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如此,在新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劳动教育仍然缺乏应有的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劳动教育手段仍显陈旧。创新劳动教育手段,让受教育者牢固掌握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观,培养崇尚劳动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每一位教育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新时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现代教育的主旨之一。总书记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的有效途径。
1.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2.以劳增智。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促进人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3.以劳强体。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做出努力、耗费精力,要做出劳动成果,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因而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
4.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
二、新时代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大概有4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树立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导向。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设计里面没有这个环节,相应的资源也保障不了。学校、家长还有学生受到“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客观上忽视了劳动教育。
2.应试教育挤占了劳动教育的空间。应试教育追求分数,把智育放在最重要、最优先的位置,劳动教育就只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了”。
3.在课程整体设计上没有把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劳动应该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应该像读书一样的,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做这种设计。
4.没有相应的评价导向体系。如果将来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劳动情况能对其升学、就业等各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必将大大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新时代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策略与建议
(一)营造崇尚劳动的风尚,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
当前,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参加三类劳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弘扬积极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品质。从实施方式上看,劳动教育尤其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在出力流汗中成长,这与智育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开展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在讲台上“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简单说教。而是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劳動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感受不同劳动的艰辛,思考不同职业岗位上的人是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是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落到实处的关键。
1.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
2.系统梳理各类课程、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对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作出整体设计,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
(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支持保障。
1.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外统筹,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
2.加强师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
3.加强资源开发。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验基地建设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市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
4.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包括参加劳动处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通过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才能让劳动教育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现代教育的主旨之一。总书记说:“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的人生的有效途径。
1.以劳树德。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2.以劳增智。劳动是创造的基础。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而且能促进人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
3.以劳强体。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要做出努力、耗费精力,要做出劳动成果,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因而可以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责任心、情感和意志等思想品质。
4.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
二、新时代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大概有4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树立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导向。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设计里面没有这个环节,相应的资源也保障不了。学校、家长还有学生受到“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影响,客观上忽视了劳动教育。
2.应试教育挤占了劳动教育的空间。应试教育追求分数,把智育放在最重要、最优先的位置,劳动教育就只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了”。
3.在课程整体设计上没有把劳动教育作为青少年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劳动应该是人生存的一种基本手段,应该像读书一样的,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没有做这种设计。
4.没有相应的评价导向体系。如果将来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劳动情况能对其升学、就业等各方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必将大大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新时代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策略与建议
(一)营造崇尚劳动的风尚,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
当前,加强劳动教育首先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参加三类劳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劳动观念,弘扬积极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品质。从实施方式上看,劳动教育尤其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在出力流汗中成长,这与智育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开展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在讲台上“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简单说教。而是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劳動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感受不同劳动的艰辛,思考不同职业岗位上的人是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是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落到实处的关键。
1.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
2.系统梳理各类课程、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对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作出整体设计,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
(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支持保障。
1.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劳动教育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加强县级统筹,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场地,设备等落实到位,加强校内外统筹,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
2.加强师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配备专兼职教研员,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竞赛,促进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
3.加强资源开发。因地因校制宜加强劳动教育,场地或实验基地建设满足劳动教育需要。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的基地,城市地区要统筹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青少年宫和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
4.加强督导评价。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劳动教育督导,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学校要建立学生劳动,包括参加劳动处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通过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确保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合理性、科学性,才能让劳动教育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