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故乡之争原因初探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立课题小组
  
  课题组所在班级: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9)班。课题组长:陈卫忠;课题组成员:黄嗣瑞、林建、虞丽洁、樊剑艺、叶茜茜。
  主导课程:历史、语文;相关课程:地理。
  指导教师:赵庆东。
  
  二、课题的确定——从破解争议入手
  
  常听人说刘基的故乡是青田,电视剧《刘伯温传》在文成开拍,因此又有人说文成是刘基的故乡,刘基的谥号为“文成”,刘基的故乡存在不同说法引起大家探究的兴趣。刘基作为温州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研究他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了解历史文化名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程度。名人效应是相当显著的,对于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提高当地知名度有很大好处,也能促进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2.有助于对历史和语文进行探究学习。刘基作为一名军事家和明朝的开国元勋,研究刘基可以拓展对中国元明之间历史的学习;刘基作为一代文学家,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在古代文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研究他可以拓展语文学习。
  3.有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如提高对信息搜集和处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尝试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还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与计划——构建美好蓝图(见表1)
  
  四、实践过程——检验真理的标准
  
  1.开题报告的撰写:用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刘基的文化、功绩,以及刘基与文成、青田等地的关系,按教师的要求开始撰写开题报告——整个课题研究的总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课题小组顺利地完成了开题报告,并在全校研究性学习开题会上通过答辩。
  2.按照周密的研究方案开展各项活动,包括做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这是课题研究的主体阶段。在整个研究活动中,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团结互助,培养了很深厚的感情。
  3.整理资料,总结分类,系统分析,形成体系,撰写论文,作结题报告。
  ①收集资料。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确立研究课题之后,课题小组开始收集资料。如何筛选和使用现有的资料是我们遇到的难题。于是,我们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逐步筛选。在获取资料的同时,我们还得到了如何快速搜索所需要资料的经验和方法。如检索查找、分类查找等。
  
  我们查阅的主要书目有《研究性学习文科综合百例》、《大明开国军师——刘基》、《赠订刘伯温年谱》、《百战奇略》、《郁离子》、《文成旅游》……
  我们浏览的主要网站:
  http://www.zjwencheng.net/wcly/jindian/lj.asp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liuji.htm
  http://www.bookhome.net/lishi/other/zgwxs/171.html
  http://21read.net/hwzt/cyl/mrb.htm
  ②开展调查、采访活动。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更具有社会实践意义,也为了能够得到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先后作了三次采访:第一次是在学校,对象是教师和同学,目的是想看看大家对刘基了解多少,结果却大失所望,不仅同学,就连有些教师也都是一问三不知。第二次还是在学校,调查刘基的故乡在哪里,结果在被调查的90位教师中,认为在青田的与在文成的都是37%;而在被调查的50名同学当中,认为在青田的占42%,认为在文成的占38%。
  
  第三次是在文成县政府前,对象是当地的各阶层人士,目的在于了解在他们心中刘基对文成影响有多大,结果却让我们喜出望外。每次调查,被调查人总会滔滔不绝地谈论起来。我们在文成的调查和采访可谓面面俱到,被调查者有工人、农民,也有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有学生、教师,在众多采访对象中,文成县团委副书记郑千艺同志、文成县委组织部干事郑国胜同志、文成县伯温图书馆馆长、文成某普通妇女、文成某普通农民、文成中学学生吴启明(南田人)、文成中学的教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五、对研究过程的评价——道路多坎坷
  
  1.进行活动自我评价。(见表2)
  2.克服遇到的困难。
  ①部分教师、同学不配合。在搞研究的时候,确实受到过许多教师的帮助,但也有些教师对我们的一些活动态度很不积极。比如课题小组在学校搞调查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我们的调查或草草了事,或直接推辞;想去行政楼打印问卷,结果遭到了教师的拒绝。
  ②经费的紧张。虽说现在每家每户都比较富裕了,平时我们也都有些积蓄,但为了完成研究常出现经费困难情况。比如在做问卷调查时,需要复印大量的问卷,但手头上又没几块钱,只能省吃俭用,从中也体会到了节俭的意义。
  ③时间缺乏。虽说课题小组成员还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不过学习压力还是比较重的,尤其要面对会考,在学习上绝不能有半点松懈,但研究性课题研究又不能长时间搁置,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就变得尤为重要。最后决定每个周末出去查找资料、调查和采访,最终克服了时间不足的问题。
  
  六、丰硕的研究成果——耕耘的收获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们除了收集到大量有关刘基的资料外,课题组同学还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写了调查报告和许多篇小论文,从不同角度探究刘基故乡之争的原因。陈卫忠执笔的调查报告如下。
  刘基对文成的发展的影响
  陈卫忠
  一谈到文成公,人们往往会把他与一位历史名人联系起来,那就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大明朝开国军师——刘基。
  关于刘基与文成的关系,《明史·刘基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时人称刘青田。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南田武阳村于1948年被划入新设置的文成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可见,如果没有刘基(刘文成)的话,也就没有文成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县。
  对于刘基对文成的影响程度到底如何,我们在没去文成之前印象是模糊的,直到真正到了文成,课题小组作了一系列的采访与调查并走访了和刘基相关的旅游景点之后,我们才了解到刘基给文成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名人刘基都从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图3)。接受调查的人中,有65.39%认为刘基对文成发展影响巨大。而关于刘基对文成今后发展的影响,有52.56%的人坚信刘基还会给今后的文成带来很多影响。
  
  一、旅游业
  刘基与文成旅游业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1.刘基故里——研究刘基文化的最佳去处。景区内有诚意伯庙、盘谷古民居、伯温观景台、刘府旧宅、诚意伯墓、刘基故居等,其中又以诚意伯庙最为著名,规模也最大。当时我们去诚意伯庙的时候,正好有来自上海的游客,于是我们便问,温州有这么多景区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呢?他们这样回答我们:“因为刘基啊,他是大明的开国军师,有人说他是白头翁转世,而这里又是天下六大灵地之一,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的!”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番回答,足以看出刘基在整个温州乃至整个神州大地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文成(或者温州市)能更好地开发与刘基有关的旅游资源,那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远不止现在这些。
  2.百丈飞瀑,去文成的必游之地。虽说刘基与它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刘基的孙子刘貂却在这里作了“浪滚银河千壑外,被翻赤壁万山巅。夏日云散漫天雪,冬季雷轰入地泉”(《重游百丈·观瀑》)的诗句。对于那些刘基的崇拜者来说,这个景点是绝对不会被放弃的。
  我们回头看看调查结果,高居首位的是旅游业。可以这样断言,正因为刘基,才使文成具备了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更多的旅游资源,才使文成的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对于制造业相当薄弱的文成而言,旅游业的发展几乎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并且还有力地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餐饮、制造业等。
  二、交通运输业
  交通是文成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文成的交通发展也是相当快的,现在从温州市区到文成县城只需两个多小时,而在以前起码要4个小时。文成交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当然也得益于刘基的名人效应。
  此次去文成还有一个巨大的发现,在南田几乎所有道路的命名都与刘基有关,如诚意伯路、伯温路等,这些路名都是为了纪念刘伯温的,大多都是城镇的主干道或商业街区。可见刘基在文成百姓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三、餐饮业
  说到吃,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刘基献香菇的故事。相传明朝初年,因久旱无雨,皇帝朱元璋为祈雨需素食,数日后已食而无味,国师刘伯温献上香菇,朱元璋食后顿觉神怡,赞口不绝,下旨把香菇定为岁岁需上献皇家的“贡品”,并敕定香菇为刘伯温国师家乡处州府的龙泉、庆元、景宁三县生产的专利产品,其他地域一律不允许种植香菇。庆元民间自此就把香菇视为“皇上圣品”、“菜中之王”。对此,民间有“国师献山珍,香菇成圣品,皇帝开金口,谕封龙庆景”之说。从此,庆元人对香菇怀有特殊感情。
  民以食为天,随着文成经济的发展,与刘基相关的餐饮业也逐步发展。无论在南田还是庆元县城,诸如饭店、酒家、旅馆,甚至一些排挡都以伯温冠名,可见刘基与餐饮业的关系也非同一般。
  四、轻工业
  在文成,与刘基相关的轻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或土特产品的加工为主,今已有山珍系列、竹艺系列和酿造系列。如较著名的有刘基茶等。还有已形成规模生产的帝师集团,它是较早进行国企改革的一个大型酿造企业,主要就以生产帝师(伯温)系列酒为主,如帝师威、帝师盛、帝杨梅干红、伯温家酒、国师猕猴桃酒等。
  通过调查,课题小组达成以下共识:
  首先,我们建议当地各级政府要打好“名人效应”牌,充分利用和开发当地的历史文化或名人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其次,研究问题时要全面,就像研究刘基一样,不能因为他是大明的开国军师,就只把目光放在他的军事功绩上,而忽略了他在文学、占卜学、书画、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够认真落实研究性课题学习活动,更多地去接触社会,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广的运用,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以理为主,气昌而奇
  ——谈刘基作品的文学思想和特点
  樊剑艺
  刘基是明朝初期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并且还是杰出的文学家。他一生好学,李时勉曾在《<犁眉公集>序》中称赞道:“自幼颖敏,既长,于书无不读,凡天文地理,阴阳卜筮诸子百家之言,莫不涉猎。”可见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刘基几乎都有过较深刻的研究,著作极丰。特别是在文学方面造诣很广,有《诚意伯文集》二十卷问世,其中包括大家所熟悉的《郁离子》、《覆瓶集》、《犁眉公集》和《春秋明经》等。
  一、刘基作品的文学思想
  刘基主张“文以理为主,而气以摅之”(《〈苏平仲文集〉序》),强调吟诗作文首先要注重思想内容。所谓“文以理为主”指以思想内容为主,突出表现文章的主题,不要华而不实。“气以摅之”,指表达思想内容的文章风采,风格是气力十足,说理直刺人心。
  主要文学作品“要裨于世教”(《昭玄上人诗集序》),即要对社会有益。刘基虽在自己的著作中直接提到“为世用”,但他一再指出:“国风、雅、颂,诗之体也,而美刺风戒,则为作诗者之意。”认为:“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莫不要禅于世教。”
  所以说,刘基也是把“要裨于世教”、有“补”有“益”于社会,当作诗文创作的原则。至于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对社会有补有益呢?刘基把《诗经》作为楷模,认为要像《诗经》那样“美刺风戒”,就能“要裨于世教”。就是说,文学作品要干预时事。
  二、刘基作品的文学特点
  刘基遵循了文学作品应以思想内容为主和应有益于社会的创作原则,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1有时代气息。叶蕃在《写情集序》中说刘基的诗,“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托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
  2.内容很充实。清人沈德潜、周准合编的《明诗别裁集》收有刘基诗词十首,对刘诗的评语是:“元代诗都尚华词,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随杜、韩,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这所谓“高格”应理解为思想内容的充实,至于艺术上,则是追随杜、韩,没有明显的特色。
  3.有真情实感。我认为刘基诗词中被今人忽略而其实很有分量的是《感时述事十首》。在这十首诗中,作者沉痛地剖析了时政弊病,对受苦百姓寄予深切同情,进而对“盗贼”啸众造反,也抱有某种同情。
  4.说理很深刻,表现形式很奇特。《明史·刘基传》说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这个评价是中肯的。“气昌”是指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强,这是因为他的文章说理充分,“理明而气昌”之故。至于“奇”我认为可理解为说理方式奇特。刘基三分之二散文是通过寓言故事形象地体现主题思想的。《古文观止》中收有刘基散文两篇:《卖柑者言》是一直为后人赞赏的名篇;散文名著《郁离子》是一部语言集,其中不少寓言隐喻了元末的政治和社会状况,如通过大厦已颓的比喻,写出了当时的世事不济;通过燕王好鸟、鸲鹆噪虑的比喻,讽刺当权者远亲近妄、任人唯亲的腐败和昏庸。在其中,更多反映了他的哲学观、政治观、经济观、道德观、人才观以及文学成就,反映了他安邦定国的治世主张。这些均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探讨。
  对刘基的著作有所了解后,我们不难看出刘基既是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和有多面造诣的学者。对于我们现在而言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比如他的“奇”就可以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使文章风格变得奇特、新颖。同时那敢于披露现实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去借鉴、学习!
  叶茜茜、虞丽洁的论文《开大明之山河——谈刘基的军事功绩》略。
  
  七、受益匪浅——我们的体会(部分摘录)
  
  经过对文成的调查,让我们感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也给团队的每个成员提供了发挥各自特长的机会:黄嗣瑞做事认真,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陈卫忠是组长,他的组织能力较好,能够管好我们的活动;祝长城做事认真积极,做调查的时候见一个拦一个;至于我嘛,负责拍照,还有电脑方面的事。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的活动过程,让我们这些整天读书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增长了见识,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让我充分认识到一位历史名人,对其家乡的经济建设等方面会产生重大影响。
  ——林建
  在研究性课题活动开展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关于刘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者是他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又或者是慷慨激昂的诗词歌赋,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能力从中得到很大提升,包括如何与伙伴亲密无间的合作、如何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在一起思考问题、如何与社会上各层面人士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课堂上、学校里不可能学会的。同时,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也由原来的反感、讨厌,渐渐地转为喜欢,甚至是热爱。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让我们搞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发展素质教育。因为,我们学得太死了,需要去实践一下。
  ——陈卫忠
  当初选择这个课题的时候便有种感觉,这是一个很难研究的课题,就凭我们几个学生就能下定论——刘基是青田人还是文成人是不可能的……本来只知道刘基是明代军师和他的《卖柑者言》。在做这次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刘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题就要结束了,我相信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有关刘基的知识,而是更多、更多……
  ——虞丽洁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一次中班综合活动出发,以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实际运用为例,深入思考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并对如何在幼儿园中运用这一技术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    《神笔马良》是我们小时候就读过的一个神话故事,拥有马良的神笔——这似乎只能是孩童天真烂漫的幻想。但如果我跟您说,在现实的社会里,我们觅得一支“马良的神笔
期刊
实验区报告之曲阜篇    曲阜市开展的“读论语、诵经典”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特别是孔子的《论语》,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曲阜教育部门发挥特有的地域优势,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纳,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
期刊
实验区报告之宁夏篇    经教育部批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全国首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四个省(区)之一,从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全区所有102所普通高中学校均进入了新课程实验,基本上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开设了课程。这是历年来我区普通高中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教学改革工作。新课程实验以来,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高中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探索
期刊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用这样的动画进行导入
期刊
教育部:今年启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工作    不久前获悉,教育部决定今年在陕西、湖北、浙江3省启动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监测试点工作,为全面深入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积累经验。这次试点测试是首次国家测试,监测时间为10月23日,共选取3个省各5个县(市、区)和所属的100所小学、初中为样本县和样本学校。教育质量监测的重点领域与内容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学生的学业成
期刊
策划/报道 张 琨    200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的来信作出的批示中指出:走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2007年9月9日,温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时说:“我们的国家太大,尽管这些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发展很不平
期刊
【案例背景】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一部分是城市下岗工人子女。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较差、离中心城区比较远,图书馆等相关的社区配套资源也比较薄弱。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长期困扰我们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的一个问题。下面就语文研究性学习《漫步对联世界》来谈谈
期刊
访谈嘉宾  刘玉玺  山东省安丘市第四中学校长    高友校  山东省安丘市第四中学副校长    记者:刘校长,您作为一校之长,对安丘四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何评价?  刘玉玺:从宏观上讲,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到了一个坚持、两个适应。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两个适应就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适应农村高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安丘四中地处农村,生源基础差、办学条件差、学生的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看“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要求教师面对学生的习作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要评价习作的内容,还要评价学生的习作态度;不仅要评价习作是否表达了真实情感,还要看学生的表达是否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观察日记赏评》一课,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种植豌豆、萝卜种子的过程,连续记了一个星期的观察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材”吗?如果需要“教材”,它又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呢?当前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众说纷纭,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隐含着综合实践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师课程意识等问题。    一、不同的声音    1.纲要:学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第三部分内容领域中有这样一段话: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