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武夷山大红袍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se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明未清初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历来信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数百年以来,由于文人墨客之喧染,给大红袍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就使大红袍越发神奇,身价万倍,成为稀世之珍宝。
  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民间传说很多,略举二、三例。其一,大红袍茶树长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山猴采之。其二,此茶树为神仙所植,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弃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人所栽,凡人不能先尝也:其三,也是传说最广泛的是,古代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因旅途劳顿,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中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 “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 “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由于“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踢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茶树,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武夷山在春茶萌发期喊山催芽的习俗仍然延续至今。
  前人有诗曰: “奇茗神话传古今,岩壁大红永世存.世间绝品中外颂,益思去病人长春。”不管神话传说是夸张还是虚构,但由于大红袍茶叶具有优异的品种特性,香幽而奇,味酽回甘,历史上备受尊崇,却是可信的。
  大红袍繁育推广种植经过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木本植物,在漫长的岁月,茶树不断的异花授粉自然杂交(同一株茶树结实的每粒种子的基因型都不同),孕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品种资源,先民从中选出的单株也称单丛,再好中选优为名丛。大红袍就是其中一个名丛。有关大红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39年郑光祖撰的《一班录杂述》卷四云“若闽地产‘红袍’、 ‘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若据此由1839年向前推五十年,则是1 789年成名,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但仅“红袍”两字,还没有“大”字。据1921年蒋叔南游记,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年产不满一市斤。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旁边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据1941年林馥泉调查,是1927年,由时任崇安县长吴石仙题写,天心寺出资请马头村黄华友石匠雕刻。当时在武夷山仅此茶树刻有名字。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原来只有3株,2号株为正株,1、3号株为副株。据武夷山市农业局原局长罗盛财回忆,1 980年市综合农场建立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2号株压条移栽为5、6号株。4号株何人何时种植不祥。
  由于茶树品种资源科学研究需要,1 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武夷山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茶树(2号株为正株,1号、3号株为副株,),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所(杭州)扦插种植;1 964年春,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都是由陈德华先生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所(福安社口)分别扦插种植的。当时陈德华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被婉言拒绝。直至1 985年1 1月,陈德华应邀参加省茶叶研究所五十周年所庆,私下里向省茶科所培育研究室主任黄修岩提出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种的要求,陈德华回武夷山时,黄修岩主任真的给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把茶苗送到车门口,陈德华如获至宝,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武夷山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五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并承担了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扩大种植。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武夷山大红袍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回到武夷山。每当回首这段不平凡经历,陈德华(从1 963年至1 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主持对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进行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心里都感慨万千。
  大红袍的品种鉴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就有委员提出保护大红袍的提案。1 99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于6月5日至9日,在武夷山市茶科所召开“稀有茶树品种资源研讨会”,实地查看并专题研究提出保护大红袍母树的技术措施,省财政厅当年拨了八万元专款作为保护大红袍经费。
  多年来大红袍母树产权、管理采制权,从寺庙一农场一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于1 995年5月29日发文明确:将大红袍母树委托市茶叶研究所进行全程的保护、管理、采摘和加工。
  为确定大红袍母树的种源,1 990年委托福建农林大学詹梓金教授等作基因分析,对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御茶园、星村镇的前兰、黄村、曹墩,上梅乡的下阳村及福安市社口镇省茶科所等两市三乡(镇)七村点,采集武夷名丛大红袍、奇丹和北斗共14号样品进行RAPD-PCR分析。用UPGMA法聚类得到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1)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一品种。(2)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种(据说是天心寺僧担心大红袍母树被人破坏曾经有将大红袍称为奇丹)。(3)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和武夷御茶园、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与九龙窠大红袍六株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多年来,武夷山广大科技工作者反复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1 995年经福建省科委鉴定,确认其基本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现广为种植,成为武夷岩茶其中一个当家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迟,比福建水仙迟6-8d;幼年期生长快,芽梢生长整齐,叶质柔韧,持嫩性特强,适宜机械化采摘,产量高;适制乌龙茶,品质优异,香高而悠远,汤色橙黄,味醇而益清,喉底回甘味,品具岩骨花香之岩韵;短穗扦插与种植成活率高,耐寒、耐旱性强,抗病虫性强,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种植。2012年4月,大红袍被审定为福建省茶树品种。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于1 985年开始进行大红袍批量生产,首推这一名牌产品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因此大红袍的声誉与日俱增。武夷岩茶(大红袍)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2年3月,武夷岩茶(大红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 0月,母树大红袍茶叶典藏国家博物馆;2008年9月,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01 0年1月, “武夷山大红袍”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其他文献
最是人间四月天。我们决定孩子们带进今年四月的“紫藤花会”。这个主意始于长沙“大宾第”主人欧阳元胜。人与自然,人与人文,人与传承,欧阳元胜希望能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留下点东西,这一次他决定在花树下向孩子们开放他的诗意玩古生活。  一期一会,再约紫藤花下  这是拜访欧阳家的第三年。  第一年因为突降暴雨,紫藤花被袭落,错过了。第二年因为四月里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无奈再次错过。  今年我们抵达的午后,长沙
期刊
左图是一幅渐层式的立体色彩图。所谓渐层式是色彩的变化是逐渐改变,从绿到黄绿,丛黄绿到金黄,从金黄到橘红,从橘红到红,都是慢慢改变的。如果是茶叶,这是因为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造成的,发酵的程度不是格式的跳跃,而是渐次改变的,所以从不发酵的“绿”到全发酵的“红”,逐渐形成渐层式的色彩变化。  我们说不发酵的绿茶其茶汤是绿的,轻发酵茶的包种茶(如岩茶、铁观音、单丛等)是金黄色的,重发酵的白毫乌龙是橘红色,
期刊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  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鎏金银质茶具以及只见于传说的“秘色瓷”茶碗,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茶文化的面貌真實不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同年在福建南部的漳浦县盘陀镇庙铺村,一座明代万历年间户部侍郎卢维
期刊
眼下,许多茶区都相继进入了繁忙的开采季。这是一场和时间展开的激烈赛跑。因为越早上市,就意味着有人愿意为这份新鲜支付更多的费用。更何况,只要稍迟一步,茶就会从“宝”沦为“草”。在金贵的狮峰龙井产区,甚至还动用了无人机来运茶青,开启现代与传统的较量。  尝新赏奇,近乎人的本能,无论古今中外,不分尊卑贵贱。  古时,刚刚采制的还裹挟着南方春色的新茶,经层层封缄后,日夜兼程,千里迢迢地送往九重宫阙,供帝王
期刊
在国内茶圈,以营销热点为风向标的案例总是層出不穷。前些年流行“绿改红”,近些年流行古树老茶概念。如今白茶忽然大热,市面上掀起白茶风潮,人人喝茶必聊白茶,必点白茶,一时间成了茶圈的香饽饽,蹭热点的频次和地位之高几乎要超越当年火遍全国的安化黑茶热。  早几年的“绿改红”是指本来用于制作绿茶和乌龙茶的茶青改用红茶工艺制作。近十年前,因为金骏眉的走红,国内茶界掀起了一股红茶热,在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和各大茶馆
期刊
喝茶是口鼻之工作,闻香品味都需靠嗅觉与味觉俩感官去分辨,这香味是否清纯或浑浊?是否浓稠或寡淡?需喝懂了滋味才懂这茶叶如何制、如何泡,如何买卖、如何在茶的名义之下发展茶道,如此人才会精进。  感官不灵则无法知道茶的好坏,便也说不上享受茶或审评茶品质了,要论茶道更枉然。这训练感官熟悉五味原属喝茶必做功课,理应要做好,不过与此同时大家不要忽略了除了味道以外,身体在喝到茶后所产生的体感与反应。当把茶喝进身
期刊
提到白茶,首先想到的是福建福鼎、政和这两个传统产区。近几年的白茶热,让福鼎附近的福安、寿宁、柘荣、霞浦等闽东茶区及周边的浙江泰顺、苍南等地,纷纷对茶类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白茶种植和生产。而今,云南、贵州、广西、陕西、四川、台湾等地都有生产白茶,天下大『白』的背后是白茶价格的持续走高。  2014年4月本刊推出的《白茶新主张》专题时指出『随着白茶鲜明个性逐渐深入人心,销量与价格逐年攀升,白茶正成为中国
期刊
云南也有自己的“白茶”  云南除了用适制普洱茶的乔木大叶种原料来制作日晒白茶、或以室内萎凋方法制作“月光白”外,亦有真正满披毛毫的“云南大白茶”。这种云南大白茶,可以称为福建白茶的“放大版”,其发源地就在普洱市景谷县民乐镇大村秧塔社。  唐望先生在景谷制茶一晃已经十年多了。当年他来民乐镇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挖矿。如同宿命般,挖矿的事业失败,然后改行种茶。经历挣扎、长久守候、曙光初现,最后安家在这片秧
期刊
宜红茶,又称宜红工夫茶,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和传统出口商品。1 892年由广东香山籍实业家卢次伦在湖南省石门县的宜市建“泰和合红茶號”,收购石门、鹤峰、五峰、长阳四县的毛红茶精制加工创制成黝黑的米茶,正式定名为“宜红茶”。  清末民初,祁红、宜红、宁红并称中国三大出口红茶。民国初年,随着泰和合红茶号1 91 7年停业,宜红茶加工、集散中心北移至五峰县渔洋关,并于1 920年后达到最盛期,后因时
期刊
针对因白茶热在全国茶区改制白茶的浪潮,我们采访了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有希和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邵克平,请他们从福鼎白茶龙头企业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林有希  以“格局”包容,用“品质”取胜  八月下旬的一个午后,福州依然炎热异常,我在鼓屏路的绿雪芽门店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林有希。他刚从上海归来,出差对他似乎已是常态,稍稍喝了杯老白茶,他就针对采访问题跟我聊起了近日的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