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天,我一直被一位102岁的老太太所倾倒,她就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先生。虽然她已经香消玉殒,但她那种古典艺术生活版本,让我们有恍如隔世之感。
张充和出身在书香门第,她和三个姐姐成长的环境既相同又不相同。张充和八个月就离开苏州,被合肥叔祖母(李鸿章侄女)收养为孙女,在合肥那个老宅里,她三岁背唐诗,四岁临帖,十岁与朱谟钦先生学习古文和书法。也就是说,她不但接受了一种私塾式的教育,也从叔祖母那里学到了慈悲,明白了人生的“为善之道”。
这个不走寻常路,没有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孩子,连她的姐姐们都知道这个妹妹“独来独往,与众不同”。当年她的姐姐们与社会接触,有大都市年轻人的风范:上戏院,摩登,说着流行的话语。而张充和则每天在叔祖母的老宅中,沉浸于诗书琴画,沉思默想,宁静内敛,几乎与世隔绝。1927年,合肥的上空出现飞机时,她竟以为那是巨大的风筝。
用现在的长辈的口吻来评点就是:如此幼稚,将来到社会怎么混到饭吃啊?
1930年,叔祖母去世,16岁的张充和回苏州与家人团聚,入父亲所办的乐益女中就读。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没有循规蹈矩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师从沈传芷、张传芳等人学习昆曲(沈传芷的父亲正是培养传字辈的“大先生”沈月泉)。作为一个女生,张充和还师从“江南笛王”李荣忻学习吹昆笛,作为一个淑女,在那个年代也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说到这里,有人会质疑老克,只有像张家那样的名门贵族,才会有这样的学习条件,言下之意,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具备这样的机会。但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一句:外部条件再好,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是否有心。假如张充和童年、少年没有打下古文和书法的底子,又如何对昆曲有如此痴迷的兴趣?就像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样的名师家教都可以请到,关键还是看学生是否能学出来,对Ⅱ巴?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细节:在苏州的三年,张充和不但在校读书、业余学昆曲,还兼任《中央日报》副刊的编辑,开始发表诗歌散文。这个当年连风筝和飞机都搞不清的孩子,居然可以到社会上混到饭吃。
所以说,教育就是培养兴趣的,一旦兴趣培养好,无论身在何处,外部环境怎样,都会服从内心的召唤,沿着光亮的方向迅跑。
1934年,20岁的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24岁时,她为自己编了一本《曲人鸿爪》,收集各方昆曲名家、学士才人的即兴书画。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记录风雅轶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善美”的文化人群的范本。
张充和从小到大,哪怕1949年之后在大洋彼岸,还延续着少年时代读诗、习字、吹笛、唱曲的生活形态,世界上那些纷争纠结她是有意避开的,在她的心里,昆曲和书法,才是她一生的知己。她似乎一直活在忠孝节烈、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活在虚构与韵美里。
不要看轻这种昆曲和书法的滋养作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人还原成人,尤其在当下,显得特别重要。在她看来,那些新世界对她来说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欢的那些东西。甚至连梦想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误解张充和只是一个“乱世佳人”,她是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手娟秀端凝的小楷,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她的昆曲也唱得好,当年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等大师连在一起的,被称为是台上演唱最不走样的人。难怪她的书法老师沈尹默先生夸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达到“无所不能”的造境。
这个“无所不能”正是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有关,正是经、史、诗、文,以及书画、戏曲和音乐的全面打通,才能开出这朵让人向往的空谷幽兰。
张充和先生的晚年,依旧以在家种瓜、收信、喂乌、写诗、观松鼠、乘凉等事感到自足,感到喜悦。最为难得的是,她可以随时进入唱曲和挥墨的心境。
一位活到102岁的老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属于她的审美人生,这种所谓没有“志”的艺术生活,值得我们仔细、好好玩味。
张充和出身在书香门第,她和三个姐姐成长的环境既相同又不相同。张充和八个月就离开苏州,被合肥叔祖母(李鸿章侄女)收养为孙女,在合肥那个老宅里,她三岁背唐诗,四岁临帖,十岁与朱谟钦先生学习古文和书法。也就是说,她不但接受了一种私塾式的教育,也从叔祖母那里学到了慈悲,明白了人生的“为善之道”。
这个不走寻常路,没有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孩子,连她的姐姐们都知道这个妹妹“独来独往,与众不同”。当年她的姐姐们与社会接触,有大都市年轻人的风范:上戏院,摩登,说着流行的话语。而张充和则每天在叔祖母的老宅中,沉浸于诗书琴画,沉思默想,宁静内敛,几乎与世隔绝。1927年,合肥的上空出现飞机时,她竟以为那是巨大的风筝。
用现在的长辈的口吻来评点就是:如此幼稚,将来到社会怎么混到饭吃啊?
1930年,叔祖母去世,16岁的张充和回苏州与家人团聚,入父亲所办的乐益女中就读。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没有循规蹈矩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师从沈传芷、张传芳等人学习昆曲(沈传芷的父亲正是培养传字辈的“大先生”沈月泉)。作为一个女生,张充和还师从“江南笛王”李荣忻学习吹昆笛,作为一个淑女,在那个年代也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说到这里,有人会质疑老克,只有像张家那样的名门贵族,才会有这样的学习条件,言下之意,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具备这样的机会。但我在这里要提醒诸位一句:外部条件再好,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是否有心。假如张充和童年、少年没有打下古文和书法的底子,又如何对昆曲有如此痴迷的兴趣?就像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样的名师家教都可以请到,关键还是看学生是否能学出来,对Ⅱ巴?
这里还要补充一个细节:在苏州的三年,张充和不但在校读书、业余学昆曲,还兼任《中央日报》副刊的编辑,开始发表诗歌散文。这个当年连风筝和飞机都搞不清的孩子,居然可以到社会上混到饭吃。
所以说,教育就是培养兴趣的,一旦兴趣培养好,无论身在何处,外部环境怎样,都会服从内心的召唤,沿着光亮的方向迅跑。
1934年,20岁的张充和以数学零分、国文满分的成绩,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24岁时,她为自己编了一本《曲人鸿爪》,收集各方昆曲名家、学士才人的即兴书画。现在看来,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记录风雅轶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善美”的文化人群的范本。
张充和从小到大,哪怕1949年之后在大洋彼岸,还延续着少年时代读诗、习字、吹笛、唱曲的生活形态,世界上那些纷争纠结她是有意避开的,在她的心里,昆曲和书法,才是她一生的知己。她似乎一直活在忠孝节烈、才子佳人的故事里,活在虚构与韵美里。
不要看轻这种昆曲和书法的滋养作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把人还原成人,尤其在当下,显得特别重要。在她看来,那些新世界对她来说是黯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欢的那些东西。甚至连梦想那些东西的空间都没有。
说到这里,大家也不要误解张充和只是一个“乱世佳人”,她是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手娟秀端凝的小楷,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她的昆曲也唱得好,当年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等大师连在一起的,被称为是台上演唱最不走样的人。难怪她的书法老师沈尹默先生夸她在古典艺术的领域,达到“无所不能”的造境。
这个“无所不能”正是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有关,正是经、史、诗、文,以及书画、戏曲和音乐的全面打通,才能开出这朵让人向往的空谷幽兰。
张充和先生的晚年,依旧以在家种瓜、收信、喂乌、写诗、观松鼠、乘凉等事感到自足,感到喜悦。最为难得的是,她可以随时进入唱曲和挥墨的心境。
一位活到102岁的老人,一生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属于她的审美人生,这种所谓没有“志”的艺术生活,值得我们仔细、好好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