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人对于本土民间文化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地区的民间艺术知之甚少。因此,传承民间艺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传承民间艺术,将民族精神、传统民俗文化渗透给学生,这在现在的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探讨如何选择并开发适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民间艺术内容,建构教学模式,通过民间艺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育;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075
引言
小学民间美术创作是以学生视角表达富有民间风俗趣味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迫求人文性的课程特征,充分体现小学民间美术创作的必要价值。因此,在小学民间美术创作中,教师应以小学视角,用回归传统的欣赏眼光迫溯艺术创作本源,实施以小学审美意象思维转换为基点的民间美术创作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一、做好教学设计,制定有效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必需的环节。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的现象,我认为,在改进民间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要将教学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教师要在教学实施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学生学习评价等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渗透,切实提高民间美术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中国龙》,这一内容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系统性计划。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中国龙的民间传说、图片等;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后作业的设计则可以要求学生描摹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龙的图片。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民间美术资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灵活多样。例如,针对一些民间手工美术资源,如有地域特色的风筝、窗花纸等,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些手工物品的制作原理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制作,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美术作进行评价。又如,为了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他们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一个竹箩筐、一块印花布、一个少数民族图腾块艺术装饰砖、一片青花瓷、一套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等,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艺术品拿到课堂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给大家讲解,然后师生再一起欣赏和品味,达到体验和感受的目的,彰显教学效果。
三、开展欣赏课教学
欣赏课主要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如,一些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对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就可以欣赏教学为主。以前文所述的烙画校本课程为例,低、中年级的教学主要是欣赏活动。烙画又叫烫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烙铁作画。加热后的电烙铁可以在纸张、木板、竹片、绢以及工艺品上创作图画。烙画的发展与梳篦制作的烫花工艺密不可分,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梳篦上烙制花纹图案的独特工艺最见制作者功力。学校的烙画校本课程通过烙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烙画的制作方法、特征及寓意,体会烙画的装佈美感和特点。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展示烙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导入民族音乐,讓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并结合图片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汪鹤鸣、毛怀青、周兆荣等人的作品,如《熊猫喜迎世博》《伏虎》《清明上河图》《眠》《冲凉》《松林晓雾》《雄风》等。这些作品格调清新,线韵如流云,悠游酣畅。通过对烙画作品的欣赏,学生可感受到本土民间艺术之美,在操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増强自信心,増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该课程在让学生对美术有更深一步认识的同时,推动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给美术教学提供课程保障
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时数不够,美术课被语文、数学等学科占用了。因此,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民间美术教学,保证课时数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学校要从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角度以及民间优秀美术文化教育传承的高度出发,按照新课标规定,确保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课程时数能够完全得到运用,避免因课程数量不够而造成教学受限,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及教学造成不便。一些学校在选择民间美术资源时没有考虑到《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教师的实际情况、美术资源是否优秀等,圆吞枣,照单全收,没有将教学目标作为选择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标准,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进步。例如,我曾经观摩了一堂美术课,是《最受尊敬的人》,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点:一是引导学生说说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二是引导学生用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自己心中最尊敬的人;三是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中各行业建设者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最尊敬的人,情感上突出学生的自主选择,技能上突出绘画技能。但是,教师选定具体的人物就限制了学生情感的自主发挥,这不利于学生自我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发展,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产生了限制作。
结论
学生要在生活中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艺术,可以建设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库,建构主题式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开设校本课程,推动非遗文化的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民间艺术,学会保护、传承民间文化。
参考文献
[1]林大汕. 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11-112.
[2]刘颖. 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运用研究[J]. 艺术评鉴,2020,(08):141-142.
[3]李晓建.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06-107.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教育;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075
引言
小学民间美术创作是以学生视角表达富有民间风俗趣味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中华文化、迫求人文性的课程特征,充分体现小学民间美术创作的必要价值。因此,在小学民间美术创作中,教师应以小学视角,用回归传统的欣赏眼光迫溯艺术创作本源,实施以小学审美意象思维转换为基点的民间美术创作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民间美术创作的能力。
一、做好教学设计,制定有效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必需的环节。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的现象,我认为,在改进民间美术教育的实践中,要将教学设计作为重要的抓手。教师要在教学实施之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学生学习评价等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渗透,切实提高民间美术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中国龙》,这一内容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前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系统性计划。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中国龙的民间传说、图片等;课堂教学中则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课后作业的设计则可以要求学生描摹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龙的图片。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民间美术资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灵活多样。例如,针对一些民间手工美术资源,如有地域特色的风筝、窗花纸等,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些手工物品的制作原理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动手制作,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美术作进行评价。又如,为了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他们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一个竹箩筐、一块印花布、一个少数民族图腾块艺术装饰砖、一片青花瓷、一套少数民族特色服饰等,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艺术品拿到课堂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给大家讲解,然后师生再一起欣赏和品味,达到体验和感受的目的,彰显教学效果。
三、开展欣赏课教学
欣赏课主要用于理论知识教学。如,一些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对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就可以欣赏教学为主。以前文所述的烙画校本课程为例,低、中年级的教学主要是欣赏活动。烙画又叫烫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电烙铁作画。加热后的电烙铁可以在纸张、木板、竹片、绢以及工艺品上创作图画。烙画的发展与梳篦制作的烫花工艺密不可分,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梳篦上烙制花纹图案的独特工艺最见制作者功力。学校的烙画校本课程通过烙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了解烙画的制作方法、特征及寓意,体会烙画的装佈美感和特点。在中年级的教学中,指导教师展示烙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导入民族音乐,讓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并结合图片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汪鹤鸣、毛怀青、周兆荣等人的作品,如《熊猫喜迎世博》《伏虎》《清明上河图》《眠》《冲凉》《松林晓雾》《雄风》等。这些作品格调清新,线韵如流云,悠游酣畅。通过对烙画作品的欣赏,学生可感受到本土民间艺术之美,在操作中体验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増强自信心,増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该课程在让学生对美术有更深一步认识的同时,推动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学生的欢迎。
四、给美术教学提供课程保障
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受到限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时数不够,美术课被语文、数学等学科占用了。因此,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民间美术教学,保证课时数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各学校要从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角度以及民间优秀美术文化教育传承的高度出发,按照新课标规定,确保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课程时数能够完全得到运用,避免因课程数量不够而造成教学受限,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及教学造成不便。一些学校在选择民间美术资源时没有考虑到《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教师的实际情况、美术资源是否优秀等,圆吞枣,照单全收,没有将教学目标作为选择民间美术资源的重要标准,不能有效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进步。例如,我曾经观摩了一堂美术课,是《最受尊敬的人》,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点:一是引导学生说说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二是引导学生用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自己心中最尊敬的人;三是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中各行业建设者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注重的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最尊敬的人,情感上突出学生的自主选择,技能上突出绘画技能。但是,教师选定具体的人物就限制了学生情感的自主发挥,这不利于学生自我审美意识和情感的发展,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产生了限制作。
结论
学生要在生活中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艺术,可以建设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库,建构主题式民俗文化课程目标体系与内容体系,开设校本课程,推动非遗文化的研究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民间艺术,学会保护、传承民间文化。
参考文献
[1]林大汕. 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0):111-112.
[2]刘颖. 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教学的运用研究[J]. 艺术评鉴,2020,(08):141-142.
[3]李晓建. 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