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培育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家校合作的措施,共同构建较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需要建立家长学校,能够设计校本教材等,这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推行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教育出发点不同、合作内容较少等,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促使家校合作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利,同时能够对家长起到教育作用,使其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若仅通过学校、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仅能确保在学校内,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不能确保在校外的教育,这就需要家庭方面承担起教育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二)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在家校合作的前提下,家长会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情感接触,更加地了解心理的变化,进而能够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渐渐地与学生建立更为深厚的亲子情感。
二、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计划性
有些学校制定的家校合作的计划较为粗糙,未能较为详尽地提出教育办法,既不利于监管,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又不利于实施,导致教育的成果较差。
(二)合作内容较少
多数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更为关注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对其他方面的因素重视度不足,导致在该项措施执行的过程中,真正合作的内容较少,未能充分体现合作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出发点不同
从以往的家校合作经历来看,有些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出发点不同,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愉快的现象,如有些家长想给学生减负,但是学校是按照合理的教育计划执行,导致双方意见不合,无法继续实施合作教育措施。并且,有些家长的同理心较差,不善于理解学校提出的教育思想,拒绝执行共同教育的措施,导致家校合作无法进行。
三、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策略分析
(一)加强教育信息的反馈
在有些时候,当班主任将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建议提供给家长后,会石沉大海,得不到实践的反馈信息,导致不能准确地判断某项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在家校合作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加强教育信息的反馈,促使双方能够更为精确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地召開班级家长会,在过程中会询问各个学生家长的实施情况,一方面收集家长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会督促家长抓紧实施,当某位家长提出问题后,可以邀请其他家长协助回答,或者通过举案例的方式,将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存在问题的家长,助其能够改善教育方法;可以不时地进行家访,与家长当面交流,询问教育措施的实施状况。另外,借用信息反馈机制,应当继续传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每位家长能够提高重视度。
(二)组织实践活动
在实施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从“嘴上”解决问题,而且要从“行动”上进行教育,这就可以组织关于心理教育的实践活动,指引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玩耍,同时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融入趣味性元素,令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趣味十足,从而能够增强参与积极性。例如,在“猜猜看”的游戏中,会腾出班内的空地,每组家庭会作为参加者,每轮上三组家庭,家长会背对黑板,当写出某个词语时,需要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某个物体,让家长来猜,如蹑手蹑脚、相亲相爱等;在“设计家庭标志”的活动中,会让每组家庭各自设计属于自己家庭的标志物,鼓励学生能够动手创作,家长可以协助提供创意。
(三)加强观念上的引导
在很多时候,由于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教育观念不同,导致家校合作机制无法开展,这就必须解决观念上的冲突问题,一方面需要班主任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与家长产生正面的直接冲突,导致家庭合作无法继续,另一方面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够分享自身的心理教育经验,给家长讲述其他学生因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如某名女孩自身的样貌较为出众,但是在班内表现不突出,不善于交际,时常会独自一人坐在教室发呆,在经过了解后,发现该名女孩的性格是由其父母导致,因为该女孩的父母常常用成绩不满意、表现不够好等话语评价孩子,渐渐地导致女孩缺失做事的信心,性格变得较为懦弱,内心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在讲完案例后,相信每位关心自己子女的家长都会有所触动,此时可以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能够重视年幼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可以加强家校合作的紧密程度。另外,若班主任在家长进行沟通时发生冲突,学校应当运用协调机制进行调解,该机制主要由校领导、部分专家、班主任、家委会四部分构成,会依照设立的家委会管理制度,对产生的冲突性质进行评判,并且若班级内出现某些令班主任十分头疼的学生,可以将该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上报给校领导,申请邀请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提供教育建议,同时与该部分学生的家长提前沟通,从三个方面同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逐渐转变负面的心理。
(四)建立家长学校
顾名思义,家长学校主要针对各个家庭中的家长成立,目的在于传授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促使其能够掌握较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方法,避免因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危害。因此,在家校合作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充分运用“家长学校”展开,一方面需要整合班级内的家长资源,需要给班级的班主任能够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等,随后梳理本班级的家长资源,根据教育程度划分出若干等级,建立本班级的家长资源库,然后可以通过微信等便捷的手段,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用其成立“家委会”,班主任可以引导所有家长,互相竞争选出“会长”,用于管理家委会,同时会制定较为合理的家委会管理制度,如本班家委会必须遵守后国家的法规、本校的校规,接受家委会领导、班主任的建议。可以另一方面,需要设计适合家长的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聘请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进行演讲,邀请各个家委会中的家长到场聆听,学习较为先进的教育经验,并且会利用微信群的便捷性,会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资料发送给家长,使其能够慢慢地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水准。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在校内专门开设一门“家长课”,用于吸引家长,令其在有闲余时间的情况下,给学生拓展某些方面的课外知识,如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等,这就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联系起来,同时可以令家长感受在校讲课的经过,有利于增进对班主任的理解,从而能够夯实家校合作的情感基础。
(五)需要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为了促使每位班主任、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可以设计专门的校本教材,会涉及道德文明、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等,如在名为《阳光心情》的校本教材中,整本书包括三十多个章节,每个章节会体现一种健康的心理,如在“学会合作”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形成互相合作的心理,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可以引领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制作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搭积木、玩耍玩具;在“如何解决困难?”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受挫心理,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分别演示多种“问题情境”,让小学生共同探讨,作为参与者,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做示范,多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应保持的正确态度;在“认识我自己”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正视自己存在的优缺点,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可以展开“自我评价”的班级活动,会给每名学生一张评价表,令其用“√”或“×”完成表格,促使其慢慢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夸赞、批评学生,在其出错时正确地引导,令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优点;在“保持和谐”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宽以待人的交际心理,一方面在校内会建议班主任用讲故事的方式,令小学生自行领悟故事中的“和谐精神”,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能够引导学生用宽以待人的态度交朋友;在“学习要专心”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一方面在校内会运用游戏手段,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督促学生不能轻言放弃某件事,使其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涉及学生、家长等多种个体,需要班主任、家长都要认真对待该项举措,双方都能较为高效地互相协作,围绕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想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周进.谈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J].才智,2020(19):41-42.
[2]乔亭.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新研究[J].科幻画报,2020(09):162.
[3]蒋欢.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智力,2021(09):160-161.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推行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时候,需要注意某些方面的问题,如教育出发点不同、合作内容较少等,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改善,促使家校合作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利,同时能够对家长起到教育作用,使其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一、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分析
(一)能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若仅通过学校、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仅能确保在学校内,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但是不能确保在校外的教育,这就需要家庭方面承担起教育的作用,促进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二)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在家校合作的前提下,家长会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情感接触,更加地了解心理的变化,进而能够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渐渐地与学生建立更为深厚的亲子情感。
二、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计划性
有些学校制定的家校合作的计划较为粗糙,未能较为详尽地提出教育办法,既不利于监管,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又不利于实施,导致教育的成果较差。
(二)合作内容较少
多数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更为关注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对其他方面的因素重视度不足,导致在该项措施执行的过程中,真正合作的内容较少,未能充分体现合作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出发点不同
从以往的家校合作经历来看,有些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出发点不同,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不愉快的现象,如有些家长想给学生减负,但是学校是按照合理的教育计划执行,导致双方意见不合,无法继续实施合作教育措施。并且,有些家长的同理心较差,不善于理解学校提出的教育思想,拒绝执行共同教育的措施,导致家校合作无法进行。
三、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策略分析
(一)加强教育信息的反馈
在有些时候,当班主任将关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建议提供给家长后,会石沉大海,得不到实践的反馈信息,导致不能准确地判断某项措施的有效性,因此在家校合作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当加强教育信息的反馈,促使双方能够更为精确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地召開班级家长会,在过程中会询问各个学生家长的实施情况,一方面收集家长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会督促家长抓紧实施,当某位家长提出问题后,可以邀请其他家长协助回答,或者通过举案例的方式,将其他家长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存在问题的家长,助其能够改善教育方法;可以不时地进行家访,与家长当面交流,询问教育措施的实施状况。另外,借用信息反馈机制,应当继续传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每位家长能够提高重视度。
(二)组织实践活动
在实施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从“嘴上”解决问题,而且要从“行动”上进行教育,这就可以组织关于心理教育的实践活动,指引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玩耍,同时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融入趣味性元素,令家长和学生都会觉得趣味十足,从而能够增强参与积极性。例如,在“猜猜看”的游戏中,会腾出班内的空地,每组家庭会作为参加者,每轮上三组家庭,家长会背对黑板,当写出某个词语时,需要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某个物体,让家长来猜,如蹑手蹑脚、相亲相爱等;在“设计家庭标志”的活动中,会让每组家庭各自设计属于自己家庭的标志物,鼓励学生能够动手创作,家长可以协助提供创意。
(三)加强观念上的引导
在很多时候,由于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教育观念不同,导致家校合作机制无法开展,这就必须解决观念上的冲突问题,一方面需要班主任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与家长产生正面的直接冲突,导致家庭合作无法继续,另一方面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够分享自身的心理教育经验,给家长讲述其他学生因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如某名女孩自身的样貌较为出众,但是在班内表现不突出,不善于交际,时常会独自一人坐在教室发呆,在经过了解后,发现该名女孩的性格是由其父母导致,因为该女孩的父母常常用成绩不满意、表现不够好等话语评价孩子,渐渐地导致女孩缺失做事的信心,性格变得较为懦弱,内心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在讲完案例后,相信每位关心自己子女的家长都会有所触动,此时可以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能够重视年幼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可以加强家校合作的紧密程度。另外,若班主任在家长进行沟通时发生冲突,学校应当运用协调机制进行调解,该机制主要由校领导、部分专家、班主任、家委会四部分构成,会依照设立的家委会管理制度,对产生的冲突性质进行评判,并且若班级内出现某些令班主任十分头疼的学生,可以将该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上报给校领导,申请邀请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提供教育建议,同时与该部分学生的家长提前沟通,从三个方面同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逐渐转变负面的心理。
(四)建立家长学校
顾名思义,家长学校主要针对各个家庭中的家长成立,目的在于传授较为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促使其能够掌握较为专业的家庭教育方法,避免因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危害。因此,在家校合作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充分运用“家长学校”展开,一方面需要整合班级内的家长资源,需要给班级的班主任能够通过家访的方式,了解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等,随后梳理本班级的家长资源,根据教育程度划分出若干等级,建立本班级的家长资源库,然后可以通过微信等便捷的手段,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用其成立“家委会”,班主任可以引导所有家长,互相竞争选出“会长”,用于管理家委会,同时会制定较为合理的家委会管理制度,如本班家委会必须遵守后国家的法规、本校的校规,接受家委会领导、班主任的建议。可以另一方面,需要设计适合家长的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聘请心理健康领域的专家进行演讲,邀请各个家委会中的家长到场聆听,学习较为先进的教育经验,并且会利用微信群的便捷性,会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质资料发送给家长,使其能够慢慢地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水准。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在校内专门开设一门“家长课”,用于吸引家长,令其在有闲余时间的情况下,给学生拓展某些方面的课外知识,如保健知识、安全知识等,这就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联系起来,同时可以令家长感受在校讲课的经过,有利于增进对班主任的理解,从而能够夯实家校合作的情感基础。
(五)需要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为了促使每位班主任、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可以设计专门的校本教材,会涉及道德文明、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等,如在名为《阳光心情》的校本教材中,整本书包括三十多个章节,每个章节会体现一种健康的心理,如在“学会合作”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形成互相合作的心理,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可以引领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制作手工艺品,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可以与学生共同搭积木、玩耍玩具;在“如何解决困难?”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受挫心理,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分别演示多种“问题情境”,让小学生共同探讨,作为参与者,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做示范,多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应保持的正确态度;在“认识我自己”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正视自己存在的优缺点,一方面在校内建议班主任可以展开“自我评价”的班级活动,会给每名学生一张评价表,令其用“√”或“×”完成表格,促使其慢慢地认识自己,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不要过度夸赞、批评学生,在其出错时正确地引导,令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优点;在“保持和谐”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宽以待人的交际心理,一方面在校内会建议班主任用讲故事的方式,令小学生自行领悟故事中的“和谐精神”,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能够引导学生用宽以待人的态度交朋友;在“学习要专心”的章节中,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一方面在校内会运用游戏手段,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家中建议家长督促学生不能轻言放弃某件事,使其养成专心做事的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涉及学生、家长等多种个体,需要班主任、家长都要认真对待该项举措,双方都能较为高效地互相协作,围绕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想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周进.谈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理[J].才智,2020(19):41-42.
[2]乔亭.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新研究[J].科幻画报,2020(09):162.
[3]蒋欢.家校合作视野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智力,2021(0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