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一改以往话题作文的形式,对材料有了新的关注和安排。这也表明高考命题开始关注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关注学生的思考水平,而这些正是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方向,有力于遏止作文模式化和跟风现象,遏止学生作文假大空的毛病,让他们独抒性灵,表现真我,消解人们的审美疲劳,有望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鸦,乌鸦学鹰的姿势俯冲抓羊,这一做法有着东施效颦般的荒唐可笑,但正如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虽有愚昧盲动令人喷饭的一面,但也有精卫填海般的精神在,其勇气和毅力是值得褒扬的。由此可见,对乌鸦要有辨证的眼光,要看到两面,而这两面恰恰是牧羊人和小孩的总合。对这则材料最准确的应该是:乌鸦的精神可嘉,但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其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做法不值提倡,我们应辨证看待,对自身应有全面的认识,既要避免乌鸦的盲目之举,又要发扬乌鸦的执着精神,使得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为了让学生领会材料的辨证性,原题有一句导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有些龃龉,既然“全面理解”又怎么能“从一个侧面”写呢?笔者以为这是对导语的理解不到位所致。“全面理解”的“全面”指两面,意思是,既要看到乌鸦可笑的一面,又要看到乌鸦可爱的一面,对乌鸦要辨证看待。“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指选择一个切入点思考,但每一个侧面必须包括辨证的两面,如可以写“方向和精神”“学习别人与认清自己”“理想与现实”“努力与方法”“欲望与理智”“努力和收获”等。
不难发现,2006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虽然从形式上看是材料作文,实际上是前几年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进一步拓展,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采用材料的形式,使得话题的内涵扩大了,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是与前几年不同之处,应该说是平中见奇,生中有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作文题目。
基于高考作文新的变化,必须改善学生思维方法,改变他们僵化不通的毛病,帮助他们抓住材料的核心,理解其本质含义。为此笔者以为,对一则材料的分析需把握四个角度,下面以高考题为例说明:
一、情景还原。材料的价值在现实,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许多学生无法挖掘材料的内涵,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会还原材料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他们眼里的乌鸦就是乌鸦本身,当然会思维局促,不能荡开,其立意不能高远。这就需要将材料的每一个要素还原到现实中来,乌鸦可以还原为现实中的普通人,鹰可以还原为现实中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羊可以还原为目标或收获,也可以具体为物质,比如钱、房子、上大学、地位、名声、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乌鸦对鹰的简单模仿可以还原为普通人对成功人士的表面模仿。如追星现象,超女热现象等。
二、问题追溯。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一则寓言的产生都直指社会痼疾,针砭时弊,引人深思;任何一个被人关注的材料一定隐含着某些社会问题。只要抓住问题就一定能找到材料的核心。乌鸦模仿老鹰的现象暴露了某些人盲目跟风,迷失自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的现象。
三、相似联想。如果眼光只盯在材料本身上,看到的只是表面,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本质往往是高度概括的,具有共性和恒性,只有跳出材料的局限,联想与之相似的其他材料,站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材料,才能寻找到它们的共性,才能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也只有打开思维的闸门,才能思接千载,神骛八极,做到既能荡得开,又能收的住,挥洒自如,张弛有度。
四、对症下药。诊断出问题后,就需要开方抓药了。材料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每一个人看清楚自己的不足,照出与人的差距,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乌鸦暴露出来的不冷静和盲目,警醒我们做事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只讲精神不讲方法,应避免重蹈覆辙。当然,“乌鸦”们之所以犯错误,根本的原因是偏执,他们固守一念,以为只要有精神就会有一切,从而忽视了现实条件和自身能力。相反,如果失去执着精神,同样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既要避免偏左,又要避免偏右,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现实,拿出切合实际的方案,真正找到适合自身的人生道路,然后义无返顾往前走,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拓展演练:
[材料]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以下三种问题:
1.片面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看到“智慧”二字,不去细想在特定的情景下的特定含义,于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写创新思维的,有写细节决定成败的,对材料的只言片语揪住不放,只顾局部,忽视整体观照。
2.表面化。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看似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却只是花而不实的说些车轱辘话,似隔靴搔痒不痛快淋漓,如写“乐观”“微笑”“坚强”“信念”“毅力”“失败是成功之母”等。
3.简单化。看到小和尚摘到苹果,不分析情景和条件,不比较不鉴别不分析,写成“天生我才必有用”“追求”等激励人发扬精神勇往直前的作文,这样就与原文大相径庭。原文侧重的是认识,而不是精神。
这说明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或盲人摸象,或管中窥豹,都不能抓住材料的核心。基础不稳,整个文章便如空中楼阁,纵然文采斐然也不能得高分。
下面用四分法来解析这则材料的内涵:
一、情景还原。“打柴”还原为人生的追求:政治追求,文学追求,物质追求,名利追求等等。“洪水”还原为人生的绝境。“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还原为绝无一丁点前进的可能。“无功而返,垂头丧气”还原为遭遇绝境时的无奈心情。“坦然相对”还原为遭遇绝境后的超然与豁达。顺手摘下树上的苹果,还原为另择他途,终有所获,不空手而归。
二、问题追溯。当人生遭遇绝境时,往往有两种表现:一是像一般小和尚一样垂头丧气,嗟叹悲吟,一无所获;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但虽然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但结果依然是两手空空,白白耗费青春。第一种人最没出息,最终只能碌碌无为,郁郁寡欢,空抱幻想,终其一生;第二种人没智慧,虽精神可嘉,却不明智。头破血流不回头,赍志而殁令人叹,人生价值无法充分实现。从本质上讲,以上两种人具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没有放下河对岸的柴禾,所以都不可能腾出脑子思考河这边的苹果。实际上,除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现实当中真正需要我们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面对个人的困境,解决个人的人生问题,所以在不涉及国家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收获更多,怎样才能更有价值。那个摘到苹果的小和尚是有真正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最根本的是从心里放下了明知不可能的目标,以冷静的眼光审视世界,从而完成了人生的突围,收获了自己的苹果。
三、相似联想。人生都有追求,但不是每一种追求都能通过努力而实现。当人生遭遇绝境,能从内心真正放下,全身而退的人,才能终有收获,否则,只能郁郁而终、一事无成。苏轼遭遇政治的绝境,退而转入诗文书画,成为一代大家;许多官路不通却固执一念的人,放不下对名利的欲望,最终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人知。海伦凯勒遭遇身体的绝境,放弃追求身体完美的想法,退而著述,成为人们的榜样;许多有着身体缺陷的人,放不下对外在美的追求,最终陷入无尽烦恼,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四、对症下药。面对绝境,首先是一种心态,然后是一种行动。需要一种超脱的心境,舍弃欲望和虚妄,淡泊宁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再空望叹息远方天空的云彩,而是俯身抓住自己身边的“苹果”。得不到太阳,我就追求月亮,得不到月亮,我就追求星星,得不到星星我就抓起身边的鹅卵石,如果连鹅卵石也不可能得到了,那我就呼吸新鲜空气,空气不新鲜,我依然可以闭上眼说心情真好。退一步是为了走的更远。有这样的境界,人生才不会错过太多,也才能充实而有益。
例文展示:
人生突围
杜萌
南山下,一个身影挥罢长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官场上一再失意的陶渊明回归故里,长居田园,摆脱了那无法任意驰骋的是非之地,去感悟自然,创作出无数力作,实现了人生的突围。
海南岛,那位同样官场失意,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的东坡居士,同样选择了回归自然。既然难以在官场“挥斥方遒”,何不去亲近自然感悟人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终于,东坡居士也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雄山下,那位曾“对酒当歌”的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感慨万分,豪情满怀。无奈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四分五裂,豪杰并起,群雄争霸,无法施展自己成为安世之能臣的抱负。但这位英豪并不像一些文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借酒消愁,而是自立门户,逐鹿中原,成就一代霸业。“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曹操以其王者霸气完成了人生的突围。
仕途失意,有志难伸,面对挡在面前的滚滚江水,陶潜、苏轼并未逞匹夫之勇妄图强渡,而是停下脚步,选择与山水为友,与田园为朋。唯江上之明月,山间之清风与我共适。他们的人生从此呈现另一种魅力。
面对前方滔滔江流,曹操感到自己无法辅佐天子成就盛世安宁,他驻足远望,选择了驰骋沙场,成就统一大业,他的人生也显现出迷人的光彩。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倘若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不妨停下来,全身而退,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世界总有一个地方使自己绽放光彩。
横在李煜面前的一江春水,隔不断对雕栏玉砌的怀念与向往,对锦衣玉食的奢华回忆早已被布衾不耐的五更寒打碎。李煜啊,何必耿耿于怀以前的帝王生活呢?既已沦为亡国奴,既已嗜词如命,何不放下一腔愁怨,乐而写作,了此残生呢?前半生因执着诗词而失去江山,后半生为执着江山而丢掉性命。天上人间的际遇,造就了伤情词家,却暴露出李煜政治上的低能。明知不能在治国上有所得,何不知难而退,提早挣脱那个漩涡,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吟诗作赋,寄情山水,岂不快哉?何至于丢掉身家性命?
人生的突围,需要圆通的智慧,知难而退并非怯懦,而是保全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智慧如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航行的方向;如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饱经风霜的心;如煦暖的阳光,照耀我们的人生之树。
在遇到无法跨越的障碍时,不妨选择另一条道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突围有时就发生在转身之际。
[作者通联:河北正定中学语文组]
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刻的理解。材料的主角是乌鸦,乌鸦学鹰的姿势俯冲抓羊,这一做法有着东施效颦般的荒唐可笑,但正如唐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虽有愚昧盲动令人喷饭的一面,但也有精卫填海般的精神在,其勇气和毅力是值得褒扬的。由此可见,对乌鸦要有辨证的眼光,要看到两面,而这两面恰恰是牧羊人和小孩的总合。对这则材料最准确的应该是:乌鸦的精神可嘉,但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其目标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做法不值提倡,我们应辨证看待,对自身应有全面的认识,既要避免乌鸦的盲目之举,又要发扬乌鸦的执着精神,使得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实现。
为了让学生领会材料的辨证性,原题有一句导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许多人认为这句话有些龃龉,既然“全面理解”又怎么能“从一个侧面”写呢?笔者以为这是对导语的理解不到位所致。“全面理解”的“全面”指两面,意思是,既要看到乌鸦可笑的一面,又要看到乌鸦可爱的一面,对乌鸦要辨证看待。“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指选择一个切入点思考,但每一个侧面必须包括辨证的两面,如可以写“方向和精神”“学习别人与认清自己”“理想与现实”“努力与方法”“欲望与理智”“努力和收获”等。
不难发现,2006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虽然从形式上看是材料作文,实际上是前几年关系型话题作文的进一步拓展,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惯性,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采用材料的形式,使得话题的内涵扩大了,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是与前几年不同之处,应该说是平中见奇,生中有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作文题目。
基于高考作文新的变化,必须改善学生思维方法,改变他们僵化不通的毛病,帮助他们抓住材料的核心,理解其本质含义。为此笔者以为,对一则材料的分析需把握四个角度,下面以高考题为例说明:
一、情景还原。材料的价值在现实,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许多学生无法挖掘材料的内涵,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会还原材料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他们眼里的乌鸦就是乌鸦本身,当然会思维局促,不能荡开,其立意不能高远。这就需要将材料的每一个要素还原到现实中来,乌鸦可以还原为现实中的普通人,鹰可以还原为现实中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羊可以还原为目标或收获,也可以具体为物质,比如钱、房子、上大学、地位、名声、人生价值的实现等。乌鸦对鹰的简单模仿可以还原为普通人对成功人士的表面模仿。如追星现象,超女热现象等。
二、问题追溯。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一则寓言的产生都直指社会痼疾,针砭时弊,引人深思;任何一个被人关注的材料一定隐含着某些社会问题。只要抓住问题就一定能找到材料的核心。乌鸦模仿老鹰的现象暴露了某些人盲目跟风,迷失自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的现象。
三、相似联想。如果眼光只盯在材料本身上,看到的只是表面,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本质往往是高度概括的,具有共性和恒性,只有跳出材料的局限,联想与之相似的其他材料,站在不同的视角来审视材料,才能寻找到它们的共性,才能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也只有打开思维的闸门,才能思接千载,神骛八极,做到既能荡得开,又能收的住,挥洒自如,张弛有度。
四、对症下药。诊断出问题后,就需要开方抓药了。材料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每一个人看清楚自己的不足,照出与人的差距,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乌鸦暴露出来的不冷静和盲目,警醒我们做事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只讲精神不讲方法,应避免重蹈覆辙。当然,“乌鸦”们之所以犯错误,根本的原因是偏执,他们固守一念,以为只要有精神就会有一切,从而忽视了现实条件和自身能力。相反,如果失去执着精神,同样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应该既要避免偏左,又要避免偏右,需要客观冷静的分析现实,拿出切合实际的方案,真正找到适合自身的人生道路,然后义无返顾往前走,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拓展演练:
[材料]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以下三种问题:
1.片面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看到“智慧”二字,不去细想在特定的情景下的特定含义,于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写创新思维的,有写细节决定成败的,对材料的只言片语揪住不放,只顾局部,忽视整体观照。
2.表面化。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看似天马行空,汪洋恣肆,却只是花而不实的说些车轱辘话,似隔靴搔痒不痛快淋漓,如写“乐观”“微笑”“坚强”“信念”“毅力”“失败是成功之母”等。
3.简单化。看到小和尚摘到苹果,不分析情景和条件,不比较不鉴别不分析,写成“天生我才必有用”“追求”等激励人发扬精神勇往直前的作文,这样就与原文大相径庭。原文侧重的是认识,而不是精神。
这说明学生缺乏对材料全面深入细致地阅读,或盲人摸象,或管中窥豹,都不能抓住材料的核心。基础不稳,整个文章便如空中楼阁,纵然文采斐然也不能得高分。
下面用四分法来解析这则材料的内涵:
一、情景还原。“打柴”还原为人生的追求:政治追求,文学追求,物质追求,名利追求等等。“洪水”还原为人生的绝境。“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还原为绝无一丁点前进的可能。“无功而返,垂头丧气”还原为遭遇绝境时的无奈心情。“坦然相对”还原为遭遇绝境后的超然与豁达。顺手摘下树上的苹果,还原为另择他途,终有所获,不空手而归。
二、问题追溯。当人生遭遇绝境时,往往有两种表现:一是像一般小和尚一样垂头丧气,嗟叹悲吟,一无所获;二是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但虽然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但结果依然是两手空空,白白耗费青春。第一种人最没出息,最终只能碌碌无为,郁郁寡欢,空抱幻想,终其一生;第二种人没智慧,虽精神可嘉,却不明智。头破血流不回头,赍志而殁令人叹,人生价值无法充分实现。从本质上讲,以上两种人具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没有放下河对岸的柴禾,所以都不可能腾出脑子思考河这边的苹果。实际上,除了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现实当中真正需要我们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面对个人的困境,解决个人的人生问题,所以在不涉及国家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收获更多,怎样才能更有价值。那个摘到苹果的小和尚是有真正智慧的人,他的智慧最根本的是从心里放下了明知不可能的目标,以冷静的眼光审视世界,从而完成了人生的突围,收获了自己的苹果。
三、相似联想。人生都有追求,但不是每一种追求都能通过努力而实现。当人生遭遇绝境,能从内心真正放下,全身而退的人,才能终有收获,否则,只能郁郁而终、一事无成。苏轼遭遇政治的绝境,退而转入诗文书画,成为一代大家;许多官路不通却固执一念的人,放不下对名利的欲望,最终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被人知。海伦凯勒遭遇身体的绝境,放弃追求身体完美的想法,退而著述,成为人们的榜样;许多有着身体缺陷的人,放不下对外在美的追求,最终陷入无尽烦恼,有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四、对症下药。面对绝境,首先是一种心态,然后是一种行动。需要一种超脱的心境,舍弃欲望和虚妄,淡泊宁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再空望叹息远方天空的云彩,而是俯身抓住自己身边的“苹果”。得不到太阳,我就追求月亮,得不到月亮,我就追求星星,得不到星星我就抓起身边的鹅卵石,如果连鹅卵石也不可能得到了,那我就呼吸新鲜空气,空气不新鲜,我依然可以闭上眼说心情真好。退一步是为了走的更远。有这样的境界,人生才不会错过太多,也才能充实而有益。
例文展示:
人生突围
杜萌
南山下,一个身影挥罢长袖,吟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官场上一再失意的陶渊明回归故里,长居田园,摆脱了那无法任意驰骋的是非之地,去感悟自然,创作出无数力作,实现了人生的突围。
海南岛,那位同样官场失意,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的东坡居士,同样选择了回归自然。既然难以在官场“挥斥方遒”,何不去亲近自然感悟人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终于,东坡居士也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雄山下,那位曾“对酒当歌”的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感慨万分,豪情满怀。无奈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四分五裂,豪杰并起,群雄争霸,无法施展自己成为安世之能臣的抱负。但这位英豪并不像一些文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借酒消愁,而是自立门户,逐鹿中原,成就一代霸业。“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曹操以其王者霸气完成了人生的突围。
仕途失意,有志难伸,面对挡在面前的滚滚江水,陶潜、苏轼并未逞匹夫之勇妄图强渡,而是停下脚步,选择与山水为友,与田园为朋。唯江上之明月,山间之清风与我共适。他们的人生从此呈现另一种魅力。
面对前方滔滔江流,曹操感到自己无法辅佐天子成就盛世安宁,他驻足远望,选择了驰骋沙场,成就统一大业,他的人生也显现出迷人的光彩。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难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倘若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不妨停下来,全身而退,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世界总有一个地方使自己绽放光彩。
横在李煜面前的一江春水,隔不断对雕栏玉砌的怀念与向往,对锦衣玉食的奢华回忆早已被布衾不耐的五更寒打碎。李煜啊,何必耿耿于怀以前的帝王生活呢?既已沦为亡国奴,既已嗜词如命,何不放下一腔愁怨,乐而写作,了此残生呢?前半生因执着诗词而失去江山,后半生为执着江山而丢掉性命。天上人间的际遇,造就了伤情词家,却暴露出李煜政治上的低能。明知不能在治国上有所得,何不知难而退,提早挣脱那个漩涡,远走他乡,隐姓埋名,吟诗作赋,寄情山水,岂不快哉?何至于丢掉身家性命?
人生的突围,需要圆通的智慧,知难而退并非怯懦,而是保全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智慧如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们航行的方向;如甘甜的泉水,滋润我们饱经风霜的心;如煦暖的阳光,照耀我们的人生之树。
在遇到无法跨越的障碍时,不妨选择另一条道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突围有时就发生在转身之际。
[作者通联:河北正定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