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品咂人鸥之情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人与海鸥》应该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应该抓住关键语段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走进“海鸥送别图”;应该通过音乐渲染等手段,引领孩子们体会老人和海鸥之间那种血肉相连的信赖。不断地在看似寻常的地方营造浓浓的情境化氛围,并在其中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之一,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课改方向。
  关键词:以读为本;抓住关键;情境渲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成了朋友,也成了翠湖的一道风景。老人有情,海鸥有义,特别是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这份真挚、悲壮的情感深处呢?
  一、以读为本,读中品悟
  笔者以为,《老人与海鸥》篇幅较长,应该以读代讲,读中悟情。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在一问一答在圈子里打转转,那么,其教学效果一定是残缺的、苍白的,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做好语文的“分内事”——朗读,实在疏忽不得。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放声诵读、随机指名接读、听录音赏读、进行个性化阅读,凭借“读”这一最“原始”、最“传统”的方式,引领孩子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和作者一起感慨人生、品咂人鸥之情。
  还可以让孩子们合作读,让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配合读、运用不同的节奏进行排读,让学生走进人鸥世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实践证明,让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在读中品,读中悟,读中评,正所谓:“读慢一点,有时间自悟;读深一点,有机会反思;读透一点,有能力发现。”
  二、抓住关键,畅谈感想
  不难看出,教学《老人与海鸥》应该引领学生走进两幅画面,即老人爱海鸥、海鸥送老人。在理清文章的脉络后,应该巧妙引导“哪部分最让人出乎意料,最能打动人?”以此畅谈老人与海鸥之间可能会有的对话,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
  1.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比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还比如:“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还比如:“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通过这些语句让学生想象老人与海鸥会亲昵地说些什么……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
  2.引领学生走进“海鸥送别图”,品悟海鸥情。应该引领学生抓住“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透过这些词句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海鸥对老人胜似亲人般的情感。
  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沿径探源、披文入情,进入到句子深处,触摸文字背后的“体温”。比如,能不能把“翅膀扑得那样近”中的“扑”字换成“飞”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心情吗?……对于小学生而言,切不可抛开语言的外壳,直奔“人和海鸥之情”而去。抓住“扑”等词语反复品味才是正途,至于诸如“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等宏大的理想讨论则不宜过多。
  三、音乐渲染,读写结合
  不论什么课堂,“以情取胜”都是应该提倡的,《老人与海鸥》无疑是一篇情感比较浓烈的课文,通过音乐渲染等手段,引领孩子们体会那种老人和海鸥之间血肉相连的信赖,应该成为教师教学此文的一个重要的视点,正如苏拉所说的:“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充沛情感、丰富思想、愉悦生命。”
  1.在音乐背景下,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知觉反差,共同震撼学生的心灵,创设了一个浓浓的情境。
  2.假如海鸥会说话,假如你就是那被老人宠爱过的“独脚”“灰头”“老沙”“公主”中的一只,此时,你站在老人的遗像前,你会对老人说什么?
  3.在老人与海鸥的相处当中,一定还有许多幸福的畫面。同学们,请拿起笔,发挥你的想象力,把你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4.每到海鸥飞临翠湖的季节,就会有许多市民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它们喂食。那么,假如在这样的季节,恰好你到翠湖,你会怎么办?
  事实上,精彩的教学都应该是情境化课堂,都应该是拓展性课堂。因此,不断地在看似寻常的地方营造浓浓的情境化氛围,并在其中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的要义之一,也是新课程最为倡导的课改方向。但愿,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引发孩子们对语言的敏感,以此让孩子们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在更广的层面收获语文的“色香味”。
  参考文献:
  [1]许秋瑞.是谁,由学生反感“读得再有感情些”引发的思考[J].福建教育,2013(12):36.
  [2]苏拉.让岁月成歌,把一生唱完[J].教师月刊,2016(4):31.
  编辑 王亚青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早已被提上教育改革日程。而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越发成为数学教学者应该深入思考并予以破除的策略性问题。通常情况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灵活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应试教育弊端下,学生课堂上一味求同,反而忽视求异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设置游戏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 要:《鋤禾》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教材当中的一首古诗,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结合古诗更为有效地开展识字教学是现实教学当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其中,将识字与古诗所包含着的情感意境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进行学习的同时,使古诗当中的每个字都能够生成与之相对应的图像,借助图文并茂以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与思考,即“因理识字,举象造境”。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标,而且有助
作为培养小学生艺术萌芽的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引领小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不仅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小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假恶丑,认识真善美,从而形成有效的美感教育。为此,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必然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环境的创设,学生能够从音乐知识的习得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具体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循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性、活动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段;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设计;策略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发展阶段,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
摘 要:“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既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较之前面学过的没有余数的除法,难度明显增加,所以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畏难情绪。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克服这些畏难情绪,教师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方法  
摘 要: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然后取得最大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先教学生怎样去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尽早培养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自读、自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留下的学习经验之谈。如何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积极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河山壮美,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无数的赞美。今天我们要继续跟着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去游览。  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请大家回忆游双龙洞的路线。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品析词句,探究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  学习2~3自然段  思考: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
摘 要:从老师范读入手,教会学生在朗读中表达真情实感,在朗读体验中体会朗读的乐趣,成为热爱朗诵的朗读者。  关键词:范读;真情实感;体验乐趣  文字,是有温度的。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通过朗读者把这种温暖传递出去,感染听众。  书声琅琅,这是对语文课最基本的要求。但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的朗读普遍都比较糟糕,看似有很多形式,可是往往流于形式,老师也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只是为读而读。这些现象和语文老师平时
摘 要:紧紧围绕《化简比》一课的教学,从解读文本入手,具体分析了活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解读文本;活用教材;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用新课程理念解读教材和实施教学,是值得每位教师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教学应源于教材,但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要高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数学教学的灵活性。本文就以《化简比》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正确“解读文本”是“活用教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西大街小学)  摘 要:英文绘本通过图画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故事进行描述,使得英语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英文绘本作为补充教材,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英文绘本;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