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故宫的十年写作
张英:曾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你在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是什么契机,你选择了故宫?
祝勇:当专业作家是我长久的一个渴望。去故宫是因为这10年中,我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后,有幸读了刘梦溪先生的博士。正好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学研究所,老院长郑欣淼先生在2003年提出了“故宫学”的概念。敦煌有“敦煌学”,故宫有厚重的文化基础,完全可以支撑起“故宫学”这样一个学科。
2010年,成立故宫学研究所,此前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关于故宫的文章,与故宫博物院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互相比较了解。得益于郑欣淼老院长和李文儒副院长,读完博士后,我就进了故宫博物院。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此前,我无数次去过故宫,作为合作者和作者,在故宫出版社出过书,但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故宫博物院,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我的师母,就是刘梦溪先生的夫人陳祖芬老师,她见到我说,你去了一个最适合你的地方。
张英:从故宫的一个游客到一个研究者,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祝勇:作为游客,有一些猎奇的感觉,觉得特别震撼。作为工作人员,就跟故宫博物院朝夕相处了,进入了日常的状态,眼光会发生一些变化,猎奇的刺激感会减少,但随着了解会深入。就好像是和朋友打交道,你第一次或者偶尔见到这个朋友给你的感受,和你跟他每天过日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感觉是跟故宫过日子。
张英:作为研究员,在故宫中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祝勇:其实很平静,或者说是平淡的。有些电视台想拍我在故宫里的工作状态,我说不要拍,因为没什么可拍的。我不像那个在故宫里修文物的纪录片,故事挺炫的,有很多技术。我们就是在办公室里坐着,每天对着电脑,这样的一个工作状态;需要一些史料,或者提取一些文物的电子版,工作在网络上都可以进行,除非特别需要的时候,会到仓库现场什么的,所以正常的情况呢,就是在办公室坐着。
对我来说,在图书馆待的时间比较多。故宫博物院内部有一个图书馆,在寿安宫。一个小院里,非常安静。比如说,我要是看《四库全书》,图书的数量非常多,占满了一间一间屋子,几千卷的书,被压缩成影印版。这样的资料,只是我们图书馆里的沧海一粟。
我非常喜欢故宫博物院的这种安静。这些年故宫博物院比较火,游客比较了解故宫火爆的那些内容,实际上,故宫还有安静的那一面。作为个人,我非常喜欢故宫的安静,那个小院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各门类的学者都有;偶尔在院里走路,会遇上哪位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什么专家都有。
所以我说故宫是一所现成的大学校,是永远都毕不了业的大学。在这里,永远有你不知道的东西。每个学者都有他的领域,每个人的知识都有他的边界,但你在故宫里,随时可以找到老师,对我来说,这是特别好的一个滋养。
我在故宫呢,永远是个小学生。因为说到碑帖,你可能很茫然,可人家一辈子从事这个;说到玉器,人家一辈子在搞玉器,参加过无数次的考古挖掘。所以见到的都是你的老师,而且互相间非常平等,不论老幼,不论地位高低,非常平等、和谐友善。我特别珍视故宫这个环境,觉得很温暖。
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不会火爆,也火爆不了,但静水流深,很安静很长远,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状态,我特别喜欢这个状态。
张英:听上去真让人羡慕,有点像传统书院的日常生活,但如何将它与写作相结合呢?
祝勇:写作要向内在去挖掘,离得近了,观察、思考会更近一些。比如《故宫六百年》里我写到慈禧,把中国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最黑暗的深渊,慈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近距离观察,会有很多视角,会更加细致。
很多人都关注慈禧吃什么、穿什么,非常奢华;正赶上甲午战争,她非要过六十大寿。但我可能变一个视角——慈禧一进宫廷,就开始宫斗。这个宫斗身不由己,她青年丧夫、老年丧子,从个人生活看,她什么都没有,没有家庭温暖。一个孤老太太,一直到死,她对物质生活的近乎变态的这种需求,比如造颐和园,就可以做一个解读。她一生削尖了脑袋去争,结果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奢华的生活来实现她的权力的自我满足。
她能吃多少?她能喝多少?她对物质的欲望已经超过正常人的正常欲望,慈禧对国家衰败负有责任,但她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只知道历史书上这么写,可为什么会这样?从历史的海平面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岛屿露出水面的部分,但你还要看看海平面之下的部分。
在故宫可以慢慢沉下来,尤其是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可以沉潜于史料,慢慢梳理,了解她的精神脉络。我觉得,这对我写作特别重要,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慈禧大年初二干了什么、大年初五干了什么,那只是表象,表象后面的东西更重要。
张英:因为你获得了平视的视角,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慈禧,颐和园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个生日礼物,她开心是没问题的,可放在一个国家中,这就是大问题。
祝勇:对。她当时是清朝的、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黎民百姓负责。我们把这个脉络梳理清楚,对历史和对历史的人物,可能认识会更深刻。
张英:大家喜欢你的故宫,因为你是带着今人去看这些事物,采取了一种平视的态度。你用自己的生命印迹和人生经验在画它,与很多书写故宫的作品视角不一样,很有亲切感。
祝勇:平视这个词,总结得特别好。我写过许多“大人物”,不管是康熙、乾隆,还是汉武帝、秦始皇,还有前不久写苏东坡。
对于写苏东坡,我也曾踌躇,因为苏东坡的知识结构特别庞大。河北人民出版社出了二十卷的《苏轼全集校注》,我认认真真学习。对于他的知识结构,我高山仰止;对于他的文化贡献,真是望尘莫及。我有什么本钱去写苏东坡呢?
我之所以动笔,因为我觉得,苏东坡也是一个人,苏东坡也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师,拿着大师范儿,高高在上。他在黄州时,和卖酒的、卖肉的、种田的,都是好朋友。苏东坡的姿态很低,我想,我写苏东坡呢,苏东坡也不会觉得我很浅薄吧,也不会觉得“你有什么资格写我”是吧? 苏东坡就是很亲切的一个人。如果我们能见面,我觉得,他就是我们的一个邻居,一个大哥,一个朋友。他不会怪罪我。了解这些后,我就把心理负担放下了,我把他当成一个朋友,就是你说的平视的这个视角,是可以推心置腹交谈的这么一个人。我可以写他的喜怒哀乐,他也有很脆弱的时候——作为人,都有自己很脆弱的时候。
在我的书里,把苏东坡的姿态放平了,我自己的姿态也放平了。自我解放了,写作时就会更自由,更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苏东坡,去考虑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个倾心交谈的感觉。我觉得在写作中,这种感觉还是挺美妙的。如果战战兢兢、步步为营,我觉得那种写作状态不是很自由。
张英:你当年提出“新散文”,到现在为止,你的写作忠实地践行了“新散文”的理论。
祝勇:这些关于故宫的写作,内容上是故宫,写法是新散文。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提出“新散文”概念时,写作者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多二十多岁,年长一点的也才三十多岁,是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这么一代人。我们脑海里的散文都有现成的样本,对写作者的生命力形成了某种束缚。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传统散文承载不了迅速变化的时代,小说、诗歌、戏剧从新时期以来,都有很大发展,散文却一直是老面孔。也不是说为变化而变化,而是写作过程中所呈现的面貌,自然而然地不同了。
当时写散文的有我、宁肯、张瑞风、周晓枫、庞培、于坚、钟明等,都很年轻,而且互相不认识。不是说大家商量好了,“咱们弄个新散文吧”,而是自发地、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都呈现出新面貌。所以,就把它总结为新散文。
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对此提出置疑,我也写了很多回应文章,因为很多置疑者连新散文的文本都没看,人云亦云从概念出发去批判、去否定。写回应文章是被逼无奈,所以有人说我是什么新散文的理论推動者。
从后来的发展看,新散文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堪称大家的写作者。散文的复杂性、丰富性,都比原先那种一事一议、承载力很小的散文,要丰富得多、进步得多。
事实上,今天的散文写作已不太可能回到新散文之前的状态了,等于承认了新散文的贡献,不管这个贡献有没有写在书中。我对故宫的写作,也是遵循着新散文的一个诉求——它是散文,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内容,但内容相对丰富,就像交响乐,有很多声部。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文本,不再是那种很单薄的文本。
散文写到今天,我觉得已经可以和小说取得的进展相媲美了。我觉得《故宫六百年》那么厚的一本书,就是一篇大散文。这些年的写作以故宫为主题、以中国的历史文明为主题,我一直没有背离新散文的理念,尽可能探索新的表达方法。
归根结底,新散文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个创新,是在我们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我觉得只有这样,文学才能进步。回顾我们文学史,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
像最近苏东坡引起关注,大家喜欢他的词。词这个艺术,原先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当时很多文化人讲“词为小道”,小技,因为知识分子还是看重诗,诗可以“言志载道”;词就是游戏遣兴,一个轻薄短小、不那么重要的一个文体。
但是词到苏东坡的手里,他用自己的创作,把词推向了一个高峰。到宋代中期以后,词完全可以和诗并驾齐驱,甚至成为一个更主要的文学体裁。文学在每一代文学艺术家手里,是不断进步不断生长的,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里面。
新散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它的辉煌成就,完全可以跟小说的成就并驾齐驱。
故宫的隐秘之处
张英:在你的故宫写作中,很多文章是跨文体、互文式的写作,涉及不同领域,是不同学科的融合,我称之为是“有框架的集成式写作”。你是怎么形成这样一种风格的?
祝勇:这与视野和知识结构不断扩大有很大关系。新散文是一个开放性的文体,优势在于能接纳不同文体。
我今天的写作与早期文化大散文的区别,就在于综合性增加了,呈现出跨文体写作的特点,因为题材越来越宏大,单纯的散文就有点放不进去了。文化大散文还是散文,而我这些年的写作呈现出完全放开的状态,我不太考虑它怎么归类,也不太考虑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能够充分地施展、表达我对历史的认知,就可以了。
我的书确实不好分类,尤其到书店,是归文学类,还是归历史类,还是文物类,书店也搞不清;评奖时也不好分类。但我觉得这些是属于别人的事,我还是充分张扬我写作的个性,去表达好,才是特别重要的。我的作品都有非虚构的色彩,说它是非虚构也行,说它是散文也行。
我写作的出发点,还是平视。我在描述大历史的题材中,很关注普通人,尽量去照顾他们。比如《最后的皇朝》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那一年,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帝王将相应该是主角,但我在这个作品里,还写了很多北京普通市民,有名有姓,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存在的。我找到他们的史料,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想在大的历史转变进程中,看普通人的命运是什么,我觉得这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包括我写《故宫六百年》,一想到故宫600年,大家自然会想到明清两代的帝王,注意力都在帝王权力、后妃争斗这上面,还有一些奸臣、忠臣的传奇。但是故宫600年时空当中活动的这些人物,不仅仅只是帝王、后妃、大臣等,还有很多普通人,比如宫女、太监。
过去一说太监,就想到魏忠贤、李莲英,是特别负面的形象,其实不完全。太监也是封建集权制度的受害者。故宫这么大,当时没有太监是不行的,因太监这个阶层的存在,保证了600年紫禁城各种事情的运营,但他们平时又是“看不见”的,因为人们看见的永远是皇帝、太后、后妃、大臣等,但太监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主体,也是需要关怀的一个主体;他们也在某方面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有的是从正面,有的是从负面。写《故宫六百年》时,我特别注意这个群体。 一说太监,大家都笑,但是他们很悲惨。你想想,一个正常的男孩,哪个母亲舍得让他去当太监?我还是带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去写他们,包括我在比较早的《旧宫殿》那本书中,就虚构了一个小太监,写他的母亲怎么含泪把他送到“快刀刘”的阉割师那里,他怎么一步步走进宫殿。阉割的死亡率很高,可不进宫做太监,存活率更低,说明当时的老百姓更没有活路,做太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家交不起阉割费的,只能希望他有一天在宫里飞黄腾达,再回报自己的家庭、回报这个阉割的师傅。结果他进宫那一天,清帝退位,中国不再有皇上,也不再需要太监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事,但和写《故宫六百年》一样,就是我对宫殿里面的普通人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建构大历史时,要照顾到普通人的命运。我关于故宫写作重要的不同点和出发点,即:不是看了一些史料,用比较美的语言复述一遍;不是那样,必须用现代人的立场和新的视角去看这段历史。
张英:清帝退位后,大批太监没有地方可去,被集体安置在北京西边的寺院里,扎伙儿过日子。
祝勇:是的,太监离开宫廷后,没有谋生技能,没有地方要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往何处去。他们后来被集中收留在寺庙里,哭声连片啊,可以说他们是历史的牺牲品。他们并不在当时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名单中,是多余的人,就是历史不再需要他们了,也没有地方安置他们,他们是被遗忘者。
张英:读者会很感兴趣:在故宫工作,你有多少机会去库房看平时很少展出的器物?
祝勇:我去库房的机会不多,因为有严格的制度,能用图片解决的,尽可能看电子版,实在是工作有需要,经过审批手续,也可以去看原件,但我们部门的研究更倾向于档案史料,接触原物少一些。其他部门,像书画部,比如说在材质的判断上,可能接触原物比较多一些。
张英:几年前,我邀请你在“腾讯·大家”开专栏,叫“故宫的隐秘角落”,后来你在采访中說,故宫悠远和神秘。故宫神秘在哪里,你喜欢它的哪些部分呢?
祝勇:故宫有这么多宫殿,有186万件(套)文物,它永远有新奇的东西吸引着你。它像一扇扇门,不断在打开。故宫门多,各种大门小门,你都不知道门后藏着什么,所以知道得越多,就发现你知道的越少,不断有新东西在吸引你。
比如我在《故宫的古物之美2》中讲到一幅画,叫《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的作品,画面诡异,画中几个人物在下棋,背后放了一个屏风,屏风里又画了几个人,那几个人后又画了一个屏风……这种画中画的形式,无穷无尽,就像镜子反射,他可以无穷无尽地这么画下去,让你猜它是屏风还是真实的空间,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屏风上面,因为中国古代的绘画里,屏风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明年我们要展出的艺术展里面,也有好几个屏风。一千多年前,几百年前的作者,在跟我们逗着玩,耍心眼和小聪明,抖机灵,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真的是很容易欺骗我们的视线。
有一次,我在小院里遇到余晖老师,他是著名的宋画专家,当时也在研究《重屏会棋图》。他问了我个问题:你会不会下围棋?很遗憾,我不会。后来我看余晖先生的一篇文章,就是讲《重屏会棋图》里面的棋的。我的视线完全被画屏吸引,实际上,画家呢,还玩了一个高招——棋盘上只有黑子,没有白子。你觉得已是熟视无睹的东西,突然又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2015年,故宫在“清明上河图”展览上,展出了这个《重屏会棋图》,也没有什么人认真去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清明上河图》上。你看画的话,原作上那个棋盘和棋子更小,但是通过电子版你放大,可以看得很清楚,一看确实是只有黑子、没有白子,这在干吗?我们要去破解它背后的秘密。
我为什么写《故宫的古物之美》第一、二、三部,那些文物别人已写过多次,但我的导师刘梦溪给我一句话,至今受用,它是我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说别人说过的话。你不能网上扒点资料,修改一下就变成自己的了,你一定要有独特的认识、独特的发现。引用别人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别人的观点变成你的观点,这不合适,你要有自己的发现。
很多文物,大家看得多了,熟视无睹,而你又可以有新的发现,等于在这个门的后面又打开一扇门,不断吸引你永无止境地去探寻。《故宫的隐秘角落》我写的是宫殿,针对古建筑空间来讲的,不断有些新的角落被发现。实际上,整个故宫的文化都是这样,充满了未解之谜,会吸引你永无止境地探寻下去。
张英:说到器物,大家一是会想到沈从文先生服饰等方面的研究,再一个是你从今人普及的角度解读故宫。你怎么看沈先生研究的价值?
祝勇:首先,我跟沈先生不能相提并论。沈从文先生跟故宫博物院的关系,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因为我从故宫里查了收藏的沈从文的一些档案。
写这篇文章,由头是看到张新颖先生的《沈从文的后半生》。一次开会,我碰上张新颖,我说:你写这书怎么不跟我打招呼?沈从文后半生很重要的一段经历,是在故宫里,我可以帮你找资料。《沈从文的后半生》资料基本来自《沈从文全集》,都是公开出版的资料。当然,这本书写得特别好,我也非常喜欢。但我总觉得这一段历史还可以去挖一下。
还有像陈徒手先生,也是我特别好的朋友,他在《读书》杂志上写过一篇《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一说到午门,很多人自然认为是故宫博物院,后来我查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沈从文”这个词条里介绍他的时候,讲他在新中国建国后,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
沈先生有没有到故宫工作过?后来老院长郑欣淼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沈从文和故宫博物院》,他找到了原始文件,就是故宫博物院给沈从文的调令,调令里边写了三个字:没有来。沈先生没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还是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沈先生在故宫工作过?
我咨询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老先生,比如古琴专家郑敏中先生。他前几年过世了,终年95岁。他九十多岁时还在上班,就在我们小院里上班。他说,沈从文手把手地教过他文物鉴定。 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把沈从文和故宫的关系基本梳理清楚了,写了一篇《沈从文与故宫博物院》,一直放到2020年第2期《新文学史料》发表,结论就是沈从文一直是兼职,故宫博物院常请他来参加工作,他也有办公室。
上世纪五十年代,沈先生为故宫博物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鉴定、收藏文物、教育部相关教材编写,包括带文物修复和研究人才队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后,沈先生的公子沈虎雏先生托人找我,想要这些档案资料和照片,说以后可以补到《沈从文全集》里面去。我在故宫里面查到了这些档案,能够理清他后来人生的一些线索,对研究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怎么看故宫的六百年
张英:到目前为止,你已给故宫写了9本书,你有一个完整的写作规划吗?
祝勇:没有太完整的写作规划,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这是兴趣在什么地方,就写什么地方,基本是跟着感觉走。但这几年看,无意中形成了一个脉络和线索,就是写器物。面对故宫珍藏的186万件文物,我挑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文物进行解析,出版了《故宫的古物之美》三本书,是写具体的文物的。
后来写《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把他与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联系在一起,找一个具体的点、写一个面,深入去探讨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浮沉。《故宫的隐秘角落》,则是写与故宫建筑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传奇故事。
后来写《故宫六百年》,是一本综合性的书,讲述故宫前世今生几百年的传奇。我觉得前面写的这些书,为《故宫六百年》起到了铺垫作用,是水到渠成。如果一开始就写《故宫六百年》,还真写不了。
张英:《故宫六百年》是你写故宫十年的集大成之作。你是怎么找到这样一个坐标的?就是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同时又是一种打破了以前以地方象限为主体的叙事视角。
祝勇: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准备写时,很多内容已在我心中,如何去组织,就像吃苹果,第一口从哪下嘴,还是颇费思量。《故宫六百年》的任务庞杂,历史庞杂,建筑空间也庞杂;怎么开始,这个也很难。但我非常明确的就是,不想把它写成一部政治史,也不想按24个皇帝的顺序排下来,写出帝王历史,那是“明清二十四帝”,不是《故宫六百年》。
想了很长时间,后来呢,我还是采取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游客的视角展开叙述,从午门进,走走中轴线,然后东西路走一走,最后从神武门出来,基本上是这个路线。在走的这个过程当中,看到的不只是空间,这个大殿、那个大殿,而是像过电影一样,用走的方式来看故宫600年,我觉得是最直观的方式。每一章都附有一张地图,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空间带时间”的方式去写。
张英:故宫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它对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呢?
祝勇:意味着时代的主语发生了变化。朱棣1420年建紫禁城,到2020年是600周年,这600年里面,从1420年到1924年溥仪离开紫禁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这505年,故宫的主语是皇帝,故宫的一切都为皇帝服务。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北京是天下的中心,是这么一个同心圆结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中心。
1925年之后到2020年,九十五年,有皇帝的宫殿变成过去式了。故就是“从前的”、“过去的”,故就是这个意思,过去的宫殿。今天是什么?今天是故宫博物院,核心词是博物院,故宫是个修饰词。
故宫是说这个博物院的地方在故宫,但它的主体是博物院,那么博物院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所以故宫博物院是全体中国人的博物院,不再是帝王的博物院;里面的186万件文物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张英:皇家历史变成人民的历史。
祝勇:对。比如说乾隆,乾隆非常喜欢收藏,有一个数据,乾隆收藏的文物字画,占清宫收藏文物的80%以上。但乾隆不会想到,他的这些收藏最后成了博物院的收藏。如果站在乾隆的立场上,他的收藏是为他个人的;最后变成了博物院的收藏,是属于全体国民的,他可能想不到会有这么一个变化。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故宫,这也是我的作品中一直想渗透的思想。
在作品中,我不是那么直白地去表达。但我想,紫禁城的建筑之美,还有里面的文物之美、故宫的古代建筑之美,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
朱棣建紫禁城,也不是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图、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他承载的很多是《周礼》中的内容,从汉代的东西开始,一代代传承到他,他按祖先的规制做。故宫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成果,创造这个成果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至于朱棣、乾隆,他们啥也不会,是中国老百姓制造的这些璀璨的文明结晶,承载的是不断流的五千年文明长河,聚合了全体中国人的文明和智慧。我们今天看待故宫博物院价值的时候,就在于它是我们五千年历史辉煌文明的一个载体。
有个别游客一到故宫,比较关注龙椅、后宫、宫斗等,好像故宫是宣扬封建王权的场所,其实完全不是。我特别希望我的这些作品,通过对故宫的详细解说,能够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文明的价值,而不只是说去故宫;故宫已经没皇帝了,还在宣扬帝制,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只看看龙椅怎么样、三宫六院怎么样,我觉得在导向上有问题,我特别希望展现我们文明的辉煌和璀璨。
张英:你到故宫工作已10年了,如今“故宫学”的范围也包括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逐步形成了“大故宫”的概念,你怎么看这个概念呢?
祝勇:“大故宫”也是我们老院长、“故宫学”的提出者郑欣淼先生的概念,故宫和故宫文化是一个整体,在历史环境中,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彼此是不分的。
这几十年里,因行政隶属关系变化,如今颐和园、景山公园归北京市,故宮博物院归文化旅游部,但在清代来说,它们是一体的。皇帝夏天会去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去避暑山庄,在文化上分不开,是一个整体。我们做研究,如果把它们割裂来看,很多时候就会割裂它们内在的联系。
张英:曾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你在北京作协当专业作家,是什么契机,你选择了故宫?
祝勇:当专业作家是我长久的一个渴望。去故宫是因为这10年中,我去了一趟美国,回来后,有幸读了刘梦溪先生的博士。正好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学研究所,老院长郑欣淼先生在2003年提出了“故宫学”的概念。敦煌有“敦煌学”,故宫有厚重的文化基础,完全可以支撑起“故宫学”这样一个学科。
2010年,成立故宫学研究所,此前我陆陆续续写过一些关于故宫的文章,与故宫博物院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互相比较了解。得益于郑欣淼老院长和李文儒副院长,读完博士后,我就进了故宫博物院。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意外之喜。
此前,我无数次去过故宫,作为合作者和作者,在故宫出版社出过书,但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进入故宫博物院,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得的机会。我的师母,就是刘梦溪先生的夫人陳祖芬老师,她见到我说,你去了一个最适合你的地方。
张英:从故宫的一个游客到一个研究者,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祝勇:作为游客,有一些猎奇的感觉,觉得特别震撼。作为工作人员,就跟故宫博物院朝夕相处了,进入了日常的状态,眼光会发生一些变化,猎奇的刺激感会减少,但随着了解会深入。就好像是和朋友打交道,你第一次或者偶尔见到这个朋友给你的感受,和你跟他每天过日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感觉是跟故宫过日子。
张英:作为研究员,在故宫中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祝勇:其实很平静,或者说是平淡的。有些电视台想拍我在故宫里的工作状态,我说不要拍,因为没什么可拍的。我不像那个在故宫里修文物的纪录片,故事挺炫的,有很多技术。我们就是在办公室里坐着,每天对着电脑,这样的一个工作状态;需要一些史料,或者提取一些文物的电子版,工作在网络上都可以进行,除非特别需要的时候,会到仓库现场什么的,所以正常的情况呢,就是在办公室坐着。
对我来说,在图书馆待的时间比较多。故宫博物院内部有一个图书馆,在寿安宫。一个小院里,非常安静。比如说,我要是看《四库全书》,图书的数量非常多,占满了一间一间屋子,几千卷的书,被压缩成影印版。这样的资料,只是我们图书馆里的沧海一粟。
我非常喜欢故宫博物院的这种安静。这些年故宫博物院比较火,游客比较了解故宫火爆的那些内容,实际上,故宫还有安静的那一面。作为个人,我非常喜欢故宫的安静,那个小院是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各门类的学者都有;偶尔在院里走路,会遇上哪位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什么专家都有。
所以我说故宫是一所现成的大学校,是永远都毕不了业的大学。在这里,永远有你不知道的东西。每个学者都有他的领域,每个人的知识都有他的边界,但你在故宫里,随时可以找到老师,对我来说,这是特别好的一个滋养。
我在故宫呢,永远是个小学生。因为说到碑帖,你可能很茫然,可人家一辈子从事这个;说到玉器,人家一辈子在搞玉器,参加过无数次的考古挖掘。所以见到的都是你的老师,而且互相间非常平等,不论老幼,不论地位高低,非常平等、和谐友善。我特别珍视故宫这个环境,觉得很温暖。
正常的学术研究和写作不会火爆,也火爆不了,但静水流深,很安静很长远,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状态,我特别喜欢这个状态。
张英:听上去真让人羡慕,有点像传统书院的日常生活,但如何将它与写作相结合呢?
祝勇:写作要向内在去挖掘,离得近了,观察、思考会更近一些。比如《故宫六百年》里我写到慈禧,把中国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最黑暗的深渊,慈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近距离观察,会有很多视角,会更加细致。
很多人都关注慈禧吃什么、穿什么,非常奢华;正赶上甲午战争,她非要过六十大寿。但我可能变一个视角——慈禧一进宫廷,就开始宫斗。这个宫斗身不由己,她青年丧夫、老年丧子,从个人生活看,她什么都没有,没有家庭温暖。一个孤老太太,一直到死,她对物质生活的近乎变态的这种需求,比如造颐和园,就可以做一个解读。她一生削尖了脑袋去争,结果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奢华的生活来实现她的权力的自我满足。
她能吃多少?她能喝多少?她对物质的欲望已经超过正常人的正常欲望,慈禧对国家衰败负有责任,但她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只知道历史书上这么写,可为什么会这样?从历史的海平面上,我们看到的只是岛屿露出水面的部分,但你还要看看海平面之下的部分。
在故宫可以慢慢沉下来,尤其是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可以沉潜于史料,慢慢梳理,了解她的精神脉络。我觉得,这对我写作特别重要,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慈禧大年初二干了什么、大年初五干了什么,那只是表象,表象后面的东西更重要。
张英:因为你获得了平视的视角,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慈禧,颐和园是她送给自己的一个生日礼物,她开心是没问题的,可放在一个国家中,这就是大问题。
祝勇:对。她当时是清朝的、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黎民百姓负责。我们把这个脉络梳理清楚,对历史和对历史的人物,可能认识会更深刻。
张英:大家喜欢你的故宫,因为你是带着今人去看这些事物,采取了一种平视的态度。你用自己的生命印迹和人生经验在画它,与很多书写故宫的作品视角不一样,很有亲切感。
祝勇:平视这个词,总结得特别好。我写过许多“大人物”,不管是康熙、乾隆,还是汉武帝、秦始皇,还有前不久写苏东坡。
对于写苏东坡,我也曾踌躇,因为苏东坡的知识结构特别庞大。河北人民出版社出了二十卷的《苏轼全集校注》,我认认真真学习。对于他的知识结构,我高山仰止;对于他的文化贡献,真是望尘莫及。我有什么本钱去写苏东坡呢?
我之所以动笔,因为我觉得,苏东坡也是一个人,苏东坡也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师,拿着大师范儿,高高在上。他在黄州时,和卖酒的、卖肉的、种田的,都是好朋友。苏东坡的姿态很低,我想,我写苏东坡呢,苏东坡也不会觉得我很浅薄吧,也不会觉得“你有什么资格写我”是吧? 苏东坡就是很亲切的一个人。如果我们能见面,我觉得,他就是我们的一个邻居,一个大哥,一个朋友。他不会怪罪我。了解这些后,我就把心理负担放下了,我把他当成一个朋友,就是你说的平视的这个视角,是可以推心置腹交谈的这么一个人。我可以写他的喜怒哀乐,他也有很脆弱的时候——作为人,都有自己很脆弱的时候。
在我的书里,把苏东坡的姿态放平了,我自己的姿态也放平了。自我解放了,写作时就会更自由,更设身处地把自己当成苏东坡,去考虑他当时的想法,就是一个倾心交谈的感觉。我觉得在写作中,这种感觉还是挺美妙的。如果战战兢兢、步步为营,我觉得那种写作状态不是很自由。
张英:你当年提出“新散文”,到现在为止,你的写作忠实地践行了“新散文”的理论。
祝勇:这些关于故宫的写作,内容上是故宫,写法是新散文。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提出“新散文”概念时,写作者基本都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多二十多岁,年长一点的也才三十多岁,是应试教育培养起来的这么一代人。我们脑海里的散文都有现成的样本,对写作者的生命力形成了某种束缚。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传统散文承载不了迅速变化的时代,小说、诗歌、戏剧从新时期以来,都有很大发展,散文却一直是老面孔。也不是说为变化而变化,而是写作过程中所呈现的面貌,自然而然地不同了。
当时写散文的有我、宁肯、张瑞风、周晓枫、庞培、于坚、钟明等,都很年轻,而且互相不认识。不是说大家商量好了,“咱们弄个新散文吧”,而是自发地、不约而同地,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的作品,都呈现出新面貌。所以,就把它总结为新散文。
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对此提出置疑,我也写了很多回应文章,因为很多置疑者连新散文的文本都没看,人云亦云从概念出发去批判、去否定。写回应文章是被逼无奈,所以有人说我是什么新散文的理论推動者。
从后来的发展看,新散文已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堪称大家的写作者。散文的复杂性、丰富性,都比原先那种一事一议、承载力很小的散文,要丰富得多、进步得多。
事实上,今天的散文写作已不太可能回到新散文之前的状态了,等于承认了新散文的贡献,不管这个贡献有没有写在书中。我对故宫的写作,也是遵循着新散文的一个诉求——它是散文,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内容,但内容相对丰富,就像交响乐,有很多声部。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文本,不再是那种很单薄的文本。
散文写到今天,我觉得已经可以和小说取得的进展相媲美了。我觉得《故宫六百年》那么厚的一本书,就是一篇大散文。这些年的写作以故宫为主题、以中国的历史文明为主题,我一直没有背离新散文的理念,尽可能探索新的表达方法。
归根结底,新散文不是一个流派,而是一个创新,是在我们传统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我觉得只有这样,文学才能进步。回顾我们文学史,一直是这么走过来的。
像最近苏东坡引起关注,大家喜欢他的词。词这个艺术,原先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当时很多文化人讲“词为小道”,小技,因为知识分子还是看重诗,诗可以“言志载道”;词就是游戏遣兴,一个轻薄短小、不那么重要的一个文体。
但是词到苏东坡的手里,他用自己的创作,把词推向了一个高峰。到宋代中期以后,词完全可以和诗并驾齐驱,甚至成为一个更主要的文学体裁。文学在每一代文学艺术家手里,是不断进步不断生长的,不能固步自封、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里面。
新散文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它的辉煌成就,完全可以跟小说的成就并驾齐驱。
故宫的隐秘之处
张英:在你的故宫写作中,很多文章是跨文体、互文式的写作,涉及不同领域,是不同学科的融合,我称之为是“有框架的集成式写作”。你是怎么形成这样一种风格的?
祝勇:这与视野和知识结构不断扩大有很大关系。新散文是一个开放性的文体,优势在于能接纳不同文体。
我今天的写作与早期文化大散文的区别,就在于综合性增加了,呈现出跨文体写作的特点,因为题材越来越宏大,单纯的散文就有点放不进去了。文化大散文还是散文,而我这些年的写作呈现出完全放开的状态,我不太考虑它怎么归类,也不太考虑它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只是觉得能够充分地施展、表达我对历史的认知,就可以了。
我的书确实不好分类,尤其到书店,是归文学类,还是归历史类,还是文物类,书店也搞不清;评奖时也不好分类。但我觉得这些是属于别人的事,我还是充分张扬我写作的个性,去表达好,才是特别重要的。我的作品都有非虚构的色彩,说它是非虚构也行,说它是散文也行。
我写作的出发点,还是平视。我在描述大历史的题材中,很关注普通人,尽量去照顾他们。比如《最后的皇朝》写辛亥革命,武昌起义那一年,也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年,帝王将相应该是主角,但我在这个作品里,还写了很多北京普通市民,有名有姓,不是虚构的,是真实存在的。我找到他们的史料,看看他们的人生经历,想在大的历史转变进程中,看普通人的命运是什么,我觉得这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包括我写《故宫六百年》,一想到故宫600年,大家自然会想到明清两代的帝王,注意力都在帝王权力、后妃争斗这上面,还有一些奸臣、忠臣的传奇。但是故宫600年时空当中活动的这些人物,不仅仅只是帝王、后妃、大臣等,还有很多普通人,比如宫女、太监。
过去一说太监,就想到魏忠贤、李莲英,是特别负面的形象,其实不完全。太监也是封建集权制度的受害者。故宫这么大,当时没有太监是不行的,因太监这个阶层的存在,保证了600年紫禁城各种事情的运营,但他们平时又是“看不见”的,因为人们看见的永远是皇帝、太后、后妃、大臣等,但太监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主体,也是需要关怀的一个主体;他们也在某方面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有的是从正面,有的是从负面。写《故宫六百年》时,我特别注意这个群体。 一说太监,大家都笑,但是他们很悲惨。你想想,一个正常的男孩,哪个母亲舍得让他去当太监?我还是带着一种人道主义的关怀去写他们,包括我在比较早的《旧宫殿》那本书中,就虚构了一个小太监,写他的母亲怎么含泪把他送到“快刀刘”的阉割师那里,他怎么一步步走进宫殿。阉割的死亡率很高,可不进宫做太监,存活率更低,说明当时的老百姓更没有活路,做太监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家交不起阉割费的,只能希望他有一天在宫里飞黄腾达,再回报自己的家庭、回报这个阉割的师傅。结果他进宫那一天,清帝退位,中国不再有皇上,也不再需要太监了。
这是一个虚构的事,但和写《故宫六百年》一样,就是我对宫殿里面的普通人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建构大历史时,要照顾到普通人的命运。我关于故宫写作重要的不同点和出发点,即:不是看了一些史料,用比较美的语言复述一遍;不是那样,必须用现代人的立场和新的视角去看这段历史。
张英:清帝退位后,大批太监没有地方可去,被集体安置在北京西边的寺院里,扎伙儿过日子。
祝勇:是的,太监离开宫廷后,没有谋生技能,没有地方要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往何处去。他们后来被集中收留在寺庙里,哭声连片啊,可以说他们是历史的牺牲品。他们并不在当时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名单中,是多余的人,就是历史不再需要他们了,也没有地方安置他们,他们是被遗忘者。
张英:读者会很感兴趣:在故宫工作,你有多少机会去库房看平时很少展出的器物?
祝勇:我去库房的机会不多,因为有严格的制度,能用图片解决的,尽可能看电子版,实在是工作有需要,经过审批手续,也可以去看原件,但我们部门的研究更倾向于档案史料,接触原物少一些。其他部门,像书画部,比如说在材质的判断上,可能接触原物比较多一些。
张英:几年前,我邀请你在“腾讯·大家”开专栏,叫“故宫的隐秘角落”,后来你在采访中說,故宫悠远和神秘。故宫神秘在哪里,你喜欢它的哪些部分呢?
祝勇:故宫有这么多宫殿,有186万件(套)文物,它永远有新奇的东西吸引着你。它像一扇扇门,不断在打开。故宫门多,各种大门小门,你都不知道门后藏着什么,所以知道得越多,就发现你知道的越少,不断有新东西在吸引你。
比如我在《故宫的古物之美2》中讲到一幅画,叫《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的作品,画面诡异,画中几个人物在下棋,背后放了一个屏风,屏风里又画了几个人,那几个人后又画了一个屏风……这种画中画的形式,无穷无尽,就像镜子反射,他可以无穷无尽地这么画下去,让你猜它是屏风还是真实的空间,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我把很大的注意力放在屏风上面,因为中国古代的绘画里,屏风是一个很重要的道具。明年我们要展出的艺术展里面,也有好几个屏风。一千多年前,几百年前的作者,在跟我们逗着玩,耍心眼和小聪明,抖机灵,就是这样一个意思,真的是很容易欺骗我们的视线。
有一次,我在小院里遇到余晖老师,他是著名的宋画专家,当时也在研究《重屏会棋图》。他问了我个问题:你会不会下围棋?很遗憾,我不会。后来我看余晖先生的一篇文章,就是讲《重屏会棋图》里面的棋的。我的视线完全被画屏吸引,实际上,画家呢,还玩了一个高招——棋盘上只有黑子,没有白子。你觉得已是熟视无睹的东西,突然又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2015年,故宫在“清明上河图”展览上,展出了这个《重屏会棋图》,也没有什么人认真去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清明上河图》上。你看画的话,原作上那个棋盘和棋子更小,但是通过电子版你放大,可以看得很清楚,一看确实是只有黑子、没有白子,这在干吗?我们要去破解它背后的秘密。
我为什么写《故宫的古物之美》第一、二、三部,那些文物别人已写过多次,但我的导师刘梦溪给我一句话,至今受用,它是我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说别人说过的话。你不能网上扒点资料,修改一下就变成自己的了,你一定要有独特的认识、独特的发现。引用别人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别人的观点变成你的观点,这不合适,你要有自己的发现。
很多文物,大家看得多了,熟视无睹,而你又可以有新的发现,等于在这个门的后面又打开一扇门,不断吸引你永无止境地去探寻。《故宫的隐秘角落》我写的是宫殿,针对古建筑空间来讲的,不断有些新的角落被发现。实际上,整个故宫的文化都是这样,充满了未解之谜,会吸引你永无止境地探寻下去。
张英:说到器物,大家一是会想到沈从文先生服饰等方面的研究,再一个是你从今人普及的角度解读故宫。你怎么看沈先生研究的价值?
祝勇:首先,我跟沈先生不能相提并论。沈从文先生跟故宫博物院的关系,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因为我从故宫里查了收藏的沈从文的一些档案。
写这篇文章,由头是看到张新颖先生的《沈从文的后半生》。一次开会,我碰上张新颖,我说:你写这书怎么不跟我打招呼?沈从文后半生很重要的一段经历,是在故宫里,我可以帮你找资料。《沈从文的后半生》资料基本来自《沈从文全集》,都是公开出版的资料。当然,这本书写得特别好,我也非常喜欢。但我总觉得这一段历史还可以去挖一下。
还有像陈徒手先生,也是我特别好的朋友,他在《读书》杂志上写过一篇《午门城下的沈从文》。一说到午门,很多人自然认为是故宫博物院,后来我查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沈从文”这个词条里介绍他的时候,讲他在新中国建国后,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工作。
沈先生有没有到故宫工作过?后来老院长郑欣淼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沈从文和故宫博物院》,他找到了原始文件,就是故宫博物院给沈从文的调令,调令里边写了三个字:没有来。沈先生没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还是在国家历史博物馆。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以为沈先生在故宫工作过?
我咨询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老先生,比如古琴专家郑敏中先生。他前几年过世了,终年95岁。他九十多岁时还在上班,就在我们小院里上班。他说,沈从文手把手地教过他文物鉴定。 我又查了一些资料,把沈从文和故宫的关系基本梳理清楚了,写了一篇《沈从文与故宫博物院》,一直放到2020年第2期《新文学史料》发表,结论就是沈从文一直是兼职,故宫博物院常请他来参加工作,他也有办公室。
上世纪五十年代,沈先生为故宫博物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鉴定、收藏文物、教育部相关教材编写,包括带文物修复和研究人才队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以后,沈先生的公子沈虎雏先生托人找我,想要这些档案资料和照片,说以后可以补到《沈从文全集》里面去。我在故宫里面查到了这些档案,能够理清他后来人生的一些线索,对研究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怎么看故宫的六百年
张英:到目前为止,你已给故宫写了9本书,你有一个完整的写作规划吗?
祝勇:没有太完整的写作规划,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这是兴趣在什么地方,就写什么地方,基本是跟着感觉走。但这几年看,无意中形成了一个脉络和线索,就是写器物。面对故宫珍藏的186万件文物,我挑了一些比较感兴趣的文物进行解析,出版了《故宫的古物之美》三本书,是写具体的文物的。
后来写《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把他与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联系在一起,找一个具体的点、写一个面,深入去探讨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浮沉。《故宫的隐秘角落》,则是写与故宫建筑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传奇故事。
后来写《故宫六百年》,是一本综合性的书,讲述故宫前世今生几百年的传奇。我觉得前面写的这些书,为《故宫六百年》起到了铺垫作用,是水到渠成。如果一开始就写《故宫六百年》,还真写不了。
张英:《故宫六百年》是你写故宫十年的集大成之作。你是怎么找到这样一个坐标的?就是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同时又是一种打破了以前以地方象限为主体的叙事视角。
祝勇: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准备写时,很多内容已在我心中,如何去组织,就像吃苹果,第一口从哪下嘴,还是颇费思量。《故宫六百年》的任务庞杂,历史庞杂,建筑空间也庞杂;怎么开始,这个也很难。但我非常明确的就是,不想把它写成一部政治史,也不想按24个皇帝的顺序排下来,写出帝王历史,那是“明清二十四帝”,不是《故宫六百年》。
想了很长时间,后来呢,我还是采取了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游客的视角展开叙述,从午门进,走走中轴线,然后东西路走一走,最后从神武门出来,基本上是这个路线。在走的这个过程当中,看到的不只是空间,这个大殿、那个大殿,而是像过电影一样,用走的方式来看故宫600年,我觉得是最直观的方式。每一章都附有一张地图,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空间带时间”的方式去写。
张英:故宫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它对我们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呢?
祝勇:意味着时代的主语发生了变化。朱棣1420年建紫禁城,到2020年是600周年,这600年里面,从1420年到1924年溥仪离开紫禁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这505年,故宫的主语是皇帝,故宫的一切都为皇帝服务。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北京是天下的中心,是这么一个同心圆结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中心。
1925年之后到2020年,九十五年,有皇帝的宫殿变成过去式了。故就是“从前的”、“过去的”,故就是这个意思,过去的宫殿。今天是什么?今天是故宫博物院,核心词是博物院,故宫是个修饰词。
故宫是说这个博物院的地方在故宫,但它的主体是博物院,那么博物院的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所以故宫博物院是全体中国人的博物院,不再是帝王的博物院;里面的186万件文物是属于全体中国人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张英:皇家历史变成人民的历史。
祝勇:对。比如说乾隆,乾隆非常喜欢收藏,有一个数据,乾隆收藏的文物字画,占清宫收藏文物的80%以上。但乾隆不会想到,他的这些收藏最后成了博物院的收藏。如果站在乾隆的立场上,他的收藏是为他个人的;最后变成了博物院的收藏,是属于全体国民的,他可能想不到会有这么一个变化。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故宫,这也是我的作品中一直想渗透的思想。
在作品中,我不是那么直白地去表达。但我想,紫禁城的建筑之美,还有里面的文物之美、故宫的古代建筑之美,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
朱棣建紫禁城,也不是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图、想怎么建就怎么建。他承载的很多是《周礼》中的内容,从汉代的东西开始,一代代传承到他,他按祖先的规制做。故宫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成果,创造这个成果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至于朱棣、乾隆,他们啥也不会,是中国老百姓制造的这些璀璨的文明结晶,承载的是不断流的五千年文明长河,聚合了全体中国人的文明和智慧。我们今天看待故宫博物院价值的时候,就在于它是我们五千年历史辉煌文明的一个载体。
有个别游客一到故宫,比较关注龙椅、后宫、宫斗等,好像故宫是宣扬封建王权的场所,其实完全不是。我特别希望我的这些作品,通过对故宫的详细解说,能够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文明的价值,而不只是说去故宫;故宫已经没皇帝了,还在宣扬帝制,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只看看龙椅怎么样、三宫六院怎么样,我觉得在导向上有问题,我特别希望展现我们文明的辉煌和璀璨。
张英:你到故宫工作已10年了,如今“故宫学”的范围也包括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逐步形成了“大故宫”的概念,你怎么看这个概念呢?
祝勇:“大故宫”也是我们老院长、“故宫学”的提出者郑欣淼先生的概念,故宫和故宫文化是一个整体,在历史环境中,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彼此是不分的。
这几十年里,因行政隶属关系变化,如今颐和园、景山公园归北京市,故宮博物院归文化旅游部,但在清代来说,它们是一体的。皇帝夏天会去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去避暑山庄,在文化上分不开,是一个整体。我们做研究,如果把它们割裂来看,很多时候就会割裂它们内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