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4例,分别给予其疾病病情观察记录、体位护理和术后搬动、床上大小便训练护理,与床上功能及自理能力训练、CPM活动仪辅助训练、上下床训练 ,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1例肺部感染。结论:通过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康复训练,更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创伤面积非常大的骨科治疗手术。该手术主要是通过运用材质和机械性均较高的材料,制作成一种与人体髋部骨关节相似的骨关节,以此取代已经丧失其功能的关节[1]。但因该手术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故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置入关节,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取3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2例,男性22例,患者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4.52±2.42)岁;其中23例为股骨头坏死,11例为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1.2护理方法
1.2.1疾病病情观察记录 术后无论是进行运动还是休息,都应叮嘱患者确保患肢呈现为外展30°中立位。对患者的专科病情进行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对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呼吸等进行监测;术后48h需对患肢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等感觉末梢血液循环进行观察,同时注意伤口敷料是否有渗液、渗血等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正常情况下,第1-2d引流量应当达到了200-400ml/d,术后24-48h后引流液低于50ml时,即可将引流管拔除。在病情监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都应当理解通知医生,配合进行救治处理。
1.2.2体位护理和术后搬动 当患者自手术室推出后,尽管已经逐渐苏醒,但由于麻醉作用,其运动和感觉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在对患者进行搬动和护理时,都必须非常仔细,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进行搬动的过程中,需将其臀部稍微抬起,由一名护理人员帮助其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再由多人进行共同搬动,在此过程中,众人发力需保持一致,抬起、放下、移动都需要同时实施,且注意动作轻缓。卧位同样继续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为其患足穿上“丁”字鞋,避免出现髋关机内收和内旋的现象。
1.2.3床上大小便训练 由于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多在病床上度过,而在进行大小便时,需将其臀部稍微抬起,并确保其能够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具体方法:以双肘作为支点,以健康肢体将下肢撑起,护士协助患者将腰部抬起,以免出现患肢内收和外旋的动作。叮嘱患者尽量减少动作幅度,并尽可能地避免进行臀部运动。
1.3康复训练
1.3.1床上功能及自理能力训练 在手术后第1日,即可安排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首先由护士为患者提供被动活动,例如:膝关节、腿部肌肉的按摩。指导患者在卧病修养期间,尽可能地进行力所能及的动作,例如:梳头、洗脸、进食等。对患者髋关节与周围肌力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关节、下肢肌肉锻炼,同时进行肌力训练(主要包括主动臀肌收缩、肌肉收缩训练、被动髌骨推移运动等)等;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帮助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每1h进行3-4次。通过该运动可使翻身次数得到控制,避免压疮。
1.3.2CPM活动仪辅助训练 术后经X线复查,观察患者假体情况,若恢复效果较佳,则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安排其接受CMP活动仪辅助活动。通常最开始活动度以30°为宜,活动范围控制在20°范围内,每日间隙性的进行1-2h的活动,此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活动度和范围,在患者具备主动活动能力后,即可停止使用CPM活动仪。
1.3.3上下床训练 上床时,首先将健侧移动自床边,以健侧下肢和双肘支撑身体逐渐移自床中,再缓慢地抬起患肢,放置于床上。下床方法相同,首先以健侧和双肘移动身体到床边,健侧脚首先着地,再将患肢稍微外展45°,逐渐抬起身体,使患肢离床,再以拐杖支撑身体。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肢术后15d髋关节功能,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2结果
本组资料34例患者中,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出现1例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且以老年患者为主,这部分患者,他们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这使得他们无论是力量,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较差。为此,术后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护理帮助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恢复方法非常关键。当然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进行调整,并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训练[2]。同时还需要叮嘱他们康复训练本身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能够急于求成,应当循序渐进,在机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训练,更利于肢体的康复。此外,还需要嘱咐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断的锻炼,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恢复效果。本研究通过为34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康复训练,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该结果已逐渐趋于我国常模结果,且仅出现1例患者有肺部感染的情况。
总而言之,通过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更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锦玉.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当代医药,2012,4(10):138-139.
[2]阳珍金,蒋小剑,朱正刚,韩萍.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居家护理康复训练路径及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4,6(20):1827-1829.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指导、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4例,分别给予其疾病病情观察记录、体位护理和术后搬动、床上大小便训练护理,与床上功能及自理能力训练、CPM活动仪辅助训练、上下床训练 ,观察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1例肺部感染。结论:通过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康复训练,更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创伤面积非常大的骨科治疗手术。该手术主要是通过运用材质和机械性均较高的材料,制作成一种与人体髋部骨关节相似的骨关节,以此取代已经丧失其功能的关节[1]。但因该手术术后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故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帮助患者快速适应置入关节,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诊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取3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女性12例,男性22例,患者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4.52±2.42)岁;其中23例为股骨头坏死,11例为类风湿性髋关节炎。
1.2护理方法
1.2.1疾病病情观察记录 术后无论是进行运动还是休息,都应叮嘱患者确保患肢呈现为外展30°中立位。对患者的专科病情进行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测,主要对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呼吸等进行监测;术后48h需对患肢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肿胀程度等感觉末梢血液循环进行观察,同时注意伤口敷料是否有渗液、渗血等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正常情况下,第1-2d引流量应当达到了200-400ml/d,术后24-48h后引流液低于50ml时,即可将引流管拔除。在病情监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都应当理解通知医生,配合进行救治处理。
1.2.2体位护理和术后搬动 当患者自手术室推出后,尽管已经逐渐苏醒,但由于麻醉作用,其运动和感觉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在对患者进行搬动和护理时,都必须非常仔细,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进行搬动的过程中,需将其臀部稍微抬起,由一名护理人员帮助其患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再由多人进行共同搬动,在此过程中,众人发力需保持一致,抬起、放下、移动都需要同时实施,且注意动作轻缓。卧位同样继续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为其患足穿上“丁”字鞋,避免出现髋关机内收和内旋的现象。
1.2.3床上大小便训练 由于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多在病床上度过,而在进行大小便时,需将其臀部稍微抬起,并确保其能够提升到足够的高度,具体方法:以双肘作为支点,以健康肢体将下肢撑起,护士协助患者将腰部抬起,以免出现患肢内收和外旋的动作。叮嘱患者尽量减少动作幅度,并尽可能地避免进行臀部运动。
1.3康复训练
1.3.1床上功能及自理能力训练 在手术后第1日,即可安排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首先由护士为患者提供被动活动,例如:膝关节、腿部肌肉的按摩。指导患者在卧病修养期间,尽可能地进行力所能及的动作,例如:梳头、洗脸、进食等。对患者髋关节与周围肌力进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关节、下肢肌肉锻炼,同时进行肌力训练(主要包括主动臀肌收缩、肌肉收缩训练、被动髌骨推移运动等)等;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帮助进行引体向上锻炼,每1h进行3-4次。通过该运动可使翻身次数得到控制,避免压疮。
1.3.2CPM活动仪辅助训练 术后经X线复查,观察患者假体情况,若恢复效果较佳,则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安排其接受CMP活动仪辅助活动。通常最开始活动度以30°为宜,活动范围控制在20°范围内,每日间隙性的进行1-2h的活动,此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活动度和范围,在患者具备主动活动能力后,即可停止使用CPM活动仪。
1.3.3上下床训练 上床时,首先将健侧移动自床边,以健侧下肢和双肘支撑身体逐渐移自床中,再缓慢地抬起患肢,放置于床上。下床方法相同,首先以健侧和双肘移动身体到床边,健侧脚首先着地,再将患肢稍微外展45°,逐渐抬起身体,使患肢离床,再以拐杖支撑身体。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肢术后15d髋关节功能,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2结果
本组资料34例患者中,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出现1例肺部感染,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且以老年患者为主,这部分患者,他们的生理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退,这使得他们无论是力量,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较差。为此,术后为他们提供科学的护理帮助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恢复方法非常关键。当然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进行调整,并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训练[2]。同时还需要叮嘱他们康复训练本身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不能够急于求成,应当循序渐进,在机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训练,更利于肢体的康复。此外,还需要嘱咐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只有坚持不断的锻炼,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恢复效果。本研究通过为34例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和康复训练,术后15d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为(64.32±14.20),该结果已逐渐趋于我国常模结果,且仅出现1例患者有肺部感染的情况。
总而言之,通过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更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锦玉.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当代医药,2012,4(10):138-139.
[2]阳珍金,蒋小剑,朱正刚,韩萍.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居家护理康复训练路径及评价标准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4,6(20):1827-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