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洋管乐团从17世纪的欧洲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演奏魅力,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1881年在我国上海英美租界创办了第一支“上海公共管乐队”,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深受国民喜爱的音乐表演形式。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器乐演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小学纷纷组建起管乐团,开展了校园管乐教学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关键词:管乐;微课;研究;可视化
【西洋管弦乐→欧洲发展→中国发展→义务教育→校园管乐】
一、找突破口
由于我国管乐团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导致在小学管乐团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发展瓶颈:如器乐配备与练习场所不足,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练习时间短,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师资显得太过单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分析情况
了解跨区域学校的情况,管乐成立的历史背景,明确教学理念,采用可视化教学模式,建设微课资源,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在自己学校相互交流,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教学模式跨区域进行学习交流,形成共建共享。
三、设立目标
(一)通过小学管乐微课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通过两校微课资源的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为两校管乐教育之间搭起交流的桥梁,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统一教学管理,达到跨校区相互统一教学模式,促进两校学生管乐团队的专业水准。
(三)将专业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制作微课,通过可视化教学的模式,两间学校的微课视频进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跨区域的可视化教学,让校园乐团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
四、采取手段
(一)采用可视化教学
可视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它是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通过知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等途径,开展可视化课堂教学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式、合作式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管乐教学过程中,开展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是信息技术时代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有效推广管乐教学理念,提升学习兴趣,共享教学资源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开展校园管乐微课教学应用实践
1.充分利用开发的各类管乐微课资源,探索校园管弦乐微课的不同应用方式,如课堂教学应用模式、课外微课的使用方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分享交流方式等。
2.开展校园管乐微课资源的校际共享方式,形成资源共享交流的有效机制措施,将学习成效整合成视频如何两校共享,达到跨校跨区域的应用效果。
五、实施步骤
(一)构建小学管乐教育微课化知识体系。
(二)梳理管乐团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开发技能训练系列微课。
(三)实施团队开发,学习微课技术,创新教学设计。
(四)建立课题组,设置研究思路。
(五)找到准确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提升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书面的调查和座谈的形式,分析所获取的有效数据和学员训练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积累和反思训练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真正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4.行动研究法:研究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达到研究目标。
5.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一个个的训练案例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六)设立阶段任务,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1. 准备阶段(2021.3—2021.5)——采用文献调查法,查阅有关资料,提升理论水平收集资料(包括两校学生学习情况、声部配置等调查),课题组人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书面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人员的分工,开展研究。
2. 研究阶段 (2021.5—2022.10)——①采用观察法,随时积累和反思训练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②采用行动研究法,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达到本课题研究目标。
3. 总结阶段 (2022.10—2023.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階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利用可视化教学构建学校管乐训练微课资源体系,为日后的管乐训练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文本资料参考,体现分享价值。通过可视化教学特有的手段和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启发和培养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可操作的可视化微课,提升学生利用可视化思维方式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管乐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跨校区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陈炎秋.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国知网 DOI:10.27110/d.cnki.ghsfu.2020.001408
[2]王辰曦. 关于小学管乐团组建与发展的探究. 小学生(下旬刊). 2021,(02)
[3]曹卉柠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中国知网DOI:10.27328/d.cnki.gshsc.2020.000825
[4]李珑、娄天馨.新课标下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校管乐团为例. DOI:10.19340/j.cnki.hhzs.2019.19.089
[5]谭园园、孙迦、吴多胜、徐山.微课资源知识地图构建研究DOI:10.19414/j.cnki.1005-1228.2016.04.008
关键词:管乐;微课;研究;可视化
【西洋管弦乐→欧洲发展→中国发展→义务教育→校园管乐】
一、找突破口
由于我国管乐团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导致在小学管乐团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发展瓶颈:如器乐配备与练习场所不足,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练习时间短,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师资显得太过单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教育教学方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分析情况
了解跨区域学校的情况,管乐成立的历史背景,明确教学理念,采用可视化教学模式,建设微课资源,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在自己学校相互交流,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教学模式跨区域进行学习交流,形成共建共享。
三、设立目标
(一)通过小学管乐微课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通过两校微课资源的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为两校管乐教育之间搭起交流的桥梁,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方式,统一教学管理,达到跨校区相互统一教学模式,促进两校学生管乐团队的专业水准。
(三)将专业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制作微课,通过可视化教学的模式,两间学校的微课视频进行相互交流学习,通过跨区域的可视化教学,让校园乐团从精英化走向普及化。
四、采取手段
(一)采用可视化教学
可视化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它是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及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通过知识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思维可视化等途径,开展可视化课堂教学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式、合作式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管乐教学过程中,开展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是信息技术时代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方式,对于有效推广管乐教学理念,提升学习兴趣,共享教学资源等具有重要价值。
(二)开展校园管乐微课教学应用实践
1.充分利用开发的各类管乐微课资源,探索校园管弦乐微课的不同应用方式,如课堂教学应用模式、课外微课的使用方式、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分享交流方式等。
2.开展校园管乐微课资源的校际共享方式,形成资源共享交流的有效机制措施,将学习成效整合成视频如何两校共享,达到跨校跨区域的应用效果。
五、实施步骤
(一)构建小学管乐教育微课化知识体系。
(二)梳理管乐团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开发技能训练系列微课。
(三)实施团队开发,学习微课技术,创新教学设计。
(四)建立课题组,设置研究思路。
(五)找到准确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提升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书面的调查和座谈的形式,分析所获取的有效数据和学员训练实际情况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随时积累和反思训练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真正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
4.行动研究法:研究组成员在实际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达到研究目标。
5.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一个个的训练案例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六)设立阶段任务,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1. 准备阶段(2021.3—2021.5)——采用文献调查法,查阅有关资料,提升理论水平收集资料(包括两校学生学习情况、声部配置等调查),课题组人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书面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人员的分工,开展研究。
2. 研究阶段 (2021.5—2022.10)——①采用观察法,随时积累和反思训练中的多种情况反应,积累相应的原始研究资料,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纵向观察与分析,取得相应的实际效果。②采用行动研究法,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达到本课题研究目标。
3. 总结阶段 (2022.10—2023.1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階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利用可视化教学构建学校管乐训练微课资源体系,为日后的管乐训练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与文本资料参考,体现分享价值。通过可视化教学特有的手段和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启发和培养学生能通过直观的、可操作的可视化微课,提升学生利用可视化思维方式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管乐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跨校区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陈炎秋.小学音乐“可视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中国知网 DOI:10.27110/d.cnki.ghsfu.2020.001408
[2]王辰曦. 关于小学管乐团组建与发展的探究. 小学生(下旬刊). 2021,(02)
[3]曹卉柠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中国知网DOI:10.27328/d.cnki.gshsc.2020.000825
[4]李珑、娄天馨.新课标下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与实践研究——以校管乐团为例. DOI:10.19340/j.cnki.hhzs.2019.19.089
[5]谭园园、孙迦、吴多胜、徐山.微课资源知识地图构建研究DOI:10.19414/j.cnki.1005-1228.2016.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