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课改下对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只限于学生自身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能力,更是对学生自身素质教育提升的程度的重视。而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因此承担着德育教育作用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是教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道德品质;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
  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的核心在于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学生为本,促使学生自身核心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成长为现代化下所需求的人才。同时基于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自身教学应对课程自身的特殊有着正确认知,从而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以人为本、从学生自身出发,尊重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
  在教师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对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自身的特殊性。进而通过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得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提升自身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成长的节拍》,教师在教学过程而言,由于这是学生开始认知这一课的开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是要学生能够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变化,并对这种变化采取积极的想法。基于教学目标的启迪,教师首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进行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和小学阶段相比较而言,你们会得到那些方面的改变呢?”然后在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来分享自己所认知到变化。“我比小学阶段长高了、初中要學习的科目比小学多了、初中我认识的朋友更多了。”学生的回答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式的评价。通过学生自己的回答,教师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学生的想法,然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没错,成长也就意味着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告别。和过去幼稚的自己告别,走向未来成熟的自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在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教师更好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
  二、教学方式紧扣时代发展,促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基于长久以来教学模式固定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尊重,但显得过于疏远的关系。基于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很难有自身的思考,因此一方面使得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同时也使得学生自身的良好品质得不到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存在。
  对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师生之间》的教学而言,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关于“师生之间关系”的理解,“老师是教导我们学习的引路者、老师是比父母更严厉的存在、老师会关心我们各个方面的成长。”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之中,教师要不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思考,进一步对学生的想法加以理解。在理解学生的想法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进行教学,促使自身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有很多方式。
  三、注重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的培养,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对于学生自身而言,知识弥漫的氛围有利于其学习的提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氛围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对学生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师在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播放关于中国发展进程介绍的相关影片,通过影片的播放,除了学生自身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更集中,对学习更加有积极性外,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要仔细进行观看哦,老师一会会提问的,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的。”然后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说出自身的感受,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予以引导,最后使得学生自身的感受都是基于正确的思想情感下。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化教学,由此树立起学生自身对民族的骄傲感,进而使学生因为这种感情促使自身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思想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推动力,且由于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的存在,因此教师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的方式,不仅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思想品质,从而使得这种品质促使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进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红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69-70.
  [2]张亚军.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50.
其他文献
摘 要“图形与几何”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小学生不仅“学会”图形与几何,而且“会学”图形与几何,“爱学”图形与几何。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语言;肯定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99-01  
摘 要初中生正处在矛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加强诚信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诚信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B014,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03-01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
摘要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幼儿园教师在对孩子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生活中的潜在危险有一定的判别能力。幼儿阶段的孩子思想较为单纯,对于事物的理解往往是凭借着兴趣以及好奇心展开的。想要保证幼儿园安全教育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应该保证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当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之后,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
摘 要 在校园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在网络的影响下,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获得自己所学的知识,但是,他们也会对网络中的不良东西进行潜移默化的接受,以至于误入歧途。所以,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应当思考如何对网络进行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对网路哦的良好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网络环境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摘 要初中语文作文作为小学与高中作文的衔接过渡阶段,在作文类型、写作手法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随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提高,对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该巧妙运用信息化的作文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巧妙合理运用,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巧妙运用信息化手段让语文作文教学更加灵动提出建
摘 要本文以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措施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方式;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8,A,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培养兴趣;课外活动  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高中英语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對同学们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需提高班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则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上进行优化完善,使英语教学的生动趣味性得以提升,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教课逐步形成好奇心,从而愿意集中注意力于教师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
摘 要 时空观念作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时空观念去深入认识、思考、理解历史,教师应巧用思维导图以训练时空意识、创设时空情境以感知历史场域、“伸缩”双向考核以深化时空观念,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学科素养背景;初中生;时空观念;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
摘要 众所周知,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针对数学教材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09-01  在小学数学的教學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革的要求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