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明未清初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历来信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数百年以来,由于文人墨客之喧染,给大红袍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就使大红袍越发神奇,身价万倍,成为稀世之珍宝。
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民间传说很多,略举二、三例。其一,大红袍茶树长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山猴采之。其二,此茶树为神仙所植,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弃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人所栽,凡人不能先尝也:其三,也是传说最广泛的是,古代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因旅途劳顿,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中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 “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 “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由于“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踢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茶树,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武夷山在春茶萌发期喊山催芽的习俗仍然延续至今。
前人有诗曰: “奇茗神话传古今,岩壁大红永世存.世间绝品中外颂,益思去病人长春。”不管神话传说是夸张还是虚构,但由于大红袍茶叶具有优异的品种特性,香幽而奇,味酽回甘,历史上备受尊崇,却是可信的。
大红袍繁育推广种植经过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木本植物,在漫长的岁月,茶树不断的异花授粉自然杂交(同一株茶树结实的每粒种子的基因型都不同),孕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品种资源,先民从中选出的单株也称单丛,再好中选优为名丛。大红袍就是其中一个名丛。有关大红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39年郑光祖撰的《一班录杂述》卷四云“若闽地产‘红袍’、 ‘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若据此由1839年向前推五十年,则是1 789年成名,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但仅“红袍”两字,还没有“大”字。据1921年蒋叔南游记,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年产不满一市斤。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旁边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据1941年林馥泉调查,是1927年,由时任崇安县长吴石仙题写,天心寺出资请马头村黄华友石匠雕刻。当时在武夷山仅此茶树刻有名字。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原来只有3株,2号株为正株,1、3号株为副株。据武夷山市农业局原局长罗盛财回忆,1 980年市综合农场建立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2号株压条移栽为5、6号株。4号株何人何时种植不祥。
由于茶树品种资源科学研究需要,1 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武夷山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茶树(2号株为正株,1号、3号株为副株,),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所(杭州)扦插种植;1 964年春,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都是由陈德华先生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所(福安社口)分别扦插种植的。当时陈德华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被婉言拒绝。直至1 985年1 1月,陈德华应邀参加省茶叶研究所五十周年所庆,私下里向省茶科所培育研究室主任黄修岩提出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种的要求,陈德华回武夷山时,黄修岩主任真的给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把茶苗送到车门口,陈德华如获至宝,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武夷山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五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并承担了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扩大种植。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武夷山大红袍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回到武夷山。每当回首这段不平凡经历,陈德华(从1 963年至1 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主持对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进行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心里都感慨万千。
大红袍的品种鉴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就有委员提出保护大红袍的提案。1 99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于6月5日至9日,在武夷山市茶科所召开“稀有茶树品种资源研讨会”,实地查看并专题研究提出保护大红袍母树的技术措施,省财政厅当年拨了八万元专款作为保护大红袍经费。
多年来大红袍母树产权、管理采制权,从寺庙一农场一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于1 995年5月29日发文明确:将大红袍母树委托市茶叶研究所进行全程的保护、管理、采摘和加工。
为确定大红袍母树的种源,1 990年委托福建农林大学詹梓金教授等作基因分析,对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御茶园、星村镇的前兰、黄村、曹墩,上梅乡的下阳村及福安市社口镇省茶科所等两市三乡(镇)七村点,采集武夷名丛大红袍、奇丹和北斗共14号样品进行RAPD-PCR分析。用UPGMA法聚类得到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1)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一品种。(2)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种(据说是天心寺僧担心大红袍母树被人破坏曾经有将大红袍称为奇丹)。(3)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和武夷御茶园、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与九龙窠大红袍六株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多年来,武夷山广大科技工作者反复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1 995年经福建省科委鉴定,确认其基本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现广为种植,成为武夷岩茶其中一个当家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迟,比福建水仙迟6-8d;幼年期生长快,芽梢生长整齐,叶质柔韧,持嫩性特强,适宜机械化采摘,产量高;适制乌龙茶,品质优异,香高而悠远,汤色橙黄,味醇而益清,喉底回甘味,品具岩骨花香之岩韵;短穗扦插与种植成活率高,耐寒、耐旱性强,抗病虫性强,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种植。2012年4月,大红袍被审定为福建省茶树品种。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于1 985年开始进行大红袍批量生产,首推这一名牌产品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因此大红袍的声誉与日俱增。武夷岩茶(大红袍)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2年3月,武夷岩茶(大红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 0月,母树大红袍茶叶典藏国家博物馆;2008年9月,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01 0年1月, “武夷山大红袍”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民间传说很多,略举二、三例。其一,大红袍茶树长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山猴采之。其二,此茶树为神仙所植,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弃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人所栽,凡人不能先尝也:其三,也是传说最广泛的是,古代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因旅途劳顿,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中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 “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 “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由于“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踢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茶树,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武夷山在春茶萌发期喊山催芽的习俗仍然延续至今。
前人有诗曰: “奇茗神话传古今,岩壁大红永世存.世间绝品中外颂,益思去病人长春。”不管神话传说是夸张还是虚构,但由于大红袍茶叶具有优异的品种特性,香幽而奇,味酽回甘,历史上备受尊崇,却是可信的。
大红袍繁育推广种植经过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木本植物,在漫长的岁月,茶树不断的异花授粉自然杂交(同一株茶树结实的每粒种子的基因型都不同),孕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品种资源,先民从中选出的单株也称单丛,再好中选优为名丛。大红袍就是其中一个名丛。有关大红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39年郑光祖撰的《一班录杂述》卷四云“若闽地产‘红袍’、 ‘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若据此由1839年向前推五十年,则是1 789年成名,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但仅“红袍”两字,还没有“大”字。据1921年蒋叔南游记,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年产不满一市斤。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旁边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据1941年林馥泉调查,是1927年,由时任崇安县长吴石仙题写,天心寺出资请马头村黄华友石匠雕刻。当时在武夷山仅此茶树刻有名字。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原来只有3株,2号株为正株,1、3号株为副株。据武夷山市农业局原局长罗盛财回忆,1 980年市综合农场建立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2号株压条移栽为5、6号株。4号株何人何时种植不祥。
由于茶树品种资源科学研究需要,1 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武夷山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茶树(2号株为正株,1号、3号株为副株,),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所(杭州)扦插种植;1 964年春,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都是由陈德华先生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所(福安社口)分别扦插种植的。当时陈德华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被婉言拒绝。直至1 985年1 1月,陈德华应邀参加省茶叶研究所五十周年所庆,私下里向省茶科所培育研究室主任黄修岩提出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种的要求,陈德华回武夷山时,黄修岩主任真的给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把茶苗送到车门口,陈德华如获至宝,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武夷山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五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并承担了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扩大种植。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武夷山大红袍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回到武夷山。每当回首这段不平凡经历,陈德华(从1 963年至1 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主持对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进行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心里都感慨万千。
大红袍的品种鉴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就有委员提出保护大红袍的提案。1 99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于6月5日至9日,在武夷山市茶科所召开“稀有茶树品种资源研讨会”,实地查看并专题研究提出保护大红袍母树的技术措施,省财政厅当年拨了八万元专款作为保护大红袍经费。
多年来大红袍母树产权、管理采制权,从寺庙一农场一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于1 995年5月29日发文明确:将大红袍母树委托市茶叶研究所进行全程的保护、管理、采摘和加工。
为确定大红袍母树的种源,1 990年委托福建农林大学詹梓金教授等作基因分析,对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御茶园、星村镇的前兰、黄村、曹墩,上梅乡的下阳村及福安市社口镇省茶科所等两市三乡(镇)七村点,采集武夷名丛大红袍、奇丹和北斗共14号样品进行RAPD-PCR分析。用UPGMA法聚类得到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1)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一品种。(2)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种(据说是天心寺僧担心大红袍母树被人破坏曾经有将大红袍称为奇丹)。(3)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和武夷御茶园、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与九龙窠大红袍六株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多年来,武夷山广大科技工作者反复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1 995年经福建省科委鉴定,确认其基本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现广为种植,成为武夷岩茶其中一个当家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迟,比福建水仙迟6-8d;幼年期生长快,芽梢生长整齐,叶质柔韧,持嫩性特强,适宜机械化采摘,产量高;适制乌龙茶,品质优异,香高而悠远,汤色橙黄,味醇而益清,喉底回甘味,品具岩骨花香之岩韵;短穗扦插与种植成活率高,耐寒、耐旱性强,抗病虫性强,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种植。2012年4月,大红袍被审定为福建省茶树品种。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于1 985年开始进行大红袍批量生产,首推这一名牌产品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因此大红袍的声誉与日俱增。武夷岩茶(大红袍)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2年3月,武夷岩茶(大红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 0月,母树大红袍茶叶典藏国家博物馆;2008年9月,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01 0年1月, “武夷山大红袍”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