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是我们追求的现实目标,制约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瓶颈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错位。实施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宏观层面上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在中观层面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微观层面上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向高水平跃升是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逻辑必然。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36-02
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做好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大学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悖论”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的逻辑要求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中国教育在线称之为“史上更难就业季”;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被称为“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与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湖南、湖北多地频现“用工荒”,各地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悖论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根源在于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结构性就业问题正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最为突出的特征”,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基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因陷于深度调整导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萎缩,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并由此导致“需求外溢”和消费能力外流。在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以“供给侧”为切入点,以“结构性”为突破口,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升级的、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必然性
(一)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一对基本概念,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相关联的一对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高校供给的各层次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直接实现匹配。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端由高校和大学生两类主体组成,需求端则是以各类企业为代表的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即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因素则是就业市场的交易对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有两个决定因素:(1)高校的学科门类、招生专业和人才培养能力,(2)大学生本人的身体特征、性格特点等自然禀赋和通过学习获得的后天能力等。就业市场的需求侧的决定因素则是由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和岗位决定的,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行业、职业的兴衰更替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显性地表现为“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往复更迭,实质上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之间适应程度的体现。
(二)推进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逻辑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跨越式发展,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统招统分”到“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演进过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人才供给的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之间的不适应也日益凸显。
1.就业市场环境的转变是推动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前提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逐年提高,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与年俱增。自2013年至2017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人数从700万人增至795万人,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7.7%减缓至2017年的6.5%(预估值)。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与经济发展速度渐次放缓叠加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环境正在发生转换,已经由高校和大学生为主导的供给方市场转变为以用人单位为主导的需求方市场。直面供需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必须从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发力,改善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整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
2.经济新常态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背景
经济新常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邏辑,也是推进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逻辑。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驱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最终实现经济形态更高级、国际分工更优化、经济结构更合理的目标。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速直接相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的叠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换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对大学生个体已然形成的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进而加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达成一致时,大学生才能高质量就业。岳昌君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日益规模化、工厂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流水线上制造出的机器人,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不少毕业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许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社会、企业的新需求。
四、大学生就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实践
(一)宏观层面,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领域的重点是减少低端产品供给的同时扩大中高端产品的供给,提升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同理,教育领域也存在“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用工荒”同时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需求响应滞后。政府部门应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加减乘除”,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2016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对50个学位授权点“亮红牌”,对95个学位授权点“亮黄牌”且要求“限期整改”。学位点裁撤是高教领域去产能的体现,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举措,对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观层面,高校应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实质是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错位,治本本之策在于高等教育改革如何更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校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逻辑,坚持人才培养为改革开放服务、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对高等教育和人才质量的新要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的个体能力結构在更高水平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促进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三)微观层面,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个人能力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特点凸显了教育的稳定性和长周期性,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天然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即时性、多变性存在矛盾。但是,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的主体,要敏锐地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准确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学习新知识,主动养成新理念,主动发展新能力,以高水准的能力和素质适应行业、职业需求即时性、多变性的特点,在更高水平上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对接用人单位的高标准要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长此以往不但会造成个人和社会资源浪费,而且“无业可就”的现象也是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治本之策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宏观总量上调整人才供给结构,从中观层面上实施以人才质量为中心、以经济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教学改革,从微观层面上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新要求,使大学生人才供给更好地满足经济新常态之需,更好地满足广大企业的创新发展之需,真正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杜玉波.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N].学习时报,2014-11-24.
[2]岳昌君,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关 键 词] 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逻辑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36-02
就业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做好以大学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大学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悖论”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的逻辑要求
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中国教育在线称之为“史上更难就业季”;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被称为“就业季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与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湖南、湖北多地频现“用工荒”,各地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悖论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根源在于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结构性就业问题正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最为突出的特征”,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基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因陷于深度调整导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萎缩,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并由此导致“需求外溢”和消费能力外流。在全面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以“供给侧”为切入点,以“结构性”为突破口,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升级的、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必然性
(一)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一对基本概念,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相关联的一对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高校供给的各层次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机制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直接实现匹配。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给端由高校和大学生两类主体组成,需求端则是以各类企业为代表的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即自身的脑力和体力因素则是就业市场的交易对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有两个决定因素:(1)高校的学科门类、招生专业和人才培养能力,(2)大学生本人的身体特征、性格特点等自然禀赋和通过学习获得的后天能力等。就业市场的需求侧的决定因素则是由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和岗位决定的,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行业、职业的兴衰更替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变化显性地表现为“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往复更迭,实质上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之间适应程度的体现。
(二)推进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逻辑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跨越式发展,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统招统分”到“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演进过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完善和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人才供给的结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之间的不适应也日益凸显。
1.就业市场环境的转变是推动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前提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逐年提高,大学毕业生供给总量与年俱增。自2013年至2017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人数从700万人增至795万人,与此同时,国民经济增速由2013年的7.7%减缓至2017年的6.5%(预估值)。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与经济发展速度渐次放缓叠加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环境正在发生转换,已经由高校和大学生为主导的供给方市场转变为以用人单位为主导的需求方市场。直面供需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必须从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发力,改善大学生人力资源供给整体的专业和层次结构,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
2.经济新常态是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背景
经济新常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邏辑,也是推进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逻辑。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驱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最终实现经济形态更高级、国际分工更优化、经济结构更合理的目标。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速直接相关,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年俱增的叠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另一方面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换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对大学生个体已然形成的人力资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进而加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只有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达成一致时,大学生才能高质量就业。岳昌君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日益规模化、工厂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流水线上制造出的机器人,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不少毕业生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许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社会、企业的新需求。
四、大学生就业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实践
(一)宏观层面,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推动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领域的重点是减少低端产品供给的同时扩大中高端产品的供给,提升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同理,教育领域也存在“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能型人才“用工荒”同时出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需求响应滞后。政府部门应下决心推动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的“加减乘除”,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2016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对50个学位授权点“亮红牌”,对95个学位授权点“亮黄牌”且要求“限期整改”。学位点裁撤是高教领域去产能的体现,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举措,对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观层面,高校应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实质是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错位,治本本之策在于高等教育改革如何更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高校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逻辑,坚持人才培养为改革开放服务、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对高等教育和人才质量的新要求,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大学生的个体能力結构在更高水平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促进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三)微观层面,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个人能力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特点凸显了教育的稳定性和长周期性,高校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天然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即时性、多变性存在矛盾。但是,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的主体,要敏锐地洞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动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准确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实施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学习新知识,主动养成新理念,主动发展新能力,以高水准的能力和素质适应行业、职业需求即时性、多变性的特点,在更高水平上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对接用人单位的高标准要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凸显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长此以往不但会造成个人和社会资源浪费,而且“无业可就”的现象也是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治本之策是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宏观总量上调整人才供给结构,从中观层面上实施以人才质量为中心、以经济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教学改革,从微观层面上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新要求,使大学生人才供给更好地满足经济新常态之需,更好地满足广大企业的创新发展之需,真正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杜玉波.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N].学习时报,2014-11-24.
[2]岳昌君,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