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文 现在,我们就可以夸奖加藤和他所做的事情,但10年或20年后,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价值。——白岩松
对于我永恒的母校——北京大学,感受很多,思考很深。
2003年以来,北大给予我的太多,它是我的中国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在华生活和北大密不可分,没有北大,绝对没有今天的我。对于她,我永远抱着感恩之心,并激励自己一辈子做好“北大人”,以无愧其伟大的历史。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北大学子的观察与思考。
“精英”(ELITE)一词无疑很好听。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社会还是哪一种行业,都有所谓“精英”,也都需要精英的支撐。精英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很重要。不过,对究竟什么是精英,我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认为,“精英”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潜能。我说的潜能包括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理解能力、知识面、思考力、分析能力、判断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语言水平等等诸多方面,这些能力与所谓的学历是没有直接对应或因果关系的。
第二,公共意识。一个人生下来,为自己所在的、所生活的国家、社会做点事,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除了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利益,同时还要想着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利益。
按照我的标准,我感到在今天的中国和日本,都缺乏真正的精英。有本领的人在两个社会里还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少。有本领的人可以称为“人才”,但“人才”和“精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才只不过是为自己归属的公司、单位、机构服务、贡献。而精英则可以超越自己归属的小空间,为更高的目标服务。
在北京大学,我周围的很多学生很有能力,他们的聪明超出我的想象。但他们能称为精英吗?不能!他们中大多数人包括最优秀的学生普遍缺乏公共意识,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只考虑将来能赚多少钱,能谋取什么职位,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工作中能得到多大好处。当然,这些意识都有合理性,在一个物质时代,生存和发展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这些。精英们也会考虑这些,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这些,他们还会替社会思考,并且尽可能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结合起来。
北大学子,99%以上的人的潜能不成问题。今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许是全世界最难进的大学。能考入北大的,绝对是人中精华。
根据我的观察,北大最聪明而优秀的学生是本科生,高考进来的本科生才是真正的北大才子。从其他大学考进来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论天资远远不如从北大保送上去的研究生。至于那些在职的研究生或进修生,水平就更没可比性了。那些在职研究生或官员博士生都很愿意张扬自己的“北大人”身份。但我想,北大的师生内心深处也许从来不把这些“北大人”视为校友。因为来路不一样嘛!
北大学子身上所缺乏的不是潜能,而是成为精英的第二个必备条件——公共意识。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教育!
在中国的大学生,当然也包括北京大学在内,政治课的课时是得到充分保证的,不修这些课就不能毕业。我属于国际关系学院,对“国关”的学生来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还要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政治课。这些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非常低,经常是要靠点名来维持上课人数。问题就出在这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脱节,这就造成了青年学生的疏离。
而现实迫切需要的公共意识的培养,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来担当。
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北大女生也迷恋打扮。我所观察到的女生,从大一到大四期间形象的改变是令人吃惊的。相比之下,北大男生并不十分注意外在形象,他们进入北大后,改变更多的是思想。可惜,没有人在公共意识上对他们多加提醒。这是北大政治课最失败的一个地方。在北大的氛围里,在各种知识交汇的背景下,北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中外思潮。但问题是,思想归思想,行为归行为。知识、专业、能力都没有问题,观念也没有问题,但涉及到可以转化为行为的公共意识,始终是他们综合素质中的弱项,这影响了北大学子成大器。
根据我的观察,北大学子的价值观念有两个极端(当然也不排除中间地带),一个是所谓“崇洋媚外”型。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越喜欢它们,就越排斥本国文化中那种落后的东西,进而彻底排斥本国文化,这批人绝大多数都渴望出国留学,留学不仅是为了求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早离开祖国。
另一个是“遵从体制”型。这类人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就越觉得“中国模式”靠得住,有生命力,尤其当金融危机爆发,放任式的资本主义遭到怀疑之后。这批人希望能缘着国内体制的阶梯往上走。这些学生愿意在国内谋求发展,希望依托现有体制发展自己,但一旦希望落空,他们一样会转而向国外寻找发展机会。
北大并无多少真正的精英,但几乎每个北大人都自认属于精英。那些应试教育的优胜者们进入到北大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加上了解了西方的东西后,心理所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许多人都经历了一个迷失方向的阶段。到了大三,面临选择毕业之后的出路,他们加速向现实低头,当然理想的选择也有两条,一个是靠体制吃饭,一是出国留学,再图长远发展或暂时委身外资企业赚几个钱。从这个角度看,被认为个人主义的北大学子实际上是最典型的从众主义者,他们很担心自己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成绩、就业、工资、地位等。北大学子们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不支持他们选择那种非常不稳定的、普普通通的单位,他们尽可能谋求走高端的、非凡的,无愧于北京大学这一招牌的人生之路。
问题在于,从政的也好,赚钱的也好,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从谋生、私利、地位等角度去看待社会和自己。从小被舆论、教师、家长压抑,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的孩子们已经无法或无力真正开放心态和姿态,深思那种攸关国家与人民的大问题,如“为这个社会,我能做点什么?”“从我个人的优势看,从事什么行业最有利于社会进步?”这种深层而本质性的思考,在今天的北大学子,甚至老师中已很少能看到,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我看到的则是师生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地位、名声而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曾说,他们上学的80年代,北大真的是充满着朝气,在开放和自由的氛围中,师生们碰撞思想,指点天下大事,当时著名的“三角地”,成为校园各种思潮、创意、思想火花、生活时尚的集散地。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他们的心中燃烧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不仅仅为了功名利禄、锅碗瓢盆。相比之下,今天的学生已变得很现实,很实用,很功利,很有城府,没有思想,没有理念,只关心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出路,才华都耗费在了这些方面,这可能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有关吧,生存变得严峻了,但不管怎样,这不是真正精英分子的思维状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三角地”被改造,学校给的原因似乎是为了把它电子化,让校园设施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但令人沉思的是,当对北大来说具有标志意义、催生过一代代北大人思想的著名场所被改造、拆除的时候,学子们是漠然的,打开北大BBS,也有人发出几声唉声叹气,如此而已!我不是鼓励谁去做出过激的反应,我只是有感于一种对自己历史、对思想的冷漠,凸现出当今北大学子身上一种严重的精神缺失!
说了这么些,能全怪学生吗?不能!今天的学生的各种行为也都是由多种力量所决定的。他们“被学习”、“被上进”、“被出国”、“被就业”;老师也“被上课”、“被教育”、“被考试”、“被老师”。在国家处于这样特殊的时期,生存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不面对的。所以大家都提早上心,考证书,做兼职,一切为了将来发展。热情、精力甚至体力都已被耗尽,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热情去过问其他和个人生存无关的事?
北大的精神,已经打上了实用主义的深深的烙印!
我相信,绝不仅仅只有一所北大如此。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作者:[日]加藤嘉一)
对于我永恒的母校——北京大学,感受很多,思考很深。
2003年以来,北大给予我的太多,它是我的中国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我的在华生活和北大密不可分,没有北大,绝对没有今天的我。对于她,我永远抱着感恩之心,并激励自己一辈子做好“北大人”,以无愧其伟大的历史。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北大学子的观察与思考。
“精英”(ELITE)一词无疑很好听。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社会还是哪一种行业,都有所谓“精英”,也都需要精英的支撐。精英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很重要。不过,对究竟什么是精英,我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我认为,“精英”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潜能。我说的潜能包括一个人的基本素质、理解能力、知识面、思考力、分析能力、判断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语言水平等等诸多方面,这些能力与所谓的学历是没有直接对应或因果关系的。
第二,公共意识。一个人生下来,为自己所在的、所生活的国家、社会做点事,在我看来,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除了考虑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利益,同时还要想着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利益。
按照我的标准,我感到在今天的中国和日本,都缺乏真正的精英。有本领的人在两个社会里还是有的,而且数量不少。有本领的人可以称为“人才”,但“人才”和“精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才只不过是为自己归属的公司、单位、机构服务、贡献。而精英则可以超越自己归属的小空间,为更高的目标服务。
在北京大学,我周围的很多学生很有能力,他们的聪明超出我的想象。但他们能称为精英吗?不能!他们中大多数人包括最优秀的学生普遍缺乏公共意识,他们只为自己着想,只考虑将来能赚多少钱,能谋取什么职位,能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工作中能得到多大好处。当然,这些意识都有合理性,在一个物质时代,生存和发展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个年轻人不可能完全不考虑这些。精英们也会考虑这些,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这些,他们还会替社会思考,并且尽可能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需求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结合起来。
北大学子,99%以上的人的潜能不成问题。今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许是全世界最难进的大学。能考入北大的,绝对是人中精华。
根据我的观察,北大最聪明而优秀的学生是本科生,高考进来的本科生才是真正的北大才子。从其他大学考进来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论天资远远不如从北大保送上去的研究生。至于那些在职的研究生或进修生,水平就更没可比性了。那些在职研究生或官员博士生都很愿意张扬自己的“北大人”身份。但我想,北大的师生内心深处也许从来不把这些“北大人”视为校友。因为来路不一样嘛!
北大学子身上所缺乏的不是潜能,而是成为精英的第二个必备条件——公共意识。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教育!
在中国的大学生,当然也包括北京大学在内,政治课的课时是得到充分保证的,不修这些课就不能毕业。我属于国际关系学院,对“国关”的学生来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专业必修课。除此之外,还要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政治课。这些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非常低,经常是要靠点名来维持上课人数。问题就出在这些课程的授课内容和现实需求之间存在极大的脱节,这就造成了青年学生的疏离。
而现实迫切需要的公共意识的培养,却没有相应的课程来担当。
和所有女孩子一样,北大女生也迷恋打扮。我所观察到的女生,从大一到大四期间形象的改变是令人吃惊的。相比之下,北大男生并不十分注意外在形象,他们进入北大后,改变更多的是思想。可惜,没有人在公共意识上对他们多加提醒。这是北大政治课最失败的一个地方。在北大的氛围里,在各种知识交汇的背景下,北大学生很容易接触到各种中外思潮。但问题是,思想归思想,行为归行为。知识、专业、能力都没有问题,观念也没有问题,但涉及到可以转化为行为的公共意识,始终是他们综合素质中的弱项,这影响了北大学子成大器。
根据我的观察,北大学子的价值观念有两个极端(当然也不排除中间地带),一个是所谓“崇洋媚外”型。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越喜欢它们,就越排斥本国文化中那种落后的东西,进而彻底排斥本国文化,这批人绝大多数都渴望出国留学,留学不仅是为了求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早离开祖国。
另一个是“遵从体制”型。这类人越了解西方的文化、制度、观念,就越觉得“中国模式”靠得住,有生命力,尤其当金融危机爆发,放任式的资本主义遭到怀疑之后。这批人希望能缘着国内体制的阶梯往上走。这些学生愿意在国内谋求发展,希望依托现有体制发展自己,但一旦希望落空,他们一样会转而向国外寻找发展机会。
北大并无多少真正的精英,但几乎每个北大人都自认属于精英。那些应试教育的优胜者们进入到北大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加上了解了西方的东西后,心理所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许多人都经历了一个迷失方向的阶段。到了大三,面临选择毕业之后的出路,他们加速向现实低头,当然理想的选择也有两条,一个是靠体制吃饭,一是出国留学,再图长远发展或暂时委身外资企业赚几个钱。从这个角度看,被认为个人主义的北大学子实际上是最典型的从众主义者,他们很担心自己跟不上其他学生的成绩、就业、工资、地位等。北大学子们自以为是的精英意识不支持他们选择那种非常不稳定的、普普通通的单位,他们尽可能谋求走高端的、非凡的,无愧于北京大学这一招牌的人生之路。
问题在于,从政的也好,赚钱的也好,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从谋生、私利、地位等角度去看待社会和自己。从小被舆论、教师、家长压抑,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的孩子们已经无法或无力真正开放心态和姿态,深思那种攸关国家与人民的大问题,如“为这个社会,我能做点什么?”“从我个人的优势看,从事什么行业最有利于社会进步?”这种深层而本质性的思考,在今天的北大学子,甚至老师中已很少能看到,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我看到的则是师生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地位、名声而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曾说,他们上学的80年代,北大真的是充满着朝气,在开放和自由的氛围中,师生们碰撞思想,指点天下大事,当时著名的“三角地”,成为校园各种思潮、创意、思想火花、生活时尚的集散地。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他们的心中燃烧的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不仅仅为了功名利禄、锅碗瓢盆。相比之下,今天的学生已变得很现实,很实用,很功利,很有城府,没有思想,没有理念,只关心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出路,才华都耗费在了这些方面,这可能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有关吧,生存变得严峻了,但不管怎样,这不是真正精英分子的思维状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三角地”被改造,学校给的原因似乎是为了把它电子化,让校园设施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但令人沉思的是,当对北大来说具有标志意义、催生过一代代北大人思想的著名场所被改造、拆除的时候,学子们是漠然的,打开北大BBS,也有人发出几声唉声叹气,如此而已!我不是鼓励谁去做出过激的反应,我只是有感于一种对自己历史、对思想的冷漠,凸现出当今北大学子身上一种严重的精神缺失!
说了这么些,能全怪学生吗?不能!今天的学生的各种行为也都是由多种力量所决定的。他们“被学习”、“被上进”、“被出国”、“被就业”;老师也“被上课”、“被教育”、“被考试”、“被老师”。在国家处于这样特殊的时期,生存问题是任何人都不能不面对的。所以大家都提早上心,考证书,做兼职,一切为了将来发展。热情、精力甚至体力都已被耗尽,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热情去过问其他和个人生存无关的事?
北大的精神,已经打上了实用主义的深深的烙印!
我相信,绝不仅仅只有一所北大如此。
(摘自江苏文艺出版社《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 作者:[日]加藤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