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这一环节主要是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因此,在这一种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阅读教材初步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课前没有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性质和具体上课内容,只是通知学生上课内容时,往往出现预计总用时为15分钟左右,可是在实际课堂中却用了近25分钟,并且还有个别组没有完成,就是完成的组效果也不好。为什么会这样?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预习时没有认真读教材更没有读懂教材!于是我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讨论在预习时应该怎样读教材的问题。简单地说,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读教材要咬文嚼字,不能理解大意就算完,特别是自然科学更应该这样。例如:氧气的水溶性是不易溶于水,可是有的学生说是氧气难溶于水。虽然“不易”和“难”是近义词,但是用在这里其意义相去甚远,是绝不能互换的。
二、读教材要全面阅读,不能丢三落四就结束,哪怕是犄角旮旯也要读到。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要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40页下方的注释中,可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所以做实验时不仅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三、读教材要善于对比,不能看似一样就放过,尤其是实验装置图一定要这样做。例如:教材38页图2-15与39页图2-17分别是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两图只有一点区别,就是试管口有没有棉花。不少学生注意不到,所以在做实验或做题时经常因混淆而出错。
四、读教材要学会总结,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都想记,结果什么都记不住。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教材上写了满满一页,想全面记住很困难,所以在做实验时往往有些学生看一步做一步。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又错过了最佳观察现象的时机,还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将其实验步骤总结为简单的几个字,效果将会大大改观。
因此,在这一种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阅读教材初步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课前没有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性质和具体上课内容,只是通知学生上课内容时,往往出现预计总用时为15分钟左右,可是在实际课堂中却用了近25分钟,并且还有个别组没有完成,就是完成的组效果也不好。为什么会这样?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在预习时没有认真读教材更没有读懂教材!于是我在课余时间和学生讨论在预习时应该怎样读教材的问题。简单地说,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读教材要咬文嚼字,不能理解大意就算完,特别是自然科学更应该这样。例如:氧气的水溶性是不易溶于水,可是有的学生说是氧气难溶于水。虽然“不易”和“难”是近义词,但是用在这里其意义相去甚远,是绝不能互换的。
二、读教材要全面阅读,不能丢三落四就结束,哪怕是犄角旮旯也要读到。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要让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等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40页下方的注释中,可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所以做实验时不仅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三、读教材要善于对比,不能看似一样就放过,尤其是实验装置图一定要这样做。例如:教材38页图2-15与39页图2-17分别是用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两图只有一点区别,就是试管口有没有棉花。不少学生注意不到,所以在做实验或做题时经常因混淆而出错。
四、读教材要学会总结,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都想记,结果什么都记不住。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教材上写了满满一页,想全面记住很困难,所以在做实验时往往有些学生看一步做一步。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又错过了最佳观察现象的时机,还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将其实验步骤总结为简单的几个字,效果将会大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