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战国玺印一向以风格多样而著称,文字造型和印面构成丰富多变,因此在篆刻风格中最具形式美。战国玺印这种丰富的印面构成,与当时“文字异形”的时代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论述“文字异形”对战国玺印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战国玺印;文字异形;古文字;风格;造型;线条
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只有独具特色的作品,方能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富有艺术感染力,因此,历代优秀的篆刻家无不在创作中追求一个“变”字。战国玺印以其丰富的变化,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历代篆刻家的目光,它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篆刻家们。它之所以如此富有艺术魅力,根本就在于战国文字本身的造型多变,生动活泼,繁简无定,可塑性大。战国文字就笔画的多少论,有繁有简;就结体的形状论,可长可扁,可方可圆;就点线的形态论,可长可短,可直可曲,可粗可细,可断可连;就一个字的结体组合来论,高低错落,方圆并施。这种丰富的可塑性,为古玺丰富多彩的风格变化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战国古玺所展现出来的丰富魅力是与战国文字的造型多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国文字的造型多变,与当时“文字异形”的时代环境又是密切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礼制迅速崩溃,列国纷争的局面愈演愈烈,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字的结体、风格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往往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史书称之为“文字异形”。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的文字造型特色,直接反映在了玺印的风格上。王国维先生最早把战国文字进行了分域研究,他把战国文字分为“东土”和“西土”两大类,东土文字是指秦国的文字,它因直接上承西周的金文,在形式上保持了严谨统一的风格,西土文字则包括齐、楚、燕、韩、赵、魏,中原六国的文字,他认为各国文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笔画的随意简化或繁化,形体的结构混杂[1]。何琳仪先生又在此基础上将战国文字按地区分类,即以“系”划分,分为“秦系文字”、“燕系文字”、“齐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五大类[2]。下面将逐一论述各个系别的文字特色对玺印风格的影响。
一、齐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齐国从西周初年建国,到战国时期,一直是东方最大的国家,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其它国家影响很大,也较早的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丛文俊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中说:“齐金文从不摹拟西周大篆线条那种肥厚古朴的形质,而是偏于瘦削空灵[3] ”,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提出了“楚圆齐方”的说法[4]。这两种说法都是非常贴切的,指出了齐国书风瘦硬的特征,如齐国《陈曼簠铭》(图1),整体造型偏于瘦长,线条上多作起笔方、收尾尖锐状,棱角分明,造型上直线、三角、圆形并用,即刚劲又不板滞。这种书风直接反映到齐国玺印上来。如齐铜质官玺“易都邑圣□盟之玺” (图2),字形偏长,线条刚劲有力,苍然有骨。“易”、“邑”、“圣”多圆笔,“□”、“之”、“鉨”多方笔,而“都”、“盟”则方圆相间,印文方折、圆转参差错落,气韵生动。齐陶玺“陈□立事岁安邑亳釜”(图3),陶玺制作不及官方铜玺那般严禁规范,也因材质的缘故,长期侵蚀磕损,印面残破尤甚。但由于刻画较为随意,更能体现出文字的书写特征,整方印笔画瘦硬,方圆兼施。如中行首字“事”全用方折,细劲犀利,下面“岁”、“安”二字外框则用圆弧形,饱满圆润,对比强烈而又浑然一体。“邑”字连续两个倒三角形相连,最后一笔长线条顺势上弯,犹如楷行书中的反捺写法,书写感极强。
二、楚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序》中说:“南文尚华藻,字多秀丽。[5] ”楚国是南方大国,战国时期疆域最辽阔的国家之一。自春秋中期以降,形成了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字体系,其覆盖范围除了吴、越、蔡、徐、宋等一些较大的国家外,还包括江淮地区的一些小国。楚国的文字确实是把“华藻秀丽”发挥到了极致,楚人对线的运用,尤其是曲线、弧线,可谓是得心应手,有独到之处。如《楚国竹书》(图4),强调曲线的变化、绮丽多变,弯曲流美,线条的神韵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楚人还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附加鸟形装饰,使文字更加艺术化,富有情趣,此即所谓“鸟虫书”。“鸟虫书”体现了古人追求装饰美、形式美的极则。与之相关,楚国玺印的文字造型修长优美,线条婉转优美,富有笔意。如楚国铜质官玺“大府”(图5),二字每笔末均与边栏相接,与《楚国竹书》中的线条冲出边栏效果类似,印面构图分割大胆,势态开张,线条多为曲线、弧线,与楚国竹简文字如出一辙。铜质官玺“陈之新都”(图6),与楚简书法无论是篆法结构,还是笔墨意韵,完全一脉相承,楚文字流丽奇诡的书风在此印中展露无遗。
三、燕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燕国地处战国七雄中的最北部,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其书风呈现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北方风格,笔画短促有力,造型上多横向取势,多用平行直线、斜线,少用弧线。如燕国铭文《廿年钜末铭》(图7)。这种文字风格反映在玺印方面,文字造型刚劲方折,以平行线为主,不作过多的婉转之态。如燕国铜质官玺“恭阴都左司马”(图8),横、竖和斜笔画多方头尖尾,给人一种短促犀利之感。“恭阴都”三字收尾全用尖笔,犹如持短匕首上阵,当者披靡,“左司马”三字直线与斜线均平行,收笔也较为收敛,产生整饬之感,与右边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整印虽不算大,观之却有气象万千之势。
另一方著名的燕国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图9),是目前所知的体型最大的古玺印,印面边长达到了6.7厘米,此印章法上的强化使人过目难忘,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强烈,自然错落,灵动多姿,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文字无论怎样的夸张变形,线条怎样的恣意张扬,都遵循着燕国文字的规范,多用平行直线,放纵中不失严谨。
四、晋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春秋晚期,地处中原的晋国由韩、赵、魏、智、范、中行氏等六卿专权,到战国初期,晋六卿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公元403年,韩、赵、魏瓜分晋,从而成为各自独立的诸侯国。各国虽然为独立的诸侯国,但其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所用的文字统称为“晋系文字”。 晋系文字风格自由流畅,笔意丰富,宛如小家碧玉,翩翩有风致,如晋《侯马盟书》(图10)。这种自由流丽的书风表现在玺印上就显得灵巧多姿,变化丰富。三晋古玺多为朱文小玺,印面一般在1.5厘米左右,印文结体秀丽,章法布局无定式,交错组合,变幻莫测,生动活泼。配以较厚的边框,风格更觉奇秀清丽。如官玺“榆平发弩”(图11),宽边细文, “发”与“弩”粘连,“榆”与“平”穿插,“弩”字偏向左,“榆”字偏向右,对角呼应,均不与侧边相连,留出流动空间,四字形体均偏长,特别是“平”字,长竖到中段向右弯曲,宛如少女般窈窕有身段。“当谷和丞”一印(图12),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点和块面的运用,“谷”字的四个点如眼睛一般灵动有神,“和”字的右部,“丞”字的上部和下部的块面增加了整方印的厚重感。
五、秦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秦系文字在宗周书风的基础上向工整发展, 结体方正,法度严谨, 直接孕育了后来的秦小篆。如秦铭文《秦公簋铭》(图13)。章法上基本横成排、竖成列,结体上整饬匀称,线条上粗细均匀,很有法度,然而字字重心多变,常作欹侧状,与后来的小篆相比还是极具动态的。在这种文字背景下,秦系玺印比起其它系别的玺印来说则显得更有法度,但又不失活泼。法度体现在章法上最明显的就是秦玺基本都有“田”字界格,用来规整字形,每个字各占其位,互不影响,这与其它系别玺印互相穿插浑为一体的文字组合方式可谓天差地别。但界格的束缚毕竟掩饰不了古文字活泼的性格,秦印仍然极具动态。如“长夷经桥”一印(图14),所用文字风格极似《秦公簋铭》,横画不作平直状,而是变为两根斜线相接,且笔画之间多作平行处理,既严肃又活泼。秦系玺印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半通印”,方形印的一半大小,作长方形,如官玺“发弩”(图15)。此印有“日”字界格,“发”字右下角、“弩”字右上角和下部的几个弧形笔画全作直态,似是作向左奔跑状,却又被界格所囿,动态十足。
总而言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学术活跃、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文字异形”体现出了这个历史变革时期的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是战国思想自由之缩影,也是古玺印形式变化多端的重要原因。
注释:
[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卷六)[M].上海古籍书店,1983.
[2]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中华书局,1989:78.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40.
[4]胡小石书法文献[M].荣宝斋出版社,2008:135.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科学出版社,2002:7.
【关键词】战国玺印;文字异形;古文字;风格;造型;线条
篆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只有独具特色的作品,方能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富有艺术感染力,因此,历代优秀的篆刻家无不在创作中追求一个“变”字。战国玺印以其丰富的变化,独特的风格,吸引着历代篆刻家的目光,它就像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篆刻家们。它之所以如此富有艺术魅力,根本就在于战国文字本身的造型多变,生动活泼,繁简无定,可塑性大。战国文字就笔画的多少论,有繁有简;就结体的形状论,可长可扁,可方可圆;就点线的形态论,可长可短,可直可曲,可粗可细,可断可连;就一个字的结体组合来论,高低错落,方圆并施。这种丰富的可塑性,为古玺丰富多彩的风格变化提供了可能性。因此,战国古玺所展现出来的丰富魅力是与战国文字的造型多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国文字的造型多变,与当时“文字异形”的时代环境又是密切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礼制迅速崩溃,列国纷争的局面愈演愈烈,社会结构急剧变化,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字的结体、风格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往往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史书称之为“文字异形”。不同的国家有着自己的文字造型特色,直接反映在了玺印的风格上。王国维先生最早把战国文字进行了分域研究,他把战国文字分为“东土”和“西土”两大类,东土文字是指秦国的文字,它因直接上承西周的金文,在形式上保持了严谨统一的风格,西土文字则包括齐、楚、燕、韩、赵、魏,中原六国的文字,他认为各国文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笔画的随意简化或繁化,形体的结构混杂[1]。何琳仪先生又在此基础上将战国文字按地区分类,即以“系”划分,分为“秦系文字”、“燕系文字”、“齐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五大类[2]。下面将逐一论述各个系别的文字特色对玺印风格的影响。
一、齐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齐国从西周初年建国,到战国时期,一直是东方最大的国家,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其它国家影响很大,也较早的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丛文俊先生在《中国书法史》中说:“齐金文从不摹拟西周大篆线条那种肥厚古朴的形质,而是偏于瘦削空灵[3] ”,胡小石在《书艺略论》中提出了“楚圆齐方”的说法[4]。这两种说法都是非常贴切的,指出了齐国书风瘦硬的特征,如齐国《陈曼簠铭》(图1),整体造型偏于瘦长,线条上多作起笔方、收尾尖锐状,棱角分明,造型上直线、三角、圆形并用,即刚劲又不板滞。这种书风直接反映到齐国玺印上来。如齐铜质官玺“易都邑圣□盟之玺” (图2),字形偏长,线条刚劲有力,苍然有骨。“易”、“邑”、“圣”多圆笔,“□”、“之”、“鉨”多方笔,而“都”、“盟”则方圆相间,印文方折、圆转参差错落,气韵生动。齐陶玺“陈□立事岁安邑亳釜”(图3),陶玺制作不及官方铜玺那般严禁规范,也因材质的缘故,长期侵蚀磕损,印面残破尤甚。但由于刻画较为随意,更能体现出文字的书写特征,整方印笔画瘦硬,方圆兼施。如中行首字“事”全用方折,细劲犀利,下面“岁”、“安”二字外框则用圆弧形,饱满圆润,对比强烈而又浑然一体。“邑”字连续两个倒三角形相连,最后一笔长线条顺势上弯,犹如楷行书中的反捺写法,书写感极强。
二、楚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序》中说:“南文尚华藻,字多秀丽。[5] ”楚国是南方大国,战国时期疆域最辽阔的国家之一。自春秋中期以降,形成了以楚国为中心的楚文字体系,其覆盖范围除了吴、越、蔡、徐、宋等一些较大的国家外,还包括江淮地区的一些小国。楚国的文字确实是把“华藻秀丽”发挥到了极致,楚人对线的运用,尤其是曲线、弧线,可谓是得心应手,有独到之处。如《楚国竹书》(图4),强调曲线的变化、绮丽多变,弯曲流美,线条的神韵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楚人还在这种风格的基础上,附加鸟形装饰,使文字更加艺术化,富有情趣,此即所谓“鸟虫书”。“鸟虫书”体现了古人追求装饰美、形式美的极则。与之相关,楚国玺印的文字造型修长优美,线条婉转优美,富有笔意。如楚国铜质官玺“大府”(图5),二字每笔末均与边栏相接,与《楚国竹书》中的线条冲出边栏效果类似,印面构图分割大胆,势态开张,线条多为曲线、弧线,与楚国竹简文字如出一辙。铜质官玺“陈之新都”(图6),与楚简书法无论是篆法结构,还是笔墨意韵,完全一脉相承,楚文字流丽奇诡的书风在此印中展露无遗。
三、燕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燕国地处战国七雄中的最北部,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其书风呈现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北方风格,笔画短促有力,造型上多横向取势,多用平行直线、斜线,少用弧线。如燕国铭文《廿年钜末铭》(图7)。这种文字风格反映在玺印方面,文字造型刚劲方折,以平行线为主,不作过多的婉转之态。如燕国铜质官玺“恭阴都左司马”(图8),横、竖和斜笔画多方头尖尾,给人一种短促犀利之感。“恭阴都”三字收尾全用尖笔,犹如持短匕首上阵,当者披靡,“左司马”三字直线与斜线均平行,收笔也较为收敛,产生整饬之感,与右边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整印虽不算大,观之却有气象万千之势。
另一方著名的燕国烙马印“日庚都萃车马”(图9),是目前所知的体型最大的古玺印,印面边长达到了6.7厘米,此印章法上的强化使人过目难忘,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强烈,自然错落,灵动多姿,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文字无论怎样的夸张变形,线条怎样的恣意张扬,都遵循着燕国文字的规范,多用平行直线,放纵中不失严谨。
四、晋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春秋晚期,地处中原的晋国由韩、赵、魏、智、范、中行氏等六卿专权,到战国初期,晋六卿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公元403年,韩、赵、魏瓜分晋,从而成为各自独立的诸侯国。各国虽然为独立的诸侯国,但其文化、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所用的文字统称为“晋系文字”。 晋系文字风格自由流畅,笔意丰富,宛如小家碧玉,翩翩有风致,如晋《侯马盟书》(图10)。这种自由流丽的书风表现在玺印上就显得灵巧多姿,变化丰富。三晋古玺多为朱文小玺,印面一般在1.5厘米左右,印文结体秀丽,章法布局无定式,交错组合,变幻莫测,生动活泼。配以较厚的边框,风格更觉奇秀清丽。如官玺“榆平发弩”(图11),宽边细文, “发”与“弩”粘连,“榆”与“平”穿插,“弩”字偏向左,“榆”字偏向右,对角呼应,均不与侧边相连,留出流动空间,四字形体均偏长,特别是“平”字,长竖到中段向右弯曲,宛如少女般窈窕有身段。“当谷和丞”一印(图12),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点和块面的运用,“谷”字的四个点如眼睛一般灵动有神,“和”字的右部,“丞”字的上部和下部的块面增加了整方印的厚重感。
五、秦系文字特色与玺印风格
秦系文字在宗周书风的基础上向工整发展, 结体方正,法度严谨, 直接孕育了后来的秦小篆。如秦铭文《秦公簋铭》(图13)。章法上基本横成排、竖成列,结体上整饬匀称,线条上粗细均匀,很有法度,然而字字重心多变,常作欹侧状,与后来的小篆相比还是极具动态的。在这种文字背景下,秦系玺印比起其它系别的玺印来说则显得更有法度,但又不失活泼。法度体现在章法上最明显的就是秦玺基本都有“田”字界格,用来规整字形,每个字各占其位,互不影响,这与其它系别玺印互相穿插浑为一体的文字组合方式可谓天差地别。但界格的束缚毕竟掩饰不了古文字活泼的性格,秦印仍然极具动态。如“长夷经桥”一印(图14),所用文字风格极似《秦公簋铭》,横画不作平直状,而是变为两根斜线相接,且笔画之间多作平行处理,既严肃又活泼。秦系玺印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半通印”,方形印的一半大小,作长方形,如官玺“发弩”(图15)。此印有“日”字界格,“发”字右下角、“弩”字右上角和下部的几个弧形笔画全作直态,似是作向左奔跑状,却又被界格所囿,动态十足。
总而言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学术活跃、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文字异形”体现出了这个历史变革时期的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是战国思想自由之缩影,也是古玺印形式变化多端的重要原因。
注释:
[1]王国维.王国维遗书(卷六)[M].上海古籍书店,1983.
[2]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M].中华书局,1989:78.
[3]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40.
[4]胡小石书法文献[M].荣宝斋出版社,2008:135.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科学出版社,2002:7.