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化不良(dyspepsia)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关键词:消化不良;症状;分类;危害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76-02
一、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
1、早饱,腹胀,嗳气
早饱,腹胀,嗳气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栏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信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满和上腹胀常驻伴有嗳气。
2、上腹痛
上腹痛亦为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3、体重减轻
约有50%~100%的病人发生,由于营养吸收不足和食欲不振造成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吸收障碍,过多丢失所致。轻者可无明显表现,严重的病人呈进行性消瘦,衰弱无力以至恶病质。长期蛋白质吸收不良以及一些侵犯肠粘膜疾病从肠腔丢失蛋白质,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浮肿症状。
二、消化不良的分类
凡具有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而无确切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潴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特异性消化不良型,有FD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4)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三、病因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1、胃动力障碍引起的疾病
胃肠疾病会引起消化不良,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
2、胃轻瘫
不是胃真的瘫痪了,而是胃运动功能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进入胃时,胃能膨胀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又有很强的收缩力和蠕动力,将食物排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这种排空运动除了肌肉运动,还受自主神经的控制。
3、精神因素
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四、危害
1、腹泻:
消化不良导致肠内平衡被打乱,产生腹泻。胃其实腹泻此时也是一种保护,把体内的毒素排了出去,而过早服用止泻药往往不可取,会带来梗阻的。
2、便秘:
吃了太多的食物,辣的、油炸的、生冷的食物等,便秘还会使患者身体内毒素沉积,常常面色暗黄、痤疮等。
3、腹痛:
肚子里堆积的东西过多,肠道蠕动出现异常,直接导致儿童呕吐、腹痛,严重的话一般在家吃药都不能缓解还需去医院检查,也算比较严重的后果。
4、胃癌:
消化不良的人总是因为不舒服而不愿多进食和睡眠不好,影响了生理健康和正常的日常生活。我国的胃癌患病率比西方高,小心长期消化不良造成胃癌的严重后果。
5、免疫力低下:
由于消化不良,导致营养无法充分吸收,从而致使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
6、其他症状:
常常会有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7、胃肠疾病会引起消化不良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
8、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消化不良;症状;分类;危害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076-02
一、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
1、早饱,腹胀,嗳气
早饱,腹胀,嗳气为常见症状,可单独或以一组关头出现,栏或不伴有腹痛,早饱是指有饱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致摄信食物明显减少。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早饱满和上腹胀常驻伴有嗳气。
2、上腹痛
上腹痛亦为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有其他上腹部症状。上腹痛多无规律性,在部分患者上腹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饱痛,进食后缓解,或表现为餐后0.5-3.0小时之间腹痛持续存在。
3、体重减轻
约有50%~100%的病人发生,由于营养吸收不足和食欲不振造成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吸收障碍,过多丢失所致。轻者可无明显表现,严重的病人呈进行性消瘦,衰弱无力以至恶病质。长期蛋白质吸收不良以及一些侵犯肠粘膜疾病从肠腔丢失蛋白质,可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浮肿症状。
二、消化不良的分类
凡具有有上述消化不良症状,而无确切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者,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此类消化不良发生率最高,大部分人都有经历。发病原因主要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如情绪波动,睡眠状态,休息不好,烟酒刺激等。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以下几个亚型:
(1)溃疡样消化不良型,它以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为特征,而又无溃疡的存在,新近研究发现常常面临应激的病人可出现应激反应,有胃酸排出的间歇性升高,加之动力障碍使胃酸对粘膜损害的作用延长和增加。因此,此型病人可因进食或服用H-受体拮抗剂而好转。
(2)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型,它以胃潴留症状为特征的临床表现为主,病人存在难以定位的上腹痛或不适,常由进食引起或餐后加重,同时有餐后上腹发胀、早饱、恶心或呕吐、食欲不佳等。
(3)特异性消化不良型,有FD症状,但不符合上述两组特征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4)器质性消化不良:经过检查可明确认定是由某器官病变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如肝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糖尿病等。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治疗的时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辅助补充消化酶或者改善胃动力来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三、病因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
1、胃动力障碍引起的疾病
胃肠疾病会引起消化不良,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
2、胃轻瘫
不是胃真的瘫痪了,而是胃运动功能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进入胃时,胃能膨胀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又有很强的收缩力和蠕动力,将食物排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这种排空运动除了肌肉运动,还受自主神经的控制。
3、精神因素
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所引起,仅有轻微的上腹不适、饱胀、烧心等症状。
消化不良可由特发性、先天性、炎症性、传染性或胰腺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如乳糜泻为麸质敏感性肠病,是原发性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因小肠粘膜缺乏某种肽酶,不能把麸质代谢产物α麸蛋白彻底分解,而麸蛋白对小肠粘膜有强烈损害作用。进食的麸质在肠粘膜局部刺激lgA抗体产生,而且可与lgA形成抗原-抗体原复合物,沉积于肠粘膜,在补体参与下发生变态反应,引起肠粘膜损伤。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热带性和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征,及小儿乳糜泻。流行于热带地区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以慢性脂肪泻、多种营养素缺乏,口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特性,抗生素治疗有效;而小儿乳糜泻和非热带性吸收不良综合征病人,主要是不能耐麸质而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
四、危害
1、腹泻:
消化不良导致肠内平衡被打乱,产生腹泻。胃其实腹泻此时也是一种保护,把体内的毒素排了出去,而过早服用止泻药往往不可取,会带来梗阻的。
2、便秘:
吃了太多的食物,辣的、油炸的、生冷的食物等,便秘还会使患者身体内毒素沉积,常常面色暗黄、痤疮等。
3、腹痛:
肚子里堆积的东西过多,肠道蠕动出现异常,直接导致儿童呕吐、腹痛,严重的话一般在家吃药都不能缓解还需去医院检查,也算比较严重的后果。
4、胃癌:
消化不良的人总是因为不舒服而不愿多进食和睡眠不好,影响了生理健康和正常的日常生活。我国的胃癌患病率比西方高,小心长期消化不良造成胃癌的严重后果。
5、免疫力低下:
由于消化不良,导致营养无法充分吸收,从而致使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
6、其他症状:
常常会有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
7、胃肠疾病会引起消化不良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
8、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