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的沉寂之梦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车越过山峦和迷雾,停驶在巴伐利亚高地上的时候,就仿佛听到约翰·赛拔丝蒂安·巴赫的E大调前奏曲,闻到黑啤与香肠的味道,忘记二战时期这里曾被盟军轰炸过71次的黑暗过往。
  一走入德国最大的联邦州巴伐利亚(Bavaria),就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对你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最适合你留下来的城市;你一踏入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家。火车越过山峦和迷雾,停驶在巴伐利亚高地上的时候,就仿佛听到约翰·赛拔丝蒂安·巴赫的E大调前奏曲,闻到黑啤与香肠的味道,忘记二战时期这里曾被盟军轰炸过71次的黑暗过往。在这座外国居民达到三成的城市里,各色人种在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和睦共处,蒙住全身只露出眼睛的阿拉伯妇女挎着粉色的Prada在专柜试香水,从宝马公司下班的白领们隐藏不住满脸的疲惫匆匆回家,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流连路边的酒吧,大声欢笑,地铁开到凌晨一两点运送这些自由之民回青年旅社。每逢10月的慕尼黑啤酒节,整个城市被游客层层塞满,集聚在怀抱着8杯啤酒、身着传统服饰的酒娘面前,而慕尼黑的青年们也会身着巴伐利亚传统马甲与毡帽服饰,说着连德国人也听不懂的巴伐利亚方言挽起手臂起舞,映衬着这座城市的宣传语:慕尼黑爱你(München mag dich)。
  首府慕尼黑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发挥到极致。从火车站乘坐地铁前往市中心,到达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玛利亚广场(Marienplatz)。玛利亚广场上最耀眼的建筑莫过于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棕黑色的哥特式建筑象征了德国人的一丝不苟与精雕细琢,也是富有德国特色的建筑之一。据说1516年慕尼黑发生大鼠疫,全市有几千人丧生,城市沦为空城。威谦五世公爵为了重振慕尼黑,大肆举行庆典并在市政厅钟楼的五、六两层安放了木偶报时钟。圣诞节的时候玛利亚广场上还会有圣诞集市,销售圣诞制品和糖果,并可买到德国圣诞节特有的热红酒(Glühwein),花上2.5欧元可以买上一杯,多付2欧元还可将印有圣诞图画的盛酒马克杯带走。红酒辛辣而滚烫,喝上一口就可驱散走冬日的寒气。如果与恋人同饮,女孩手捧温热的杯子,冒出的热气会将她的脸蛋照得更加甜美。
  慕尼黑曾经的城市宣传语是慕尼黑之子(Münchner Kind),代表着这里最初的居民:僧侣。巴伐利亚超过三分之二的居民都信仰天主教,但也有人说慕尼黑唯一的宗教就是啤酒。在玛利亚广场的西北面可以看到市政厅钟楼后面两个洋葱头似的钟塔,那是圣母教堂(Frauenkirche)的双塔。这座哥特式教堂建于1468年,高99米,据说因为教堂是整个城市的地标,所以慕尼黑所有新建建筑的高度均不得超过此楼。关于“洋葱头”圆顶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传说在15世纪建造了教堂,但教堂的尖顶一直没有竣工,一直到16世纪,人民才决定要完成此建筑。不过那时哥特式建筑时代已经过去,迎来了文艺复兴时代,所以人民决定给教堂安上当时时髦的意大利式圆顶,这也成为日后巴伐利亚教堂建筑的典范,但也有人说圆顶看上去就像是慕尼黑的啤酒杯。虽然是慕尼黑的象征建筑,圣母教堂的内饰却远远比不上离之不远的铁阿提纳教堂(Theatiner Kirche),一进入教堂,巴洛克式复杂的灰泥雕刻如玛利亚一样洁白无瑕,高贵而素雅,平和而沉静,比欧洲其他的教堂更让人感动。附近的马克斯-约瑟夫广场 (Max-Joseph-Platz)的中心是巴伐利亚国王马克斯-约瑟夫一世的雕像,雕像北部是巴伐利亚国立歌剧团的主要演出场所——国立剧院。
  从市中心坐上城铁,大概二十分钟即可到达宁芬堡宫(Schloss Nymphenburg),这是斐迪南·马里亚亲王送给妻子的礼物,感谢她生了儿子使王国有了继承人,这也是新天鹅堡的主人、那位悲情皇帝路德维希二世的出生地。跟世界上很多宫殿一样,一座城堡就是一个故事,代表了爱与礼物。它的扩建工程前后花了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宫殿内部至今保存着当初的草图。像所有的夏宫一样,宫殿坐落在一所花园内,矮矮的树篱,砾石铺就的小径,周围是大片的林地,潺潺流水,湖面上天鹅与野鸭嬉戏,闭上眼睛就可以体会到马里亚夫妇乘坐着金碧辉煌的马车驶回宁芬堡,绵绵细雨撒在湖中却未能滋润进黑天鹅厚实的羽毛中,众人走入中堂中,在洛可可式的壁画下开始下午茶。
  这座宫殿供奉着田园女神和山林水泽的众仙女,由10个庭院和博物馆组成,共计130个展室。3个主厅分别是位居正中的国王殿,朝向王宫大街的老宫殿,以及面临王宫花园的宴会厅、老王宫剧院、珍宝馆等,宫殿延国王殿呈品字形排开。宫殿里的群芳画廊,陈列着由宫廷画家斯蒂勒所作的36幅美人油画像,都是路德维希一世当年倾心的女子,或贵族家的女子,个个面容姣好。历史与传说隐藏在画像与灯具、茶具等宫内用品之间,让后人唏嘘不已。
  宁芬堡宫殿内还有各国的展厅,以及内藏皇室马车的马斯托尔博物馆( Marshall Museum),这原本是宫廷马厩,现在变成了宁芬堡的皇家马车博物馆,里面陈列了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当年乘坐过的各种豪华马车和雪橇。这些马车和雪橇极尽奢华,可以想象在久远的过去,当这些交通工具载着它们尊贵的主人行走在巴伐利亚王国的道路上时,一定吸引了很多人羡慕崇拜的眼光。中国阁最值得一看,阁内的装饰摆设全是中式的,壁纸屏风绘着龙凤、山水、花鸟、虫鱼,中国的漆器和瓷器琳琅满目。很遗憾现在的宁芬堡宫已被周围居民作为慢跑和遛狗的场所使用,不过作为公园,它的用途本该如此。
  慕尼黑人看似热情奔放,内心却极其保守,从不轻易接受新事物。他们对于古典艺术的执着,尤其是音乐与绘画,能与周边的奥地利和法国相提并论。慕尼黑的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位于市中心偏北,它不仅拥有以丢勒为代表的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大师之作,而且还收藏了意大刊文艺复兴、17世纪荷兰、佛兰德斯绘画的大量精品,不过使老馆饮誉全球的是其收藏的巴洛克时期北方最伟大的艺术家鲁本斯的绘画作品。在这里,德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与意大利艺术的典型塑造达到了完美结合,我们不妨将它作为画家艺术道路的总结。
  最近德国还开发了巴伐利亚浪漫蜜月专线。旅客可乘坐火车或者大巴一边沉浸在约翰·施特劳斯的音乐之中,一边游玩巴伐利亚省内的十几个城镇跟古堡。这个项目似乎只有亚洲和美国游客感兴趣,德国人对此类欧洲浪漫氛围的活动往往不感冒,不要忘了,德国人从未改变过刻板和不苟言笑,这些宏伟的建筑不过是他们在等待地铁里心中自言自语的一个念头,再将之放大了而已,只是一个在沉静的夜里勾勒出的梦境。如叔本华所说:生活唯有作为表象,纯粹加以直观,通过艺术再现,才是一生有意义的戏剧。在我们与朋友聚会欢笑时,他们也许已经在厨房里又冒出了一个创造宏伟计划的念头。
其他文献
贺慕群的艺术单纯、简约而饱含情感。作品以极强的形式感显示出特有的视觉张力,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细腻婉约,而是显出一种雄壮和肃穆。  2000年之前国内美术圈很少提及贺慕群这个名字,即便她被誉为“继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裔女艺术家”。20世纪早期在法国学习、创作的华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赵无极、朱德群、常玉、潘玉良,而稍晚于他们的贺慕群有着更加颠沛漂泊的人生
期刊
5月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展览——“戴汉志:5000个名字”,该展览遵循时间顺序展出大量戴汉志的信函、文件、照片、曾编辑的书目、曾策划的展览, 以及关于他的生平的详实资料。通过讲述戴汉志的故事,折射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  自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至今,短短的30余年间有许多外国人偶然与中国结缘,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发端的那些年,这些外国人敏感地发现了当时不受待见的艺术家
期刊
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  在一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中,随着各大集团对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的重视,集团旗下的各大购物中心已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开始尝试搭建跨界平台,以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并借以阐释品位的文化理念。而把艺术展搬入商场是时下新兴的这种对品位诠释的途径,并已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风靡开来。  6月
期刊
如果入市者还在关注着当代艺术中的F4,就太OUT,买家手中的名单正在悄然变化。  历时两个月的春拍如今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和往年相似香港佳士得(“Asia+”专场)和香港苏富比依旧于4月份率先起拍,其中佳士得人气颇旺,51件拍品全部成交,曾梵志的《浴室》以550万港币的价格成为该专场落槌价最高的作品,而在苏富比夜场,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最终以9420万港币的价格落槌,创造了其个人最新的价格
期刊
正是这种孤行于世的状态,使他伏得很低,尽可能地贴近大地;使他更为统一地投入自己的绘画,更加专情于自己的世界。孤行者的路有寂寥,亦别有风光。  ——许江  早期赴日研习西画蔚为风潮,以关良、丁衍庸、陈抱一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都在20世纪初便东渡扶桑,学成回国后又大多返回国内或从教、或创作,但这其中林达川却自去国后居留日本将近20年,是这一群体中经历颇为独特的一位。  1935年林达川进入东京美术学校
期刊
我们卖掉、捐掉,等于是传给更高一层的保护者,毕竟艺术品永远都在恒温恒湿的地方流转。当价格越来越高,艺术品受保护的程度越来越大。大家都可以玩艺术,但是那些最有价值、历史意义的,最终是有钱人保护它们,最终捐给美术馆。  ——余德耀  近几个月,上海有两个大展与海外收藏家有关。一个是将展出至7月20日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这是CCAA这个由瑞士大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创立的奖项
期刊
冯法祀自从拿起画笔就再也没放下过,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创作苏州古镇的风景系列,那会儿天非常热,儿子一直劝他好好休息,等热劲过去了再画,只可惜他没能等到。  1957年5月24日,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举办了结业展览,前来参观画展的朱德元帅提议大家合影留念,当时作为合影背景的正是冯法祀的结业创作《刘胡兰就义》,照片中依稀可辨冯法祀、詹建俊、靳尚谊等先生年轻时的相貌。今年6月2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为人
期刊
在这个繁华而虚空的世界,它们的美可以永恒。  北京798艺术区壹梵画廊举办了“浮世今生——木板浮世绘真迹展”,展出的作品来自瑞典私人藏家以及画廊珍藏。精美的浮世绘木版画让我们得以窥见日本江户和明治时期市井文化的繁华,得以体味带有浓厚大和审美趣味的虚浮世间之美。  “浮世”一词来源于佛教,意指繁华而虚空的世界。浮世绘的最初形式是手绘,木版画由中国传入日本以后,在世俗文化迅速发展的江户时代,浮世绘作者
期刊
他们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思考和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以专业和非专业的方式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作出了贡献。  对外国人来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中国一样神秘,强烈的好奇心驱动着他们漂洋过海拨开迷雾,领略这份“神秘”的真正魅力。在这过程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热爱和执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1985年以后,少数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对
期刊
余德耀美术馆的展示空间和展品本身的体量给人以深刻印象,余德耀的个人喜好在展览中体现无遗,而策展人巫鸿的作用便是取米下炊,将原料组合成什么样的食物,还是十分需要想象力和对作品的理解力。  神秘而巨大。这是我能想到的形容余德耀美术馆及其藏品最直观的词。  2014年的世界博物馆日,印尼华裔收藏家余德耀(Budi Tek)的第二座私人美术馆,在上海徐汇滨江区开幕了。余德耀在2004年前后开始集中收集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