,才可能自愿去读。教师要不断的教育学生,让他们把阅读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他们感到阅读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成一种习惯,有空就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升阅读能力。
2.用好教材这一载体。新课教学中,以旧知识为基础,以旧启新。结合新知识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疑念,留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带着“不安全”感阅读教材,解决新问题;对重要的概念规律和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从教材中找出其内涵,准确地理解掌握;在章节复习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用简练的文字或直观的图表等就某一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要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赏析课外阅读材料,增加物理阅读深度,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物理阅读水平。课本仅仅是学生阅读内容的一部分,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给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宽厚的知识背景,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广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一是多读一些与物理课程联系紧密的书、报、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二是多读一些科普书籍,如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家的事迹、物理学在现代化建设及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通过广泛阅读,不仅使学生在无意识中积累了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培养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阅读能力,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为将来构建创新的平台打下基础。只要让学生在反复阅读教材中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学会独立研究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只要让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所改善,课堂上明显沉得下来,学习主动性增强,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准确率有所提高,解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更全面,学习中也就会发现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